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简答题.docx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简答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简答题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 模块一、教育基础 古代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性占主导地位 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对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1、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2、促进文化延生和发展的功能 3、调节人与自然的关心 4、促进经济的发展功能 5、对社会发展的负功能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所处的社会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大机器的工业生产
2、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基本精神 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 2、坚持政治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3、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脑力和体力和谐发展 4、适应时代,个性发展,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5、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建立学制的依据是什么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人口的发展状况 4、民族文化传统 5、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新学制的特点 1、民族、男女平等 2、面向农工 3、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 4、重视职工干部的再教育 5、
3、方针、任务的统一性 我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的内容与时代的联系性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月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 6、实现三级课程的管理制度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立足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 2、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状况,设置多样化的课程类型 3、改革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 4、改革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改革课程管理方式,实现三级管理 6、改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评价 行动性研究的特点 1、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
4、实际问题 2、研究主体是教师,强调教师做学者型和科研型教师 3、强调教师月专家专家相结合,开展群体研究 4、采取理论与实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5、重在应用推广、重在实效 6、样本小、个性化研究、重在相互借鉴 模块二、学生指导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体差异性 遗传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了现实 2、环
5、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着消极和积极的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是也不是消极的和被动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期主导作用 1、学校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的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学校教育有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负责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性功能 1、学习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个性的功能 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点 1、观察 2、注意 3、记忆 4、思维 5、情感 6、自我意识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
6、的意义 2、学习的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 3、学习兴趣与习惯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强 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观察的精确性 2、观察的目的性 3、观察的顺序性 4、观察的判断力 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2、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4、要求学生观察时尽可能的运用言语 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1、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展 2、注意的品质较差 3、注意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绪色彩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小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的发展 2、小学生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发展 3、小学生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7、1、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的自觉性 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3、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4、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 5、对记忆的结果进行自我的检查 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1、小学生想象力有意识性迅速发展 2、小学生想象力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小学生的想象力将更近现实性 八、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结合学科教学,训练想象力 2、积累知识,丰富表象储备 3、通过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想象力的表达能力 4、对学生的想象进行积极的鼓励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逻辑的思维过度 2、抽象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知识经验 2
8、、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思维品质的培训 小学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里品质 小学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教育 8、科学世界和人生观的教育 小学德育的方法 1、说服法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实际锻炼法 4、陶冶教育法 5、品德评价法 心里健康的标准 1、对实际的有效知觉 2、自知、
9、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的控制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各机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的高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儿童多动综合症 2、学习困难综合征 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4、儿童厌学症 5、儿童强迫行为 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疗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暂时隔离法 6、自我控制发 学生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 2、
10、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结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或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 4、动作技能 5、态度 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 2、领会阶段 3、获得阶段 4、保持阶段 5、回忆阶段 6、概况阶段 7、操作阶段 8、反馈阶段 学习迁移的分类 1、根据性质:正迁移与负迁移 2、根据迁移内容抽象和概况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4、根据内心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1、精选教材内容 2、合理组织材料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师 资格证 考试 归纳 答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