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doc
《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摘要:运用问卷调查表和访谈调查法,对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针对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以促进和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进一步推进体育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关键词:中小学 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在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对改善学生智能结构,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大胆吸收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
2、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是挖掘学生潜能的广阔天地,是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深受学生青睐的一技夺目奇葩,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轨的助动力,是精神文明的后花园,学生活泼好动,充满激情,善于模仿且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雨露能及时催开青年学生的心灵花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在校学生1323名,其中男697名,女生626名,毕业生(已工作)共132名,其中男81名,女生51名。1.2 研究方法1.2.1 问卷调查法 发放调查问题共13
3、23名,回收1261份,回收率95.3%,废卷13份。1.2.2 调查访谈法 走访已毕业的学生132名及有关领导和体育教师,在毕业生开同学会时对其进行访谈。1.2.3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获文章20余篇先后参考专著文章6余篇。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问卷获得的信息,运用计算机整理、运算、统计。2.对中小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2.1 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知态度 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和非常喜欢参加校园体育活动的人数占86.7%,说明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校园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校园体育活动重要性调查,有97.5%学生认为校园体育活动很重要,以上调查反映学生对校园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是积极主
4、动的。2.2 领导、体育教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知态度 调查表明,100%学校领导都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增强体质,发展个性、教育管理等有着积极的作用,主张大力提倡和发展,并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有较好的建议,说明学校及有关部门领导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知态度非常明确。 对体育教师的调查表,广大体育教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态度都很积极,对校园体育文化评价方法提出了许多建议。因为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教师展示自己专业水平的一个舞台。12.3 学生在校园体育活动中参加的项目调查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选择上调查结果表明,男女差异较大,由于其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同,男生喜欢对抗性、富有刺激性的活动,如球类
5、、武术等,而女生则喜欢对抗性较少、带有趣味性、娱乐性并有一定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如小球类、舞蹈、艺术体操等。2.4 学生每天参加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能保证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以上的仅占20.5%,每天0.5小时以下的占43.2%,对全民健身计划纳要规定相差甚远,就其原因有:学生思想上原因占53.2 %,。据调查学生认为校园体育活动好处多了,但都不愿参加,首先对开展的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感兴趣的项目学校就没有开展。学生认为场地器材和师资的缺乏占 21.7 %,有许多学校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但场地、器材、甚至师资上有一定的缺乏,有些学校开展的项目很多,体育教师就这么几个人,实在是分不开
6、,管了这头,管不了那头。学生认为校园体育活动评价不合理的占 49.7 %,对校园体育活动的评价主要从课外活动评价,一学期或学年终结性评价一次。而大多数学校都是以出勤率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忽视活动各阶段的质量评价,对影响质量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都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质量评定,从而影响活动质量,使学生思想上放松。2.5 学校组织小型竞赛情况,学生参与小型体育竞赛的调查 调查表明,学校一般都会组织小型体育竞赛,但组织次数不等,有多有少,多的学校隔周一次,少的学校一学期安排一次,组织的竞赛项目几乎都以球类为主,其他项目安排甚少,参与学生都是些个别体育尖子生,其他同学根本没有机会,这些都会造成全体
7、学生对校园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原因。2.6 学校成立学生体育协会,社团情况及学生参加体育社会团协会情况调查 调查表明,2.3%学校专门由学生组成的体育协会社团组织,但也是教师直接管理的,真正由学生自己组织和管理的没有。但是,调查表明,学生都很愿意参加全部由学生自己组成的体育协会和社团。 综上所述,目前学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不是很乐观,许多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和在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充分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来教育管理学生,学生主观性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学校没有很好地宣传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究其原因首先是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其次是场地器材师资也是不可忽视的一
8、方面。3.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建议3.1 建立完整的领导管理体制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由多方面、多部门共同协作配合来完成,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管理体制是校园体育文化得以开展的保证,一般由校长室、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学生会、总务处、体育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体育骨干等组成。表1所示校长室:一般可由分管体育的校长担任,主要职责是领导管理及各部分工作之间配合。教务处:按制订的计划在学期中监督及布置实施。学生处: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使体育观念深入人心,在开展活动期间,制订新闻宣传方案,加强新闻报道人员的组织,利用校园广播、闭路电视及黑板报向全校师生进行体育活动宣传,另外负责对各班主
9、任和班级工作的考核。团委学生会:配合好各处工作,是一个具体实施的部门及下层学生协会、社团的管理。总务处:做好各类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器材的维修添加以及活动经费的落实。体育组:制订好各类学校体育活动计划,包括经费的预算、组织方法及措施,是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同时,又担负着各类活动的指导工作,和学生裁判和体育骨干的培养工作。年级组:协作体育组共同完成各年级段的体育活动。2班主任:制订好班级的体育活动计划,并组织班级实施,同时组织本班的学生训练,辅导以参加年级组学校的各类体育活动竞赛,培养学生体育骨干以协助班主任工作,组建啦啦队工作等。总之,建立完善的校园体育文化领导管理体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
10、人,各项活动有记录,并把各项活动纳入教师和班级考核之中,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得以开展的有力保证。3.2 组建各学生体育协会、社团,培养学生体育骨干分子。 由学生会体育部负责,组建由学生体育协会社团,如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田径协会、校园吉尼斯委员会,各协会社团组织的职位全都由学生组成,教师当顾问,学校各小型比赛全都由学生体育协会社团来组织,包括裁判工作,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又可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特长,为步入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3.3 改革传统体育课,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介绍体育文化的方法,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在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校园 体育 文化建设 调查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