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制造业商业模式转型及对策研究以“海尔”和“美的”比较为例.doc
《中国家电制造业商业模式转型及对策研究以“海尔”和“美的”比较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家电制造业商业模式转型及对策研究以“海尔”和“美的”比较为例.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家电制造业商业竞争模式转型及对策研究 -以“海尔”和“美的”比较为例 柳传田 2011.4导论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 中国家电制造业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一大批本土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一些优秀的本土企业甚至成为行业的领导者,比如“海尔”,“美的”,“格力”等。中国家电市场也快速扩大,截止2010年底,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超过10400亿元人民币,当年实现18%的高速增长,创下过去十年来之最。然而,家电业也是中国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下,产业和产品的升级似乎成为家电行业维持现有低毛利水平的必要手段。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的家电制造中心,但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难有突破,目前仅
2、局限于代工的ODM环节,为他人作嫁衣,始终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梢、价值微笑曲线的底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发现,市场扩大了,行业成熟了,自己所领导的企业却没有步入一个良性的成长轨道,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依然巨大,前途变得更加复杂;曾经成功的经验与模式已经不能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增长,有时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危机之中;很多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不断被对手模仿,企业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明显。过去的竞争优势正在演变成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陷阱与障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企业下一步该往何处去。这种不可逆转的改变,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如何转型,朝何处转,如何转,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全成功的案例。以往的二十几年
3、,中国家电制造业主要模仿日本和美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和经验,凭借中国特有的资源和政策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今,日美等家电企业也遇到发展的困境,即使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知名企业也会在一夜之间破产或被兼并,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三洋电器被松下兼并。这是行业内更加困惑,到底将来的竞争模式该是什么样,成功的关键靠什么?本文认为未来的家电制造业竞争主要在于商业模式之争,谁能最先实现商业模式成功转型,谁就可以驶入行业的蓝海。 商业模式转型引起广泛的重视,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互联网在商业世界的普及应用密切相关。互联网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破坏特点的媒介技术,它有许多特性,如无处不在、消除时间的局限、具有无限的虚拟
4、容量、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基本的商业竞争环境和经济规则,标志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使大量新的商业实践成为可能,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企业应运而生。新涌现的一些企业,如国外的雅虎(Yahoo),亚玛逊(Amazon)以及国内的阿里巴巴、凡客诚品和美特斯邦威等,在短短几年甚至几个月时间,就取得巨大发展,并成功上市,许多人也随即成为百万甚至亿万富翁,产生了强力的示范效应。它们的赚钱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企业。于是,商业模式一词开始流行,它被用于刻画描述这些企业是如何获取收益的。这些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企业的出现,对许多传统企业也产生强烈的冲击与影
5、响。如亚玛逊(Amazon)仅用短短几年就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零售商,给传统书店带来严峻挑战,新型商业模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1998年后,美国政府也因此甚至对一些商业模式创新授予专利,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保护。无论对准备创业的,还是在已有企业的人,这些都激励他们在这个经济变革时期,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企业赚钱的方式,思考自己企业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开始受到重视。 到本世纪初,商业模式作为人们最初用来描述数字经济时代新商业现象的一个关键词,它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产业领域,被扩展到了其他产业领域。不仅企业家、技术人员、律师和风险投资家们等商业界人士经常使用它,学术界研究人员等非商业界
6、人士也开始研究并应用它。随着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许多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虽然有很好的技术,但有由于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而破产倒闭。而另一些企业尽管它们的技术最初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好的商业模式,依然保持很好的发展。于是,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充分的认识。人们认识到,在全球化浪潮冲击、技术变革加快及商业环境变的更加不确定的时代,决定企业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技术,而是它的商业模式。2003年前后,创新并设计出好的商业模式,成了商业界关注新的焦点,商业模式创新开始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商业模式创新被认为能带来战略性的竞争优势,是新时期企业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兴起,在全球商业界,更引起
7、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传统企业来说,转型已成为共识。传统的家电制造业在战略规划中,也面临商业模式转型创新的问题,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新商业模式之路,比如海尔,美的和格力。 有些企业已尝到甜头,比如近年来格力电器通过自建专卖店,采取利益捆绑的方式引导经销商建专卖店,由数千家专卖店以及其他销售渠道形态形成了格力空调的“格力厂商渠道联营体”的商业模式,使格力空调在营销模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过度依赖,引起其他厂商纷纷效仿。2: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但又不取决于技术创新,而可能是对企业经营某些环节的改造,或是对原有经营模式的重组、创新,甚
8、至是对整个模式的颠覆。商业模式的创新贯穿于企业经营整个过程中,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流通体系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创新都可能塑造一种崭新的、成功的商业模式。本文通过两家企业的实际回答家电制造业过去商业模式成功的真实原因,提醒家电制造业的企业家们,过去成功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很多现有优势将一去不复返了,企业必须要总结过去,面向未来,进行新的征程。 正如某个管理专家所说的,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同,企业的失败原因却大体一致:资金、人才、战略、执行等等。而企业的成功之路则各有千秋。国美的多成分系统模式,海尔的专注服务,联想的多元经营等,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是在找到了适合自己发
9、展的独特的经营思路和商业模式才能发展壮大,并不断随着经营环境、竞争因素以及消费者变化来调整和升级自己的商业模式。在市场千变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模式,没有所谓最优只有比较满意的商业模式,那种陶醉于过去的辉煌,不知进取的企业,必将面临危机,我们的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及时决策,设计出在一定阶段适合自己的、富有竞争力的成功商业模式。本论文通过“海尔”和“美的”对比研究,阐述这两家企业过去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条件,结合经典理论分析其不足和风险。一方面让那些正在学习这两家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企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避免他们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希望这两家企业在创新的道
10、路上少走曲折,快速实现商业模式转型成功,从而引领更多的企业走上新的商业成功之路;另一方面,通过本研究,提供给人们一种分析研究企业商业模式有效性和成功可能性的方法和思路。使企业通过本研究重新思考企业现有商业模式能否继续成功使企业发展,企业在学习和借鉴领先企业成功商业模式时必须要注意的关键点,商业模式转型中真正要注意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我国制造业特别是家电制造业商业模式成功转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二研究综述 “商业模式”一词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企业界出现,真正被广泛传播和使用则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2005年,美国学者OsterwalderPigneur在厘清商业模式:这个概念
11、的起源、现状和未来一文中对其含义作了界定,是目前管理界广为接受的关于商业模式的定义。Pigneur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描述公司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创造、营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具体研究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一些人的重视,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上世纪80年代实施公司组织重组(EOR) 上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公司裁员,兼并重组等情况,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过去有很多
12、能够提供稳定雇佣关系的组织,在大多数公司中不再拥有那种优势,因此,许多组织都面临如何重新设计员工组织关系(Empotyee-OrgnaizationalRelatinohsPi, 简称Eor),这样才可以在国际竞争和技术迅速变化中赢得优势。是一种交换关系,即组织对员工的投入和员工为组织贡献之间的交换关系。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埃森博格(Eisnbeesr)。组织重组是组织对组织内部架构的重新安排以适应公司新的战略需要。通常的组织重组包括组织机构的重新组合、增减、拆并等,.另外由于新的管理系统的引入通常也会引发组织重组已适应新的流程。组织重组是组织不断适应环境和对为未来环境变化的前驱性准备。面对
13、动荡变化的组织环境以及越来越加剧的不确定性,敏捷、柔性、高效的组织结构是每一个组织追求的目标. 这一时期人们认为健全、完善的组织设计是企业运行的基石,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减少部门间协调工作量,进而迅速有效地组织资源满足市场需求。 (二)90年代实施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 “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在“重新形成竞争力”的目标下,企业不能满足于日积月累的改变,大幅度的绩效革新是众望所归。其着眼点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
14、)、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在管理学界号称是继全面质量管理后的第二次革命。BPR是90年代以来国外管理界在TQM(全面质量管理)、JIT(准时生产)、WORKFLOW(工作流管理)、WORKTEAM(团队管理)、标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理论与实践全面展开并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纪末,对已运行了100多年的专业分工细化及组织分层制的一次反思及大幅度改进。BPR主要是革企业僵化、官僚主义的命。专业制分工及组织分层制是西方工业国家取得大规模工业化成功的前提,在托福勒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对“大就是好”的大规模生产时代,进行了最详尽
15、的描述,并预言其时代的终结。但十多年过去了,大企业并未消失,而是采用了BPR及其它先进思想使自己获得了新生。BPR理论1995年左右进入中国,目前上海复旦大学的BPR理论研究较为深入.(三)2000年后实施商业模式创新(再造) (Business Model Transformation,BMT ) 成长型、变革型、国际化型代表人物有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这种理论认为企业应当以下从八个方面研究企业赚钱新模式:大系统(产业价值链)小系统(企业)内外各要素整合行成合力 (高效率)核心竞争力实现方式客户价值最大化持续赢利客户价
16、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持续赢利实现方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 这八个关键词也就构成了成功商业模式的八个要素,缺一不可。四1985年,波特提出了“价值链”概念,颠覆了传统的“木桶理论”。“木桶理论”说企业应该去补短,以求“滴水不漏”,从而获得最大的价值。而价值链理论则指导企业抛弃“短板”、打破木桶,加长“长板”形成利器。按照波特的理论,企业应该强化业务流程中真正创造价值、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对于那些自已没有优势的环节和业务,可以通过优秀的供应者来完成。五被尊为台湾“IT教父“的施振荣先生提出了个有名的“微笑曲线”, X轴是研发、制造、行销,Y轴是附加值要素,代表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这个曲线的意思是
17、说,通过产品附加值的曲线的上升,能带动产业链价值的增加和利润的提升。六长尾理论对二八理论的颠覆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得森在研究了众多互连网公司和传统商业公司( 包括沃尔玛)后,于2004年提出了互连网商业模式的”长尾”理论,即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完全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而且可能创造的利润更大。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有一个经典的“二八法则”,即20%的产品能带来80%的销售额,而另外的产品只能带来20%的销售额,并且这部分产品几乎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 。实际上正是那80%的产品和顾客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改变
18、着市场。七“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佛里德曼说,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交通工具的改善,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现实。世界经济的盛衰、国际经济周期的震荡都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起伏。以前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或政策的壁垒或地域区隔所形成的商业模式受到了空前挑战。国外对商业模式转变和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已经形成一些成熟的理论。相对于发达的欧美国家,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的实践、学界研究和政府政策总体上还依然相对滞后,针对单一行业制造业的商业模式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在这方面比较有影响的有中国商业模式理论体系建立者、中国商业模式设计系统创始人李振勇。再起著有商业模式、商道逻辑两
19、本开创性的学术专著中阐述关于商业模式的概念。李振勇在其专著商业模式里,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商业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一个高速运转的、有效率的,而且有别于其他企业或其他产业价值链的能持续赢利的系统。概括起来,商业模式就是: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个概念的提出,以及它能衍生出整个体系,是基于这种基本判断: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业态已将发生了质变,从过去的技术导向、产品导向、市场导向,演绎到当今的消费者导向;任何企业很难靠一
20、项技术、一款产品或者盘踞一块市场而获得持续的安身立命。同时,也是基于这样的发现:很多中国企业命途多舛、沉浮难定,都与模式上的重大缺陷有关由此就可以提出,商业模式是企业兴衰的致命要素。李振勇进一步解释: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史建立在“国情优势”(例如人力等资源的廉价)之上,而不是“自身优势”(例如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上,这必然导致创新性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在过去需求海量、资源廉价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高速发展。但这种高速度完全是阶段性的,随着市场饱和和资源递减,这种模式必然要成为瓶颈;在全球经济灾难洗劫下,有准备而及时调整模式者得以幸存;无准备和调整不过来的,极可能面临关门的命运。“中国的企
21、业在经历了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两个阶段之后,开始向更高境界迈进,现在已经不是企业靠单一产品或者单一投机就能决出胜负的年代了。要想使企业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地赢利,必须依靠系统的安排、整体的力量,即商业模式的设计。商业模式的竞争将是企业更高形态的竞争。”在“商业模式”的定义中,李振勇突出强调几个关键词:“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实现形式”“持续赢利”、“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特约商业模式顾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企业家研究班的特聘教授刘捷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往未来走不用三十年,只要三、五年,我们过去三十年以来企业赖以成长获利的基石被慢慢地瓦解
22、掉了,这是个事实。如果这个基石被瓦解掉的话,中国经济发展基础不一样了,经营企业的方法,就是我们营利的方法也要改变,商业模式的本质需要提升。商业模式目前有三种,一是赚苦力钱。第二个赚资源的钱。第三个赚金融钱。商业模式决定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决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决定人才选拔,商业模式是纲,纲举目张。彭志强 刘捷 胥英杰所著商业模式的力量模式篇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全面介绍。特色在于紧密结合大量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详细剖析成功企业的独特思路和极具创造性的切入点,这对广大的企业管理者、经理人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乔为国所著商业模式创新一书通过理论描述与案例研究的巧
23、妙结合,展示一个丰富、生动和充满活力的企业群英世界,让人们借助案例深入思考商业模式创新的真实含义,深刻了解商业模式创新的精髓,从而领悟出企业成功的秘诀。乔为国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改变产业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仅是传统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所需要的,也是社会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所需要的。商业模式创新分别对商业模式创新重要性、什么是商业模式创新、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创新等问题进行回答,通过30个国内外典型鲜活案例的介绍,深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并指导商业实践。对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与案例的介绍,也常与产业结合进行。全书涉及零售、航空、采掘、时尚、食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家电 制造业 商业模式 转型 对策 研究 海尔 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