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管理办法.doc
《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管理办法.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和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湖北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鄂教科20126号)以及我校第三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为了做好我校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遵循“需求导向、协同创新、改革驱动、特色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三条 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和运行以突出学院特色学科发展和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标志,以“多元、动态、开放、融合、持续”为基本要求,鼓励探索切合实际的有效运行模式。第四条 协
2、同创新中心应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在资源分配上计划单列。第五条 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周期为1-4年,定期接受绩效评估,优胜劣汰,动态发展,优先申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认定层次。第二章 管理职责第六条 “2011计划”办公室负责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第七条 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和参与单位应按照“湖北省2011计划”的要求,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在人、财、物等方面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在政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第八条 协同创新中心负责自身的运行管理,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大力开展协同创新。第三章 类型层次第九条 面向支撑湖北发展的重大需求,构
3、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要素集成的协同创新中心。1.面向行业产业。围绕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以及服务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重大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汽车、石化、钢铁、纺织、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为打造“湖北创造”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2.面向区域发展。围绕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开展协同创新,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推广模式,服务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
4、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形成多点支持、多极带动的区域经济新格局。3.面向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围绕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主动与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协同,加强多学科交叉,构建服务发展的人才库、思想库和智囊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凝聚荆楚人文精神,构筑促进湖北发展的“精神高地”。第十条 坚持培育引导与重点建设相结合,按校内培育、省内培育、省级认定三个层次,建设一批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引领我校特色发展,重点突破,解决重大需求,做出实质性贡献。 1校内培育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急需、省内一流为目标,以服务宜昌或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5、提升创新能力和培育特色学科为主攻方向,应具备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名称为“XXX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2.省内培育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急需、省内一流为目标,以服务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培育优势特色学科为主攻方向,应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和产学研合作基础,名称为“XXX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3.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由省内进行评审,以“国家急需,国内一流”为目标,以解决重大需求和服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院建设为主攻方向, 名称为“XXX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第四章 条件要求第十一条 校内培育的协同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方向选择要求紧密围绕湖北省行业、宜昌地区或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
6、展重大需求,牵头学院相关依托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或重点培育学科,属于六大学科群的重点支持范围,有利于学院学科的特色发展。2.协同创新体至少有一家企业参加,协同企业原则上应是国家大中型企业或上市企业,协同的企业一般不要超过3家。参与各方要有实质性合作(有产学研协议、协同创新合作协议等),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具有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协同意愿,具有较好的协同创新氛围。3.在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科研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清晰的体制机制改革思路,方案具体,措施可行。4.具有较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制定了科学的人才选聘制度,聚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创新团队,有具体可行的人才聚集培养计划,具备解
7、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5.有充实的科研任务,主持承担了一定数量在研国家、地方或行业企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其中4年内参与协同的企业实质性的经费投入不低于100万。6.牵头学院在协同创新方向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具有校级以上科研平台,具备组织开展协同创新的能力和实力。在基础设施、研发平台、仪器装备、日常管理等方面,能够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与保障。第十二条 省内培育的协同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方向选择紧密围绕湖北发展重大需求,牵头学院相关依托学科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协同创新模式选取合理。2.协同创新体参与各方有合作基础,分工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建立一定的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 大学 协同 创新 中心 培育 建设 管理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