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 一、认识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
2、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1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
3、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品德 社会 教学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