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二、对美术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
2、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求: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3、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习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大
4、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时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
5、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六、教学安排 课 序 1 2 3 4 5 课 题 形色协奏曲 俯仰之间 遥远的地平线 壶趣 瓶花与水果 课 时 1 2 2 2 2 6 7 8 9 10 11 12 13 唱大戏 标签与品牌 发现美丽 图画书 期中考试 巧用肌理 吉祥宝贝 走向明天 2 2 2 2 2 2 2 苦水街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六 年级 美术 学科第 1 单元第 1 课时 课题 形色协奏曲 1、 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教学目标 2、 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重点:欣赏并
6、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难点: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材、图画本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一)情境导入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形式初探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
7、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提炼元素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教 学 过 程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
8、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主观表达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欣赏提升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
9、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主观设计 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拓展评价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第二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俯仰之间 教学目标 :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
10、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教学重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俯视的照片 学具准备:图画本、铅笔、彩笔、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泰山吗?谁来说一说泰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2.老师也爬过泰山,这是前几年老师在泰山上拍的风景照片,课件展示泰山图片大家边欣赏
11、边思考:这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课件展示各自定义。 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这种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出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 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1.老师课前收集了很多俯视角度拍摄的风景图片,我们国家山川辽阔壮美,南北差异很大。比较一下江南与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小结:江南地势平缓,山峦不大也不够连贯,因此属于丘陵地带;而塞北山峦壮阔,连绵不断,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 课件:比较西北两处自然地貌与人文地貌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自然地貌给人以自然、荒凉之感,线条随意、夸张,完全随心所
12、欲;而人文地貌农用网络,则给人以清新、整齐之感,让人觉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但人类也要警惕再造过头造成的危害! 2、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a. 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b. 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 1.那么俯视角度与平视角度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它们是同一个荷花。但是,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 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 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 示范引导 1.今天我们用俯视的角度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
13、,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转换的画纸上呢?首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教师示范创作。边创作边讲解。 2.谁能把老师刚才绘画的步骤总结一下? 教师板书。 a.构图 b.景物的摆放。 c.细节的刻画。 3.欣赏线描风景作品。 三、自由创作 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 出示作业要求: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
14、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俯仰之间 课型 造型表现 主备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教学重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俯视的照片 学具准备:图画本、铅笔、彩笔、照片等 教 学 过 程 一、欣赏感受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
15、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 2师生看课件,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 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 师生交谈区分视角的方法,需要抬头拍的是仰视视角需要低头拍的是俯视视角。 交流尝试 1信息交流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 (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 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从课件的图片资料库中调出合适的图片借以激发艺术表现欲望。) 3限时尝试绘画。3限时尝试绘画。 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 1找别扭 (1
16、)欣赏几幅学生试画的作业,请其他同学为其找别扭。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 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 (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 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 (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 创作评析 1学生继续作业。 2作业观赏交
17、流,展开自评、互评。拓展运用 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问:在生活中,你从俯视的角度看到过哪些有意思的场景呢? 2几米漫画作品欣赏。问:作者为什么要用俯视的角度来画?如果用平视的角度呢? 3影视作品(后天、阿波罗十三号、星球大战等影片片段)欣赏。利用俯视角度制作拍摄的这些影视作品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有仕么新发现呢? 第三周 3、遥远的地平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基本的透视规律和原理。 2、能力目标: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使学生
18、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能创作出体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面。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油画棒、黑色水性笔、作业纸。 2、学生准备:油画棒、黑色水性笔。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过程 直观感知,导入课题: 师:老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张图片,你们发现蓝天下近处和远处的山峦各有什么不同?山脚下的小河近处的和远处的发生了那些变化? 师:小河沿着山脚回转,越远越小,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有趣的
19、现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种现象,一起学习遥远的地平线 观察分析,了解变化: 1、看一看:师:老师收集了生活中许多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独特的视觉变化,每一张图片中的哪些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师: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的变化。 2、说一说: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物体发生了这种变化?师: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同学们平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尝试练习,掌握画法: 1、。 师:老师这里也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这里有一组杯子,实际生活中,这组
20、杯子的大小一样,可是将它们完全横放着摆放成一排,你们发现它们的大小有变化吗? 师:如果将它们竖着像站队列一样排列成一排,你们发现它们的大小有变化吗?师:这组杯子除了有大小的变化外,它们还有前后的? 师:这一组杯子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师:把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同样大小物体的后面,就会有前后遮挡和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2、。 师提问:我这里还有三组杯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三组杯子分别是站在什么位置拍摄的? 师:它们的遮挡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如果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视觉变化也会不一样。 3、学生尝试练习。 请生上来画 师:同学们能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绘画中来吗?下面我们来动
21、手试一试,请你们用近大远小和遮挡方法来表现出苹果的前后空间感。谁愿意上来尝试画一画,其它同学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尝试画。 作业讲评。 师:你们更喜欢那一幅画?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师:真是一位善于观察的同学师:同学们真不错,这么快就掌握了近大远小的画法,你们觉得这张作业是一幅完整的画吗? 师:怎么样才能创作出一幅表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呢? 教师示范拓展思维: 1、。 师:接下来请同学欣赏一张画,你们发现这张画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情境? 师:这张作业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奶牛的前后空间感?师:你们认为画面中的主体物是什么? 师:为什么?师:可是牛奶桶也重复出现在了画面中师:同学们在画的时候
22、也要把握主次的关系,将主要的物体用近大远小的方法重复排列在画面中,而次要的物体简单画出2-3个。 师:看到这么有趣的画面,我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 2、示范、拓展学生思维。 教师示范:师:我以小兔子为主题!首先从最近的物体画起,画一只最大的兔子,再将兔子用近大远小和遮挡的方法重复排列在画面中。主体物画好了,要添加什么样的情境呢? 师:除了这种情境,你还想到了哪些更简洁有趣的情境? 师:同学们可以添加任意简单有创意的情境,老师就添加一些红萝卜的情境。师:画完了主体物,添加出相关的情境,最后还要干什么? 师:同学们在上颜色的时候,近处的颜色可以鲜明一些,远处的颜色可以灰暗一些。 师:同学们瞧瞧,一幅
23、有趣的完整画面就出来了。 师:谁能概括一下整个的绘画步骤。 思维拓展: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整个绘画步骤,想自己动手来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吗? 师:今天我们的作业就以小兔子和小猫为主题,虽然都是画小兔子和小猫,但你们能跟老师或者同学画得一模一样吗? 师:接下来我们有个创意点子大比拼,如果让你来画,你会选择其中的哪种动物作为主体,你会添加什么情境?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请说说。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比比,谁最有想法,能画出不一样的简单有趣的外形和情境来。 学生创作: 1、画一幅风景画草图,要求表现出地平线、消失点。 2、选择一处室内景物,找准它的视平线和消失点,把透视画准确。 注意: 1、构图要
24、合适,要完整。 2、注意透视规律运用要正确。 师:教师及时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近大远小或遮挡方法运用得很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展示。 展评拓展: 1、展示作品:师:你最喜欢那些作品,并说说你的看法! 师:你们建议这幅画怎样画,画面的前后空间效果会更好呢? 2、小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学会了运用近大远小或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画面物体的前后空间, 3、拓展:师:其实这些有趣的视觉变化在绘画中运用很广泛,像大家都熟悉的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梵高在自己的很多的作品中也运用了这种近大远小或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空间感,我们一起去瞧瞧! 师: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去了解更多视觉变化,只要你们善于观察,
25、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不一样的视觉美。你们还可以用摄影的方式将这些有趣的现象记录下来。 第2课时 一、课学习复习旧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本透视概念:地平线、消失点。 2、提供新的透视知识作为本课预备学习内容。 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想连续。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二、直观感受 1、出示三幅本班教室内一张课桌的平行透视图,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辨析,实施估测分别是站在哪个角度描画的。 a、图为平视,课桌只能看见两个面。 b、图为俯
26、视,课桌只能看见三个面。 c、图为俯视,课桌只能看见三个面。 2、师生共同寻找这三幅平行透视图的视平线。教师先在a图中标出视平线、心点,再请学生在b图和c图中分别标出视平线和心点 思考:视平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关系;怎样确定室内景物的视平线。 3、运用透视概念,分析平行透视图中的视平线、视点、视线、心点。 4、教师将课桌扭转一点,让学生站在原地观察,思考透视图该怎样画。 5、教师示范画这张课桌的成角透视图,分别标出视平线和左、右消失点。 三、作品分析分析教材中画家作品图例,比较床铺和远处餐桌的透视变化: 1、分别标出两者的视平线、消失点。 2、两者相同之处: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3、两者不同
27、之处:床铺的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远处餐桌的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四、纠错训练出示三幅错误的透视图,学生辨识并改错 1、冰箱基底线没有产生透视变化,侧面底座线没有画出透视效果。 2、书本透视线没有集聚到消失点。 3、凳子是较复杂的立体形,物体同向的成角不集中,形成多个消失点问题。 五、知识巩固 1、知识小结:强调透视规律,思考视点与消失点的关系。 2、画平行透视图步骤小结: a、画出视平线、心点、视点、距点。 b、画出物体的平行面。 c、从平行面的四个顶角向心点引连线。 d、从一个顶角向相应的距点引连线,求出透视深度。 E连线成立体图形。 3、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适时考虑成角透视图步小结 六、
28、自主表现作业要求:选择室内12个物体,找准它们的视平线和消失点,画出简单的透视图 七、评价交流 1、作业讲评。 2、欣赏作品最后的晚餐,教师总结:根据科学的法则,理性地研究透视的变化规律,我们就能在平面的画纸上准确地表现出富有立体感、空间感的艺术作品。 第四周壶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和提高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尝试运用中国画中字与画结合的图 2、方式画壶。 2、学会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提高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 3、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征,感受中国壶文化的精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欣赏红楼梦中妙王储雪七步煮茶的片段。 2、请学生上台模仿妙玉煮茶、沏茶、品茶的系列
29、动作。 3、教师小结:茶文化和壶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历代通茶经社茶道的文人喝茶是很有讲究的,好茶要用好壶沏,中国的壶文化源远流长,你对壶文化有多少了解呢? 二、研究讨论 1、 信息收集:课前通过网络、书籍或民间搜集实物收集有关壶文化的资料。 2、交流感受:相互观摩,交流感受,开展讨论。 3、教师小结:针对学生研究成果加以补充完善,使学生对壶的历史文化、艺术特点、造型结构等方面有初步的认识了解。 4、学习指导: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齐白石、吴昌硕、朱建新画的壶。 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 教师总结:他的画风格独特,多辅以长题,构图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画壶时中锋行笔,流畅生动,画面纯真朴素、真诚天然。
30、 5、学生试画并学习作画方法和步骤。 请几个作画大胆的同学上台示。 教师修改学生不恰当之处。 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采用多种方法和墨色浓淡表现壶的不同形状。以壶为主,文字或其他物品为辅,注意形状大小、线条疏密变化 构图美观大方。 三、创造表现: 运用所学的笔墨技法创作一幅以壶为主的中国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讲评: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五、总结拓展 :参观茶艺馆,欣赏各种各样的茶壶以及茶艺表演。 第二课时 手工作业 第五周第5课 瓶花与水果 教学目标 1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基础知识。 2. 掌握油画棒画瓶花与水果的方法和步骤。 3. 感受瓶花与水果的
31、形、色之美,领悟生活的多姿多彩。 学习重点:瓶花与水果的组合造型。 学习难点: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基本方法。 学习准备:油画棒、铅笔、橡皮 课时计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尝试涂色、比较问题 1、 教师出示两幅线描苹果画,分别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添画相同的色彩。 作品一仅仅画出了一个苹果的外轮廓线。 作品二画出了一个苹果的大体明暗关系。 2、 比较两个同学的涂色作业,说说有什么不同。 生:作品二中的苹果立体感更明显,体现了光感。 学生上台添画色彩 观察比较,谈添画效果,总结感受。 二:教学示范、解决问题 三、作品欣赏、巩固方法 四、自主选择、临习名作 1、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修改以上尝试作
32、业。 教师重新画一个苹果,运用油画棒渐变涂色的方法,提醒高光处要留白。 2、与学生作业再次比较添画后的效果,说说有什么不同 3、呈现教学目标,板书课题:瓶花与水果 五、评价交流 1、学生互评形体塑造; 整幅临摹要体现画面色调) 2、学生选居室,说说自己的画会挂在那个房间,体现感情升华。 了解评价的方向,互评同学作业。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节课中同学们临摹了瓶花与水果这幅作品,请哪位同学说说你的作画步骤。 二、开展新课 尝试用干画法或湿画法画一幅画。 1. 运用厚涂法能起到覆盖的效果。 2. 用不同的笔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三、尝试创作 师巡视指导,生用不同方法创作。 四、谈谈自己的
33、收获 1. 了解绘画材料特性。 2. 区分画面各部分色彩的深浅明暗度。 3. 能辨别采用了哪种画法。 4. 借助色彩块面简单造型。 五、作品点评 第六周第6课 唱大戏 教学目标 1、 感情 热爱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 2、 能力 能感受戏剧脸谱的魅力。 能画一幅具有戏剧韵味的脸谱。 3、 知识 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从纹样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脸谱。 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CIA课件、 学具:线描笔,彩笔,作业纸。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导入 师生共看一段视频。 今天
34、我们来学唱大戏一课的脸谱。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脸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脸谱就是京剧演员脸上所化的一种妆面。它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2、脸谱的特别之处在哪? 板书:纹样、着色。 、要画好脸谱,先要了解人的脸形和五官。 老师教学生用对称的方法画五管。把纸对折,画一半,另一半就描过去。 、 请你从这几个部分观察脸谱形状的适用。 A脸谱上的纹样一般画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 学生观察脸谱,并思考问题。 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脸谱上最常用的纹样是什么形?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 小结
35、:祥云纹样。 、脸谱着色有什么规律呢? 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脸谱图案找出规律。 A、 为什么要把眼窝部位涂黑呢? 黑色突出了演员的眼睛。 B、 脸谱上最常用的色彩有哪些? 在黑、白的基色上,再添种色,脸谱的着色种类不要太多。一般有一种为主的色调。以红色为主叫红脸,以白色为主叫白脸。 、比较两张作业。 三、作业要求 绘一幅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 四、学生作画,老师巡视 五、欣赏评价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脸谱,同学们喜不喜欢脸谱?请同学们说说这些脸谱都是哪些人物? 二、新授 1. 同学们回忆下,创作脸谱要注意哪些地方?生回答:对称、眼窝描黑、用祥云纹样等。 2. 画脸谱的步骤是什么?
36、生回答:先勾线、后填色。 3. 脸谱都有哪些画法? 三块瓦脸 花脸 象形脸 三、 作业 创作一个戏曲人物。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 四、师巡视指导,生创作。 五、作业点评 第七周7、标签与品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包装的概念、功能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包装盒设计的构造特点和用途。 难点:包装盒形式多样的表现。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中外优秀包装作品。 学具:收集各种不同形状的包装盒
37、。 课时计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教师用图片展示商场、超市整齐美观的货架和具体产品美观的包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包装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并提示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有特点的包装? 二、深入教学: 教师演示教科书中形式多样的包装盒,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商品的包装有什么作用? 教师再展示一组中外优秀包装盒设计的作品,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包装盒的形式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演示边讲解包装盒的形式与特点。 重点演示包装盒的设计制作过程。教师出示已制作好的包装盒,并把包装盒展开,使学生了解包装盒的设计结构,并进一步讲解包装盒的制作过程。 教师演
38、示色彩鲜艳、装饰美观的包装盒设计作品。请学生讨论:包装盒装饰有哪些特点? 三、布置作业:请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设计示意图,要求体现作品形式的创新,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课堂延伸:请学生到超市做一个调查报告,介绍某一类专题包装,如绿色食品、陶瓷产品等。 第2课时 一、实物欣赏、比较、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展示两个易拉罐:一个白皮纸面,一个画有对比色块和任意图形。 提问:哪一个更吸引入?为什么? 二、设计的方法: 、教师示范用对比色块和任意图形构成装饰画。 、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图,强化理解。 三、制作: 、按小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 、运刚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 四、学生作业,
39、教师个别辅导: 按照教材提示的作业步骤,给准备的包装盒或瓶罐设计、制作一个包装。通过形的组合和色彩的搭配,突出包装的特点,同时尽可能做到美观、精致、有新意。五、作业展评,课堂小结: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第八周8、发现美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抽象画,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
40、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学难点: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画家作品、学生优秀作品、各种颜料、绘画工具等。 课时计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抽象的绘画世界:游戏抽象,在纸盒中放一张A4大小的纸,请学生们随意将颜色泼、滴、洒、甩在纸面上。 理解抽象,小组观察讨论:滴流的红色有爆炸和恐怖的感觉;黑色的点有紧张的感觉,流动的蓝色线条看上去很优美。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着盒子晃动或
41、者转动? 小结:颜色在瓶子里时,他只是颜色而没有意味,颜色离开了瓶子,变换个样子出现在画面上,就有了意味,这就是抽象带给我们的感受。当你们试图晃动盒子的时候,是为了好看,这是,你就已经产生了创造抽象美的意识。 二、品读抽象: 1、从质疑走近抽象画,课件出示作品。提问:这样的巨作在你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他这样创作容易么? 2、在观察中发现。播放抽象画的创作视频除了滴、甩、洒,那你还发现了什么?答:没有接触画布问:如果没有接触画布,它是如何改变画面图案的? 小结:一些画家可以靠自己的肢体的动作和速度影响画面,因此,有人称他为“行为画家”。 研究抽象画。 三、学画抽象画: 1、对比与改变。 提
42、问: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相比少了什么?画家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布局上有什么特点?对比视频画家的作品与自己尝试创作的作品。小组思考、讨论。 提问:怎样才能让色彩有层次? 总结:视频画家的抽象绘画作品色彩层次丰富,相互呼应,线条繁杂。他在创作时也是边滴洒边思考边改进,不断完善作品,知道满意为止。 2、给色彩加点料。请同学们观察抽象画布局,看看这些颜色有什么。答:颜色里看上去有沙子。 小结:动作的轻、重、缓、急会影响线条的视觉效果。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艺术实践表现抽象:实践提示:创作一幅点、线、面有对比有变化的抽象画。强烈推荐利用橡皮泥制作半立体的抽象画。 抽象之美秘籍: 1、多样的面。
43、2、运动中的线。 小结:动作的轻、重、缓、急会影响线条的视觉效果。 二、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组织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1、那个画面带给你美感,为什么? 2、你是怎样表现这些点线面的? 3、说一说,你运用了那些抽象语言? 4、说的画面抽象语言比较丰富?哪里比较丰富? 三、教师点评:实践提示:请你运用吹、甩、滴、洒、点的方法,创作一幅富有动感、变化丰富的抽象画。拓展展示当代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中的抽象图案。 学生欣赏。 第九周9、图画书 教学目标 1、学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 2、学习连环画的创作知识,培养想象力。 3、掌握连环画的编绘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画面和内容相符
44、。 2、用各种方法绘制。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范画数幅。 课时计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图画书。 二、讲授新课: 师:好看的图画书是我们多年来最亲密的朋友,给了我人美的熏陶、有趣的知识,还有无穷的想像力。 1、欣赏优秀图书设计,学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图画书包括封面、封底、环衬、扉页、正文五部分。 2、讲解创作过程。 、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已所熟悉的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分析这些小故事的内容,可将故事分成几段或几个情节,在大脑中将每一个故事情节构思好,构思一定要围绕故事片的主要内容。 、当自已脑海里对画面已有了构思,最好赶快先用铅笔把它勾勒下来。可以先多画一些小草图,构图
45、时要考虑构思,草图作为落稿时的参考。 、画草稿。根据情节和小草图,将不同的几个画面完成,注意每幅画面要有一定联系,前后呼应。 、最后将草稿勾为正稿,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最好改动不要过大。 、添上一定的文字说明。注:形象尽可能符合故事情节需要,并独具个性。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选用水粉、水彩等工具对例图进行改画,也可以按自已的想法,选择喜爱的方法作画。 4、作业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图画书包括封面、封底、环衬、扉页、正文五部分。 二、开展新课 继续上节课没有创作完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作品 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明。 四、点评作业 第十周 期中测试 第十一周10、巧用机理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2、认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 3、能力目标:发现或制作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肌理,学会用拓印的方法采集图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利用肌理进行造型练习。 难点:灵活利用肌理,注意形、色的对比,处理好虚实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用于拓印的工具材料,用于举例的图片和范画。 课时计划:2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