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是指个体6、7岁到12、13岁的阶段,也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而展开的,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具体运算性,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性,而转向朋友志向,突出地重视伙伴关系。与此同时,着重以同伴的评价为依据形成自我评价,在同伴交往中,促进社会化的发展。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表现出协调
2、性的特点。成人与儿童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容易融洽,言与行、动机与行为比较一致,个性、社会性和品德易于培养。 复述; 组织:包括归类和系列化。 精细加工策略。 2、概括能力和概念的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小学儿童逐渐从对事物外部的感性特点的概括,越来越多地转为对本质属 性的概括。小学儿童时期,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 第二阶段: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 第三阶段: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 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表现为概念的逐步深刻化、丰富化、系统化。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 1、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学校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可培养学生的责任
3、感和义务感。 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 利于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3、思维发展的特点 基本特点: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 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的理论和认知发展阶段性的划分,6、7岁11、12岁的小学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进入逻
4、辑运算时期。其主要思维特点是: 掌握守恒:即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的发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抽象概括。也就是说儿童的认识能力不再因为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如形状、方向、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能够达到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握本质不变性。皮亚杰认为守恒是这一发展阶段的最重要的认知成就,因为它表明儿童的思维已达到运思的水平,即能服从逻辑规则。 运算思维的几个显著特点是: a恒等性: b可逆性:思维的可逆性是指思维活动既可以向一个方向运行,也可以返回,向另一个方向运行。思维的可逆性活动有两种。第一种是反演(或否定)可逆性,如把胶泥球变成香肠形状,幼儿认为香肠形状大于球
5、形状,小学儿童就认识到改变了形状还可以改回来,所以两者仍然一样大小。这说明儿童对物体的变化已有了可逆推理的能力;第二种是互反可逆性,如AB,它的反运算则是B1 2、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儿童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其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为学习兴趣所左右。小学生学习中,外部动机始终占主导地位。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从对学习过程、活动感兴趣到对学习内容、作业感兴趣;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初步分化;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包括对教师、集体、作业、评分等的态度。 二、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6、 1、记忆的发展 记忆容量的增加: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的记忆广度已接近成人水平。 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记忆策略的运用: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 没有策略,多为5岁以前的儿童;过渡阶段,一般为 57 岁儿童,其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小学儿童采用的几种主要策略包括: A,两个运算之间是等值的。 c脱中心性:表现为补偿关系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已能从两个维度的补偿关
7、系上认识事物的不变性。如,把两个相等的胶泥球中的一个压成饼形状,幼儿会认为饼状大于球状,小学儿童就认识到饼形状虽然比球形状大,但同时它也薄了,所以两者仍然一样。 分类:小学儿童已能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序列:指儿童能按照大小的递增或递减对物体的各个成分排出次序;还表现在能解决传递性 推理的任务。 空间:对距离、面积和体积的认知;空间推理。 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的发展。其中,小学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在发展中既表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又有一个三、四年级的转折或关键期。 达蒙和哈特尔认为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系统包括四个自我的范畴,即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
8、、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 2、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概念: 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塞尔曼,儿童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阶段: 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 社会信息角色采择;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 相互性角色采择; 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 儿童对权威关系的认知:达蒙将儿童权威概念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 水平0:不能区分自己的愿望和权威的要求; 水平1:开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认识到不顺从会招致不好的结果。
9、水平2:认识到对权威服从可以有两种表现:自觉自愿的和被迫的。 三、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 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 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期; 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 小五到小六处于第二上升期。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自我评价的全面性得到发展; 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批判性提高的表现: 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低年级评价标准具有片面性;高年级的评价具有较为明显的批判性,并能对自己“一分为二”。 自我评价的稳
10、定性逐渐加强; 儿童自我观念的恒常性要到幼儿期末,小学低年级才开始出现,因此小学低年级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较差,到高年级则有明显提高。 自我评价的抽象概括性迅速发展。 总体而言,整个小学阶段自我评价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性到抽象性的过渡,是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 2 3、童年期的社会交往 亲子关系: 麦克斯白提出了关于儿童行为控制模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 儿童伙伴关系的发展过程:小学儿童的伙伴关系的发展过程可以区分为三个时期: 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在踏入学校这个新的环境的初期阶段,要经历许多与幼儿园不
11、同的新的体验,许多孩子产生陌生感、不适应感和不安全感。在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依从作为权威人物的教师就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他们的人际联结关系首先是教师,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尚处于薄弱地位。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小学三、四年级,儿童之间通过非常活跃的活动交往、通过学习生活和各种集体组织的交流,不同个体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分化,他们开始按照接近关系、外在因素相似性以及个人需求的雷同性等,组成团伙并经常在一起活动。于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与伙伴协同的社会交往趋势。 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小学五、六年级,儿童伙伴社会交往倾向更加突出。这个时期对父母和教师的依从关系明显下降,他们更注重的是与朋友间所共有的
12、价值观,更关注自己在同伴中的威信和地位,更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研究表明,对同伴的依存性从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五、六年级一直表现上升趋势,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 童年期友谊的发展: 童年期儿童非常重视友谊关系,其意义在于:朋友为儿童提供学习上的相互帮助;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支持;情感上的共鸣;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增加快乐和兴趣等。童年期的友谊为以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儿童对友谊的认识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根据塞尔曼研究的结果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短期游戏伙伴关系。这时期他们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认为和自己一起玩的就是好朋友。 第二阶段:单向帮助
13、关系。友谊是活动行为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双向帮助关系。这个时期的友谊具有相互性,双向帮助,但其有功利性特点,被称为“顺利时的合作”但不能“共患难”。 第四阶段: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和忠诚,相互分享和帮助,兴趣一致并相互倾听,共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 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其一,相互接近:客观条件使儿童具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如座位靠近、近邻、双方家长为朋友等。幼儿多以这类因素结交朋友,其所占比率约为50%,小学低年级占30%左右。 其二,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以儿童自身特点为主要因素选择朋友
14、,他们相互有好感,在学习和行为特点方面具有某种趋同性。小学儿童主要依这类因素择友,所占人数比率约为50%65%,其中尤以二、三年级最多。 其三,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择友中注重学习、行为特点以及品质特征和心理协调。依这类因素择友的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学低、中年级约占20%,小学高年级占35%,初中和高中增到40%60%。 其四,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在社会环境和工作集体中选择协同合作好,关系协调者作为择3 友对象,以这类因素择友的小学儿童约占10%,中学生约占15%,其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 欺负与被欺负 类型:受人欺负;欺负他人。 性别差异: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和心理欺负,而男生则更多地
15、使用身体欺负。 理论解释: “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 “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方言等。依恋理论则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有关研究者试图从儿童“心理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心理理论”是指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也可以说是儿童头脑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从这一角度出发,有关研究者发现,欺负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对对方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但他们就是喜欢给别人带来痛苦。 四、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1、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逐步形成自觉的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小学阶段的品德过渡性特点,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转折时期,即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2、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每个年级都有道德情感的五级水平。 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 小学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表现是义务感最强烈,荣誉感次之,良心和爱国主义再次之,幸福体验最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