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一)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学生,他们不但觉得作文难写,而且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无从着手写。为此,我校提出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今年,青岛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热点就是“生活化作文”。因此,我在教学中就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将收获总结如下:适用范围:小学四、五年级 理论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
2、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我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操作要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 通用模式:先要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途径,学生亲自实践,耳闻目睹感受大自然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另一条是间接的途径,是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想写。 透视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小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闭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小学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是由于忽视了以真实为原始生态的生活作为学生写作的逻辑始点,才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同。因此,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改变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革除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弊病,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带来活力。首先,我们应让学生的习作时空,
4、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生命的律动。 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学生常常叼着笔杆发椤,觉得每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学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历史,感受人生,丰富生活经历,丰富人生体验,就能更好地感知作品形象。这种人生体验可以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来自他人的生活经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种体验就能丰富起来。在写我学会了洗衣服这一文前,我先让学生参加一次洗手
5、帕劳动,鼓励学生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会,才能把本次作文写好。要写作文,不仅要认真仔细看,还要用心记。1、记洗的过程是分几步进行的。2、记这几步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3、记每一步是怎样进行,要用哪些东西,有哪些动作,只有记得准确,才能写得通顺、具体。通过洗手帕的劳动,再让学生到家里去亲自实践洗衣服一次,记住洗衣服的过程要领,在写作前还要同学们把每一步说清楚,再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这样通过亲身实践,观察体会,学生就能有条理地把我学会了洗衣服这篇作文写好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被一双充满兴趣的眼睛捕捉到,就可能成为美妙故事的开端。生活
6、是无边无际的,学生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都能成为作文中鲜活的材料,教师要给他们一个充分自由的取材空间,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作文训练,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如我指导智慧这一主题的作文时,我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让他们分成小组自己批来报纸,然后在街上叫卖,看谁的办法多、方法巧,能使自己的报纸在最短时间内卖完。学生们对这一活动感到特别新鲜有趣。因此,特别投入。有的学生卖了一上午的报纸,只卖了一张,赚了一角钱,而有的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孩子,一下就把报纸卖完了。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受益非浅,他们总结了许多经验,如:报纸要分门别类放好,标题要醒目,要善于吆喝,要找准目标他们的感受也非常多,有
7、第一声吆喝的艰难,卖出第一份报的惊喜;也有赚钱的艰难,从而更加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还有的从卖报这次活动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再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学生怎能不文思泉涌呢?看来,只有把学生融入到社会 之中,融入到生活当中,让他们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他们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 二、作文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乐写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的,我们在研究作文生活化策略时,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内容系列。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照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
8、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作文经历了一个“物”“情”、“识”“辞”的双重转化过程,因此,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强调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
9、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活化生活积累,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学生脑中沉睡着的生活积累,一旦被激活,情感的大海就有壮丽的浪涛。这样火热的情感与内部语言有机融合,所写之作才有血有肉。因此,平时应抓拄契机,活化学生丰富的积累,让学生有强烈的写作冲动,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活跃思维,给学生以自由命题的空间,我经常选取报刊上的短文和电视上的一些热点新闻作为作文材料。选取的材料短小精悍,情节性强,贴近生活。在谈到参与十多年WTO谈判的外经贸部处长王真被一家外国保险公司百万年薪挖走、清华学子刘海洋
10、“硫酸伤熊”时,学生的反应异常激烈,从对人才的流失的扼腕之痛、人才的管理机制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从口诛笔伐这位清华学子、学历与人格的思考到家庭学校的教育机制等等,学生思维活跃,视觉敏锐,能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作文,自由命题空间大,真正做到了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然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 优化习作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写 在实践中,笔者初步探索出一种“以学定教,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互改誊写再改”,学生完全不受时空限制完成习作,最大限度张扬其个性。教师在了解了最真实具体的学情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师生互动点评,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11、掌握了写作秘诀。 其次,“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体现。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博览群书,让学生胸有成竹 阅读是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苏教版的语文教材
12、注意了课文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新增了不少传世名篇,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精读,更要深读、体会、感受。不仅如此,还要有选择有目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阅读促积淀,以积淀带提高。 另外,语文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包容性,允许学生写出风格各异的文章。有的学生善于写“大江东去”,就没必要硬要他去使棒棍;有的学生偏爱风花雪月,也就不要强迫他写金戈铁马。对学生作文中的个性表现,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教师均应尊重,并进行引导,让学生既有话可说,又有话会说,使学生在自己个性的引导下养成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走向作文的成功。 以上是我对生活化作文的一些粗
13、浅的认识,如有不当之处,请专家和领导予以指导和帮助。 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3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难忘的事,学会感恩,并写出真情实感,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14、师补充叙述: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当我们被一幕幕事情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感动画面或场景,营造表达氛围。 二、抛砖引玉 1谈话,拨动“琴弦”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这些情感是什么造成的呢?你若能把这令你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出来,定能感动听众。老师我也有种种的情感体验,特别是我亲爱的学生最让我感动。 教师小结 三、激发兴趣,学习例文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
15、历了很多事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同学,她准备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讲给大家听,你们爱听吗? 2听例文天使就在我的左右录音: 这位同学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他的感受是什么? 3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了作者巧妙的运用了在叙事中抒情的方法,让读者深受感动,这就是我们这次习作中他们需要尝试的地方。 1)板书:在叙事中抒情 2)阳光使鲜花开放,雨露使禾苗茁壮,真情使人心灵激荡。写事时,恰到好处地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3)过渡: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会有喜怒哀乐,在写事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会吸引读者。 讨论:假如
16、让你写令人感动的事你准备写什么呢?自己准备怎样写,用上哪些表达方法,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四、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生活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五、指导选材、拓展思路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 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
17、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六、提出要求、独立试写 1一般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把文章写具体是最基础的,只有写具体了,才能生动,只有生动才会吸引人。那么怎样才能把事情的过程写得具体一些?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由几段话组成的,一段话又是由好多句子组成的,把每句话的意思写具体了,文章不就具体了吗? 板书: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2学生独立习作 3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四、独立试写。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8、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板书设计:内容具体 要求: 语句通顺,感情真感。 (二)教育创新要以学生为本 与传统教育相比,在素质教育环境下,青少年儿童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学生,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艺术,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创新师生沟通方法,提高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必须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知音,然后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找到教育的切入口。与学生沟通的方法有很多,但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学生与教师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不一样,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防备心理
19、,如果教师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教师敞开的,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搞好师生关系是前提。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在师生交流中处处体现出关心爱护学生的情感。但教师的这种情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师爱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谈不上师爱。尊重学生就要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放宽尺度衡量学生,人无完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和错误,只有放宽尺度来衡量学生,才能找出学生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的优点,才能从学生的缺点中发掘闪光点,而这些优点和闪光点正是教师尊重学生的基础。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产生
20、的爱才是真正的师爱,在师爱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理想的效果。 当然,与学生进行沟通还需要有沟通的技巧,一般来说,学生是难以面对面向教师敞开心扉的,当你难以从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妨用书面沟通的形式。比如,开设心理信箱,让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向你倾诉自己的心理矛盾,教师用书信的方式向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说,这样既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尴尬,又有利于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把问题说得更清楚。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寻找有效的
21、教育方法,避免面对面教育的盲目性。同时,书面形式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学生也容易感觉到师爱的温暖,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 了解学生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和学生一起开展有意义的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把自己融入到学生集体中去。活动过程中,在注意自己教师身份的前提下,为了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妨把学生当成“老师”,在他们面前犯一些“错误”,让学生在对老师的“批评”中了解老师,打破学生对教师的盲目崇拜,在了解老师的基础上尊重老师,在尊重的基础上接纳老师,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和教师进行真正心灵上的交流,教师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创新学生管理方法,培养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作文 生活 教学策略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