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保障能力提升研究.doc
《物流管理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保障能力提升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保障能力提升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保障能力提升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保障能力提升研究苏晶王如冰袁子卓摘要: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交通运输保障强调“信息主导”的新运输要求、强调“速度制胜”的新运输特征、强调“立体投送”的新运输方式等新特点,汲取外军取得的成果为我所用,提出了在运输方式上固强补弱,在信息网络建设上求发展,在防护上巧作文章等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军交;运输保障能力中图分类号E23文献标识码A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导致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战时交通运输保障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近几场局部战争来看,素有“战争生命线”之称的交通运输在战争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交战双方的作战行动无不
2、依赖于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它是获取战争主动权、决定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未来信息化战场,环境错综复杂且单向透明,伴随着敌精确的火力打击,势必对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军交运输保障理论研究和能力建设,确保在“交通战场”上取得主动权,不仅是提高部队后勤整体水平的现实需要,而且是做好应急作战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环节。 1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交通运输保障的特点信息化战争有别于传统战争形态,体现在作战空间广阔、信息技术含量高等诸多方面。传统战争时期的交通运输保障,在准备、组织实施等各个阶段和环节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准确把握新时期军事运输呈现出
3、的特点和规律,对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1强调“信息主导”的新运输要求信息化是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军事运输在信息战中的新特点。加强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代表着军事运输的发展方向,是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的客观需要。近几场高技术战争的实践反复证明,信息化的军事运输保障是现代战争中取得交通运输控制权的前提,是军交运输反应能力“快”的保证,在战争的准备、进程乃至结局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信息化的军交运输指挥体系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信息技术,依托“自动、全能、实时”的运输指挥网,具备决策智能化、运输可视化
4、、透明化和保障主动化、精确化等功能,能采集所有与军交有关的线路、站台、仓库、调车场等有关信息,为战时调度指挥提供了全方位信息支持。 1.2强调“速度制胜”的新运输特征信息化战争突发性强,作战节奏快。参战部队多,弹药、装备等各类作战物资消耗量大大增加。另外,信息化战场空间广阔,战略运输距离相对较长,无论是对部队的快速机动,还是对后勤的及时补给都增加了难度,须在战略预置、战前部署和后续增援各个阶段实施大规模的投送。例如:在伊拉克战争开战前短短4个月时间里,美军就先后向海湾投送兵力约30万人,坦克和装甲车3000多辆,300多万吨各类作战物资,飞机1100余架,包括7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40余艘舰艇及
5、大量其他武器装备。这些物资和装备能在短时期内到达预定地区,靠的就是美军快速的运输能力。只有具备“短时到位”、“瞬耗即补”的快速保障能力,才符合信息化战争“争取时间就是赢得胜利”的特点,才能为部队实施大批量、不间断的补给,满足实时战场需求。因此,走“速度制胜”的新型运输之路,强化输送速度,以“速率保障”取代按部就班的运输保障模式,将成为维持战争潜力乃至取胜的重要因素,势必在信息化战场上带来巨大的战争价值和功效。 1.3强调“立体投送”的新运输方式信息化战争将是诸军兵种一体化的联合作战,部队机动和物资输送将贯穿战争的全过程,仅靠单一的运输手段,难以满足部队大批量、快节奏的输送需求。只有打破以往各参
6、战部队体系内集成,点、线、块供应的运输理念,运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多种运输方式实施多维立体投送,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供给需求。针对后勤保障部署线长、点多、分散的特点,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交运输保障更加强调将分布在不同层次、不同地点的战略和战术运输力量,通过运用高速、快捷、立体投送的全新传输方式,瞬时在作战地区聚合强大的保障能量,为部队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运输保障。 2汲取外军取得的成果为我所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中,美英等军事强国在交通运输保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代表着该领域的较高水平,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要善于瞄准世界发展的最前沿、紧密
7、联系我军的实际,充分汲取外军取得的成果为我所用。 2.1把民用交通运输力量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世界各军事大国十分重视在战争中利用民用交通运输资源。例如:美英联军在伊战前的兵力投送方面,征用了50艘大型民用商船,并从国外租借商船11艘,使商用船占到了海上战略输送船只的50,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空中输送力量方面,美军动员了70余架大型民用运输飞机,其中包括47架客机和30架宽体货机,并与数十家航空公司签订了依据战况所需可随时再征用近千架民用飞机的协议。由此可见,信息化战争对商用运输的依赖性逐渐加大,军民通用性和互补性越来越明显,“军民结合、军地协作”是未来军交运输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拥有雄厚的
8、民用交通运输资源,把民用交通运输资源用于军事领域,具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与军事斗争准备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军应紧紧依托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体制改革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健全军民兼容的军交运输保障体系。 一是制定和完善民用运力应急动员和使用法规,使应急征召和使用民用运力有法可依,将民用运力动员体系从国家延伸到省、地和县,做到民用兵力“召之即来、来之能用”。二是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专业保障队伍建设,以加强水路运输船舶和公路平板拖车运力及机场工程保障队伍等为重点,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类型齐全的保障队伍,结合平时的生产有针对性地搞好交通战备训练演练,拟制和完善各种运输保障方案,不断提高战略投送保障能力。
9、三是做到平时建设与战时需求相结合。在新建铁路、公路、桥梁、车站、码头等工程中,不仅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还必须贯彻军事需求,为提高战时军交运输保障能力奠定基础。在民用大型交通工具建造中也应较好地贯彻国防需求,例如高速公路修建飞机跑道,大吨位商船具备滚装能力等。 2.2大力推广信息化运输装备美军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伊拉克战争中,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信息化运输装备的比例大增。美军采取的基本模式:一是对运输装备实施信息化改造。运输装备历经传统的“烟囱”式的发展方式后,各方面的性能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其物理极限,针对这种“纵向”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美军借鉴武器装备建设中“横向技术一体化”的有益做法,通过对运输装备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管理 信息化 条件下 军交运输 保障 能力 提升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