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意义和框架.doc
《建筑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意义和框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意义和框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1 建筑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意义和框架董大旻 李宗印目前,我国建筑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尽管自身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仍然存在着用高新技术改造其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水平的问题,存在着其决策、管理、监督、咨询等向智力密集型转变的问题。客观地讲,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和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结合我国建筑业及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入手,探索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以期实现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培训、事故预防、
2、劳动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化,有效控制施工伤亡事故发生。关于安全管理信息化工作,国内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于2002 年推出了面向我国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该软件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融合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中,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方针、特种设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机构和职责、培训与教育记录、宣传与交流记录、作业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与响应、检查纠正记录、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标准化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等功能1。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可借鉴该软件的设计思想。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早在20世纪80 年代,美国IntelliCorp 公司、Powe
3、r UP 公司均推出过施工安全管理专家系统2。如今,网络化、集成化是发展的趋势,Richard Coble3提出了项目进度计划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的理论,描述了如何使用软件实现两者的结合,并强调了网络信息的运用。利用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研究开发一套适用于各建筑企业,并对安全管理起到全面促进作用,有效控制伤亡事故发生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1 建筑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和意义保障安全生产,不仅要靠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也要靠加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把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这对于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4、生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恰当地在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对提高建筑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1信息技术在建筑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4和意义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就是要建立国家级、省(市)级和企业级、项目级的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施工企业及项目部都设立计算机系统,并相互联网,形成多级全面的信息传递网络系统。但这并非单纯的信息传递系统,还需要构建配套的管理系统、技术系统和安全应急系统等相应的软件系统,它们相互配合发挥作用。通过该系统的构建起到加快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及工程项目之间安全信息传递、加工和处
5、理速度,使建筑安全生产信息得到保存和利用。从而做到下情上达、上令下达、政令畅通、反应快捷、监管高效,大大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总体而言,构建全面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达到:1)全面提升建筑安全的管理水平。在现阶段,安全管理的人员、设备、经验相对薄弱,发展不平衡,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发展,还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现代化。因此,只有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革和改进安全管理方式,才能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化安全管理体制和模式。2)建立危险隐患快速反应运作机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个动态管理过程,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的安全状态时时变化,靠传统的检查方式和
6、反馈式事后控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施工工程提供的危险防范和事故处置要求,只有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危险隐患快速反应运作机制,实时监控,动态管理,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最大限度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实现建筑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3)有效改变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的机制,全面提升政府对建筑企业和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管水平。信息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将改变政府建筑安全监管部门过去那种看报告、听汇报、下基层视察等原始工作方法,从对具体项目安全生产状态的具体管理转变为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管理,从一种无序的、救火式的工作状况向有序的、
7、预警型的工作状况转变,使整体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全面提升政府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监管水平,树立政府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从企业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为安全管理标准化和高效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规划、实施、监测、评审”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要素进行程序化操作,用工作流程的形式呈现在安全管理人员面前,从而起到规范管理行为的目的5。比如构建施工项目危险源管理的辨识模型,施工项目危险源的综合模糊评价方法的数据处理模型为核心的决策支持系统,将目前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中很难全面推行(即使推行效果不见得好)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也可以让以前难以有效展开
8、的安全管理事务变得简单、有条理,减少工作量,以此提高施工安全等级。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网上报监,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档案,及时了解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了解安全生产的先进技术、经验及机械设备等方面的信息,规范施工现场业务流程,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总体而言:1)规范施工企业与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行为,有利于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管理计划;2)安全管理系统作为生产系统的辅助,向缺乏安全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经验信息;3)为施工企业及项目经理部积累和交流安全管理经验提供信息平台;4)实现动态安全管理,针对工程当前状态组织安全管理工作。加速企业标准化安全管理
9、的实现,真正实现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模式。2构建建筑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前提要有效构建建筑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管理层面来讲:1)建立健全建筑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体系。信息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运用需要相应配套国家规章、制度的支持,需要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共享、互联互通、政令畅通,保证管理措施到位,体现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特别是体现政府监督的强制性,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2)应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认识。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要与企业管理方式,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业 安全管理 信息化 系统 构建 意义 框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