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doc
《常州市新北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新北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doc(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州市新北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项目技术需求目录第一部分:项目需求说明1一、项目背景与现状介绍11、项目背景12、信息化现状13、项目说明1二、项目建设目标11、建设目标12、建设原则23、建设任务2三、项目设计要求41、系统功能要求42、系统性能要求53、数据质量要求54、安全性要求5四、项目实施要求61、工程总承包商的职责62、工程总承包服务要求63、工程总承包工作内容73.1 实施过程控制73.2 人员基础培训73.3 成果交付73.4 项目履行计划、进度、期限84、系统验收84.1 验收标准84.2 技术文档的提交95、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要求9五、服务费用91、报价内容92
2、、付款方式9第二部分:规格参数要求11一、系统软件部分111、概述112、系统软件及相关设备列表113、电子签名服务参数要求11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协同医疗应用11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121.1卫生数据中心及数据标准131.2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151.3居民健康档案151.4健康档案浏览器161.5数据接口服务161.6上级卫生信息平台接口162、协同医疗应用162.1区域内医联卡162.2新农合结报系统172.3区域检验信息系统232.4区域影像信息系统232.5远程会诊系统252.6双向转诊系统272.7预约诊疗服务系统282.8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292.9综合卫生管理与药品监管系
3、统(含基层绩效考核与决策分析系统)312.10健康门户网站41三、业务应用系统431、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45(一)基本医疗服务系统451.1门急诊挂号系统451.2门急诊收费系统461.3全科医生工作站461.4门急诊药房管理系统491.5门急诊输液管理系统491.6住院入出转系统491.7住院病人结算系统501.8住院医生工作站511.9住院护士工作站581.10移动护士工作站601.11住院药房管理系统611.12药库管理系统621.13体检管理系统631.14检验管理系统(LIS)641.15放射管理系统(RIS)和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PACS)661.16电子病历系统68
4、1.17合理用药系统771.18手术麻醉管理系统771.19病案管理系统771.20病人自助服务系统791.21病人随访系统791.22消毒追溯系统79(二)基本公共卫生系统801.23移动全科医生工作站801.24居民健康档案管理801.25健康教育管理831.26慢病管理841.27预防接种管理871.280-6岁儿童保健871.29妇女保健881.30老年人健康管理891.31重性精神疾病管理891.32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管理901.33卫生监督协管91(三)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921.34物资管理系统921.35设备管理系统921.36人事管理系统921.37绩效考核管理系统921.
5、38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系统931.39综合查询与分析系统93(四)系统集成951.40新农合/医保接口951.41一卡通接口951.42区域医疗协作接口962、卫生室/社区卫生站信息系统96(一)基本医疗服务系统962.1挂号收费系统962.2全科医生工作站962.3药品管理系统96(二)基本公卫服务系统962.4居民健康档案管理962.5健康教育管理962.6慢病管理962.70-6岁儿童保健962.8妇女保健962.9老年人健康管理962.10新农合/医保接口962.11一卡通接口963、公共卫生机构信息系统96(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信息系统963.1传染病直报系统整合963.
6、2疾病监测与预警系统973.3职业病管理系统973.4精神卫生管理系统973.5计划免疫系统973.6检验信息系统1003.7体检信息系统100(二)卫生监督所信息系统1003.8卫生监督系统1003.9移动执法系统100(三)妇幼保健所信息系统1013.10妇幼保健信息系统1013.11检验信息系统1063.12体检信息系统106第一部分:项目需求说明一、项目背景与现状介绍1、项目背景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推广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为目标,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落实“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35212工程”的总体框架,基于区域
7、卫生数据交换平台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2011年江苏省卫生厅制定了江苏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对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常州市自2009年4月开始建设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化,目前已完成第二期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市区域卫生规划的整体要求,2013年将逐步与各区县平台对接,实现健康档案与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基于此项要求,新北区需要建设区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通过区级平台与市级平台的对接,实现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档案共享等应用系统将同常州市全面对接,实现卫生资源和健康信息在
8、全常州市的共享。2、信息化现状常州市新北区位于常州市城北,现辖6个镇,3个街道,总面积约439.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0万人。至2012年底,新北区共有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共57个。新北区目前通过租用广电专线实现了区、镇、村三级网络互联。使用了市统一HIS的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HIS服务器均位于市卫生局下属的信息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同市卫生局的信息中心有专线连接。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均设有本地的服务器,运行HIS及其他院内系统。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了基于财务管理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近年也相继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9、保险管理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3、项目说明新北区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覆盖新北区的卫生管理机构(区卫生局、新农合办)、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7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必要的与相关卫生系统内外单位,如计生、医保、药监、广电、民政、公安系统的接口。其中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和网络专线由卫生局租赁。网络以专网为基础,以常州市新北区卫生信息中心为中心节点,各医疗卫生机构为分支的星型结构。区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采用两条独立
10、的物理路由的裸光纤或100M专线接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采用10M专线接入。医保采用两条独立的物理路由的裸光纤或100M专线接入到中心,所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共用。本技术要求涵盖基础硬件、系统软件、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四部分,具体技术参数详见第二部分:规格参数要求的第一至四章。二、项目建设目标1、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新北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创建一个集医疗卫生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与防控、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健康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便捷、畅通、安全、全面兼容的卫生信息应用体系,实现全区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
11、行业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建成覆盖全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区内相关部门、市卫生局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2、建设原则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原则;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原则;以人为本,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原则;先建平台、后建应用、分步实施原则;确保安全原则;兼容性和扩展性原则;高性能、高可靠原则;业务主导原则;经济性原则。新北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内容、方案、标准均应符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卡、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规范、数据标准等相关文件要求。3、建设任务新北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工程计划通过三年,分三期
12、完成新北区“1110”卫生信息网络框架建设内容,即:“1”建设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含数据中心)“1”建设一张区域内医联卡“10”建设和完善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新农合结报系统、区域影像诊断信息系统、区域临床检验信息系统、远程会诊与双向转诊系统、预约诊疗服务系统、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综合卫生管理与药品监管系统(含基层绩效考核与决策分析系统)以及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在内的十大应用体系。 具体建设任务描述如下: 1.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参照国家、江苏省和常州市的卫生标准规范,包括平台架构、功能规范、协同规范、安全规范、省市交互规范、数据传输规范、基本数据集标准、数
13、据代码标准、文档展现格式标准等,制定并实施新北区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2.区级卫生数据中心目前,主要包括卫生信息标准、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部分内容)三个基础数据库。(1)卫生信息标准数据库:一是数据标准规范;二是技术标准规范;三是管理标准规范。遵循国家、省、市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建立新北区标准数据库。(2)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按照健康档案标准规范,基于区级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向全区入网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系统动态采集和推送数据,不断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全人全程的活档;同时按常州市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传输标准,上传至市级卫生信息平台。(3)电子病历数据库(部分内容):包括门(急)
14、诊电子病历、住院电子病历及其他电子医疗记录。3.区级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为接入区级平台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系统提供接口服务。一是实现区平台与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二是实现区平台与市级平台的对接,区平台数据上传到市级系统,市级系统数据下传到区平台数据中心。4.面向二类主要用户的区域业务应用(1)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医院信息化标准、巩固深化基础HIS建设、建立和完善临床信息系统、优化信息管理和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架构和模式,支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运营和
15、管理业务。在医疗方面,支持包括门诊和住院在内的临床诊疗服务,支持健康体检和家庭医生服务,支持检验、检查、用药等医技需求;运营和管理方面,支持对药品和其它物资耗材、设备、财务、人力资源、个人和机构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管理。(2)面向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与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的融合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优化原有的公共卫生服务流程,联动辖区范围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保所、疾控中心及卫生监督所的业务。基于统一标准和规范,围绕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实现包括疾
16、病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在内的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管理,提升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处置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能力,为公众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5. 面向各类用户的区域协同应用(1) 区域内医联卡新北区区域医联卡应结合跨机构就诊卡和医保(农合)卡功能,实现居民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社会公共服务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优化服务流程,改变就医模式,实现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协同,方便群众就医和健康管理
17、。中长期应结合银行卡金融功能,为居民提供丰富的个人金融扩展服务,同时能够储存居民的基本健康信息,符合国家对居民健康卡的功能定义,最终实现全国范围跨地域跨机构就医保健“一卡通”。(2) 新农合结报系统新农合结报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和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实现新农合参合登记、缴费、审核、支付等前台业务的计算机处理和规范化管理,实现本地业务处理全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并为异地就医、市内转诊等新农合业务异地办理创造条件,方便农民就医的同时,逐步实现对新农合参合人员进行全程化、动态化的实时跟踪和管理。系统提供在线审核、网上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有效监管合作医疗基金。通过对采集的新农合业务数据的挖掘和利用
18、,准确有效地提供对新农合参合情况、基金缴纳、基金使用、医疗服务利用、药品使用等的统计和分析,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第一手资料。(3) 区域影像诊断信息系统以新北区卫生局数据中心作为全区放射数据中心,以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放射诊断中心,以区内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为节点,建立覆盖全区医疗机构的放射影像信息网络,支持区域范围内病人资料、影像检查资料(包括放射、超声等)的全面共享,在减少病人重复检查的同时,在疑难病例诊断、夜间急诊等特定条件下,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影像检查的集中诊断和集中审核,实现区域内影像设备和人才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区域范围内影像诊断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系统支
19、持建立区域内影像读片资料库和典型病例库用于教学和科研。(4) 区域临床检验信息系统以新北区卫生局数据中心作为全区检验数据中心,以常州市第四医院作为全区区域检验中心,以区内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为节点,建立覆盖全区医疗机构的检验信息网络,支持区域范围内病人资料、检验资料的全面共享,实现下级机构对检验资源查询和预约以及对预约任务的查询与管理,从而针对未开展特定检验项目的医疗机构予以检验业务支撑。(5) 远程会诊与双向转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以视频会议、医学影像图像远程同步等功能为基础,为跨地区、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咨询、远程教育与培训、远程信息共享等服务,促进对卫生资源配置的改善
20、,提高卫生资源共享与利用程度,促进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双向转诊系统支持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实现双向转诊,促进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最终实现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形成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6) 预约诊疗服务系统新北区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的建设目标是让居民可以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便地预约本区域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缩短就诊等待时间。(7)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适应卫生事件处理的快捷性、实时性和应急性的要求,通过与各级指挥中心、各联动单位,如疾控中心、
21、急救中心、医院、公安、交通、消防、气象等专业指挥调度中心进行互联互通,支持指挥中心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动态采集、传输、存储、分析,支持决策,通过各种多媒体和通信手段响应上级指挥中心命令和对下级机构进行指挥调度。(8) 综合卫生管理与药品监管系统(含基层绩效考核与决策分析系统)综合卫生管理与药品监管系统通过建设公共卫生管理和辅助决策、医疗服务管理和辅助决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等子系统,加强医疗机构运营、医药卫生用品、药品特别是基本药物、以及卫生资源的监测,实现卫生综合管理各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促进卫生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高卫生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9) 健康门户网站健康服务门户
22、网站通过短信、网络等形式实现面向居民的健康服务。主要功能包括门诊挂号/住院床位信息查询、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健康档案查询服务,提供健康情况分析报告和健康提醒,进行个人健康管理;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服务;提供咨询渠道,与专家医生交流互动;提供健康教育、健康信息、医药知识;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医疗相关政策,发布公共卫生信息,如疾病疫情公告等。6. 基础软件硬件平台(1)区级卫生专网:租用网络,完善区级卫生专网,上接市卫生专网,并连接区级各医疗卫生和行政机构。(2)网络安全系统:包括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容灾系统等。(3)机房和主机系统:根据目前实际情况,租用云计算中心标准化机房和各数据
23、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集群等基础设施。三、项目设计要求1、系统功能要求(1)完备性:系统功能满足设计方案中明确提出的对各项系统功能的要求,系统满足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用户提出各种合理需求,同时系统满足为实现项目目标隐含的各项系统功能。(2)适合性:系统满足项目识别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各类用户和各项特定任务的需求,系统具备可扩展性,具备满足未来5年潜在用户和潜在业务需求的能力。所测试的功能项具有错误处理能力例如:输入功能是否能挑出输入数据的错误(3)准确性:系统提供的数据、报表准确,各种报表间平衡、一致。(4)稳定性:系统所有功能项多次运行均可正确完成。(5)依从性:软件产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软件工程的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州市 北区 区域 卫生 信息化 建设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