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
2、、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五、教学过程 、导入定向 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1 由学生测量的结果引入毫米。或者由下面的游戏引入。 测量游戏: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请你们看看分别是什么?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然后小组汇报。 猜测:一元硬币的厚度。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 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自主体验
3、1认识毫米。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 2 汇报交流: 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两支笔的笔尖指着, 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 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 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 5毫米、 10毫米的长度。 练习: 量出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 填一填: 、合作展示 2认识分米。 引入分米。 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 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
4、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3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 、探究点拨 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作一个记号,问: 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练习 与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自测反馈 4 1量出数学教科书的宽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把米尺的长是1 一把米尺的长是10 一把米尺
5、的长是100 一个墨水瓶高约1 教室的门高约是2 宽约是1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即直观又准确地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分米和毫米一课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编排的内容很充实,由于有较多的学生操作活动,又是一节低年级数学概念课,所以把这一课上扎实上好不容易。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5 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7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