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档案的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doc
《基于健康档案的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健康档案的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31.1建设背景31.2建设目标41.2.1总体目标41.2.2具体内容5第二章 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82.1技术要求82.1.1 软件平台82.1.2 系统平台82.1.3 信息集成平台82.1.4 数据交换平台92.1.5 中间件技术92.1.6 保证数据的稳定、可靠传输92.1.7 支持多种传输模式92.1.8 数据安全性92.1.9 智能接口102.1.10 系统智能监测102.1.11 可视化自定义业务流程(需提供实用的流程控制引擎)102.1.12 完整日志102.1.13 负载均衡能力112.1.14 中心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112.1.15 支持主流开发工具实
2、现二次开发112.2 设计原则112.2.1开放性与扩充性112.2.2经济性与实用性112.2.3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112.2.4安全性和可靠性122.2.5一致性和复用性122.2.6整体性和标准性122.2.7灵活性和扩展性122.2.9支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132.3系统总体架构13第三章 项目功能要求153.1河南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的制定和发布153.1.1健康档案内容及标准153.1.2数据标准及交换规范173.1.3技术标准183.1.3数据标准管理183.2河南省卫生数据中心193.3河南省卫生数据集成平台(省级数据总线)223.4综合查询和决策支持233.5对外发布的门户
3、网站253.6现有省级平台系统的接入或集成263.7 对62家三级以上规模医院的信息接入263.7.1 对接入系统的标准化改造263.7.2 标准化数据采集系统303.8社会保障卡注册303.9面向医疗机构的健康档案查询系统313.10省级区域医学影像信息共享服务系统333.10.1影像数据采集系统343.10.2影像数据管理系统343.10.3影像浏览系统343.11维护管理平台35第四章 培训要求374.1培训总则374.2培训要求374.2.1技术培训374.2.2用户培训384.3培训计划38第五章 售后服务要求395.1本地化服务395.2技术后援支持395.3质保期售后服务395.
4、3.1售后服务要求395.3.2质保期内的技术服务40基于健康档案的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第一章 项目概况1.1建设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保障体系。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确立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总体目标。并且,明确要求,要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卫生部根据新医改方案提
5、出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以人为本”建立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总体任务,并按照打好三个基础、建立三级平台和提升业务应用的总体思路,先后发布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国家卫生数据字典与元数据管理系统(试用)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了标准基础,为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
6、设提供了指导意见。全国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正在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2009年12月,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健康档案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同时提出了“2009年底前,城市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左右,农村建档率达到5%。2011年底前,城市达到50%,农村到30%。”的工作目标,全国各地已掀起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居民健康档案的新一轮浪潮。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根据我省实际,发布了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
7、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五大项22个工作任务。为了推进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河南省卫生厅先后发布了河南省市级卫生区域平台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文件,并已启动了新农合省级平台、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儿童免疫规划软件系统、省厅综合业务平台内外门户网站等系统的建设,上述系统均顺利实施,部分已成功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我厅与河南省新联通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由新联通公司为我省卫生行业组建VPN信息专网,专门用于全省卫生行业各信息系统。其中,规划省厅中心端最大带宽为千兆,各级医院带宽在10M-100M
8、之间,社区门诊卫生院带宽基本保证在2M以上。基于上述已具备的基础和经过充分的准备工作,我省已具备开发建设省级卫生信息化平台的成熟条件和有利时机,现向全国公开招标一套先进、成熟、稳定、可扩展,并适合我省情况的基于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平台。1.2建设目标1.2.1总体目标根据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豫政200956号)、河南省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总体计划(豫卫办200924号)和河南省市级卫生区域平台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豫卫办201035号),河南省卫生厅适时启动了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本项目为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平台的省级平台建设工程,系统建设目的是:1、实现全省62家三级以
9、上医疗机构(含下属社区)的HIS、检验LIS、影像PACS、体检报告医疗信息共享,医疗经营和监管数据的上报;2、通过居民健康门户网站为居民提供自我的健康档案管理,将居民的健康资料服务于居民;3、建立河南省卫生厅卫生数据中心,通过综合全省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其它卫生机构所产生的数据,形成区域卫生信息,为卫生厅各级决策领导提供决策支持;4、制订全省的卫生信息标准、交换标准等;5、与卫生厅现有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接口或集成;6、与河南省社医保系统等实现必要的接口;7、将本次开发的省级平台软件移植到一个试点的直联城市(本次暂定为鹤壁市)作为该城市的市级平台,并实现该市级平台与省级平台的直联(仅采购市级平台
10、端软件,该市各医疗机构信息的标准化改造与接入,其它业务系统以及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等不纳入本次招标范围);8、省级平台在技术上需预留与全省各地市级卫生信息化平台的接口。本项目投标人需提供成熟稳定、经实际应用的软件,本次采购的内容包括:A、省级平台软件、数据集成平台软件、必须的中间件软件,以及建设工程中所需进行的合理的二次开发、项目的实施、培训、技术支持与维护。B、试点直联市级平台软件的移植建设、市级平台数据集成平台软件、市级平台必须的中间件软件,以及试点市的培训、技术支持与维护。1.2.2具体内容序号项目名称各构成子系统或服务数量要求1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平台(省级平台)工程河南省卫生数据中心系统1套
11、提供数据的采集、集成、存储、管理、共享、整理、发布等服务2数据集成平台软件(省级数据总线)提供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采用第三方国际先进成熟产品3中间件软件需提供成熟稳定的产品,并保证足够的用户许可Lisence4河南省卫生信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形成较全面的规范文档5实现全省62家三级以上医疗机构的HIS、检验LIS、影像PACS、体检报告医疗信息共享,各项医疗经营与监管信息的上报标准化数据采集与上传软件开发并在62家三级以上医院内以前置机方式部署对62家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标准化改造进行指导和协助统一培训、指导,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支持6社会保障卡注册系统实现全网内居民的唯一系统标识7省级区域医学影像
12、信息系统对联网医院的医学影像(DICOM3)进行采集、存储与共享8健康档案查询系统提供给联网医院医生的浏览器,用于查询共享的健康信息9居民健康门户网站含网上预约挂号10领导综合查询和决策支持系统供省厅各级领导使用11与卫生厅现有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接口或集成新农合省级平台接口或集成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接口或集成儿童免疫规划软件系统接口或集成省厅综合业务平台内外门户网站接口或集成12系统维护管理平台软件运维管理平台13与河南省社医保系统等实现必要的接口按招标要求14对项目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实施、培训、技术支持与售后维护服务按招标要求15试点直联市卫生信息化平台(市级平台)移植建设工程试
13、点直联市卫生数据中心系统1套提供市级数据的采集、集成、存储、管理、共享、整理、发布等服务16数据集成平台软件(市级数据总线)提供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采用第三方国际先进成熟产品17中间件软件需提供成熟稳定的产品,并保证足够的用户许可Lisence18市级卫生信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参照省级平台制定的标准与规范19市级社会保障卡注册系统实现全市居民的卡注册,并保证在全省实现唯一系统标识20健康档案查询系统提供给市级联网医院医生的浏览器,用于查询共享的健康信息21居民健康门户网站含该市范围内的网上预约挂号22领导综合查询和决策支持系统供市局各级领导使用23市级平台数据上传与下载系统建立市级平台与省级平
14、台的数据链路,供市级平台上传数据到省级平台,或将省级平台数据下载到市级平台24市级系统维护管理平台软件市级运维管理平台25以省级平台为蓝本进行移植建设,并对试点市进行相应的培训、技术支持与售后维护服务按招标要求注:投标报价需按上表分项报价。第二章 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2.1技术要求采取当前先进的三层架构体系技术来实现。按照三层体系结构的要求和系统建设的目标,由用户层、业务逻辑和数据层构成三层系统模型。2.1.1 软件平台要求基于SOA 架构实现服务,基于SOA 架构而构建,并具备易部署、易管理和易使用的特点,各系统通过发布和获取服务来对外提供和获取信息。2.1.2 系统平台(1)操作系统:数据库
15、层要求基于Unix或Linux操作系统;(2)数据库平台:支持主流大型数据库,本项目选定ORACLE 10g/11g;l 支持主流的操作系统,包括Unix系统(如AIX、Solaris、HP Unix)、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支持TCP/IP、SPX/IPX、X.25、SNA、NetBIOS、Named Pipe等主流网络协议;l 支持数据并行处理技术;l 含高可靠性双机集群,支持负载均衡;l 含中间件(如果应用系统需要,需提供得到合法授权的中间件产品);l 支持对称多处理器(SMP)结构,多机共享存储设备的集群结构(Cluster);l 支持基于行业标准的数据库存储加密、传输加
16、密及完整性校验;l 支持超大规模的数据库设计和存储,具有处理TB级大容量数据的能力;l 支持7x24小时的实际运行环境(3)前端开发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2.1.3 信息集成平台 通过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多系统集成是今后信息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所有系统能够统一于一个开放的、多系统集成的、基于行业标准的、能支持远程医疗及电子健康病历发展需要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集成平台;该平台应是一个能够容纳所有人(患者、医护工作者、管理人员等)、设备(建筑设备、医疗仪器等)、业务(临床、管理)等信息的综合医疗数据平台。2.1.4 数据交换平台 负责将各个应用系统数据库中数据按照制定的统一的数据标准,转换、传
17、输到指定的综合数据库中,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获取源。当需要时,可下载中心数据。各应用系统能以简便的方式接入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存储、加载,进而简化未来的应用系统开发工作量与开发难度。2.1.5 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提供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连接的软体,以便于软件各部件之间的沟通,特别是应用软件对于系统软件的集中的逻辑,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框架如Web服务、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等中应用比较广泛。2.1.6 保证数据的稳定、可靠传输做到数据“传且只传一次”、“到且仅到一次” 即“不重复、不漏包”,实现高效、稳定、完整传输。2.1.7 支持多种传输模式支持一对一、一对多与多对一的数
18、据传输模式、数据的群发功能以及文本、字节流、文件及流媒体等多种格式的数据传输。能定时向传输变更数据,也可临时指定任意数据的传输。2.1.8 数据安全性能对进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以保证数据安全;数据交换服务器提供两种安全机制:(1)标准的SSL协议进行数据的加密传输;(2)在消息路由节点允许执行外部脚本进行数据加密、解密,以保证数据安全。2.1.9 智能接口对新增业务系统,只需将新增业务系统的数据结构表填入数据交换平台即可,简化操作界面,各类应用系统无需重新建库。2.1.10 系统智能监测支持系统的智能监测管理。如:事件管理。事件提供对关心的异常和系统状态的处理。如消息事件、连接事件、应
19、用事件等。事件产生事件消息,通过分析事件消息的内容,可得到诸如消息的开始发送时间、发送完毕时间、建立连接的时间等。当系统出现异常时,能通过事件功能及时提供报警信息。2.1.11 可视化自定义业务流程(需提供实用的流程控制引擎)接入系统通过流程定义工具来可视化的配置整个处理过程,定义后的流程通过流程管理模块来配置其运行方式,例如自动、定时、手工或业务触发式运行等,流程中的各环节均可调用本地系统或其他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每个环节均允许人工进行干预,流程每次的运行过程均可通过流程监控模块可视化地进行监控和管理。2.1.12 完整日志对数据传输、加载、查询及增、删、改的情况进行记录。对于交换中心,能知
20、道本系统内所有经过交换的数据的基本信息;对于某一数据而言,能对数据的传输、访问路径进行跟踪,以检查此数据交换的历史痕迹。2.1.13 负载均衡能力针对多节点、大批量数据交换的中心交换系统,能通过集群来分流数据,以保证负载均衡,保证系统性能的稳定与安全可靠。2.1.14 中心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多个应用系统数据库操作时应保持数据的一致性。2.1.15 支持主流开发工具实现二次开发根据业务应用的需要,支持相应数据应用的接口开发,可为其他应用和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或数据获取功能。2.2 设计原则根据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目标,本项目建设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2.2.1开放性与扩充性选择具有良好的互联性、互通
21、性及互操作性的设备和软件产品,应用软件应与其他产品的配合、保持一致性;数据库的选择,要求能与异种数据库实现无缝连接;网络设计要考虑其兼容性、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以保证向将来新技术的平滑过度,保护前期的投入。2.2.2经济性与实用性系统设计应能体现经济性及实用性。不盲目追求最新设备,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设计必须适当、实用,保证能满足现有的需求,不买多余设备。2.2.3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河南省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建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求中标商提供的设计方案在技术上是较为先进的、可行的、成熟的,并有成熟的案例和符合国际标准的设备和技术,以保证系统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可维护性、可扩展
22、性,并对前期投资有较好的保护。2.2.4安全性和可靠性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和建立,涉及居民健康、隐私保护和生命安全,必须把信息与系统安全放在首位,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具有全方位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病毒、外部入侵和黑客攻击,保证卫生数据中涉及到个人隐私数据的绝对安全,需对数据进行严格的权限分级管理。应有较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防范各种风险的出现,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高可靠性设计和建设,关键设备采用冗余设计,并具有一定的容灾机制。2.2.5一致性和复用性河南省省级卫生数据中心是本项目建设的重点,应充分考虑与河南省卫生厅信息中心的要求保持一致,
23、要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资源(包括目前已具备的各个省级信息系统平台软件、现有网络和数据资源的利用),以减少重复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率。2.2.6整体性和标准性为确保河南省省级卫生数据中心的完整性和适应性,须在全面了解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整体规划。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加强指导,组织协调,规范全省卫生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数据模型和数据编码等标准,以满足河南省卫生信息化整体建设的需要。2.2.7灵活性和扩展性必须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支持多种网络的传输和多种的物理接口,保证设备升级、更新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的不断扩大的需要,扩展所需的容量和用户数。并且,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健康 档案 河南省 卫生 信息化 平台 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