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课件.ppt
《电气安全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技术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气安全技术,2023/3/13,2,内容标题,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系统安全技术 静电的危害及消除 雷电的危害与防护,2023/3/13,3,第一节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一、触电事故的种类二、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影响因素三、触电事故原因和规律四、触电的急救五、触电防护,2023/3/13,4,一、触电事故的种类,1电击 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人体吸收能量受到的伤害。主要伤害部位是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属于全身性伤害(数十毫安)2电伤 是电流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人体伤害。包括热能造成的电弧烧伤、灼伤和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或机械能造成的电印记、皮肤金属化及机械损伤、电光眼等。多数是局部性伤害。,
2、2023/3/13,5,3.触电种类触电事故按造成事故的原因来分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运行的设备和线路的带电体,造成的触电;间接接触触电是指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带电体而造成的触电,,2023/3/13,6,按触电的方式分类:低压触电高压放电跨步电压,2023/3/13,7,低压触电单相触电单相触电是指触电者站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而人体其他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在低压供电系统中相电压为220V是确定的,因此触电电流仅取决于人体电阻。大多数触电事故属于此种情况两相触电两相触电是指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事故。由
3、于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是线电压,为相电压的1.73倍,即380V,因此触电危害远大于单相触电。,2023/3/13,8,高压放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时,会发生高压放电而导致触电。而且电压越高放电距离越远。,2023/3/13,9,跨步电压当带电体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点附近会形成电位分布,如果人位于接地点附近,两脚所处的电位不同,这种电位差即为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取决于接地电压的高低和人距接地点的距离。高压线落地会产生一个以落地点为中心的半径为8l0m的危险区。一般离开接地体20米以外,就不必考虑跨步电压的问题了。,2023/3/13,10,二、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影响因素,1伤害程度与
4、电流的关系(触电电流分级)电流越大伤害程度越深。(1)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感知电流是指引起入体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阈值是感知电流的最小值。人对感知电流的感觉是轻微的麻抖和刺痛。对于不同的人,感知电流也不同,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0.7毫安。,2023/3/13,11,(2)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摆脱电流是指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摆脱阈值是摆脱电流的最小值。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毫安,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05毫安。但是人们摆脱电流的能力是随着触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的。这就是说,一旦触电后如不能摆脱电源,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2023/3
5、/13,12,(3)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室颤电流是指通过人体引起心室颤抖的电流。室颤阈值是室颤电流的最小值。致命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触电者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在低压触电事故中,引起死亡危险的原因,主要是心室颤动。当触电时间超过心脏搏动的周期时,50毫安电流就可引起心室颤动。当作用时间相当长时,较小的电流也可造成严重后果。,2023/3/13,13,2伤害程度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通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电击危险性也越大。其原因是:(1)能量的积累增加,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减小。(2)通电时间越长,心室颤动的可能性越大,亦即电击的危险性也越大。(3)通电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
6、降低,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电击危险性亦随之增加。,2023/3/13,14,3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 就电击而言,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大于直流电流和高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直流电流、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对人体都有伤害作用,但试验证明常用的50赫的工频电流对触电者最危险。随着频率偏离这个范围,危害性显著减少。当然高压电流,除电灼伤外,同样有电击致死的危险。,2023/3/13,15,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作用,2023/3/13,16,4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1)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促使心脏停止跳动,中断血液循环,导致死亡。(2)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严重失调而
7、导致死亡。(3)电流通过脊髓,可导致半截肢体瘫痪。(4)从左手到胸部,电流途径最短,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从手到手,电流也途经心脏,也是很危险的电流途径;从脚到脚的电流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途径,但可能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或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2023/3/13,17,5伤害程度与人体状况的关系(1)电流作用于人体时,女性的危险性较男性大,女性对电流较男性敏感。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比男性低三分之一。(2)儿童的危险较成人大。(3)体弱有病的较健壮者大。(4)体重小的危险一般较体重大的大。,2023/3/13,18,三、触电事故原因和规律,1触电事故的原因(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8、2)违反操作规程。(3)电气设备不合格。(4)维修不善。(5)偶然因素。除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避免的。,2023/3/13,19,2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9月最集中。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关。(2)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3)单相触电事故多,占总触电事故的70%以上,包括单线电击、双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4)发生在线路部位触电事故较普遍:在远离总开关线路部分,图方便所致。(5)误操作触电事故较多:缺乏知识和经验。,2023/3/13,20,四、触电的急救,(1)如果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在触电地点附近,可立即拉
9、开开关或拔出插头,切断电源。但应注意拉线开关和平开关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只切断零线,而火线并未切断,没有达到真正切断电源的目的。(2)如果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不在触电地点附近,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隔断电源。,1低压触电时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2023/3/13,21,(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很干燥,且未曾紧缠在身上,可用一手抓住触电者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子的绝缘也可能遭到
10、破坏,救护人员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触摸他的鞋子。,2023/3/13,22,2高压触电时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3)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抛掷金属线前,应注意先将金属线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被抛掷的一端切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2023/3/13,23,3救护中的注意事项,(1)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干燥绝缘的工具。(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摔伤。(3)要避免扩大事故。(4)人触电以后,会出现“假死”,有条件
11、时应立即把触电者送医院急救;若不能马上送到医院,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2023/3/13,24,五、触电防护,1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防护2故障条件下的触电防护 3安全电压,2023/3/13,25,1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防护,(1)利用遮栏或外壳的防护。(2)绝缘。(3)设置阻挡物的防护。防止无意的直接接触,如在生产现场采用板状、网状、筛状阻挡物。应附设警告信号灯、警告信号标志等。(4)带电部分位于伸臂范围之外的防护。长度2.5m,通常为站立时伸臂范围极限。(5)漏电保护器。(6)安全间距。,2023/3/13,26,表6-1 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m,2023/3/13,27,表6-2 架空线路
12、与铁路、公路交叉时最小距离m,表6-3 导线与建筑物最小距离,2023/3/13,28,表6-4 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表6-5 起重机具与线路导线的最小距离,2023/3/13,29,2故障条件下的触电防护,(1)自动切断供电的防护。(2)电气隔离防护。将被保护设备或电路与其他的设备或电路在电气上完全分开,以防止绝缘故障导致的触电。(3)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防护。将装置中某一部分的有可能被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及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用等电位联结线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环境。,2023/3/13,30,3安全电压,(1)安全电源。通常采用隔离变压器。(2)安全电压防护。安
13、全电压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3)安全电压应由隔离变压器供电,使输入与输出电路隔离;安全电压电路必须与其他电气系统和任何无关的可导电部分实现电气上的隔离。,2023/3/13,31,第二节 电气系统安全技术,一、电气危险区域划分 二、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 三、电气火灾的预防与扑救,2023/3/13,32,一、电气危险区域划分,划分危险区域、判断场所危险程度需考虑:物料性质、释放源特征通风状况等因素,2023/3/13,33,1危险物料,考虑危险物料种类物料的闪点爆炸极限密度引燃温度,理化性能,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数量和配置,工作条件,2023/3/13,34,2释放
14、源,考虑释放源的布置和工作状态,注意其泄漏或放出危险物品的速率、泄放量和混合物的浓度,以及扩散情况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范围。连续释放或预计长期释放或短时连续释放的为连续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性和偶然释放的为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释放或只是偶然短暂释放的为二级释放源。,2023/3/13,35,3通风,原则上,室内应视为爆炸性混合物可以积聚的场所;如安装了能使全室充分通风的强制通风设备,则不视为阻碍通风场所。室外危险源周围有障碍处亦应视为阻碍通风场所。在自然通风场所,应注意上部空间积聚密度小的危险气体的可能性。,2023/3/13,36,4综合判断,对于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的场所连续级释放
15、源可能导致0区;一级释放源可能导致1区;二级释放源可能导致2区;良好的通风可能使爆炸危险场所的范围缩小或使危险等级降低,甚至降低为非爆炸危险场所;相反,若通风不良或风向不当,也可能使爆炸危险场所范围扩大或危险等级提高。,2023/3/13,37,局部机械通风稀释爆炸性混合物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对缩小爆炸危险场所的范围,降低危险等级更为有效。在无通风场所,连续级和一级释放源都可能导致0区,二级释放源可能导致1区。在凹坑、死角及有障碍物处,局部地区危险等级应予提高,危险范围也可能扩大。,2023/3/13,38,二、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1防爆电气的通用技术要求及选型原则 2爆炸性气体环
16、境中防爆电气的选用 3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的选用,2023/3/13,39,1防爆电气的通用技术要求及选型原则,(1)防爆电气的通用技术要求 1)在爆炸危险场所运行时,具备不引燃爆炸物质的性能。2)产品质量合格,必须是经国家认可的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并取得防爆合格证的产品。3)铭牌、标志齐全:应设置标明防爆检验合格证号和防爆标志铭牌,在明显部位,应有永久性防爆标志Ex。4)在爆炸危险环境里,选用防爆电气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不得超过作业场所爆炸危险物质的引燃温度。,2023/3/13,40,(2)选型原则,1)应根据爆炸危险环境分区等级和爆炸性物质(单纯物质或混合物)的类别、级别选用相应的防爆电气
17、。2)选用防爆电气的级别、温度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危险环境内爆炸性物质的级别和温度组别。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爆炸性物质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温度组别进行选用。,2023/3/13,41,3)爆炸危险环境内应选用功率适当的防爆电气,并应相应符合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的、机械的、温度的、生物的以及风沙、潮湿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而目电气设备的结构还应满足在规定运行条件(如工作负荷特性、工作时间等)下,不降低防爆性能的要求。4)防爆电气选型应根据运行安全、维修便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原则,进行综合分析、科学选定。,2023/3/13,42,2.爆炸性气体环境中防爆电气的选用,(1)爆炸性
18、气体环境防爆电气类型 1)隔爆型电气设备这类设备的安全性能较高,可用于除0区外的各级危险场所。2)增安型(防爆安全型)电气设备这类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高温。适用于1级和2级危险区域。,2023/3/13,43,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这类设备在正常运行或标准试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4)正压型电气设备某些大、中型电气设备,当采用其他防爆结构有困难时,可采用正压型结构。5)充油型电气设备工作中经常产生电火花以及有活动部件的电气设备,可以采用这种防爆型式。,2023/3/13,44,6)充砂型电气设备这类设备只适用于没有活动部件的电气设备,可用于1级或
19、2级危险区域场所。7)无火花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电弧及高温表面,主要用于2级危险区域场所,使用范围较广。8)防爆特殊型电气设备这类设备在结构上不属于上述各种类型。它采用其他防爆措施,如浇注环氧树脂及充填石英砂等。,2023/3/13,45,(2)防爆电气设备标志,1)电气设备铭牌右上方有明显的标志“Ex”。2)应顺次标明防爆类型、类别、级别、温度组别等防爆标志。,2023/3/13,46,(3)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1)根据危险区域等级,选定防爆电气设备类型,2023/3/13,47,3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的选用,(1)电气设备配置原则具备防爆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此外:爆炸性
20、粉尘环境内所用有可能过负荷电气设备,应装可靠的过负荷保护;爆炸性粉尘环境事故排风用电动机,应在生产装置发生事故情况下便于操作处设置其紧急启动按钮,或者设置与事故信号、报警装置联锁启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应尽量少装插座及局部照明灯具。如必须安装时,插座宜安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处,灯具宜安置在事故发生时气流不易冲击处。,2023/3/13,48,(2)电气设备选型可燃性非导电粉尘和可燃纤维的区域采用防尘结构(标志为IP)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爆炸性粉尘环境及全体爆炸性粉尘环境均采用尘密结构(标志为IP)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并按照粉尘的不同引燃温度选择不同引燃温度组别的电气设备。,2023/3/13,
21、49,三、电气火灾的预防与扑救,1电气火灾的预防 2电气火灾的扑救,2023/3/13,50,1电气火灾的预防,(1)合理选用电气设备在易燃易爆场所必须选用防爆电器。防爆电器在运行过程中具备不引爆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性能。防爆电器有各种类型和等级,应根据场所的危险性和不同的易燃易爆介质正确选用合适的防爆电器。,2023/3/13,51,(2)保持防火间距电气火灾是由电火花或电器过热引燃周围易燃物形成的,电器安装的位置应适当避开易燃物。在电焊作业的周围以及天车滑触线的下方不应堆放易燃物。使用电热器具、灯具要防止烤燃周围易燃物。,2023/3/13,52,(3)保持电器、线路正常运行保持电器和线路的
22、电压、电流、温升不超过允许值,保持足够的绝缘强度,保持连接或接触良好。避免事故火花和危险温度的出现,消除引起电气火灾的根源。,2023/3/13,53,2电气火灾的扑救,(1)电气灭火器材的选用 带电灭火不可使用普通直流水枪和泡沫灭火器,以防扑救人员触电。应使用二氧化碳、七氟丙烷及干粉灭火器等。带电灭火一般只能在l0kV及以下的电器设备上进行。变压器等电器发生喷油燃烧时,除切断电源外,有事故贮油坑的应设法将油导入贮油坑,坑内和地上的燃油可用泡沫扑灭,要防止燃油流入电缆沟并蔓延,电缆沟内的燃油亦只能用泡沫覆盖扑灭。,2023/3/13,54,(2)电气火灾的特点1)带电。电气设备着火时,着火场所
23、的很多电气设备可能是带电的。扑救带电电气设备的火灾时,应该注意现场周围可能存在着较高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2)带油。许多电气设备着火时,是绝缘油在燃烧。例如电力变压器、多油开关等,其本身充满绝缘油,受热后可能发生喷油和爆炸事故,进而使火灾范围扩大。,2023/3/13,55,(3)扑救电气火灾时的安全措施扑救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切断电源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1)火灾发生后,由于潮湿及烟熏等原因,电气设备绝缘已经受损,所以在操作时,应用绝缘良好的工具操作。2)选好电源切断点。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若在夜间切断电源时,应考虑临时照明电源问题。3)若需剪断电线时,应注意非同相电源应在不
24、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电线部位应选有支撑物支撑电线的地方。,2023/3/13,56,第三节 静电的危害及消除,一、工业静电的产生二、防止静电的措施,2023/3/13,57,一、静电的产生,1产生静电的内因(1)物质的逸出功不同。任何两种固体物质,当两者相距小于2510-8cm的紧密接触时,在接触界面上会产生电子转移现象,这是由于各种物质逸出功不同的缘故。两物体相接触时,逸出功较小的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另一方就获得电子带负电。(2)物质的电阻率不同。由高电阻率物质制成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移动比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积聚的条件。(3)介电常数不同。介电常数也称电容率,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安全技术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