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评课稿.docx
《小儿垂钓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垂钓评课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垂钓评课稿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学习生字“稚、侧”,理解“蓬头、垂纶、侧坐、遥招手、不应人”的意思。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及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胡令能”。谁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2、一位手工匠最后能写出千古流传的诗歌,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他的名字。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4、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
2、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 5、“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6、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8、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二、初读探趣 1、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124,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 2、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读? 3、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4、“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 5、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
3、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 6、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谁愿意再来读读看?齐读。 三、细读品趣。 1、诗读正确了,可是,要真正地体会这首诗的情趣和意境,还需要好好的读一读。请你再去轻轻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会体会,把你认为有趣传神的词圈画出来。 出示第一、二行。 在古诗的第一、二行有个词写出了小孩的外貌,找到了吗? “蓬头” 头发梳得不是很整齐。从中你品出了什么?“蓬头”中品出了淘气,一个“蓬头”,真是野趣十足呀! “蓬头”写出了小孩的外貌,还有个词形象的写出了小孩钓鱼的姿态呢? “侧坐”就是侧身而
4、坐。从小孩坐的姿态看得出小孩钓鱼时怎样呀?一个“侧坐”,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悠闲自在! 这里你还圈出了词?“草映身”小孩就坐在草丛中。可以想象小儿垂钓之处使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学”不是玩,小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小结:同学们从一、二两行诗中体会出了小儿垂钓的种种乐趣,能把你体会到的“趣”读出来吗?教你方法:边读边想形象。 出示第三、第四行 小孩正在专心致志的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大声向他问路,小孩心里会怎么想呢?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连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现在我们再来读
5、整首诗,注意读出其中的情趣来。 4、读的很好。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演一演诗句的内容,过会我们来进行个表演赛。 5、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演情景感受到了小儿垂钓的野趣、乐趣。 四、吟诗诵趣。 1、吟诗是自我陶醉的体现。同学们在吟诗的时候,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语速稍微慢一点,声音低一点。 2、请同学们也来试着吟诵这首诗。先自己练练看,过会我们来举行一个吟诗赛。 2、钓鱼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技巧之外,还应该保持安静,要专心致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看看这位小朋友是怎样钓鱼的?“垂”字的横画比较多,写的时候也有讲
6、究:中间这一横写得稍微长一些,字就站稳了;“钓”字这里面是一个点儿。 4、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课件出示示意图:鱼线、鱼钩从鱼竿上垂到水里,静静地等着鱼儿的上钩。钓鱼可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5、课件出示全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6、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每人读上两遍,在不理解的词儿旁边打上问号。 7、在这首诗中有两个生字,咱们一块儿来看看:稚 侧 “稚”是翘舌音,“禾”字旁,“稚子”就是小孩的意思,跟这个字相似的还有:困难的“难”,唯一的“唯”,推动的“推”,一堆土的“堆”字。“侧”字读平舌音。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
7、首诗再读一遍,然后读给同桌听听。 8、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有七个字,我们读的时候一般是在每句的第四个字后面适当停顿: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先听老师读一读,请同学们也来大声地读一读,注意适当的停顿。 9、这首诗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建议大家先自己读读诗,再看看图,然后同座间讨论讨论。 10、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这首诗,“垂纶”的“纶”是“”旁,这里是指钓鱼用的丝线,“垂纶”就是“垂钓”的意思。那为什么不说“学垂钓”呢?我们读读就知道了,自己读读看。 11、如果是“学垂钓”,诗歌就变为:蓬头稚子学垂钓,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古诗讲
8、究押韵,说垂钓就别扭、不顺耳了。 12、“莓苔”就是青苔的意思。 第二板块:细读品趣 1、诗读正确了,词语也理解了,那么诗中的趣味有没有发现呢?如果你再去轻轻地读读,一定能看到许多有意思的画面。把有趣传神的词圈画出来。 2、大家都圈画了哪些词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与同座交流交流。 3、好!我们一块儿来看看: 蓬头:是说小孩头发不是梳得整整齐齐的,而是有点蓬松零乱,我们可以想象:这小儿可能早早地起床,没有顾得上梳头就赶到河边,由此看出小孩的迫切心情。“蓬头”中透着野性和本真,真是野趣十足呀! 侧坐:就是侧身而坐。不是这样的一本正经地端坐,而是这样,这样随意地坐。好悠闲的姿势!我们想象一下,或许小孩
9、已经长时间地坐在这儿,感觉有点累了,他得换一个感觉舒服的姿势。 草映身:河边长着青草,小孩子就坐在草丛中,那绿草映衬着小孩儿的形象,显得格外的自然和谐。或许小孩故意寻找一块长满草的地方,他认为这样不容易让鱼儿发现。 “学”:不是“玩”,小孩似懂非懂,或许是刚刚学会钓鱼,所以这般的专注认真。 “遥招手”,为什么不是“摆手”呢?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如果是“摆手”,等于是告诉对方:你不要吵。或者是:我不知道!当然,也不知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假如是“招手”呢?等于告诉人家:我知是知道,可惜我不能大声说给你,我怕惊扰了即将上钩的鱼;还可能是:你还是过来吧,让我贴着你的耳朵,悄悄地告诉你好了。 “
10、怕”:写出了小儿垂钓的有趣心理,他“怕”什么呢?他担心鱼儿不上钩呀! 6、现在请同学们连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先自己试着说说,待会儿全班交流。 7、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这时有人向他问路,他就向问路人招招手,他不敢大声应答,担心鱼儿被吓跑。 8、同学们想象一下,当这位问路人靠近小孩的时候,小孩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小组内的同学相互说说。 9、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整首诗,注意读出其中的情趣。 第三板块:表演探趣 1、多么有趣的情景。能把这种情趣表演出来吗?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演一演,然后我们来全班交流。 表演建议:可以两人来表演,一位同学作“稚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垂钓 评课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4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