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重复信访案件的调查与思考.docx
《对我县重复信访案件的调查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县重复信访案件的调查与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我县重复信访案件的调查与思考一、准确把握重复信访的特点 重复信访是信访的一种特殊状态,它是指上访人员因对信访问题得不到自认为满意的解决而采取的续访措施。与一次性上访相比,重复信访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时间长。上访活动持续时间长,长的持续数年、数十年,短的持续数天、数十天,其中大部分重复上访人员都有数十次上访经历,而且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往往经历了多任领导和多任机关办事人员。二是影响大。重复信访一般涉及面较广,问题的头绪较多,在群众中的“知名度”较高,如果处置不好,很可能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处理难。由于成因复杂,重复信访问题处理难度大,有的上访者上访的历史环境特别是政策法律环境都发生了较
2、大的变化,客观上给解决问题带来很大障碍,在某种意义上,重复信访也往往是社会“疑”、“难”、“杂”症的集中区域。四是不确定。有的是新问题未解决好,又演变为老的问题,新老交织;有的是旧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层出不穷;有的是原来问题已经解决了,但由于时间、条件发生变化,又可能找出新的理由,提出新的要求,形成新的上访。 二、认真分析重复信访的原因 每一例重复信访,既有其共性特点,又有其个性特点。只有认真分析重复信访的原因,才能找清症结,对症下药,从容应对。就组织部门来说,当前重复信访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初信初访没办好。一是一些基层干部群众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处理初始信访问题工作
3、粗糙,有的办访不公正、不合理,甚至颠倒是非,模糊了信访人反映问题的性质,给重访留下隐患;二是有的基层干部对初信初访处理不重视、不及时,对待群众上访“推、拖、挂”,使小事情拖成大事情,简单问题转化为复杂问题;三是解决问题不到位或以“拦、卡、堵”代替解决问题,导致群众情绪对立,逆反心态突出,出现越拦越访,越卡越诉,越堵上访越起劲的现象。 2、政策法规不完善。一是牵涉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健全、不配套,如征地补偿、拆迁安置、职工下岗、退休人员待遇等问题,有的制度本身有缺陷,存在比较明显的政策漏洞;有的缺乏连贯性,法律、政策相互之间无法衔接;有的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存在随意性,没有考虑得科
4、学合理。二是部分政策法规处于超前或者滞后状态。或者超过当时的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导致一些上访人员不了解、不理解,期望值偏高,而获得收益较少;或者是对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考虑较少,利益标准定得过低,导致群众心理失衡,争取超越现行政策空间的权利。三是一些政策界限由于地域之间差异,“各说各话”,使少数人在利益驱动下,仿效攀比,得陇望蜀,千方百计迁就自己,追求更高的利益补偿。四是由于信访政策本身的局限,以及对无理信访、野蛮信访等现象处理不力,以至极个别投机者将上访当成一种谋生的职业,“吃上访饭”却无人问津。 3、解决问题能力弱。一是无为。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群众信访反映问题无人理、无人管、无人解决,对群
5、众反映的信访件有的不闻不问,无动于衷,甚至拖着不办;有的受理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照原样画瓢,简单化处理,一推了之,造成上访群众上下往返不断地转圈。二是无力。一些基层部门和组工干部缺乏解决信访问题的政治、经济、法律调控能力,许多涉及群众利益的信访问题虽心有余但力不足,即使承诺也无法兑现,一些本来可以化解的问题也因财力、物力的不足,变成难以排解的信访老大难。三是无法。一些信访问题,虽然上访人反映的有一定道理,也应该给予解决。但又感到难办,有的缺乏法律或政策依据,有的受历史条件限制,有的担心引起连锁反应,无奈之下,只好听之任之。 4、复杂信访处理难。一是许多上访老户反映的问题时间跨度长,初始资
6、料不全,性质重新界定难;二是有些信访问题办案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突出,有的是上访人自身素质问题,有的是办理人工作作风问题,有的是结论意见认定争议问题;三是上访者要求高、要求急、要求偏,有的甚至通过极端行为制造影响以求达到自身问题的解决;四是许多上访者抱着“大闹大解决”心态,通过反复缠访,以期引起领导重视;五是部分信访者对以法律方式解决问题不接受、不相信、不熟悉,认为重复信访是一条“捷径”,问题好解决,而走法律渠道,费用高、程序繁琐等。 5、基层专职人员少。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基层党委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工作信访机构和信访工作人员,基层党委的组工干部多忙于事务,对信访工作爱莫能助,基本上没有时间和
7、精力投入到这一块工作。县区委组织部的信访工作也仅仅是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兼做,加上办公室人员流动大,事务繁杂,很难沉下心来做好信访工作。再则,有关部门对信访干部的信访知识培训也有很大的欠缺,从事组织部门信访工作的同志业务知识不熟,也影响了处理信访案件的效率。 三、高度重视和科学处理重复信访问题 1、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办好初信初访。办好初信初访是解决群众上访反映问题最基本的要求,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对群众初访反映的问题作出客观有效处理,并给初访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是消除重复信访的关键环节。因此,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办理初信初访责任意识,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特别是
8、要落实好初信初访的“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在群众信访问题产生的初始阶段或第一时间内解决好信访问题,避免造成群众越级上访或重复上访。要大力推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和部门联合信访接待日制度,明确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在处理信访问题中的责任和要求,将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处理信访的能力、效果纳入干部考核以及“三个文明”考核体系,成为奖惩升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要推进领导下访工作,使之成为一项严肃的政治制度,以此畅通反映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双向渠道”,使群众的信访问题在刚产生时,就能就地、就近、及时得到解决。通过落实信访责任,严明纪律要求,提高初信初访的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减少群众重复、越级上访。 2、
9、健全信访工作制度体系,切实弥补制度缺陷。在宏观上,国家应主动着手对现行政策法规的调整和规范,以适应社会改革稳定发展的新形势。同时,要从信访工作制度本身入手,抓源头、抓过程、抓成效,抓跟踪、抓督查、抓落实。一是信息报告制度。畅通信访信息渠道,及时沟通情况。二是调研分析制度。加强对信访情况的综合分析,针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交通行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调研。三是信访督办制度。建立和完善信访督察督办制度,促进重要信访问题的解决。通过对重要信访案件的督察督办,促进信访案件的妥善处理,促进依法行政。四是矛盾排查调处制度。把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结合起来。五是听证制度。积极探索完
10、善公开透明的信访听证程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强化组织部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整合各方力量。加强上下沟通,与上级组织部门以及基层党委组织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协同解决信访工作中相关问题。加强左右沟通。采取联席会议等办法,重点与纪检机关、执法部门等相关职能单位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情况,掌握动态,防患未然。加强内外沟通。定期不定期地向党外人士征求对信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党外群众中有价值的信访信息。通过整合,改变组织部门独自为战、孤军奋战的状况,形成整体联动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格局。 4、开展排查调处,切实加强专项治理。及时掌握群众信访动态,对可能引起重复上访的重点、热点信访问题
11、进行定期或专项排查,排查出来的信访问题,要加大调处力度,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要求当地及责任单位限期解决或疏导化解。解决问题应该一步到位,能够解决的要及时彻底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对群众讲清楚,防止因同一问题处置化解不当,引发群众重复上访。继续开展重复上访问题的排查调处和专项治理活动,坚持每年开展一次,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排查处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对重复上访问题,做到定责任单位、定责任领导、定具体责任人、定办理要求、定办结期限,实行“信访工作滚动管理”办法,认真审查处理情况,直至群众息诉息访。 5、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基层是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减少群众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的关
12、键。要加强区镇村三级信访工作网络建设,在县区一级,要重点抓好信访工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乡镇一级,要实行信访工作党委负责制,做到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在村(居)一级,要建立兼职信访调解员制度,推行基层群众信访代理制,真正做到信访问题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理解决。提高基层组织解决信访问题的水平,应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重复上访问题比较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要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入手,让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走在信访工作第一线,发挥最直接、最主导、最实际的作用。各级基层组织要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上访,依法维护自己
13、的合法权益。 6、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慎重处理,切实解决组织部门的信访难题。 (1)认真分析重信重访的原因,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2)对于应该解决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认真调查处理,逐一加以解决;对于重大的案件,领导同志应亲自动手,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法,就地调查处理。(3)组织部门自己难以解决的,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配合,共同把问题解决好。(4)对于某些要求虽属基本合理,但按现行政策解决不了的,应向本人说明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5)经过复查证明已做了正确处理,而本人仍然不服的,讲清道理,摆明政策,不再受理;对确属无理取闹,屡教不改的,经认真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县 重复 信访 案件 调查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4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