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docx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人怀疑,其实,相当多的中国人并不持肯定态度,而在那些倾向于肯定的人群中也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真正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巨大价值和伟大意义的人可以说微乎其微。 当代中国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敝履类、泛泛类、古董类、历史类。 所谓“敝履类”,就是视中华传统文化若敝履,扔之犹恐不及,就别谈什么价值不价值了。这类人又可分为精英型和附和型。所谓“精英型”,即主张全盘西化的人;所谓“附和型”,即盲目跟着别人崇洋媚外的人。在他们的眼中,外国的什么都好,中国的什么都糟。在这一类人看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简直是“痴人说梦”、“
2、荒唐可笑”。“精英型”在专家、学者中占有一定比例;“附和型”则在一般市民和小青年中占有很大比例。 所谓“泛泛类”,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泛泛的人。他们嘴里念叨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若问他们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究竟怎样弘扬?他们便只好“枉顾左右而言它”了。这类人在那些平庸的官员中几乎比比皆是。 所谓“古董类”,就是把中华传统文化视为古董的人。他们很清楚甚至很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积极收藏,经常品玩,作为传家之宝,但也仅此而已;也有的用以牟取财利,发家致富。前者主要是殷实的文化人;后者则是一般的古董商。 所谓“历史类”,就是把中华传统文化看作历史文物的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入的研
3、究,深知其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他们不仅自己搞研究,而且大声呼吁社会妥善保护之。这类人主要是国学素养很深又富有爱国激情的人。他们很值得尊敬,但可惜的是,他们只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却不大清楚中华传统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现实与未来中所具有的极其重大的意义。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他们把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了“夕阳文化”,竭尽全力地加以挽留,却恨无回天之力,因而往往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壮感慨。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确实发挥了“保护”之力,却难以建树“弘扬”之功。以上,便是现代中国人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如果仅止于此,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呢?所以,必须弄清中华传统文化究竟价
4、值何在?它在现实与未来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才能进而谈论弘扬什么与怎样弘扬的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究竟何在? 要谈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就必须将它与西方文明作一番比较,没有比较便无以鉴别。 上面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于一个“和”字,那么,西方文明的特质又在于何处呢?西方文明的特质刚好与中华文化相反,在于一个“争”字。因为,西方文明强调突出个人,强调物质财富。而强调突出个人,务求一枝独秀,必然导致人与人的争斗;强调物质财富,追逐奢侈豪华,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争斗。 对于这种“争”的哲学,其利弊可以用14个字来概括:获显利而伏隐患,得近利而播远忧。 正是由于这种“显利”和“近利”的驱动,包含“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于 中华 传统文化 认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4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