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纲要100条.docx
《家庭教育纲要100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纲要100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庭教育纲要100条家庭教育纲要100条 1. 理念1: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的手中,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手。 2. 理念2:我们的教育总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律、自由、幸福的人,而不是仅仅拥有各种条件反射的动物。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其行为的规则来自于自律还是他律,是追随真理和原则,还是追随外界的环境刺激,前者是人的特征自由意志,后者是动物的特征条件反射。自由、成熟之人其行事规则来自于内在的控制(自律),而不是外在的控制。 3. 理念3: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博爱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
2、生活情趣,愿意促进他人心智模式的完善。如果父母不能理解这句话,或者没有博爱的体验,那么对孩子的爱必定是偏离正确方向的。孩子必须长大,必须脱离原生家庭,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父爱与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父母和孩子的分离。爱不仅应该允许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促成这一分离。 4. 理念4: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守望”的意思是说,我守着你,我在不远处望着你。我欣赏你,但并不摸你,我只是远远地望着你。“守望”的意思是说,你不会超出我认定的那些危险地带。我在某个
3、时候可能会把你捉住,再把你放回去。让人自由地游戏,让人自己往前走,让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我只是做好我自己,并相信这是教育你的最好方式。这就是进步的教育。 5. 理念5:爱他就不要剥夺他的自由,尊重他不伤害他人的个性,支持他不伤害他人的选择。父母只是替造物主暂时照看他的儿女而已,父母应尽力完成这个造物主赋予的职责,不要让造物主失望。 6. 理念6:如果爱缺乏尊重这一元素,那责任心就很容易变成控制他人和奴役他人。尊重这个词的出处就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我希望一个被我爱的人应该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如果
4、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只有当我自己达到独立,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即不想去控制和利用别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尊重对方才成为可能。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只有在独立、自由的前提下,爱才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正像在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中唱的那样“爱是自由之子,永远不会是控制的产物”。 7. 理念7:作为人类,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获得支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来都是获得成就的关键能力,所以,孩子拥有“爱的能力”、 “尊重与支持的态度”、“感恩的习惯”、“合作的意识”、“交换的思维”等关键素养是其能
5、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这些与知识无关。 8. 理念8:父母于孩子,并无恩情可言,尽量不犯错以避免妨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合格父母的目标。决不要求孩子孝顺父母,因为孩子是否爱父母、感恩父母取决于父母职责的履行程度,若孩子不爱我们,那是我们的失职,与孩子无关,父母应对此抱歉。坏人不会因为成为父母就成为好人,坏人不会因为变老就成为好人,坏习惯不会因为成为父母就消失,坏人和坏习惯不应因其为父母或老人就变的正当甚至获得尊重。 9. 理念9:爱是行动,不是空想,也不是态度。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在于我们渴望成为充满爱心的
6、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充,而非自我牺牲。真正的爱,能使自我更为完善。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的追求则是自我完善。当然,自私与否,不是判定爱的标准,惟一的判断标准是: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10. 理念10: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
7、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11. 关于独立自由1: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从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务。要让他们在失败中学习,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自省,可以告诉他你会怎么做,以提高孩子的判断力。不要看到他某事做不好,急着上前去帮他,这是父母偷懒、不负责任的表现。 12. 关于独立自由2: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这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以外,也可以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 13. 关于独立自由3: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
8、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为孩子安排的路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选择。家长能做的是教会孩子选择,家长的意见只作为孩子的一个选项。如果孩子选择错误,他肯定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这会让孩子在下次选择时格外小心,那时他会综合考虑,愈发成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成人与子女间以民主方式进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见时,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大有好处,在管束压抑的气氛中,是很难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的。 14. 关于独立自由4: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们有一片发挥的天地。如果你有顾虑,可以用“共同决定”的方法引导他。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当孩子们不回
9、应要求时,常常会回应选择,尤其是当你在给出选择之后加上一句“你来决定”的时候。 15. 关于独立自由5:不要伤害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们。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也没关系。要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夏天自己洗澡,单独睡觉,自己起床,自己决定一天的活动等。问孩子该怎么做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则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 16. 关于独立自由6: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任何时候都不可把孩子当成实现你梦想的工具。 17. 关于独立自由7:除非有明显而直接的危险,不要强迫孩子改变他的行为,即:非十
10、分必要绝不强迫。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顺从孩子,家庭有家庭的规矩,若孩子的不当行为影响了父母,父母应告知其后果并在有共同约定的前提下让其承担责任。培养孩子的目的是“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所以规矩要愈少愈好,孩子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行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自律,而无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18. 关于独立自由8:一个像木偶一样的孩子是最容易管教的,守望一个自由的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木偶般的孩子不应是家长所期望的。 19. 关于独立自由9:儿童通过自立获得身体的独立;通过自由的使用其选择能力获得意志上的独立;通过没有干扰的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
11、独立。 20. 关于独立自由10: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因享受被孩子需要的感觉而骄纵孩子。 21. 关于安全1:安全与自由的边界是守望孩子过程中面临的最难把握的问题。对此的处理原则为:明显而直接的危险是应完全避免的,必须禁止,如玩火、高楼爬窗、摸电等,除此之外,则应放手或采用引导和诱导性的措施来避免。 22. 关于安全2:生命第一,财产第二,告诉儿童在遇到暴徒时,有权获得朋友的帮助或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儿童身小力薄,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有时,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例如有的小孩会想:如果坏人抢了我的自行车,父母准会打死我。应告诉孩子,他们的
12、身体安全比自行车更重要。 23. 关于安全3: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会尽力帮助孩子。当儿童向大人说实话时,他们应被充分信任。大人应当信任儿童,并及时帮助他们。例如,在性骚扰事件中,如果儿童向大人诉说,而未得到信任,这种骚扰会经年累月持续下去。 24. 关于安全4:孩子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25. 关于安全5: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不与陌生人说话不算失礼。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小孩没有能力帮助
13、陌生人,大人不应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26. 关于安全6:为了保护自己,儿童有权打破所有规章与禁令。告诉孩子,在紧急之中,他们有权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司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 27. 关于安全7: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 28. 关于安全8:孩子拥有面对侵害不遵守诺言的权利,告诉儿童,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 29. 关于安全9:孩子拥有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利,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话。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30. 关于安全10:“四何”法则:
14、孩子12岁之前,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31. 传递6品质:正直、诚信、善良、尊重、独立、理性是一个家庭应传递给孩子的最重要的品质。 32. 严禁6事:对爱人与孩子严禁6事:批评、指责、抱怨、强迫、命令、非请之劝! 33. 提倡6事:对爱人与孩子提倡6事:赞美、鼓励、欣赏、关心、帮助、自由之选! 34. 父母行为准则:示范,不要说教;鼓励,不要奖励;改进,不要惩罚;启发,不要回答;自评,不要他评;帮助,不要指导。 35. 父母的职责:父母要做的事并不太多,保证他的安全提供好的环境做好自己,让自己幸福。 36. 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
15、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身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把“自食其力”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让孩子“自食其力”的秘诀是给孩子提供选择的自由。自由选择才能带来自我负责。如果孩子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出于他人强迫与指令,那么,孩子就学会了“应付”与“敷衍”。 37. 教育的方式:孩子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绝大部分是以父母为榜样学来的,所以,以身作则并做好则是教育
16、孩子的最主要方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 38. 孩子的地位: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家庭教育中,没有什么比完全放弃自己的生活,全身心围绕着孩子转的母亲更令人恐怖的了。 39. 关于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
17、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孩子会利用父母间的不一致和分歧钻空子,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保持一致,不在孩子的面前反驳另一方对孩子的教育。孩子不应该是家庭的中心,关心另一半要胜于关心孩子,这也能为孩子树立一个美好婚姻和爱情的榜样,这对于孩子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妻子而言要尤其认识到这一点。 40. 关于语言修养: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和
18、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对不起”等等。 41. 关于教养: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并深刻理解“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 42. 对于厚道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43. 关于特长和缺点: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有成就感。让孩子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和“优势”,以特长发展带动全面发展。 44. 关于孩子零花钱:孩子的零花钱由孩子自己支配,大额的“零花钱”由父母代管,作为将来的长
19、途旅行或其他大型活动的经费。适当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可以给孩子一个银行账户。孩子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利。3岁以后,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数额逐年提升,并让孩子知晓增长方式。并且在零用钱之外,原则上不借钱给孩子。零花钱不应当用来做为对孩子的惩罚或奖励的工具。很多家长试图用零花钱作为让孩子承担家务的手段。孩子们自己投入一些钱买来东西的时候,他们会更加负责、更加珍惜。如果孩子们损坏了别人的财物,也要用他们的零花钱去赔偿。 45. 关于惩罚:禁止批评、惩罚和口头威胁,永远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够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而不可能让孩子做的更好,在家长制造出距
20、离和敌意而非亲密和信任之后,不可能对孩子造成积极的影响。真正的管教来自于内在的控制(自律),而不是外在的控制,而惩罚就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是为了施以责难、羞辱和痛苦,惩罚会在当时取得效果,但长期来看,这只会让孩子学会不负责任、反抗、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自卑、偷摸。用给予正确信息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当孩子执拗不听话时,你应认清原因,注意沟通,正确引导。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火、惩罚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这种没耐心的专制的做法只会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缚、压制,会使孩子觉得难为情,受到威胁,他们就会更执拗。原则上禁止批评,若必须批评,也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
21、孩子,批评要避人。绝对禁止用暴力和其它体罚的手段去惩罚孩子,这是犯罪行为。 46. 关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当监狱都不再用肉体伤害、饿饭等方式进行体罚的时候,有些家庭却还在使用这些方法。监狱之所以让人失去自由仅仅是为了防止在罪犯状态不好时继续犯罪的临时手段,而不能将其视为惩罚或让其改善其行为的手段,因为失去自由并不能改善其行为,只有教育和熏陶能做到这一点。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有那么多的家长相信,在他们制造出距离和敌意而非亲密和信任之后,他们能够对孩子造成积极的影响。“暂停独处反省”的方式不会有任何长期效果。 47. 关于饮食:“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不要追着孩子吃饭。家庭吃饭必须定时定点,让孩子
22、尽可能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吃甜食而不节制的孩子,身体必不好,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 48. 关于就餐:家庭分餐吃饭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有助于避免一些不好的就餐习惯,并且更为卫生。 49. 关于营养品:在药店永远找不到最好的营养品,因为最好的营养品在劳动的田野和运动场上。不应当在孩子稍有不适就表现出惊慌与恐惧,过分担心其健康或强调其身体的完美无缺,会导致孩子产生疑病症或成为神经过敏的人。 50. 关于穿戴:不必让孩子穿太厚重的衣服,孩子并不像成人那样畏寒。孩子的穿戴必须整洁,清爽,适当的场合有适当的穿戴。 51. 关于陪伴:成为孩子最好的、无话不说的朋友。不要摆起架子,做个“高高在上”的
23、长辈。对孩子说心里话。花些时间理解那些流行的东西。 52. 关于交谈:父母的语言方式直接决定孩子的语言方式,孩子会按照你在家里同配偶及孩子交流的方式同他人交流。跟孩子说话时尽量蹲下。倾听孩子说话如果觉得他不够自信声音太小时,可以试着把手放在耳边,等他声音放大再比出赞的手势!在宝宝六七个月大时,就能听懂大人的语言,只是还没有说的能力。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读读书籍,让孩子笑着入睡!尽量做到不在任何情况下骗孩子,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要尽量避免。 53. 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不仅仅告诉孩子世界是什么样,更要告诉孩子世界应该是什么样。 54. 关于自信的培
24、养:摧毁一个孩子最可怕的,就是摧毁他的自信,如果你想培养自信的孩子,最好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多做肯定性评价:“我相信你做得到的”、“我对你有信心”、“你做得真出色”。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肯定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夸奖”和“赞美”。家长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就是允许他们发展“我能行”的信念。 55. 鼓励的话: 不仅仅使用“我相信你可以的”“你一定做得到”“你一定能渡过难关”,而应使用“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的路上总是铺满荆棘”“你又排除了一个错误的选择项”之类的话。 56. 关于阅读的习惯:尽早让孩子养成安静地阅读和自学习惯,这个习惯来自于父母的以身作则。 57. 关于违背期望: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教育 纲要 10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4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