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人的一生,而一个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是在幼儿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从小培养,尤其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和学校都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一阶段,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让他们获取其他知识更重要。在此阶段,教师与家长应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教师应用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而使孩子尽早养成好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益。 关键词:家庭 幼儿园 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迎接长大后的竞争,家长和教
2、师们都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但却忽视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人的一生来看,幼儿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影响深远。古语有云:“播下习惯,收获性格”。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是家庭,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都来自家庭,这些规范对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影响巨大。我国的家长大多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对子女的学习关怀备至,但却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听任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极大,家长品行不端,就难于教育好孩子。家长的师
3、表作用与自身修养关系密切,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形象。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场所不仅仅是在幼儿园,家庭应当与幼儿园协调一致,严格要求孩子,准确引导孩子,与幼儿园的教育形成合力,建立家园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幼儿园与家庭应建立起一种双向关系,幼儿园在其中应起着主导作用,主动调动家长,让他们发挥在幼儿教育中应有的重要作用;同时,家长应当成为教师的伙伴,在家庭生活中延伸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巩固孩子在幼儿园中积累的行为习惯,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孩子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60%的时间是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
4、是幼儿的第一课程,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全面影响,这是学校教育等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研究发现,幼儿阶段的孩子有着多方面的表现优势,如巨大的感染性、接的传递性、强烈的针对和天然的早期化等。家长们应当在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发挥好这些优势,这样既能促进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否则,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就会受到阻碍。 虽然大多家长都熟悉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问题,但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却往往会忽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加强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的协同配合,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幼儿学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了完成这一特殊工程,家园的相互配合教育就显得
5、非常重要。 二、幼儿的心理特征表现有利于引导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与成人在心理上差异很大,为了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有必要深入了解这种差异,这样才能科学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研究发现,幼儿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即模仿性强、活泼好动、认识具体形象、好奇好问、无意性大等。幼儿心理方面的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不能长时间地进行单纯、枯燥活动。在开展教育幼儿时,为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应当将抽象的概念和道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事物。幼儿十分好问,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热情、耐心地给予解答。鼓励孩子多去模仿和运用文明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举措
6、 1、家园结合 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家长们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都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替孩子做许多应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把孩子当成了家中的小太阳。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孩子养成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幼儿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都在发展和变化中,他们在幼儿园所接受的行为模式不能持久,如果回家后家长不配合,就无法让孩子巩固在幼儿园学到的好习惯。因此,幼儿园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和巩固。 家长要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互相尊重、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愉快,得到爱心的熏陶,保持稳定的
7、稳定,让孩子自发产生上进心和自信心;父母要尽力保持家庭环境的优美、整洁,让孩子从小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同时,家长还要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引用到家庭教育中,给孩子与幼儿园同等的行为规范标准要求,巩固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实现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模式,幼儿园应当采用家园联系册、幼儿成长手册和家长园地等形式,给家长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向家长提出一些配合幼儿园教育的具体要求,让他们督促孩子巩固在幼儿园学到的良好行为习惯,鼓励孩子的进步,科学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有个感性认识,幼儿园可以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
8、活动,让家长自己了解孩子在幼儿在园学习情况,发现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优点和不足。同时可以组织让家长参与到一些亲自游戏中,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既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又让家长在游戏中亲身感受幼儿的身心世界。 2、言传身教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思想单纯,因此,会对自己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孩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非常注意,父母的不文明言语和举动,都有可能会误导他们。针对这种状况,家长要做孩子的表率,严格要求自己,与孩子在一起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良好的行为和言谈给孩子做榜样。如:当家长看到垃圾桶旁有一些垃圾时,就可以对边上的孩子提问,说:“你看,这里有垃圾,你觉得怎么样才
9、能让家里干净啊?”并当着孩子的面把垃圾拣进垃圾桶。通过言行的表率,以后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孩子就有可能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父母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人们常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影响着孩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的言行会直接决定孩子的人生方式。为了让孩子做一个文明的人,家长在公共场合如都应当率先准手公共秩序,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也不能做,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必须要首先要做到。 3、科学引导 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十分关键。在教育幼儿
10、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或者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由于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一些家长在培养孩子尊敬长辈时,没有有效地引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任由孩子挑吃的,任由孩子花钱,导致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的坏习惯,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更无从谈起要孝敬老人。幼儿大多爱听趣味故事,因而在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可以充分利用故事作教育的载体,这样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为了让孩子爱惜粮食,幼儿园的教师可以给孩子讲大公鸡和漏嘴巴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引导他们去爱惜粮食。曾有这样一个例子,妈妈带着孩子去散步,孩子看到
11、路上有一根羽毛,就捡起羽毛蹲在地上把玩,不同的妈妈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其中有的妈妈会马上制止孩子“不要玩,太脏了”,孩子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而有的妈妈则采取了另外的处理方法,她首先是是赞扬孩子,夸孩子观察仔细,能发现地上的羽毛,随后话锋一转,跟孩子说羽毛太脏了,我们把它带回去洗个澡,让它变漂亮。这样孩子就很愉快的带着羽毛回家了。后一种处理方式中家长不仅尊重了孩子,还增加了一次亲子活动机会。同一件事情,由于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同,就带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这值得深思。 4、榜样激励 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但他们非常重视来自成人的鼓励和表扬,教师和家长应有效地利用幼儿的这种求上进的心理需求,对孩
12、子的良好表现及时做出肯定评价,使幼儿获得正面强化刺激,将正确行为固化下来,老师要对能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鼓励和表扬,这样就能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老师为了让有些孩子改掉不愿洗手的坏毛病,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可以给他们讲解洗手的重要性,并在教学时向孩子们展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一张图为脏的小手,然后让孩子举手发言喜欢那只手,为什么等,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些孩子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这些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等理由。等孩子有了脏手会导致生病这个概念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教孩子们应该怎么洗手,对于手洗得干净的孩子,教师应当及时在班中表扬,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5、持之以恒
13、正如托尔斯泰所言:“金钱买不到成功的孩子,家长的责任是不能转嫁给其他人的。” 教育的成败贵在坚持,教育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尤其如此。教育孩子需要时间,需要家长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他们也会尝试不同的方法去培养孩子,但往往是虎头蛇尾,开始时雄心勃勃,信心十足,但却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来。要培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就需要持之以恒,家长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时松时紧、或者对孩子迁甚至会危害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教师在在幼儿园教育孩子日常行为习惯时,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也应当持之以恒,直到好习惯形成。 6、强化巩固 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
14、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经历陌生到熟练,熟练到自由化这一比较漫长的过程,要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强化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励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实施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孩子区别对待,对较差的孩子进行个别帮助,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甚至可以在墙报上贴上星星来表扬表现好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好习惯带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他们坚持好的行为习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 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应注意的要领 1、由易到难的原则 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理解和接
15、受能力差,在实施某种准确行为的教育之初,教师们应当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不给孩子提过高要求,以免孩子会因难于马上达到要求而损害积极性。 2、发现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 幼儿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时,家长或老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并告诉他们原因。 3、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 幼儿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强,也喜欢模仿,因而家长或老师要处处以身作则,给幼儿起表率带头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也务必要首先做到。 4、及时给予鼓励 由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程度还不高,幼儿大多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评价,因而家长务必要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及时进行表扬,通过激励固化良好行为。 5、适当惩罚 在给
16、予孩子鼓励的同时,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也必不可少。当然,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摧残孩子的身心,要及时对不良行为的进行否定,希望孩子能及时纠正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任重而道远,老师和家长务必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引导和培养,在大人们的严格要求下,通过幼儿的反复练习,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受益终生。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数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出色的人材,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拥有健康的人生和快乐的生活。为此,家长们应当重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可以留给孩子最可宝贵、受用终生的财富,
17、每一位家长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何红漫,邓丽霞.顺应时代要求,建立新型家园合作关系的实践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9(03) 2闫敏姣.浅谈影响家园合作的因素及作用J.才智.2009(07) 3陶秋月,张志慧.浅谈如何进行家园合作J.成功(教育).2010(02) 4丛霞.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才智.2011(03) 5张星明.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9) 6叶文香.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07(04) 7戚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04) 8杨晓芹.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02) 9袁彩云.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09) 10张海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 11徐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吉林教育.2010(33) 12张锦霞.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好家长.2011(12) 13陈炫彤.应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4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4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