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doc
《回顾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回顾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摘要: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在近代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该系培养的数学家徐利治的访谈,提供一份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的史料。从他对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招考、课程、教材及书、数学讨论班、教师与教学风格、学生管理与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回忆,以及他对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的亲身感悟,可以了解该系活动的一些细节,并可以看出这个战时数学教育机构的某些特色。关键词: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教育工作;战时;中国近代数学 Abstract: Th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of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occ
2、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mathematics.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HSU Lizhi who was cultivated in the department provides some historical sources concerning the department. Professor HSU recalls enrollment,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aterials, mathematical semi
3、nars, teachers,teaching styles, and the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department. He also talks about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department. From the interview, one can know not only some concrete details of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but also some characters
4、of the department.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of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teaching and learning, wartime, modern Chinese mathematics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联大”)数学系是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数学系、清华大学数学系,以及南开大学数学系组建的高等数学教育机构。在战时教学、科研,以及生活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这个新建的数学系取得了同期其他高等数学教育机构与之难以比拟的成绩,较为出色地完成了战时国立高等数学教育机构的使命,并成为那一时期
5、中国数学的一个重要表征。目前,学术界对联大数学系的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概况,已经进行了介绍与研究。1-4但联大数学系教育工作的细节及特色,尚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徐利治教授的访谈录,对此提供了一份史料。徐利治,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1920年出生,祖籍江苏,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洛杜乡村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避难到西南,后于1938年考入贵州铜仁国立第三中学师范部。1940年毕业后,考取联大数学系。入学不久,迫于拮据,休学一年。在联大复学后,悉心钻研数学名著,参加数学讨论班,接触到数学研究工作的前沿。1945年大学毕业前,在国际数学杂志上发表了4篇专业研究。5 1945年毕业后,经华罗庚
6、举荐,清华数学系主任杨武之首肯,留任华罗庚的助教。1946年联大结束,随清华返回北京(时称北平),遂后不到三年,便由助教提升为教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赴英国阿伯丁大学和剑桥大学访问。回国后,继续在清华任教,旋晋升为副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同王湘浩、江泽坚等一起在原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组建数学系。此后,长期致力于多维渐近积分、无界函数逼近,以及高维边界型求积法等方面的研究,且在国内倡导数学方法论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6访谈录基于2003年4月初郭金海、袁向东对徐利治的访问,郭金海于同年10月20致徐利治的信。徐利治于同年8月26日、10月1日,以及11月4日写给
7、郭金海的信函。1 招考问:您报考联大时,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学校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招考,还是这三校单独招考?徐利治(以下简称“徐”):不是联大招考,也不是清华、北大、南开这三校单独招考,而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全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统一招考,分文科组与理工组。考文科组数学简单一点,考理工组数学多一点。我1940年考大学时,报考的是理工组。科目有数学、中文、地理等。其中,数学要考大代数与解析几何。大代数为高中代数,比现在的高中代数内容深。文科组数学不考大代数和解析几何,考一般的中学代数和一点平面几何。那时学生也需填报志愿,分第一,第二志愿等。后来我被联大录取。问:教育目标是关系一所教育机构发展方向与教
8、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组建而成的联大数学系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徐:联大既设有数学系,又设有师范学院数学系。从理想目标看,联大数学系是为了培养数学专家,师范学院数学系是为了培养数学教师。但由于战时教学设备较差,缺乏必需的书籍杂志,而且师生生活艰苦等因素的影响,联大数学系的教育目标未能完全实行。12 课程问:联大数学系课程设置的模式是什么?徐:联大数学系主要是学习和传播了欧美的数学知识和文化,也继承了欧美文化传统。许多留学回国的教师开设了他们所精通或擅长的数学课程。那时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美国式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参照了英国的模式。问:联大数学系自1938年成立至1946年结束,共计8个学年度,每个年
9、度均出台新的课程设计方案。必修课程虽每年度皆有更动,但从整体来看,“三高(高等代数、高等微积分及高等几何)”的基础性地位较高。7据统计,有6个学年度均将“三高”列为本科必修课程,分别为19381943年间的5个学年度与19441945年度。在其他的2个学年度中,虽“三高”没有开齐,但也开设其中的2门。这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徐:基本符合。联大数学系的课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专业必修课程,另一种是专业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以“三高”为中心的。这是联大数学系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之一。我想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分布于代数、分析、几何这三大经典数学分支上的知识是比较有利的。高等代数、高等分析、高
10、等几何分别属于代数、分析、几何这三大经典数学分支。它们不但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分布于这三个分支的其他高深数学课程的基础,而且是研究20世纪纯粹数学扩张以后新兴起来的勒贝格积分、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拓扑学、公理化概率论等学科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讲,“三高” 是迈入专业数学领域的敲门砖。学好“三高”之后,学习其他的课程困难就不大了。问:陈省身、江泽涵、华罗庚、许宝騄等先生在联大数学系都开设了他们擅长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程度如何?徐:他们开设的课程大多属于专业选修课程。有些属于数学新领域的新课,有些则已经接近国际水平,有的在国内还未正式开设过。例如,陈省身先生开设的圆球几何学、外微分方程、高等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顾 西南 联合 大学 数学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9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