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原理课件.ppt
《电能表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能表原理课件.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测量机构:驱动元件、转动元件、制动元件、轴承、计度器补偿调整装置:满载调整装置、轻载调整装置、相位角调整装置、防潜动装置、平衡调整装置(三相电能表)辅助部件:外壳、机架、端钮盒、铭牌,感应式单相电能表测量机构简图,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1、测量机构测量机构是电能表实现电能测量的核心部分。1.1驱动元件(电磁元件)驱动元件又分为电压元件与电流元件,其作用是将交变的电压和电流转变为穿过圆盘的交变磁通,与其在圆盘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进而产生驱动力矩,使圆盘转动。1)电压元件:电压元件由电压铁芯、电压线圈和回磁极12组成。和负载并联,把交流电压转变成交变的电
2、压磁通。电压线圈由漆包线绕成,匝数多、线径细,能形成较大的阻抗,减少功率消耗,并使电压线圈中的电流滞后电压的相位角几乎达到90。回磁极固定在电压铁芯上,构成电压工作磁通的回路。电能表接入被测电路后,不论有无负载电流,电压线圈总是带电,成年累月地消耗电能,一般要求功率消耗不超过1.5W。,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2)电流元件:电流元件由电流铁芯3、电流线圈4和磁分路组成。和负载串联,把交流电流转变成交变的电流磁通。因负荷电流是流过电流线圈的,所以要求电流线圈的阻抗小,即匝数少而且导线要粗。,电流铁芯是由0.350.5mm厚优质硅钢片叠成“U”形,电流线圈通常分为匝数相等的两部分,分别绕在“
3、U”形铁芯的两柱上,其绕向相反,以保证电流磁通在铁芯内的方向相同,如图1-3所示。,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3)驱动元件相对于圆盘的位置可分为切正式及辐轴射式两种。正切式是指电压元件平面在转盘上的投影线与转盘半径方向相垂直;辐射式是指电压元件平面在转盘上的投影线与转盘半径方向一致。我国多采用正切式电磁元件。正切式电磁元件可分为封闭式铁芯、半封闭式铁芯、分离式铁芯三种。,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封闭式电磁元件:电压、电流铁芯一个整体。工作气隙固定,容易保持磁路对称,所以可得到良好的技术特性。缺点是在于制造工艺复杂,装套电压线圈的工艺工作量大,耗料较大。半封闭式电磁元件:电压、电流铁芯
4、之一或两者可以拆卸,以利于套线圈,这种铁芯能简化制造工艺,并且能获得较好的技术特性。分离式电磁元件:电压、电流铁芯分开,套装电压、电流线圈方便简单快捷,但缺点是气隙较大,不易控制,很难保证磁路对称,对电能表工作性能有影响。,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1.2 转动元件 转动元件由转盘5和转轴6用组成,能在驱动元件所建立的交变磁场作用下连续转动。转盘材料要求导电性能良好,质量轻,耐腐蚀,铝最符合要求。圆盘固定在转轴上,边缘涂有计读转数的有色标记,有的在背面喷有校正平衡的重质涂料,转轴上部套有蜗杆11以便和计度器的蜗轮10啮合。,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1.3制动元件(永久磁铁7)制动元件
5、作用是产生与驱动力矩相反的制动力矩,以便使圆盘的转动速度与被测电路的功率成正比。永久磁铁是用具有较高矫顽力和剩磁感应强度的材料制成,如铝合金和铝镍钴合金等压铸而成。,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1.4轴承 轴承由上轴承9、下轴承8组成。上轴承位于转轴上端,只起定位和导向作用。下轴承位于转轴下端,用以支撑转动元件的全部重量,下轴承的质量好坏对电能表的准确度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现代电能表的轴承分为钢珠宝石结构和磁力结构两种。磁力结构主要有磁推轴承和磁悬轴承两种类型。磁力轴承由于减少了机械磨损,因而提高了电能表的灵敏度,延长了电能表的使用寿命。,1.1感应式单相电
6、能表的结构,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主动轮:蜗杆G、齿轮 B、齿轮D从动轮:蜗轮A、齿轮 C、齿轮E,1.5计度器(积算机构)计度器用来积算转盘转数,以显示所测定的电能。主要有两种:指针式和字轮式。,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2、辅助部件它包括底座、表盖、基架、端钮盒和铭牌。1)底座:底座的作用是将电能表基架、端钮盒及表盖固定在它的上面,并供电能表安装固定用。2)表盖:表盖起密封和保护作用,通过透明部分可以看到转盘转动和计度器的示数。3)基架:基架的作用是用来支撑和固定测量机构及调整装置。4)端钮盒:它的作用是用来将测量机构的电流、电压线圈与被测电路相连
7、接。5)铭牌:铭牌可以固定在计度器框架上,也可附在表盖上,示意图如下图所示。铭牌上标志的含义分别说明如下:,1.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1)准确度等级。将准确度等级的数字置于一个圆圈内,如图中则表示准确度等级为级。2)单位的名称或符号,有功电能表用kWh,无功电能表用kvarh。3)电能表规格:参比电压:对于单相电能表以电压线路接线端上的电压表示如;对于三相四线电能表则以相数乘以相电压/线电压表示,如3220/380V;对于三相三线电能表则以相数乘以线电压表示,如3380V。如果电能表通过测量用互感器接入,并且在常数中已考虑互感器变比时,应标明互感器变比,如36000/100V。,1.1感应
8、式单相电能表的结构,基本电流及额定最大电流:如10(40)A。是基本电流,是确定电能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值,以b表示;4是额定最大电流,既指电能表长期正常工作而误差和温升又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最大电流,以max表示。如果额定最大电流小于基本电流的2倍时,则只标明基本电流。对于三相电能表还应在前面乘以相数,如()A。若电能表常数中已考虑互感器变比时,应标明互感器变比,如0005A。电能表常数(C):它是指电能表计量kwh电量时圆盘转过的转数。如600r/kWh,表示电能表计量kwh电量时圆盘转600转,0.1kwh,60 r;300 r,0.5kwh。N:圆盘转数,W:电能表计量电量。,1.1感应式单
9、相电能表的结构,电能表的型号 类别代号电能表。组别代号单相;三相三线有功;三相四线有功;B标准;D多功能;S全电子式;X无功;Z最大需量;Y预付费;F复费率。设计序号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派生号。T湿热、干燥两用;G高原用等。DD表示单相电能表,如DD702型,DD862型;DDY表示单相预付费电能表,如DDY59型;DSSD表示三相三线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如DSSD-331型。制造厂的厂名、制造年份和该厂的本身编号。,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1、磁通的分布情况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交变电流通过导线或线圈时会产生磁场,电能表内磁通分布如图所示。各部分:1电压铁芯;2电压线圈;3电流铁芯;4
10、电流线圈;5圆盘;6回磁极,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电压线圈加上电压就有电流通过,该电流产生的磁通,一部分从电压铁芯中柱经回磁极穿过转盘回到铁芯中柱,叫做电压工作磁通。另一部分不穿过转盘的磁通称为电压非工作磁通。电流线圈有负载电流通过时产生磁通,其中穿过转盘的叫做电流工作磁通,它从不同位置两次穿过转盘,图中的 和。由此可知有三束磁通、从不同空间位置穿过转盘,所以我们把感应式电能表又称为“三磁通型”电能表。,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2、驱动力矩的产生 电压工作磁通和电流工作磁通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由楞次定律得知,当回路所包围的面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这个感
11、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总是力图阻止原磁通的变化。这样就在圆盘中产生了涡流。原来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趋向增加时,回路中的涡流磁通方向和原来的磁通方向相反,原来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趋向减小时,回路中的涡流磁通方向和原来的磁通方向相同。根据楞次定律和右手螺旋定则可以判断出工作磁通在圆盘中产生涡流的方向。电压工作磁通产生的涡流和电流工作磁通,电流工作磁通产生的涡流和电压工作磁通相互作用便产生电磁力,方向可用左手定则判断。,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总结:*电流线圈:通电流 I产生电流工作磁通,(右手螺旋定则),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楞次定律和右手螺旋定则),*电压线圈:加电压U电流产生电压工作磁通
12、(右手螺旋定则)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楞次定律和右手螺旋定则)、;、;、;、相互作用电磁力(左手定则),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虽然在正弦变化的一个周期内,某些时刻产生的四个电磁力方向不一致,但是由于圆盘转动是有惯性的,圆盘的转动方向由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电磁力方向决定,即取决于多数时刻电磁力的方向,所以电能表的圆盘始终朝一个方向转动。驱动力矩:式中,-驱动力矩常数,决定于电能表的结构。-电压工作磁通-电流工作磁通-、的夹角,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结论:两个以上相位不同()、空间位置又不重合的交变磁通,是产生驱动力的必要条件;驱动力矩的方向总是由相位越前的磁通所在的空间位置,指向相位滞后
13、的磁通所在的空间位置;驱动力矩的大小是正比于两个磁通()与两个磁通相位差的正弦之积。,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3、驱动力矩与单相负载有功功率的关系 电能表产生的平均转矩。当电能表接入被测电路后,若电流、电压铁芯不饱和,便可认为磁通 正比于外加电压,磁通 正比于负载电流,可分别表示为,由于,则 假设电能表所接负载为感性,则阻抗角0 90,不计铁芯损耗,电压线圈为纯电感元件,则外加电压、电压线圈中的电流、负载电流 及、的相位关系见下图,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单相电能表条件相量图,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当满足以上条件时,电能表驱动力矩为:式中-驱动力矩常数,由电能表结构决定。说
14、明驱动方程与负载功率P成正比,对时间的累积即为有功电能。可见单相有功电能表正确计量的条件应满足:1)磁通 正比于外加电压;2)磁通 正比于负载电流;3)内相角,这一条件又称为正交条件,它是靠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安装相位角调装置来实现的。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感应式电能表测量机构的驱动力矩与被测电路中负载功率成正比。,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4、测量电能的原理4.1永久磁铁的作用当负载功率不变时,由 得知,圆盘的转矩是一定的。在这个转矩的作用下,圆盘开始转动,但是,若只有这个转矩的作用,圆盘必将作匀加速转动,越转越快,不能正确计量。若加一反作用力矩,当转矩和反力矩相等时,圆盘即以均匀速度旋转,此时
15、圆盘的转速就可以按比例地反映负载消耗的电能。电能表的制动力矩是由永久磁铁的磁通 和圆盘在永久磁铁的磁场内旋转时感应的涡流 相互作用而产生的。,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4.2制动力矩的方向及大小式中 制动力矩常数,由永久磁铁极面几何形状和 磁极中心对圆盘中心的相对位置决定;穿过圆盘的制动磁通;转盘转速。由于 的大小不变,上式又可表示为,可见制动力矩与圆盘转速成正比,所以可阻止圆盘做加速运动。这是保证电能表正确计量的第四个重要条件。,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4.3圆盘转数与被测电能的关系在保证上述四个正确计量的条件下,当负载功率不变时,驱动力矩与制动力矩保持平衡,于是圆盘便作匀速转动。
16、当负载功率增加或减少时,驱动力矩便随之增加或减少,于是圆盘转速也随之变快或变慢。所以,制动力矩也要增加或减少,直到负载功率不再改变时,驱动力矩又在新的转速下做匀速运动。总之,制动力矩总是能够与驱动力矩保持平衡。所以,当圆盘作匀速转动时必有下列关系:,亦即,则,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感应式电能表实现正确计量的条件 1、UU,为此电压铁心应不饱和2、II,为此电流铁心应不饱和3、=900,为此应合理的选择电流、电压电磁铁的参数,设置电压非工作磁通磁路和相位角调整装置。4、MT=KTn,为此应装设产生制动力矩的永久磁铁,以使圆盘在一定功率下作匀速运动。,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假定某一
17、段时间内负载功率保持不变,并设时间内圆盘转过转,则,于是将上式等号两边同乘以,则有式中:时间内通过电能表的电量,;电能表的常数,。这说明,电能表在一定的功率下运行,经过时间,圆盘转过的转数是与这段时间内通过电能表的电量成正比的。所以,可以用圆盘转数N代表电量的多少。,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电能表常数的单位有时也取/r、等。不同方式表示的电能表常数之间,可根据定义换算。例如:某电能表铭牌上标注的常数为,换算为 表示的常数则为,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5、单相电能表的相量图电能表的相量图给出了电能表内部各电磁量间的相位关系。掌握各电磁量间的相位关系,对于说明如何实现电能表的相位条件以
18、及分析运行中的电能表的工作特性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以 为参考相量,作出分析电能表的工作状态和运行特性所需的简化相量图(假定负载为感性)。,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6、计度器的积算原理6.1计度器的系数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为了使计度器示数变为以“千瓦时”为单位的电量数,一般应乘以一个换算系数,这个换算系数称为计度器系数,也叫计度器倍率,通常用符号 表示。计度器系数 的定义是:末位字轮走一个字代表的千瓦小时数。为了抄读方便,计度器系数取的整数次幂。通常令 其中 可为正整数,也可为负整数或零。当 时,则 等,这时计度器累积的电量应为计度器示数乘以10、100、1000等,电能表的铭牌上应相应
19、标出10、100、1000的字样。,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当 时,则 等。这时,计度器累积的电量应为计度器示数乘.、.、.等。象这种情况,计度器的窗口都设置了小数位,并用不同的颜色与整数位相区别。一般小数涂成红色,整数位是黑色。当 时,计度器的示数就是以“千瓦时”为单位的电量数,铭牌上可不作标记。,1.2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6.2计度器的计时容量计度器翻转一次所需时间的长短是用计度器的计时容量来表示的。计度器的计时容量的定义,是电能表在额定最大功率下运行时,计度器各位字轮的示数都从“”到“”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计度器的计时容量(用Tz表示)。计度器的计时容量的单位为h。我国规定计度器
20、的计时容量应不小于h。,2 电子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也称静止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至少应具备以下功能:1、与U、I成一定比例的输入功能2、乘法功能3、积分功能4、输出功能(脉冲输出或显示等)5、工作电源,为什么现在都用电子表迄今为止感应式电能表已使用了近100年,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其功能已越来越受到限制,更不能满足如自动抄表、负荷控制和分时计量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的需要,这样一来,电子式电能表就应运而生。,电子式电能表的优点,1)测量特性好:宽的动态范围、温度特性等;2)校验方便,减少生产厂家和供电企业成本;3)系统成本低;4)很方便增加功能,如:-通讯功能-IC卡
21、预付费-复费率-多费率 5)高可靠性;受外磁场影响小;过载能力大 6)便于安装使用,防窃电能力更强,单向脉冲式电能表,单向脉冲式电能表的光电转换器主要包括光电头和光电转换电路两部分。1光电头 光电头由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组成。两种典型光电头的安装结构如图3-3所示。图3-3(a)为穿透式光电头,图3-3(b)是反射式光电头。,2光电转换电路 一种最基本的光电转换电路如图3-4所示。当光敏管接收到较强的光照时,处于导通状态,光电流增加,V1导通,作用到V2和V3组成的射极耦合放大器上,使输出电压呈高电平;反之,当光敏管接收到的光照较弱时,处于截止状态,相应的输出电压呈低电平。,双向脉冲式电能表,双
22、向脉冲式电能表具有双向计度的功能,既能测量正向消耗电能,又能测量反向消耗电能。双向脉冲式电能表光电转换及双向脉冲输出控制电路如图3-8所示。,全电子式电能表,全电子电能表的优点是准确度高、频带宽、体积小,适合遥控、遥测功能。缺点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电子式电能表工作原理框图如图3-10所示 被测量的高电压u、大电流i经电压和电流变换器转换后送至乘法器,乘法器完成电压和电流瞬时值相乘,输出一个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成正比的直流电压U,然后再利用电压频率转换器,U被转换成相应的脉冲频率f,将该频率分频,并通过一段时间内计数器的计数,显示出相应的电能。,全电子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电子式电能
23、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输入变换电路二、乘法器电路 三、电压频率转换器 四、分频计数器 五、显示器,一、输入变换电路,输入电路的作用,一方面是将被测信号按一定的比例转换成低电压、小电流输入到乘法器中;另一方面是使乘法器和电网隔离,减小干扰。,一、输入变换电路,(一)电流输入变换电路 1锰铜片分流器 以锰铜片作为分流电阻RS,当大电流i(t)流过时会产生相应的成正比的微弱电压 Ui(t),其数学表达式为 Ui(t)i(t)R,2电流互感器 采用普通互感器(电磁式)的最大优点是电能表内主回路与二次回路、电压和电流回路可以隔离分开,实现供电主回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带强电,并可提高电子式电能表的抗干扰
24、能 力。其原理框图如图3-12所示。其数学表达式为,一、输入变换电路,一、输入变换电路,(二)电压输入变换电路 1电阻网络,采用电阻网络的最大优点是线性好、成本低,缺点是不能实现电气隔离。,(二)电压输入变换电路 1电阻网络 实用中,一般采用多级(如3级)分压,以便提高耐压和方便补偿与调试。典型接线如图3-13所示。,一、输入变换电路,2电压互感器 采用互感器的最大优点是可实现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气隔离,并可提高电能表的抗干扰能力,缺点是成本高。其电路图如图3-14所示。其数学表达式为u(t)KU uU(t),一、输入变换电路,二、乘法器电路,模拟乘法器是一种完成两个互不相关的模拟信号(如输入电
25、能表内连续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进行相乘作用的电子电路,通常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是一个三端网络,如图3-15所示。理想的乘法器的输出特性方程式可表示为,(一)时分割乘法器 它在提供的节拍信号的周期T里,对被测电压信号ux作脉冲调宽式处理,调制出一正负宽度T1、T2之差(时间量)与ux成正比的不等宽方波脉冲,即T2T1K1ux;再以此脉冲宽度控制与ux同频的被测电压信号uy的正负极性持续时间,进行调幅处理,使uK2uy;最后将 调宽调幅波经滤波器输出,输出 电压U0为每个周期T内电压u的平 均值,它反映了ux、uy两同频电 压乘积的平均值,实现了两信号 的相乘,输出的调宽调幅方波如 图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能表 原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