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政治文明,应当吸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 发展规律,尤其是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优秀的政治成果。这包括政治民意化(民益化)、 政治民主化、政治参与化、政治公开化、政治商谈化、政治制约化、政治法治化(政治 制度化、程序化等)、政治相对化。这八大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 容。关键词:民主/法治/政治文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 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1。不少学者据此进一步指出,政治文 明是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在改造
2、社会、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 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2。这些积极的政 治成果不仅构成了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目标,而且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 诚如有学者指出的,政治文明具体来说是指每一种社会形态下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政治 发展的程度或水平,政治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就是某种政治理念指导下的 政治制度的设置和管理(统治)方法的运用。从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历史看,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应当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政治文明3。因此,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应当 借鉴并吸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社会管理经验、原 则、模式、
3、制度、方法等等,其基本内容如下。一、政治民意化(民益化)政治的民意化即政治系统输出的政策、主张、法律等都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 志和根本利益。这本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性的涵义。对此,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在十六大 报告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十六大报告不仅重申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指出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十六大报告还强调必须把党的先进性“ 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 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当然,政治民意化(民益化)只是民主政治建
4、 设的第一步,而且政治民意化(民益化)的真正全面落实,也有赖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尤 其是各项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此外,我们不仅要重视政治民意化(民益化)在宏观的大 政方针上的体现,还应当高度关注微观的政治运作乃至具体政府部门的日常行政执法活 动,同样要以“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求、解人民之所忧”4(P1 5)的标准来要求,这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如报告指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 、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当前,较之民主政治在国家制度层面上的建设,微观层面上的政治文明建设更需重视 和加强。二、政治民主化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意味
5、着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系统中不仅其意志和根本利益能够得 到反映,而且实现了当家做主,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其自身的权利和合法利益。在这里,应当明确民主的含义 ,它首先意味着我国宪法所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所行使的权力是来 源于人民的授权。当年,有个美国记者曾问毛泽东同志:“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 ”毛泽东同志回答:“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能够忠 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4 (P15)我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由此可见一斑。诚如十六大报告指出,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 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 实尊重和保障。当然,对民主理念及其宗旨和目标的正确认识和肯定,并不意味着民主 政治随之当然实现,还需对民主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断加以完善,并摸索、探讨和创新各 种新的形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