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
《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笔记导言一、 什么是政治思潮?(P2)(大致分为:传统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兴起的思潮、邻近学科相互交汇形成的思潮)1、 概念: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2、 基本含义:政治思潮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即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甚或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3、 政治思潮与政治学说的区别(从政治概念视角来说)政治学说的历史和影响长远,相对稳定持久,可能一时不为更广泛的民众所知;而政治思潮则是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它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和方法论的意义。4、 判断某一政治思潮的特点、地位和重要与否,
2、取决于它能否成为标志政治观念发展的潮流。凡是能够成为某个历史时期具有主导性的政治思潮,总是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影响某种或某些政治运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学说的发展。二、 政治思潮产生的国际环境(P2)1、20世纪是人类社会空前动荡、活跃,也是飞速发展的世纪。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前半期主要特征是战争与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受了空前的灾难。20世纪后半期,国际形势趋于和缓和稳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2、 尽管西方各国主要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在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上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它们都是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化为现代资本主义。3、 顺应这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西方世界
3、主要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相应作了重大调整。4、 当今世界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大国插手各国事务,地区冲突不断。5、 国际环境,尤其是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们对紧迫问题的认识,甚至决定他们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三、 当代政治思潮的特点(P8)1、 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不断深化。这些主题和基本价值观反映了当代世界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社会结构的迅速调整,人类科技技术和思维能力的飞跃。总之是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2、 思潮流派纷呈,具体问题上的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不同的政党和思想流派在基本的政治价值观上,有着纷繁歧异的解释。3、 不同政治思潮、流派和学
4、科间不断渗透与交融。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容纳表现在多种层次和多种意义上。一是西方各国政坛上的各党派之间观念、政纲和政策的相互融通;二是政治问题与理论观点的地区化和国际化;三是政治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邻近学科的相互影响。4、 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对科学化的不断探求。政治思潮以各种价值观为核心,以这些价值观和现行制度为前提,当代西方政治学努力使研究科学化。第一章 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 新自由主义和传统自由主义的区别(P15)1、 传统自由主义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基础,现代自由主义则代之以道德学说和新契约论;2、 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现代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
5、利益相统一,是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3、 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视为公民的自然权利;现代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4、 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现代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5、 传统自由主义认为以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现代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二、 社群主义(P17)社群主义的形成和存在,源于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现代自由主义的反思、认识和批判。1、 含义:社群主义的“社群”也可以译为“社区”、“共同体”,既指家庭、邻里、社团,也指国家。是一种关注社会利益的表现
6、形式的社会哲学。社群主义认为,各种各样的社群是相互依靠和相互交叠的,离开这些社群,人类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也无法维持。2、 离开了社群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贡献其才能、兴趣和资源,一切社群也不可能持久。任何排他性地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必将损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破坏共同的民主自治实验。3、 社群主义批判了自由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三、 新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P21重返复兴之路)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由主义的状况发生了悄悄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在于,以保守主义思想为知道的社会经济改革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了新凯恩斯主义,这一理论提出要在自
7、由放任的政府和过度干预的政府之间寻找一条新的道路,这就是新自由主义的主张3、 自由主义的思想家们在反思以往的挫折中,在对理论与现实更深刻的研究中振奋起来,通过反击对自由主义的种种非难,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逐渐走出困境。四、 当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P28):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个人自由的发展,始终是这一思潮关注的主题。1、20世纪前70年,现代自由主义为了更好地维护个人自由,主张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协调,把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自由主义,仍然是以个体为本位的自由主义,其基础仍然是个人主义。3、20世纪自由主义的个人自由,已经是具有全新意义的“积极的自由”4、20世
8、纪80年代以来的自由主义在对国家作用的认识上,提出了所谓“中立国家”、“中性国家”的思想主张。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对传统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不干涉”仍持否定态度。五、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差别原则和无知之幕原则1、 正义原则:最大限度的均等自由,即每个人都应平等地享有基本的自由,包括政治、言论、集会、良心、思想、人身、占有个人的财产,不受专横地逮捕与剥夺财产的自由2、 差别原则:指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即某种不平等的存在必须合乎每个人的利益,尤其要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3、 无知之幕原则:是一种对特定道德问题判断的方法,过程是做以下思想工作,从对本
9、人在社会秩序中特长爱好与位置无知的原初状态出发思考问题。六、 什么是政治自由主义(P38)1、 政治自由主义是政治范畴内的学说,主要由多种有关权利和正义的政治观念构成。政治自由主义认为,每一个有正常理性和良知的人都可以直接获得行动的意识和知识。人们所需要的道德秩序是以某种方式来源于人性本身,并与人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中的各种要求相联系,人们自觉地遵循各项义务和责任,无须外在的胁迫和利诱。2、 特征:第一,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所导致的,第二,这种政治观念是各种合乎理性的完备性学说达到重叠共识的核心;第三,当宪法根本和基本正义问题发生危险时,公共讨论是按照政治的正义观念来进行的。3、
10、目的:寻求一种作为独立观点的政治正义观念。4、 起源:自由主义的渊源在于宗教改革和有关宽容的长期争论,政治自由主义也不例外。5、 归宿:政治自由主义为了维护社会的统一和正义,既要包容合理、可以互补相容的学说,也要包容那些不合理性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学说。七、 雅赛关于选择的三原则和社会存在的三原则1、 关于选择的三原则(1) “个人主义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个人能够选择,并且只有个人才能选择。”其主要包括四个内容:首先,只有个人能够做出经过思考的选择;其次,如果个人所进行的选择是在墙之下完成的,那么无论强制是否合法,个人都不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或者只是负有部分责任;再次,从方法论上考察,个
11、人主义应当是研究产生社会现象的原因的唯一恰当的途径;最后,个人主义原则只意味着应当对没有强制的选择负有责任,并不意味着没有强制的选择就是合理的。(2) “政治原则”:其含义为“个人能够为自己选择,为别人选择,或者既为自己也为别人选择。”每个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然而个人享有的自主权却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要承受自己选择的成本,都要为自己所得到的东西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能让一个人为别人得到的东西付出代价,也不能让别人为这个人得到的东西付出代价。(3) “无支配原则”:其含义为:“选择的意义在于选取所偏爱的选择方案。”在这个原则中,无支配的意思是如果选择的结果是获得一个“被支配的”选择方案,这一选择便
12、失去了意义。无支配原则还意味着人的选择能力不能受到压制,否则便是对这个人的伤害,因为他本来可以不选取一个被支配的选择方案;无支配原则的主要效果就是要以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对那些真正特殊的选择方案进行研究。2、 有关社会共存的三个原则(1) “契约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承诺必须兑现。”这一原则是社会共存的基石,是单方面义务和契约制度的道德基础。A、 保证承诺兑现的强制行为是不可缺少的,即使这种强制行为是违背自由主义精神的。B、 对契约的强制执行应当由社会承担,实施社会制裁,而不应由国家垄断。C、 无论个人是否指望从承诺中获益,每个人都有履行承诺的责任。(2) “优先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先
13、来后到”,即按照先来后到的时间顺序确定行为的次序。A、 优先原则的作用是在一个“拥挤”的社会环境中帮助调节自由权的使用B、 这种“先来后到”是没有道德基础的,是“在道德上各行其是的”,不存在让先来者优先的任何明显的道德理由C、 如果以“先来后到”原则为因,则“谁拾谁得”原则便是果,先占有是先发生和先提出要求的必然结果。(3) “排斥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所有权都是私有的”。这里所说的排斥是指得到一项产权的个人可以把他人排斥在与这项产权有关的决定及其后果之外。A、 个人拥有的所有权不是大家的,也不能分享,无论分享是依据权利、需要,还是通过投票的方式。B、 所有权的真是意义就是私有的,不是公共
14、的,也不是政治的第二章 保守主义政治思潮一、 保守主义崛起的原因: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稳定发展后所出现的深刻危机。1、 福利国家政策引起的生产停滞和物价上涨的危机是保守主义崛起的主要经济原因。2、 国家干预的过分扩展,导致了行政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的滋长和政府权威的衰落,而由此引起的严重不满是保守主义兴起的重要政治原因。3、 人们的内心空虚和道德观念淡漠引起的精神危机,是保守主义崛起的思想文化原因。二、 保守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特点1、 保守主义:强调传统的价值,重视宗教和家庭的作用,反对把个人看成抽象、孤立的原子,崇尚传统伦理与权威统治。2、 新保守主义:调和折中这一特
15、点使它能够把自由保守主义的自由市场和自由民主主张,与传统保守主义的捍卫传统道德的要求结合起来,较全面地满足了这个时期应付经济、政治、文化危机的需要。这种特点使他们在师承对象上把旨趣不同的思想家强硬地捏合在一起,这也使新保守主义带有明显的使用主义色彩。三、 诺齐克的最弱意义的国家1、 诺齐克的“最弱意义的国家”,简单来说就是管事最少的国家,这种国家除了保护性功能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因此,它实际上就是古典自由主义者所提倡的守夜人国家。2、 主要缺陷:由于在道德和认识功能上绝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在合理自利的活动中可能会发生判断上的错误,因而有可能在涉及自己利益的纠纷案件中判断失误,造成对别人的错误惩
16、罚或惩罚过分,为此翻来覆去,就有可能导致世仇宿怨,给社会带来一种广泛的争斗不已,恐惧不安的气氛。3、 为了解决这些惩罚和索赔方面的不便,人们会组成各种互相保护机构。支配性保护社团A、 支配性保护社团出现的原因:一是最有力量的保护性机构把顾客都吸引过来;二是不同的保护性机构逐渐形成各自相对稳定的势力范围;三是通过势均力敌的两个保护社团的无效果的反复冲突,逐渐建立一个新的更高的裁判机关或上诉法庭。B、 最终建立的这种拥有一定地域和人口的支配性保护机构就是国家,这种国家的存在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是它拥有在这一地区内使用强力的独占权,第二,它对这一地区的所有人提供保护。C、 诺齐克把这两点看成国家形成
17、的两个阶段,即出现独占因素的阶段和出现再分配因素的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国家叫“超弱意义的国家”,第二阶段的国家叫“最弱意义的国家”。D、 从超弱意义的国家到最弱意义的国家,这个过程都没有侵犯到个人的权利,因为这种支配性社团的合法权利只是其成员自愿移交个这一社团的个人权利的总和,而且这种社团只有通过保护其成员的个人权利才能证明其合法性。四、 持有的定义所谓持有,指的是人们对某物的拥有,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所有权”或“财产权”。五、 诺齐克与罗尔斯的争议:“持有正义”、“天赋”。1、 “持有正义”:罗尔斯认为,分配正义问题是由社会合作带来的,这是因为合作能给每个人带来比独自生活更大的利益,因此大家
18、都愿意进行合作;而诺齐克集中批判了“分配正义”理论,他认为罗尔斯提出的“差别原则”就是这种分配正义要求的体现,他认为没有社会合作仍然有正义问题。2、 “天赋”:罗尔斯认为天赋是一种集体财产,因此个人之间的分配不应受天赋的影响,应通过差别原则消除天赋的因素。诺齐克从以下三个方面反驳了罗尔斯的观点:A、 他认为罗尔斯的论据是:除非你有道德理由证明应当不平等,否则就应当平等,他认为这里的误区是看到差别需要证明,忘记了平等也需要证明。B、 诺齐克认为,一个人拥有其天赋并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他们从天赋中得到不同的、有差别的利益,只要没有损害别人,没有侵犯别人的权利,他就有权拥有自己的所得。C、 诺齐克认
19、为罗尔斯把天赋看集体资产的观点,暗示着对天赋征收人头税的合法性。六、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和外生秩序的区别1、 外生秩序:是指由某个人把每个要素放在一个确定位置并指挥其活动形成的秩序,这种秩序也叫“组织”或者“人造秩序”。自发秩序也叫“自我生成的秩序”、“自我组织的秩序”和“内生的秩序”它一方面是由“诸多并未明确意识到其所作所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自发形成的;另一方面,它又是“这些秩序的要素在回应它们的即时环境时遵循某些规则的结果”2、 两者更为重要的不同是:外生秩序是一种有助于实施某个先定的具体目标的集体工具;而自发秩序是每个人在追求各自目的的过程中自动形成的,所以它是不同的个人实现其各
20、目的的有益的条件。3、 总之,这两种秩序,一个是认为设计的,一个是自发形成的;一个是由具体的命令来指挥运作的,一个是遵循一般性规则自动运转的;一个服务于某个确定的目标,一个则有利于互相竞争的多种多样的个人目标的实现。七、 亨廷顿关于民主的混乱对政治系统的危害1、 它产生了预算赤字,导致了政府总债务的巨大增长2、 它产生了政府财政偿付能力的问题,并削弱了政府有效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3、 它会在民主政治的社会中纵容产生经济民族主义,促使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4、 它会削弱政府在外交和防务方面获得支持,使新的威胁产生时政府缺乏应对威胁的必要权威。八、 克罗齐认为造成民主危机的原因1、 是社会互动的增
21、加。社会压力增强,管理也越来越困难2、 经济增长的影响。变革把人们的期望提到了无法满足的程度,并且刺激了激进的意识形态3、 传统制度的崩溃。传统权威的崩溃,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4、 知识界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以行动为取向或以政策为取向的知识分子和以价值为取向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分裂和冲突。5、 传播媒介的影响。在当今西方社会,传播媒介对政治和统治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6、 通货膨胀的影响。它不仅导致失真现象,而且使社会关系变得不稳定起来,信任的缺乏阻碍了经济和政治子系统进行大大小小的必要调整,危机的预感也使政府自由的余地减到最低限度。九、 萨托利为什么说过分的现实主义和过分的理想主义都会对民主造成危机
22、过分的现实主义和过分的理想主义是威胁民主或不能正确理解民主另外两种错误思想。过分的现实主义因否定理想而对民主抱怀疑或批评态度;过分的理想主义则因很少留意理想同现实之间的差异而使民主成为神话和乌托邦。在萨托利看来,过分的理想主义在现实中较为盛行而且危害也较大。十、 麦金太尔的美德理论:麦金太尔通过对西方美德传统的追寻,提升出了自己的美德理论。首先,麦金太尔区分了实践的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并把美德看做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的必需品质。其次,麦金太尔把美德看做有益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最后,麦金太尔认为善的观念只有在一种继续存在的社会传统的范围内才可得到阐释并才能拥有,离开传统既不能理解善,也不能理解美
23、德。麦金太尔强调美德理论,复活西方的美德传统目的就是为了挽救西方社会因贬低美德、腐败传统而造成的精神危机。第三章 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思潮一、 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特征1、在理论上始终坚持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方向,但这并不意味他们在实践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国家进行了一些具有根本性质的改造。2、坚持社会民主主义在理论上、思想上的开放性,主张意识形态上的多元化。3、西欧社会党人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在欧洲政坛上仍然属于相对进步的中左力量,仍然是一支与欧洲右翼和极右翼政治势力相抗衡的不可缺少的政治势力。4、西欧社会民主主义在国家观方面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认为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伦理和道德问题”。
24、二、德国的社民党对社会民主主义的三项基本价值:自由、公正、互助1、自由:自由处于第一位,这意味着民主社会主义承认,个人以及与个人不可分的个人权利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出发点,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个人不是作为实现历史规律过程中无足轻重的人,而是最本质的东西,人是能够胜任自由的。2、公正:按照公正的原则,社会应当提供给每一个人同等的发展机会。公正是以维护个人自由为目的的社会协调,也是国家承当的道德、伦理责任。强调社会公正,不仅仅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需要,更是社会民主党在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有力的批判武器和争取选民支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3、互助:这是人作为社会的人所必须的。自由和公正不仅需要制度的保证,而且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政治 思潮 笔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