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尊君与重民王船山政治哲学略论.doc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尊君与重民王船山政治哲学略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尊君与重民王船山政治哲学略论.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尊君与重民王船山政治哲学略论学 院: 师范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1年6月1日尊君与重民王船山政治哲学略论摘 要在王船山先生用毕生精力建立起来的宏大思想体系中,其政治哲学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以“尊君”、“重民”为核心,对君、臣、民三大社会主体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打破了传统的君民观,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政治哲学框架。对“尊君”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且主张“严吏治、明法治”,体现了未来国家意识的萌芽。本文主要从君、臣、民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理清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主要脉络,并通过揭示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的学术著作以及探究这一
2、思想的现实意义的角度对他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行完整的论述和说明。船山政治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近代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对于民族觉醒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王船山;政治哲学;尊君;重民Respect Monarch and Pay Attention to People The Talking of Wang Chuan shan s Political PhilosophyABSTRACTIn Mr Wang Chuan shans grand thought system with all the life energy built, i
3、t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ought occupie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his respect king, pay attention to people as the core, he has reconsider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social main body monarch, minister, people, and have broken the traditional king people view, to set up his own unique political p
4、hilosophy framework. Proposed his unique views for “respect the monarch”, and advocated strict management, instract rule of law , which reveals the sprout of futur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monarch, minister, people, three different angles inquiry, clear political philoso
5、phy of chuan shan, and through the main context reveals its of age in the background, the relevant academic works and explores the thought of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gle of thoughts on paper and instruction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Chuan shan not only affect a
6、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modern intellectuals, for a national awareness up huge role, but also for todays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also has very important meaning. Keywords: Wang Chuan shan; Political Philosophy; Respect Monarch; Pay attention to People 目 录1 引 言32船山政治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
7、想来源32.1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背景32.2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2.3张载哲学对船山思想的影响43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53.1政治哲学思想的表现尊君与重民53.1.1尊君思想的前提“政治”的需要53.1.2重民思想的实质“即民以见天”73.2“政治”的必要手段“严以治吏”与“宽以养民”83.2.1 治吏须严93.2.2 宽以养民93.2.3 先严上官93.2.4 统一法制104王船山政治哲学理论评析114.1尊君与重民思想的进步意义114.2 王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局限性134.2.1 王船山的民本思想并没有否定君主专制的合理性134.2.2 重民思想的相对性134.2.3 法律最终仍然是
8、君主意志的体现144.2.4 王船山严以治吏的思想中, 并没有意识到君主首先应该守法155 研究王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156 结 语15致 谢16参考文献171 引 言王船山先生是中国近400年来最伟大、博学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对他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涉猎最广,著述极为宏富,其学术思想,纵及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横涉哲学、政治、经济、文学、史学、法学、教育、美学等诸方面。其中,政治哲学是船山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前提。对于我国封建社会而言,如何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是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王船山秉承儒家“正学”思想之大旨,以“坐集千古之智”的恢弘气魄,对中国
9、古代各家各派政治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爬梳抉择,以尊君与重民思想为核心,匠心独具的提出了自己颇具特色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并且曾经影响了近代一大批社会改革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对王船山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海内外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所谓的清初三大儒(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中,对王船山的研究大概最多,主要涉及政治、哲学、美学、教育、经济、科学等方面,而在哲学方面,学者们大多只关注他的历史哲学、唯物主义思想或者对于宋儒的批判等,对于其政治哲学思想,却是鲜有人涉及的领域,成果也不多见,并且在这方面也有诸多误解。究其原因,无非是时代背景的差异、船山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和著述体裁
10、的限制与表达方式的峰回路转。从船山先生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忧国忧民的价值理念,更可贵的是,船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与历史进步同行,与时代和谐共振。在船山先生的政治哲学中,有许多宝贵思想闪耀着近代国家意识的光芒。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势必要像船山先生一样,弘扬“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秉承“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因此,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依法治国的理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船山政治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2.1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背景王船山生于明末清初,时至满洲贵族入侵进而统治
11、全中国之际,船山的一生,是为抗清复明而奋斗的一生,从青年时代直到逝世,历经坎坷,满含悲愤而永无终期。故国的沦亡,民族的灾难,给他的打击至深。从他满含热泪的代表作悲愤诗中,我们不难想象彼时的王船山对异族的入侵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何等的眷念。王船山生活的年代,不仅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社会大动荡的时代, 而且是我国封建社会进入它的末期、封建制度面临着空前危机的时期。王船山联系明末清初的 社会政治,评史论政,努力著述,从总结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力图回答在这个天崩地解的时 代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找出一条挽救社会危机的革新道路。2.2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面对民族的危亡
12、,船山毅然投笔从戎,衡山举义,武装抗清,表明了船山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甘洒热血的爱国热忱。之后,起义失败,屏迹幽居,然而船山的隐居并非意味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此淡薄,放弃了斗争,只能说是从此他把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埋藏到了心中,改变了斗争方式而已。那就是以著述为武器,通过阐发爱国主义思想来教育和鼓舞人们,以实现反清复明的理想。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始终怀着对故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奋力著述,直到生命垂危之际,从不辍笔。而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正是反映在这一时期浩瀚著作中,如船山全书中的读通鉴论和宋论等篇目。遗憾的是,他的理想抱负终未实现,故于临终前自铭其墓曰:“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至;希张横渠之正
13、学,而力不能企。”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学术目标。船山先生的国家意识正是从他的爱国情怀中逐渐提炼出来。2.3张载哲学对船山思想的影响对船山政治哲学思想影响至深至远的思想家当首推张载。从上文中提到的船山自撰的墓志铭可看出,其毕生所追求的学术目标便是继承和发展张衡渠的正统儒学。船山为何把自己的学术追求目标设定在张载身上呢?这源于张载其人其学的特殊禀赋。据明代冯从君的关学编载,张载“人志气不群,少顾而立,无所不学,喜谈兵”,后受范仲淹的提拔,弃武从文,张载一生自甘清贫。他寄居的横渠镇“至僻陋”,当时他仅有“田数百亩供岁计,人不堪其忧,先生约而能是,处之裕如” 1,这不禁令人想起船山隐居时的情形。
14、其学的主要旨趣时人以为是“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的,以孔孟为法” 。1张载不仅是一位理学大师,更是一位元气本体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太虚即气”论,把古代朴素唯物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此外,张载不仅在理论上阐述六经大义,也努力在实践中推行孔孟之法,自身也极具学裕天下的雄心壮志,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充分显示了其济世救民的远大历史抱负。张载的学术思想在当时和以后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也被公认为孔孟道统的经典传人,这一点恐怕也是船山“希张横渠之正学”的直接原因吧!3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3.1政治哲学思想的表现尊君与重民 “尊君”与“重民”这两个看似互
15、相矛盾的词在王船山这里却被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其中必然有着与传统的忠君思想和民本思想的不同之处,从王船山的大量著述中可以看出,他所描述的“君”不单纯是我们所理解的“皇帝”“君主”,更进一步的,便是指国家、社稷,“尊君”也便是“尊国家”、“尊社稷”,而对于“民”的重视程度也是评判一国之君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的要求。3.1.1尊君思想的前提“政治”的需要要正确理解有着激烈政论性质的王船山政治哲学思想中的尊君和重民等思想,首先应该考虑他是怎样理解所谓的“政治”的。王船山认为“尊卑等秩 ,各安其所 ,正所谓政也” 2 。又如“政者 ,所以治也 。立政之志 ,本期乎治 ,以
16、是而治之” 3(隋文帝10);“以实治者 ,仁义是己 ,非便利也。以名治者 ,纲维于心 , 莫之易而人纪定 ,非徇尚称于口耳之谓也” 4。即在现实中维持了封建等级秩序 、在思想上以封建纲纪维系人心为 “政治”。并且王船山认为“在人为心 ,在天为理 ,故天地之间 ,四海之内 ,古今之外 ,幽明上下 ,治教政刑 ,因革损益 ,无非此理之著而已矣” 5。把维系天理和人心视为政治的根本。因此治国平天下唯一能够依靠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纠正纪纲和伦理 ,而这只有君主(天子)才能做到 。他又进一步阐述了“治之所资者 ,一心而已矣 ,以心驭政 ,则凡政皆可以宜民 ,莫非治之资”;3(卷末。叙论4-2)“人君一念
17、之烦苛 ,而四海之心瓦解。”3(唐宣宗8) 认为君主心是决定天下人心向背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与传统的儒家们没有什么差异。以这种理解为基础 ,王船山认为天下分裂、王朝灭亡的所谓“致祸之源”是不顾“天子者 ,以绝乎臣民而尊者也”。3(五代中)而“天下之下至于庶人无堂陛之差也。于是乎庶人可凌躐乎天子 ,而盗贼起”;3 (后汉灵帝9)是因为破坏了君臣尊卑的等级制度 ,抛弃尊君。因此他为了维持、恢复“大分之尊”,3 (宋后废帝)特别强调了“尊君”。王船山基本认为“天佑下民 ,作之君 ,作之师 ,伪者愈于无 ,况崛起于厌乱之余 ,以义安四海者哉 !” 3(隋炀帝5) 认为天为民而立君设师 ,同时,“原于天
18、之仁 ,则不可无父子;原于天之义 ,则不可无君臣。” 3(晋武帝1) 认为仁和义是天理的主要内容 ,君臣父子之别正是天理的体现 。对于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变革时期的王船山 ,一方面以冷静的理性态度期望社会改革和政治净化 ,另一方面仍然以伦理论天理 ,以礼教论公私 ,以圣人论道统 ,以心术论政治 ,把清平政治的希望寄托在具备特定属性即天理人心的主体(圣人、君主)之上。当然王船山的这种认识的深处乃是强烈地认为理想政治的建立应基于道统和治统秩序的维系之上。至于道统的基准 ,王船山认为“若夫百王不易 ,千圣同原者 ,其大纲 ,则明伦也 ,察物也;其实政 ,则敷教也 ,施仁也;其精意 ,则祗台也 ,跻敬也
19、 ,不显之临 ,无射之保也;此则圣人之道统 ,非可窃者也”, 3(东晋成帝7) 特别强调了德化政治的理想。这一段正是王船山毕生坚持的政治理想的目标。因此道统仍然是对治统的一个理想化的要求 ,更是治统能够存在下去的根本依据。在这一点上 ,如果说治统是以历史现实为基础的可视的、表面的存在 ,那么道统则是潜藏的、内在的存在。王船山又以治与不治的标准批评了历代的政治 ,大体概括为“三代而下 ,吾知秦隋之乱 ,汉唐之治而已;吾知六代、五季之离 ,唐宋之合而已。”3(齐武帝7) 即三代以后只有汉、唐、宋、明的政治才是“合而治之”。这里所谓的治指的是这些王朝的鼎盛时期。但是根据道和德的标准 ,属于治统的帝王
20、也有不合格的情况。王船山特别称赞了唐太宗、唐玄宗和唐宪宗在“自克以图治”方面的成就。但同时也指出“唐政之不终者凡三:贞观也 ,开元也 ,元和也”;“唐以功立国 ,而道德之旨 ,自天子以至于学士大夫置不讲焉 ,三君之不终 ,有以夫!”3(唐玄宗18) 认为对君主而言,修德是比立功更高的价值标准 ,所以 ,这几位治世之君在德的问题上是有始无终的。船山认为,得此评价是由君主们的“私”引起的。即“有天下者而有私财 ,则国患贫以迄于败亡 ,锢其心 ,延及其子孙 ,业业然守之以为固。 而官天地、府万物之大用 ,皆若与己不相亲 ,而任其盈虚” ;“ 祸切剥床 ,而求民不已 ,以自保其私 ,垂至其亡而为盗资。
21、”3(汉高帝1)即只有排除了“私”而追求道和治的合一才是政治理想的合理目标。他所尊崇的是为臣民尽职的君主 ,而不是为“一姓之私”的暴君。所以他说“天下受治于王者 ,故王者臣天下之人而效职焉”;“ 君天下者 ,勿任意见之私。”6(噩梦) 而且所尊的君主应该是“后治而先学 ,贵德而贱功 ,望之天下者轻 ,而责之身心者重 ,故悛德益勤 ,死而后已。”3(唐玄宗) 王船山又大胆地说“以天下论者 ,必循天下之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3(卷末、叙论1) “不以一人疑(定)天下 ,不以天下私一人。”6(黄书,宰制3) 王船山的这种主张最终是“君天下者 ,道也 ,非势也。”8 (宋武帝1) “德立而后道随之
22、 ,道立而后政随之。”3(齐明帝2) 帝王应当是“称仁义 ,重德化 ,引性命 ,探天地之素”,然后是“功力以为固 ,法禁以为措”。6(黄书,后序) 王船山强烈反对君主极端专制,要求抑制以皇帝为首的地主特权势力,与正统儒家所宣扬的“君权神授”说相对立,王船山认为君权是相对的。天子虽是天之所命,酌之于义 ,弗得不戴,但尊君是有条件的。王船山要尊的是地主阶级革新派理想中的圣君、明主 。基于其相对君主论和民族自卫的爱国思想,提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非一姓之私也 ,保其类者为之长”,否则, 君主也是可禅、可继、可革的。王船山通过总结宋朝不断强化集权统治的历史教训
23、,明确指出皇帝为了集权,一味采取独断专权和消极防弊之策, 虽使州郡之不擅兵 、长吏之不专杀,但结果是使中央政权无能, 地方政权也软弱无力。联系明末现实政治,他主张要“革分司, 重府权, 尽治其郡” ,“自郡上之为民之治者受于司,为兵之治者仍请巡抚使之任” ,从而使郡守“为天子守疆圉 ,与城共命 ;使巡抚能胜任各战其境 ,互战其边” ,以杜绝“孤秦、陋宋之祸”。在经济上, 王船山则认为 ,“财散则民聚”,“ 散则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 聚则废万事之用而任天下之危” , 所以只有“财散” ,即“藏富于民” ,“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才真正是“官天府地四海为家之至术” , 以防止由于财政经济过于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政治教育 毕业论文 设计 重民王船山 政治 哲学 略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