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尊君与重民王船山政治哲学略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尊君与重民王船山政治哲学略论.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尊君与重民王船山政治哲学略论学 院: 师范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1年6月1日尊君与重民王船山政治哲学略论摘 要在王船山先生用毕生精力建立起来的宏大思想体系中,其政治哲学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以“尊君”、“重民”为核心,对君、臣、民三大社会主体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打破了传统的君民观,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政治哲学框架。对“尊君”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且主张“严吏治、明法治”,体现了未来国家意识的萌芽。本文主要从君、臣、民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理清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主要脉络,并通过揭示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的学术著作以及探究这一
2、思想的现实意义的角度对他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行完整的论述和说明。船山政治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近代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对于民族觉醒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王船山;政治哲学;尊君;重民Respect Monarch and Pay Attention to People The Talking of Wang Chuan shan s Political PhilosophyABSTRACTIn Mr Wang Chuan shans grand thought system with all the life energy built, i
3、t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ought occupie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his respect king, pay attention to people as the core, he has reconsider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social main body monarch, minister, people, and have broken the traditional king people view, to set up his own unique political p
4、hilosophy framework. Proposed his unique views for “respect the monarch”, and advocated strict management, instract rule of law , which reveals the sprout of futur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monarch, minister, people, three different angles inquiry, clear political philoso
5、phy of chuan shan, and through the main context reveals its of age in the background, the relevant academic works and explores the thought of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gle of thoughts on paper and instruction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Chuan shan not only affect a
6、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modern intellectuals, for a national awareness up huge role, but also for todays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also has very important meaning. Keywords: Wang Chuan shan; Political Philosophy; Respect Monarch; Pay attention to People 目 录1 引 言32船山政治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
7、想来源32.1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背景32.2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2.3张载哲学对船山思想的影响43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53.1政治哲学思想的表现尊君与重民53.1.1尊君思想的前提“政治”的需要53.1.2重民思想的实质“即民以见天”73.2“政治”的必要手段“严以治吏”与“宽以养民”83.2.1 治吏须严93.2.2 宽以养民93.2.3 先严上官93.2.4 统一法制104王船山政治哲学理论评析114.1尊君与重民思想的进步意义114.2 王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局限性134.2.1 王船山的民本思想并没有否定君主专制的合理性134.2.2 重民思想的相对性134.2.3 法律最终仍然是
8、君主意志的体现144.2.4 王船山严以治吏的思想中, 并没有意识到君主首先应该守法155 研究王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156 结 语15致 谢16参考文献171 引 言王船山先生是中国近400年来最伟大、博学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对他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涉猎最广,著述极为宏富,其学术思想,纵及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横涉哲学、政治、经济、文学、史学、法学、教育、美学等诸方面。其中,政治哲学是船山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前提。对于我国封建社会而言,如何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是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王船山秉承儒家“正学”思想之大旨,以“坐集千古之智”的恢弘气魄,对中国
9、古代各家各派政治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爬梳抉择,以尊君与重民思想为核心,匠心独具的提出了自己颇具特色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并且曾经影响了近代一大批社会改革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对王船山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海内外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所谓的清初三大儒(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中,对王船山的研究大概最多,主要涉及政治、哲学、美学、教育、经济、科学等方面,而在哲学方面,学者们大多只关注他的历史哲学、唯物主义思想或者对于宋儒的批判等,对于其政治哲学思想,却是鲜有人涉及的领域,成果也不多见,并且在这方面也有诸多误解。究其原因,无非是时代背景的差异、船山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和著述体裁
10、的限制与表达方式的峰回路转。从船山先生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忧国忧民的价值理念,更可贵的是,船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与历史进步同行,与时代和谐共振。在船山先生的政治哲学中,有许多宝贵思想闪耀着近代国家意识的光芒。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势必要像船山先生一样,弘扬“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秉承“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因此,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依法治国的理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船山政治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2.1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背景王船山生于明末清初,时至满洲贵族入侵进而统治
11、全中国之际,船山的一生,是为抗清复明而奋斗的一生,从青年时代直到逝世,历经坎坷,满含悲愤而永无终期。故国的沦亡,民族的灾难,给他的打击至深。从他满含热泪的代表作悲愤诗中,我们不难想象彼时的王船山对异族的入侵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何等的眷念。王船山生活的年代,不仅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社会大动荡的时代, 而且是我国封建社会进入它的末期、封建制度面临着空前危机的时期。王船山联系明末清初的 社会政治,评史论政,努力著述,从总结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力图回答在这个天崩地解的时 代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找出一条挽救社会危机的革新道路。2.2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面对民族的危亡
12、,船山毅然投笔从戎,衡山举义,武装抗清,表明了船山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甘洒热血的爱国热忱。之后,起义失败,屏迹幽居,然而船山的隐居并非意味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此淡薄,放弃了斗争,只能说是从此他把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埋藏到了心中,改变了斗争方式而已。那就是以著述为武器,通过阐发爱国主义思想来教育和鼓舞人们,以实现反清复明的理想。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始终怀着对故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奋力著述,直到生命垂危之际,从不辍笔。而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正是反映在这一时期浩瀚著作中,如船山全书中的读通鉴论和宋论等篇目。遗憾的是,他的理想抱负终未实现,故于临终前自铭其墓曰:“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至;希张横渠之正
13、学,而力不能企。”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学术目标。船山先生的国家意识正是从他的爱国情怀中逐渐提炼出来。2.3张载哲学对船山思想的影响对船山政治哲学思想影响至深至远的思想家当首推张载。从上文中提到的船山自撰的墓志铭可看出,其毕生所追求的学术目标便是继承和发展张衡渠的正统儒学。船山为何把自己的学术追求目标设定在张载身上呢?这源于张载其人其学的特殊禀赋。据明代冯从君的关学编载,张载“人志气不群,少顾而立,无所不学,喜谈兵”,后受范仲淹的提拔,弃武从文,张载一生自甘清贫。他寄居的横渠镇“至僻陋”,当时他仅有“田数百亩供岁计,人不堪其忧,先生约而能是,处之裕如” 1,这不禁令人想起船山隐居时的情形。
14、其学的主要旨趣时人以为是“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的,以孔孟为法” 。1张载不仅是一位理学大师,更是一位元气本体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太虚即气”论,把古代朴素唯物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此外,张载不仅在理论上阐述六经大义,也努力在实践中推行孔孟之法,自身也极具学裕天下的雄心壮志,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充分显示了其济世救民的远大历史抱负。张载的学术思想在当时和以后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也被公认为孔孟道统的经典传人,这一点恐怕也是船山“希张横渠之正学”的直接原因吧!3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3.1政治哲学思想的表现尊君与重民 “尊君”与“重民”这两个看似互
15、相矛盾的词在王船山这里却被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其中必然有着与传统的忠君思想和民本思想的不同之处,从王船山的大量著述中可以看出,他所描述的“君”不单纯是我们所理解的“皇帝”“君主”,更进一步的,便是指国家、社稷,“尊君”也便是“尊国家”、“尊社稷”,而对于“民”的重视程度也是评判一国之君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的要求。3.1.1尊君思想的前提“政治”的需要要正确理解有着激烈政论性质的王船山政治哲学思想中的尊君和重民等思想,首先应该考虑他是怎样理解所谓的“政治”的。王船山认为“尊卑等秩 ,各安其所 ,正所谓政也” 2 。又如“政者 ,所以治也 。立政之志 ,本期乎治 ,以
16、是而治之” 3(隋文帝10);“以实治者 ,仁义是己 ,非便利也。以名治者 ,纲维于心 , 莫之易而人纪定 ,非徇尚称于口耳之谓也” 4。即在现实中维持了封建等级秩序 、在思想上以封建纲纪维系人心为 “政治”。并且王船山认为“在人为心 ,在天为理 ,故天地之间 ,四海之内 ,古今之外 ,幽明上下 ,治教政刑 ,因革损益 ,无非此理之著而已矣” 5。把维系天理和人心视为政治的根本。因此治国平天下唯一能够依靠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纠正纪纲和伦理 ,而这只有君主(天子)才能做到 。他又进一步阐述了“治之所资者 ,一心而已矣 ,以心驭政 ,则凡政皆可以宜民 ,莫非治之资”;3(卷末。叙论4-2)“人君一念
17、之烦苛 ,而四海之心瓦解。”3(唐宣宗8) 认为君主心是决定天下人心向背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与传统的儒家们没有什么差异。以这种理解为基础 ,王船山认为天下分裂、王朝灭亡的所谓“致祸之源”是不顾“天子者 ,以绝乎臣民而尊者也”。3(五代中)而“天下之下至于庶人无堂陛之差也。于是乎庶人可凌躐乎天子 ,而盗贼起”;3 (后汉灵帝9)是因为破坏了君臣尊卑的等级制度 ,抛弃尊君。因此他为了维持、恢复“大分之尊”,3 (宋后废帝)特别强调了“尊君”。王船山基本认为“天佑下民 ,作之君 ,作之师 ,伪者愈于无 ,况崛起于厌乱之余 ,以义安四海者哉 !” 3(隋炀帝5) 认为天为民而立君设师 ,同时,“原于天
18、之仁 ,则不可无父子;原于天之义 ,则不可无君臣。” 3(晋武帝1) 认为仁和义是天理的主要内容 ,君臣父子之别正是天理的体现 。对于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变革时期的王船山 ,一方面以冷静的理性态度期望社会改革和政治净化 ,另一方面仍然以伦理论天理 ,以礼教论公私 ,以圣人论道统 ,以心术论政治 ,把清平政治的希望寄托在具备特定属性即天理人心的主体(圣人、君主)之上。当然王船山的这种认识的深处乃是强烈地认为理想政治的建立应基于道统和治统秩序的维系之上。至于道统的基准 ,王船山认为“若夫百王不易 ,千圣同原者 ,其大纲 ,则明伦也 ,察物也;其实政 ,则敷教也 ,施仁也;其精意 ,则祗台也 ,跻敬也
19、 ,不显之临 ,无射之保也;此则圣人之道统 ,非可窃者也”, 3(东晋成帝7) 特别强调了德化政治的理想。这一段正是王船山毕生坚持的政治理想的目标。因此道统仍然是对治统的一个理想化的要求 ,更是治统能够存在下去的根本依据。在这一点上 ,如果说治统是以历史现实为基础的可视的、表面的存在 ,那么道统则是潜藏的、内在的存在。王船山又以治与不治的标准批评了历代的政治 ,大体概括为“三代而下 ,吾知秦隋之乱 ,汉唐之治而已;吾知六代、五季之离 ,唐宋之合而已。”3(齐武帝7) 即三代以后只有汉、唐、宋、明的政治才是“合而治之”。这里所谓的治指的是这些王朝的鼎盛时期。但是根据道和德的标准 ,属于治统的帝王
20、也有不合格的情况。王船山特别称赞了唐太宗、唐玄宗和唐宪宗在“自克以图治”方面的成就。但同时也指出“唐政之不终者凡三:贞观也 ,开元也 ,元和也”;“唐以功立国 ,而道德之旨 ,自天子以至于学士大夫置不讲焉 ,三君之不终 ,有以夫!”3(唐玄宗18) 认为对君主而言,修德是比立功更高的价值标准 ,所以 ,这几位治世之君在德的问题上是有始无终的。船山认为,得此评价是由君主们的“私”引起的。即“有天下者而有私财 ,则国患贫以迄于败亡 ,锢其心 ,延及其子孙 ,业业然守之以为固。 而官天地、府万物之大用 ,皆若与己不相亲 ,而任其盈虚” ;“ 祸切剥床 ,而求民不已 ,以自保其私 ,垂至其亡而为盗资。
21、”3(汉高帝1)即只有排除了“私”而追求道和治的合一才是政治理想的合理目标。他所尊崇的是为臣民尽职的君主 ,而不是为“一姓之私”的暴君。所以他说“天下受治于王者 ,故王者臣天下之人而效职焉”;“ 君天下者 ,勿任意见之私。”6(噩梦) 而且所尊的君主应该是“后治而先学 ,贵德而贱功 ,望之天下者轻 ,而责之身心者重 ,故悛德益勤 ,死而后已。”3(唐玄宗) 王船山又大胆地说“以天下论者 ,必循天下之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3(卷末、叙论1) “不以一人疑(定)天下 ,不以天下私一人。”6(黄书,宰制3) 王船山的这种主张最终是“君天下者 ,道也 ,非势也。”8 (宋武帝1) “德立而后道随之
22、 ,道立而后政随之。”3(齐明帝2) 帝王应当是“称仁义 ,重德化 ,引性命 ,探天地之素”,然后是“功力以为固 ,法禁以为措”。6(黄书,后序) 王船山强烈反对君主极端专制,要求抑制以皇帝为首的地主特权势力,与正统儒家所宣扬的“君权神授”说相对立,王船山认为君权是相对的。天子虽是天之所命,酌之于义 ,弗得不戴,但尊君是有条件的。王船山要尊的是地主阶级革新派理想中的圣君、明主 。基于其相对君主论和民族自卫的爱国思想,提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非一姓之私也 ,保其类者为之长”,否则, 君主也是可禅、可继、可革的。王船山通过总结宋朝不断强化集权统治的历史教训
23、,明确指出皇帝为了集权,一味采取独断专权和消极防弊之策, 虽使州郡之不擅兵 、长吏之不专杀,但结果是使中央政权无能, 地方政权也软弱无力。联系明末现实政治,他主张要“革分司, 重府权, 尽治其郡” ,“自郡上之为民之治者受于司,为兵之治者仍请巡抚使之任” ,从而使郡守“为天子守疆圉 ,与城共命 ;使巡抚能胜任各战其境 ,互战其边” ,以杜绝“孤秦、陋宋之祸”。在经济上, 王船山则认为 ,“财散则民聚”,“ 散则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 聚则废万事之用而任天下之危” , 所以只有“财散” ,即“藏富于民” ,“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才真正是“官天府地四海为家之至术” , 以防止由于财政经济过于积
24、聚而产生种种弊端 。33.1.2重民思想的实质“即民以见天”王船山对民的理论 ,在其尚书引义中关于重民的“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的评论中表现得比较清楚。对这句话 ,王船山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加以解释 ,即“故可推广而言之曰:天视听自民视听 ,以极乎道之所察;固可推本而言之曰:民视听自天视听,以定乎理之所存。之二说者 ,其归一也 ,而用之者不一。展转以绎之 ,道存乎其间矣”。7(泰誓中)在“天视听自民视听” 的概念之上设定了“民视听自天视听 ,以定乎理之所存”,提出了对“民视”和“民听”的怀疑。即民意不能完全信赖 ,应当另立一种理来对之加以制约。对此 ,王船山又提出“授天以观民”的观点。所谓
25、“授天”就是“授理”的意思。在他看来,“民”的好恶德怨不一定跟理相一致 ,“为人上者” 本来不能不重视民意的向背 ,但必须依据理判断民意的对与错 ,而不应该仅仅根据“民”的视听为标准。王船山的这种态度只是对民意内容上的关注 ,而不是对民意本身重要性的肯定。 此外,为了区分“人”与“民”的差别,王船山把客观的统治力量分为五类 ,即整个宇宙的支配法则的“天之天”、生物界支配法则的“物之天”、人类社会的支配法则的“人之天”、人类社会生活中少数的贤智的个人意志的“己之天”、多数民众的共同要求的“民之天”等。以这种区分为前提 ,王船山认为“圣人所用之天, 民之天也 ! 不专于己之天,以统同也;不滥于物之
26、天,以别嫌也;不僭于天之天,以安土也” 、“均乎人之天也 ,通圣、贤、愚、不肖而一。圣人重用夫愚、不肖(之天) , 圣人固不自矜其贤智矣”,对“滥于物之天”、“僭于天之天” 的天人感应说和传统的五行灾异说则明确了他的排他性意见。所以“不若(顺)于民 ,学天以弹压之;臆测乎天 ,诬民以模仿之;月令、五行传之天,非民之天也。”另一方面 ,圣人应当“不专于己之天”,应当“不自矜其贤智”,体察民心而“统同于民”。7(皋陶谟) 王船山通过对以上几种“天”特别是对“民之天”的分析 ,探索了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复杂的问题 ,多少注意到了历史上人民群众的作用。王船山所说的“民之天”是以民的聪明、好恶、德怨等
27、为表现形式的人心所向。在理论上认为“民之天”的“民智视听”是必须得到重视的。但是“民之天”的民智视听 ,不具备靠自身的力量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主体性。他说:“天奚在乎 ? 在乎人之心而已 ,固圣人见天于心 ,而后以其所见之天为神化之主。”8(神宗4) 强调“民之天”终究还是要通过“圣人之见”来实现的。这跟王船山对人民群众的智能和判断力即主动性的作用极为怀疑的态度有关。所以 ,王船山对“民之天”的关心既是“即民以见天”,又主张“授天以观民”。但是,王船山的重民论的思想深处仍然有着恤民、忧民的思想。所以 ,正如前述 ,因为“天视听自民视听”,必须重民 ,他说“人不得违者 ,惟天而已。曰: 天视自我民
28、视 ,天听自我民听,学天而属之民 ,其重民也至矣。”7(泰誓中)人不能违抗天理 ,而且天理的视听都是由民所起的。他极其夸大了天理的权威 ,从民的角度寻找其根源是他所具有的重民思想的最为重要的特征。在现实中 ,王船山认为“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 9(卷二) 要维护君权则必须重民 ,并且“君依民以立国”,“不恤于民 ,名为忧国 ,而国实受其败也。”9(甘誓) 认为恤民或恤君的问题与国家的兴衰存亡密切相关,他总结了历史上农民起义招来王朝覆亡的教训 ,其中认为汉、唐覆亡是由张角和黄巢的叛乱导致的 ,其原因是“盖进奉者 ,兵民之所由困 ,而即其所由叛也”,“货积于上 ,而怨流于下 ,民之瓦解非
29、一日矣。王仙芝、黄巢一呼 ,而天下鼎沸 ,有司之败人国家 ,不已酷乎 ?” 3(唐宣宗9)因此他认为官逼民叛 ,使得“一夫提竿而天下响应”,是带来王朝的灭亡的直接原因。 王船山所揭示的恤民的根本是“圣人之所甚贵者 ,民之生也 ,故曰大宝也。”3(隋炀帝5) 是在于重视人民的生活问题,其解决之道是“民之所为 ,务本业以生 ,积勤苦以获为生理之必需。佐天子以守邦者 ,莫大乎谷帛。农夫终岁以耕 ,红女终宵而纺 ,遍四海历万年 ,唯此之是营也。”3(齐武帝5) 应该让人民安定地从事本业 ,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需求。而且对待人民生活的态度是“政之善者 ,期以利民。而其弊也 ,必至于厉民” ,8 (徽宗2)所
30、以以“利民”和“厉民”为善政和弊政的标准。3.2“政治”的必要手段“严以治吏”与“宽以养民”王船山亲眼目睹了明末官僚地主特权集团由于用刑太繁, 求治太速所造成的恶果, 严厉批判了理学家所鼓吹的治民要宽猛相济的主张,“夫严犹可也, 未闻猛之可以无伤者”;“宽之为失 ,非民之害, 驭吏以宽, 而民之残也乃甚 。”3(卷二十八) 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 ,王船山提出了“严以治吏, 宽以养民”的主张。他说:“人君所恃以饬吏治、恤民隐者, 法而已矣,” 如“严于督民而宽于计吏, 则国必无与立” , 故“核吏不得不严”。 3(同上) 王船山进一步说, 对人民放宽政策所造成的失误, 还不是主要的祸害, 而对官吏
31、施以宽松的管理, 则官吏对人们的摧残就会变得十分严重。所以他认为 “宽以养民”与“ 严以治吏”二者要同时进行, 并行不悖。治吏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3.2.1 治吏须严王船山尤其强调吏治和法治的重要性,这在明末清初的的思想家中可谓第一人。在他看来, 政是要靠官吏来治理的, 官吏队伍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盛衰和国家的安危。在黄书大正一书中, 他强调:“传曰:国家之败, 由官邪也。官之失德, 宠赂彰也。可不戒与?” 6(大正) 也就是说, 朝政风气如何, 吏治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亡, 民族的命运。政风邪恶、吏治腐败、 贿赂公行, 这是一种危害甚烈的传染性病毒,最为祸国殃民,一旦
32、不加控制使其蔓延开来, 势必难以收拾。因此 ,他对于朝廷政风十分警觉。在读通鉴论中分析民变的史实时他再次指出, 有的时候, 即使是皇帝并不昏庸, 赋税并不苛重, 统治集团内部并未出现分裂, 既没有外族入侵, 也没有发生自然灾害, 仅仅是因为朝廷的风气不正, 对官吏治理不严, 任凭百官欺上压下,贪贿横行, 也一样会导致官逼民反而自毁江山 。因而, 他明确指出:“严者, 治吏之经也”, 3(卷八) 极力主张从严治吏, 尤其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搜刮民脂的官吏, 无论官职大小,都不可姑息宽纵 ,必须严加惩处。若不予以严惩, 便无法煞住歪风,也无从谈论清廉吏治 。他从这种观点出发, 对历史上那些严惩贪污的
33、君主, 加以称赞;而对那些宽纵和包庇贪暴官吏的君主则加以谴责 。王船山的这些主张是有利于严以治吏的, 而严以治吏又以宽以养民为依归。3.2.2 宽以养民在王船山的思想体系中,严以治吏只是一种手段,宽以养民才是政治理论的最终目的。如果没有宽以养民的目的, 那么严以治吏就成为专制君主治理国家的强暴手段;同样, 如果没有严以治吏作保障,宽以养民也只能成为一纸空谈。孔子曾经说过:“ 政宽则民慢, 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残民, 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 政是以和。”10 针对这种观点, 王船山认为“夫严犹可也, 未闻猛之可以无伤者。相时而为宽猛, 则矫枉过正, 行之不利而伤物者多矣 。” 3(卷
34、八) 也就是执政者治民, 决不可猛 , 应该宽 , 而所谓宽猛相济(即相时而为宽猛) , 乃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样必然造成秩序混乱, 给人民带来严重损害, 所以他强烈主张用宽厚的政策来休养人民。3.2.3 先严上官王船山强调, 严以治吏的措施不应仅施于一般中下级官吏, 更重要的是要先严上官, 他说:“严下吏之贪, 而不问上官, 法愈峻, 贪益甚, 政益乱, 民益死, 国乃以亡。”3(卷二十八) 杨廷时审案时,不仅惩处了县令, 而且认为 “崇(张崇)取民财, 转献都统 ”, 因此应归责于“徐知诰也” , 王船山称赞此举抓住了治吏的关键,“可谓知治本矣”。3(同上) 王船山认为治吏首先
35、要严上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下吏散布于郡邑,地域辽阔,人数众多, 惩处了这方, 放松了那方, 使“巧者逃焉, 幸者免焉”。3(同上)而上官则全国仅有十数人而已,“司宪者弗难知也 ;居中司宪者, 二三人而已, 天子弗难知也” ,易于明察。二是上官之贪, 为害甚烈。因为上官不但胃口更大, 贪得无厌, 而且是 “必假手下吏以为之渔猎” ,上官是主子, 下官只是鹰犬。一旦东窗事发, 如果只诛鹰犬, 不责主子,是“不知贼害之所自生” ,是下吏“代上官受缧绁” , 这就没有抓住滋生腐败的真正根源, 并不能使贪风杜绝 。三是上官位高权重, 影响巨大 ,“中人可以自全, 不肖有所惮而不敢, 皆视上官而已”。
36、 3(同上)因此 ,朝廷严治上官,下吏皆视上官 ,必然有所收敛,上官正了, 才能使威令存在并更好地发挥作用, 才能使下吏无所逃匿 。所以 ,“严之于上官, 而贪息于守令, 下逮于薄尉胥隶, 皆喙息而不敢逞” 。3(同上)这确实是洞见症结的主张, 只有对官吏施以严治, 才能使他们有所畏惮,不敢过于贪酷, 而人民也才能少受一些迫害。3.2.4 统一法制王船山认为,法在政治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他说“至于无法, 则民无以有其生, 而上无以有其民”。3(同上)因此,船山主张创建统一的封建法制来治理国家, 把混乱的社会纳入有秩序的境地,从而减轻民众的困苦。一方面, 王船山主张君主及其臣僚应该按照颁布的封
37、建法制“治民” , 凡征收赋税、调服徭役及用刑等, 都必须在封建法制允许的范围内。另一方面, 王船山认为在长期“天下无法”的情况下, 势必使民众痛苦不堪, 而创制法制之后, 可以“去苛虐之政” ,可以使民众“知有治而遵之”, 从而实现民众“相习以安”的局面,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苦难。3(卷二十四)王船山为了充分肯定封建法制的作用, 对某些人所宣扬的任法不如任人的观点, 进行了驳斥, 他认为“任人而废法, 则下以合离为毁誉, 上以好恶为取舍, 废职业, 徇虚名, 逞私意, 皆其弊也。” 3(卷十) 以此为前提,他还强调应创立法制, 作为封建统治者施行政事所遵循的原则, 并且应该运用它去约束各级官吏,
38、 使他们不敢任意妄为, 必须依照法制办事, 这就有可能使政治走上轨道。4王船山政治哲学理论评析4.1尊君与重民思想的进步意义王船山虽然主张“尊君”,但又反对盲目的忠。对于“忠”有他新的解释 ,即“忠者 ,心之自尽。自尽而不恤物交之利害 ,存诚以治情欲之迁流。圣人而修下上之祗敬 ,天子而躬匹夫之劳苦。支配天地而不矜 ,名满万世而不争”。 9(卷四)所谓的忠就是对自身修养的严格要求 ,这从上面的天子到下面的士人 ,都不计较物欲的利害 ,以心中的天理克制自身的情欲 ,尤其天子应该“身体力行庶民之劳苦 ,功高而不自夸 ,名扬而不归己”。9(同上)王船山评说了东晋桓温的北伐 ,指出他“存志乎篡” 、“即
39、令桓温功成而篡 ,犹贤于戴异类以为中国主。”3(东晋帝奕2)王船山又评说岳飞 ,抨击“秦桧之称臣纳赂而忘仇”、“飞而灭金 ,因以伐宋 ,其视囚父俘兄之怨奚若 ?” 3(同上)这里隐藏着与其“庸主具臣(充数之臣)之为天下”,不如由“(岳)飞而灭金 ,因以伐宋”的意思。3(同上)在这里可以看出王船山的忠所包含的另一种含义。而且船山的“尊君”也不是绝对的 ,是有前提条件的 ,即这个君必须是天下都能拥戴的君主。他对那些引来辱国、祸国之昏君和暴君表现出断然否定的态度。他说:“人无易天地 ,易父母 ,而有可易之君。”3 (泰誓上13)他肯定了易君 ,并且可以禅位、继位甚至可以革命 ,只是不能认夷族为君。对
40、这些革命 ,王船山是予以肯定的,“商周之革命也 ,非但易而已 ,文质之损益俱不相沿;天之正朔 ,人之典礼 ,物之声色臭味 ,皆惩其矶而易其用 ,可久而成数百年之大法” ;“当革之时 ,行革之事 ,非甚盛德 ,谁能当此乎 ?” 11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船山的尊君论是一种相对的君权论,其目的在于建立国家的权威,是国家意识的朦胧体现。他反对“家天下”的君主专制,反对君权私于一姓的理念,即“国祚之不长 ,为一姓言也 ,非公义也。秦之获罪于万世者 ,私之而已。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 ,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 3 (秦始皇1)这又和“君相可以造命 ,而不能自造其命” 3 (唐德宗30)的说法是相同的。
41、王船山认为君权是相对的 ,而且君臣的尊卑从属关系也是相对的,即“古之天子难极尊也 ,而与公、侯、卿、大夫、士受秩于天者均。故车服礼秩有所增加 ,而无殊异 , 昭其为一体也”。 3 (后汉桓帝)“臣受命于君 ,子受命于父 ,勿敢专焉 ,正也。信诸心者非逆于理 ,成乎事者不疚于心 ,则君父虽加以尤而不避。舜之不告而娶 ,亦如此而已矣。”3 (唐中宗18)就是说天子与臣属虽有尊卑之分 ,但同受命于天 ,同属对天负责 ,应该视为一体 ,而且君主“替天行道”,不能视爵赏为驭下的权术 ,这样臣属的权责才能一致。天子对爵赏不视为私恩 ,接受爵赏的也没有什么思想负担。从以上内容来看王船山的尊君 ,其基本认识与
42、传统儒教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距。但作为尊君的前提 ,特别强调了君主的公德心 ,进而提出相对的君权论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王船山是儒家思想的正统传人,因此也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但也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船山根据历史的经验 ,特别强调政治秩序的存续与民生问题的密切关联。他曾借用汉代徐乐关于土崩瓦解的论说 ,对历史上易代之际政治失序的状况加以分析,指出秦、隋、元末有如大厦倾覆,呈瓦解之势;而周、汉、唐、宋 ,由于政权绵延较长 ,固结之基亦极深厚 ,当覆亡之际属土崩之势,必历时长久 ,方继之以瓦解 ,瓦解已尽而天下始宁。他又进一步指出:“际瓦解之时 ,天之害气 ,人之死亡 ,彝伦之戕贼 ,于是而极。
43、其圮坏而更造之 ,君相甚重矣 ,固有志者所不容不以叙伦拨乱自责也。”3 (卷三p133)由其论述可以推测 ,明亡之际在王船山的预计中当属土崩之势 ,必将再次遭遇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他将伦理秩序之维系视为政治秩序存续的关键 ,对于政治秩序的恢复 ,王船山主张当以重建伦理秩序为要。对于 孟子 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章 ,孟子为齐宣王陈述王道一段文字 ,前人大多认为孟子主张置民之产当先于礼义之治而为王道之始。赵歧说“言衣食足 ,知荣辱 ,故民从之 ,教化轻易也”(管子 牧民篇)强调养民必先于教化。而朱子在集注中说“民衣食不足 ,则不暇治礼义;而饱暖无教 ,则又近于禽兽 ,故既富而教以孝悌”
44、,亦强调养民使富之后方能施以孝悌之教。近代学者亦多持此观点 ,萧公权指出“孟子颇有取于衣食足 ,知荣辱之义 ,认充裕之物质生活为道德之必要条件” 。而王船山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则迥异于前人 ,他说:“开口从恒心说起 ,又曰驱而之善,又曰制礼义,可见孟子所言保民之王道 ,归重在教民上 ,制产则养老兴学因之而行 ,非养足而后教 ,乃即养而寓教也。“五亩之宅” 二段 ,是导民以养老 ,勿概(论)作制产说 孟子言王政 ,最重养老 ,非但足黎民也。”3 王船山强调孟子所言保民之王道,归重在教民而非“养足而后教”。在读通鉴论中, 船山直斥管子“衣食足而后礼义兴”之论为邪说 ,并以树为喻 ,对生养与教化的关系加
45、以说明。他说:“譬之树然 ,生养休息者 ,枝叶之荣也;有序而和者 ,根本之润也。今使种树者曰:待枝叶之荣而后培其本根。岂有能荣枝叶之一日哉 ?”。3王船山以彝伦之序为根本之润,生养休息为枝叶之荣,若以生养先于伦序之教 ,就是本末倒置 。他指出 ,百姓不明伦序礼义 ,即使衣食富足 ,亦不保其能尽养生送死之责,认为由“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2 正见出王道“施仁制产”一段设施 ,皆以养老为目标。王船山说“树畜之中 ,已明示以敬老事亲之实”,“保民之本 ,养老为先;即制产之中而养老具在”。 3在船山看来 ,孟子的养民措施 ,皆围绕
46、“敬老事亲”,重建伦理秩序的目标而开展,“即养而寓教”而非“先养而后教”,才是孟子主张的核心关键。所以重民思想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王船山在秩序重建的思考中,其洞见卓识对我们今天亦有深刻的启示。4.2 王船山政治哲学思想的局限性船山思想的动力仍来自于传统, 这就使他无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 缺少对专制制度犁庭扫穴般的勇气, 这些理论上的不足之处导致他在认识上终究没有进入近代的门槛。4.2.1 王船山的民本思想并没有否定君主专制的合理性王船山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天无二日, 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王船山也没有否定君主专制, 他说:“天佑下民, 作之君, 作之师
47、, 伪者愈于无, 况崛起于厌乱之余, 以义安四海者哉!” 3(卷十九)认为上天是为了万民才立君设师, 不但君是秉承天的意志治民, 而且民必须有君托庇而生, 他说:“天之使人必有君 , 天下之民, 非恃此而无以生”。 3(同上)因此, 王船山一方面以冷静的理性期望社会改革和政治净化, 另一方面仍然把清平政治的希望寄托在理想的圣人君王身上。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出,中国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一直以来都并不是政体的形式, 而是君主的为治之道。王船山在这一点上也未能幸免, 在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 毕竟官吏仍然是为专制政治服务的, 严以治吏也只能是使民众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但并不能得到根本的保护。4.2.2 重民思想的相对性王船山虽然同情农民的遭遇,希望通过严以治吏来改良民众的生活境遇,但是他这种对民众的同情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他最终认为庶民不过是禽兽而已, 因为禽兽只知:求食、求偶、求安居, 不则相斗已耳,不则畏死而震慑已耳。庶民之终日营营, 有不如此者乎?但取十姓百家之言行而勘之, 其异于禽兽者, 百不得一也。营营终日, 生与死俱者何事? 因此他得出结论说: “庶民者, 流俗也;流俗者, 禽兽也。”3(卷二十八)在船山看来,劳动人民为了生活和生存, 终日奔走,觅衣觅食, 这和禽兽没有区别, 他最终把农民划入了小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