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汉代中心曾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致说来,西汉的政治中心是在关中地区,也就是秦之故地,而文化中心是在东部的故齐境内。东汉以后,不论是政治中心还是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地区。从文化史的角度看,这一转变意味着战国的终结与新时代的到来。 (一) 在讨论西汉政治文化中心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扼要介绍一下西汉时期区域划分的情况。在这方面,扬雄的方言及司马迁的史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根据方言的介绍,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各地方言从战国到西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是因为,该书大量使用了诸如秦、楚、赵、魏、周、韩、郑等战国国名来标明区域界限,方言区有着明显的战国痕迹。此外,扬雄编撰此书时,除去查
2、阅典籍外,更多地是向来京城的孝廉、卫卒了解各自地区的方言。孝廉、卫卒不可能通晓久已失传的古代方言。他们所提供的只能是当时正在使用的方言。当时使用的方言表现出战国的区域特征,这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从战国到西汉方言基本没有变化。第二,方言中也记载了一些普通语,这些普通语按周祖谟先生的意见,”是以秦晋语为主的”。1上述结论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西汉去战国不远,旧有的历史传统依然顽强存在,司马迁在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对楚地、齐地、河北赵魏等地的风俗描述也能使我们感受到,他生活的时代似乎还未迈出战国的历史之门。可以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从文化上看,战国还远未结束。另一方面,秦汉统一
3、国家对生活的影响也已初露端倪。秦晋方言多为普通语,这与该地的政治中心地位是相适应的。 战国文化在秦汉继续存在的客观事实为我们研究当时政治文化中心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 西汉的政治中心与秦代相同,都是在关中地区。这与制度方面呈现出的所谓”汉承秦制”的特征是一致的。对此,我们当然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上求得解释。但是,这种解释似乎过于宽泛,也不一定符合当时人的认识。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 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同书卷八高祖本纪: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 ,不敢不
4、服。同书卷九五灌婴传: 楚骑来众,汉王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习骑兵,今 为校尉,可为骑将。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愿得大王左右 善骑将者傅之。”以上“秦”、“秦人”、“秦民”诸例中的“秦”,其含义都是指战国故秦而非我们今天所说“秦汉时代”意义上的秦。所以,在秦汉之际的人们心目中,所谓承秦,恐怕主要并不是指继承前一个时代,而是指继承关中故秦而言。这正是上文所说战国文化继续存在的结果。秦指称一个时代,最晚要到西汉中期。史记卷九一琼布传:“琼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同书卷九六张丞相列传:“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
5、书。”这里,司马迁显然是在时代的意义上使用“秦”的概念。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不再列举。 总之,在秦末,”承秦”应是指承战国之秦。这样,”汉承秦制”就由一个时代接续的问题转换为一个地域问题。 刘邦与陈胜、项羽一样,均为楚人。战国后期,秦、楚矛盾非常尖锐。所以在反秦战争中,楚人扮演了主角。2陈胜、项羽都打出了“楚”的旗号。刘邦也不例外,故初起之时称”沛公“。汉书卷一高帝纪孟康曰:“楚旧僭称王,其县宰为公。陈涉为楚王,沛公起应涉,故从楚制,称曰公。”刘邦由“从楚制”转而“承秦制”,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高敏先生在研究秦汉爵制时指出,“刘邦在起义过程中实行的赐爵制,从爵名来说,实因袭了秦国、秦王朝及
6、东方诸国曾经使用过的各种旧爵名,尤其是因袭楚国的官爵名,并非单纯因袭秦制。”“公元前二二年刘邦统一全国后,立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恢复与推行秦王朝的二十等爵制。”?依此说,楚制变为秦制是在统一后发生的。但是,据李开元氏考证,刘邦早在汉元年(前二六)四月进入汉中不久就废除楚制,转而依秦制。4李氏的考证是可以令人信服的。刘邦入汉中即废楚制,“汉承秦制”由此发其端。这当与其时的政治形势有关。刘邦自关中入汉中,事实上已经与项羽决裂,此后再打楚的旗号显然是不利的。因为项羽是楚国旧贵族,在楚地的号召力巨大,刘邦无法与之抗衡,放弃楚制势在必行。此外,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刘邦若想与项羽争天下,仅局促于汉中一隅是不行
7、的,只有再次占领关中才有东进的可能。而在这方面,刘邦是有优势的。正如韩信所说:”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5刘邦在秦地的号召力一如项羽在楚地的号召力,夺取关中既属必要也有可能。这就决定了他在汉中必须走上一条弃“楚”从“秦”的道路。所谓“汉承秦制”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发生的。关于这个问题,研究者多从秦汉历史时代的接续性方面考虑。本文无意排斥旧说,只是想着重强调,项羽之“楚”的存在是促使这一转变出现的直接原因。 刘邦以故秦为依托,并不仅仅表
8、现在制度一端。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汉书卷三九萧何传:“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关中卒”实际就是秦民。这与前引以“秦民”为“骑将”的事例是一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多年战争,刘邦军队实际是以秦人为主,当年的楚人并不多。所以,当“垓下之围”时,项羽听到“四面皆楚歌”后便不禁要问:“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6 汉以秦人为主要支持力量,这在统一以后也是如此。汉书卷二八下志: 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师古曰: 六郡谓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以上六郡都在故秦境内,六郡良家子实际上就是上文所说的”秦民”的后裔。羽林、期门为汉廷之精锐部队
9、,”名将多出焉”。这反映西汉王朝在军事上继续倚重秦人。汉书卷六九传末赞: 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 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皆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班固认识到秦汉以来在军事上倚重秦人的事实,但他以“民俗修习战备”为解释似仍不够充分。因为北方与游牧族接壤,民俗善战者并非山西一地。“山西出将”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秦与西汉都是依靠该地的军事力量取得天下的。这样的历史背景为西汉将政治中心置于关中地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我们注意到,刘邦建国之初,本来是准备建都于洛阳的,只是由于刘敬的建议才转而西进关中。史记卷九八刘敬传: 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变,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读这段史料,容易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似乎西汉建都长安纯属偶然。但联系上述考察,应该说,此项建议并非突然而来,如果没有刘邦在秦地多年的经营;如果没有秦人对刘邦的全力支持,刘敬不一定会提出“因秦之故”的设想,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