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阶段性特征研究.doc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阶段性特征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阶段性特征研究.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
2、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摘 要国内外关于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的研究很多,但关于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组织的现状及其高校志愿服务经历的阶段性研究较少。笔者以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础,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10名高校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高校志愿服务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及问题、高校志愿者选择志愿组织的影响因素;高校志愿组织对志愿者的选拔要求;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阶段性;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志愿者动机以及其收获的变化。在对已有文献及访谈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 高校志愿者选择志愿组织的影响因素包括:
3、志愿组织的知名度;志愿组织的内在价值;志愿组织是否符合个人兴趣、性格;周围志愿者的影响。2. 目前,高校志愿组织对志愿者的选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志愿意向的考察;二是志愿行为的考察。3. 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按照其阶段性特征总体可以分为:“探索了解期”、“平稳服务期”、“调试选择期”;按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心态变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动机相应地经历“明确满足调整”三个阶段;按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心态变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个人的收获体验大致经历以“外在收获”为主、以“内心体验”为主、以“认可需求”为主三个阶段。4. “志愿者流失”按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体验性流失”和“期待性
4、流失”两种。关键词: 高校志愿者 志愿组织 志愿服务生涯AbstractThe studies on volunteers and volunteers services have been largely emphasized in both home and abroad, but few of them focused on the college volunteers,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nd the stages of college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The writer bases on Supers career
5、 development theory, using depth interviews with ten college volunteers for the study. The main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college volunteers select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the requirements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on college volunteer recrui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
6、t phase of college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the change of the volunteers motivation and the volunteers harvest in different stages of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s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analysis, the paper concluded:1. The factors of volunteer select voluntary organization i
7、nclude: the popularity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the intrinsic value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whether suit personal interests and personality; the impact of volunteers around.2. Currently, the college volunteers recruiting emphasizes two aspects, first, the review of the
8、 intention of the college volunteers; the second is the inspection of the voluntary behavior of the college volunteers. 3. College volunteers participate voluntary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college volunteers attitud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period of explo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9、period of steady service, the period of adjus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volunteers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motivation of volunteer experience defined - satisfying - adjustment three stag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volunteers in
10、th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ir personal gain will experience external harvest ,internal experience and recognition needs.4. In different stage of volunteers services, the volunteers lo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loss of experiential and the loss of anticipatory.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1. 形容词 1. do
11、mestic2. internalKey Words: College Volunteer,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Volunteer Career Planning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1第一节 研究背景1第二节 研究意义1一、理论意义1二、现实意义1第二章 概念界定3第一节 志愿组织3第二节 志愿者3一、定义3二、特征4第三节 志愿服务生涯4第三章 文献综述5第一节 志愿者动机研究5一、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5二、国内志愿者动机研究5第二节 志愿服务生涯发展理论6第三节 志愿服务的收获效用研究7一、国外志愿服务效用研究7二、国内志愿
12、服务收获及志愿者流失研究7第四章 研究设计9第一节 研究方法9第二节 访谈实施9一、访谈提纲9二、访谈实施9三、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0四、被访者背景介绍11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12第一节 高校志愿服务环境与志愿服务阶段性分析12一、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有利因素及问题分析12二、高校志愿者与志愿组织之间的“弱选择关系”15三、志愿服务环境对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阶段性特征的影响17第二节 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阶段性特征分析18一、探索了解期18二、平稳服务期20三、调试选择期22四、小结24第三节 高校志愿服务阶段性特征对策研究25一、高校志愿者应做好志愿服务生涯规划25二、高校志愿组织需按
13、照志愿者“阶段性”特征安排工作26第六章 结论28第七章 结语30参考文献31致 谢33访谈提纲34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一节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服务近几年在国内蓬勃兴起。高校志愿服务更是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一面旗帜。特别在一些大型赛会举办、应急救援等领域,高校志愿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参与志愿服务一时间风靡高校,成为一种风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关于高校志愿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型赛事中高校志愿者的研究;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性研究;价值
14、研究等方面。现有研究表明高校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所表现出的服务热情和志愿精神对志愿者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发现了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不稳定性和志愿者流失的问题,但是对参与志愿组织的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阶段性的动态研究不足,本文拟从该角度对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进行研究。 第二节 研究意义本研究选择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阶段性特点作为研究主题,并以高校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理论意义1. 揭示目前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组织服务的现状,从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组织、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角度入手,研究志愿者选择志愿组织的心理偏向的原因,以及志愿者在高校志愿服务过程中的阶段性特
15、征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不同阶段对其动机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影响,探究志愿者在不同服务阶段的收获,从而提出了高校志愿者志愿服务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为高校志愿者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探讨路径。2. 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生涯规划,并将志愿服务生涯规划纳入到人的生涯发展规划中进行理论探讨。二、现实意义1 揭示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核心问题。目前,在高校阶段志愿服务实践中,存在着志愿者流失严重的问题,在之前的研究中主要将志愿者的流失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但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志愿者明显流失存在于志愿服务的两个阶段
16、之中,并详细分析了原因。2 通过研究高校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不同阶段的动机发展与收获变化的特征,有利于高校志愿组织富有针对性地做好志愿者管理服务工作。在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中,可以根据志愿者个人的动机需求科学地分配志愿服务项目,为志愿者提供满足其动机需求的服务岗位,从而提高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和持久性。3 做好高校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生涯规划工作,解决了现阶段志愿服务过程所遇到的种种困惑,有利于促进高校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持续性、稳定性、目的性,从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第二章 概念界定第一节 志愿组织目前,国内外有关志愿组织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并且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缺乏一个权威的定
17、义。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学术界,对于“志愿组织”这一概念的称呼很多,涉及志愿服务的机构被称为“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等,没有统一规范的表述。本文为了叙述和表达得更清晰,参考西方学术界的概念“voluntary organization”,将上述称呼统称为“志愿组织”。学术界,鲜有专家对志愿组织进行准确清晰的定义,但是,在一些志愿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中有较完整且较权威的定义。下面是广东省、香港地区对志愿组织的定义。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第三条载明:“本条例所称青年志愿者组织是指从事志愿服务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包括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下属的青年
18、志愿者服务站、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 北京志愿者协会编著,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第4页。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将“志愿组织”称为“义工组织”,并将后者定义为“以推动义工服务和任用义工为主的机构、组织、社会或小组,界别可多元化,如学校、社会福利服务、医疗、政治、环保、文娱康体、地区事务等,皆有义工组织协助推动本地义务工作。” 同上,第4页。从上述志愿组织的定义看,我们可以发现志愿组织的概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有组织地开展活动,而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第二,以推广或从事志愿行为为己任。根据莱斯特萨拉蒙的研究,志愿组织通常表现出以下六个关键特征,分别是:组织性
19、、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第二节 志愿者一、定义志愿者(英文Volunteer)一词在大陆比较通用,但香港多译为“义工”,台湾则译为“志工”,关于志愿者的定义也尚未统一。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平安幸福,“志愿者培训(2):志愿服务的概念、价值和意义”,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
20、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互动百科,志愿者,志愿者通常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其行为的目的不以报酬衡量。二、特征虽然学术界关于志愿者的定义尚未统一,但在志愿者概念的界定中普遍认同以下几个特征:1.志愿者是无偿,是不计报酬的;2.志愿者与被帮助者处于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3.志愿者不仅是给予了他们帮助,同时也得到了多重收获;4.志愿者的终极目标是对社会的回报;5.志愿者是用自己的
21、生命去影响他人。 同上。有的学者将“根据组织使命与工作任务的需要,招募而来”作为志愿者的前提条件,并将我国志愿者的特征概括为:来源的广泛性、参与动机的多样性、志愿行为的随意性以及组织文化理念的传承性。 李丹,王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胜任特征模型研究,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2期,第36-37页。本文在访谈对象选择中对志愿者的概念界定为高校阶段参加志愿组织的志愿者,文中称之为“高校志愿者”。第三节 志愿服务生涯目前,国内志愿者的已有研究中还没有出现关于志愿服务生涯的研究,但是在国外以及台湾地区,由于拥有较长的志愿服务的实践,并且志愿服务的开展也比较广泛,对人的影响较大,已经出现了关于人
22、的志愿服务生涯的发展研究,但是在描述中采用“志工生涯”、“志工生涯发展”等词汇。在大陆地区,由于志愿服务兴起时间较短,对志愿服务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关于志愿者志愿服务生涯还没有准确的描述。本文拟采用“志愿服务生涯”一词用以描述志愿者一生中参与志愿服务经历的概念。第三章 文献综述第一节 志愿者动机研究一、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志愿服务源于西方宗教的积善行德的意图,在国外,对志愿者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也相对较充分。这里仅就与本课题相关的志愿者动机及其与志愿服务的匹配性研究等文献进行梳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Synder 为代表的一批国外研究者开始从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
23、alysis)的角度探讨分析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功能分析的思想直接来源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强调意识等心理现象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功能。 肖立、黄蓝: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述评,载:法制与社会(理论新探),2007年10月,第862页。Omoto和Synder两位学者在态度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艾滋病患者援助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志愿服务的五种功能,对应于志愿者的五类参与动机:表达价值观、理解、个人发展、社区关怀、增强自尊。 同上,第862页。随后,Clary等人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志愿者的六类参与动机,分别是:价值观表达型、学习理解型、社交型、职业生涯型、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政治教育 硕士论文 志愿者 参与 志愿 服务 阶段性 特征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