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微服务我们需要哪些基础框架.docx
《实施微服务我们需要哪些基础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微服务我们需要哪些基础框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施微服务我们需要哪些基础框架实施微服务,我们需要哪些基础框架? 微服务(MicroServices)架构是当前互联网业界的一个技术热点,圈里有不少同行朋友当前有计划在各自公司开展微服务化体系建设,他们都有相同的疑问:一个微服务架构有哪些技术关注点(technical concerns)?需要哪些基础框架或组件来支持微服务架构?这些框架或组件该如何选型?笔者之前在两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参与和主导过大型服务化体系和框架建设,同时在这块也投入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有一些经验和学习心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服务注册、发现、负载均衡和健康检查 和单块(Monolithic)架构不同,微服务架构是由一系
2、列职责单一的细粒度服务构成的分布式网状结构,服务之间通过轻量机制进行通信,这时候必然引入一个服务注册发现问题,也就是说服务提供方要注册通告服务地址,服务的调用方要能发现目标服务,同时服务提供方一般以集群方式提供服务,也就引入了负载均衡和健康检查问题。根据负载均衡LB所在位置的不同,目前主要的服务注册、发现和负载均衡方案有三种: 第一种是集中式LB方案,如下图Fig 1,在服务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有一个独立的LB,LB通常是专门的硬件设备如F5,或者基于软件如LVS,HAproxy等实现。LB上有所有服务的地址映射表,通常由运维配置注册,当服务消费方调用某个目标服务时,它向LB发起请求,由LB
3、以某种策略做负载均衡后将请求转发到目标服务。LB一般具备健康检查能力,能自动摘除不健康的服务实例。服务消费方如何发现LB呢?通常的做法是通过DNS,运维人员为服务配置一个DNS域名,这个域名指向LB。 Fig 1, 集中式LB方案 集中式LB方案实现简单,在LB上也容易做集中式的访问控制,这一方案目前还是业界主流。集中式LB的主要问题是单点问题,所有服务调用流量都经过LB,当服务数量和调用量大的时候,LB容易成为瓶颈,且一旦LB发生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另外,LB在服务消费方和服务提供方之间增加了一跳(hop),有一定性能开销。 相关厂商内容 手机百度APS深度剖析 手淘如何从无到有
4、的Hybrid App框架创建历程。 万人在线直播教室如何搭建? 公司高速发展,研发团队如何调优 支付宝红包瞬时支付量挑战双十一零点峰值! 相关赞助商 全球架构师峰会,12月18-19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精彩内容邀您参与! 第二种是进程内LB方案,针对集中式LB的不足,进程内LB方案将LB的功能以库的形式集成到服务消费方进程里头,该方案也被称为软负载(Soft Load Balancing)或者客户端负载方案,下图Fig 2展示了这种方案的工作原理。这一方案需要一个服务注册表(Service Registry)配合支持服务自注册和自发现,服务提供方启动时,首先将服务地址注册到服务注册表,服务
5、消费方要访问某个服务时,它通过内置的LB组件向服务注册表查询目标服务地址列表,然后以某种负载均衡策略选择一个目标服务地址,最后向目标服务发起请求。这一方案对服务注册表的可用性(Availability)要求很高,一般采用能满足高可用分布式一致的组件来实现。 Fig 2, 进程内LB方案 进程内LB方案是一种分布式方案,LB和服务发现能力被分散到每一个服务消费者的进程内部,同时服务消费方和服务提供方之间是直接调用,没有额外开销,性能比较好。但是,该方案以客户库(Client Library)的方式集成到服务调用方进程里头,如果企业内有多种不同的语言栈,就要配合开发多种不同的客户端,有一定的研发和
6、维护成本。另外,一旦客户端跟随服务调用方发布到生产环境中,后续如果要对客户库进行升级,势必要求服务调用方修改代码并重新发布,所以该方案的升级推广有不小的阻力。 进程内LB的案例是Netflix的开源服务框架,对应的组件分别是:Eureka服务注册表,Karyon服务端框架支持服务自注册和健康检查,Ribbon客户端框架支持服务自发现和软路由。另外,阿里开源的服务框架Dubbo也是采用类似机制。 第三种是主机独立LB进程方案,该方案是针对第二种方案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折中方案,原理和第二种方案基本类似,不同之处是,他将LB和服务发现功能从进程内移出来,变成主机上的一个独立进程,主机上的一个或者多个
7、服务要访问目标服务时,他们都通过同一主机上的独立LB进程做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见下图Fig 3。 Fig 3 主机独立LB进程方案 该方案也是一种分布式方案,没有单点问题,一个LB进程挂了只影响该主机上的服务调用方,服务调用方和LB之间是进程内调用,性能好,同时,该方案还简化了服务调用方,不需要为不同语言开发客户库,LB的升级不需要服务调用方改代码。该方案的不足是部署较复杂,环节多,出错调试排查问题不方便。 该方案的典型案例是Airbnb的SmartStack服务发现框架,对应组件分别是:Zookeeper作为服务注册表,Nerve独立进程负责服务注册和健康检查,Synapse/HAproxy
8、独立进程负责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Google最新推出的基于容器的PaaS平台Kubernetes,其内部服务发现采用类似的机制。 服务前端路由 微服务除了内部相互之间调用和通信之外,最终要以某种方式暴露出去,才能让外界系统访问到,这就涉及服务的前端路由,对应的组件是服务网关(Service Gateway),见图Fig 4,网关是连接企业内部和外部系统的一道门,有如下关键作用: 1. 服务反向路由,网关要负责将外部请求反向路由到内部具体的微服务,这样虽然企业内部是复杂的分布式微服务结构,但是外部系统从网关上看到的就像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服务,网关屏蔽了后台服务的复杂性,同时也屏蔽了后台服务的升级和
9、变化。 2. 安全认证和防爬虫,所有外部请求必须经过网关,网关可以集中对访问进行安全控制,比如用户认证和授权,同时还可以分析访问模式实现防爬虫功能,网关是连接企业内外系统的安全之门。 3. 限流和容错,在流量高峰期,网关可以限制流量,保护后台系统不被大流量冲垮,在内部系统出现故障时,网关可以集中做容错,保持外部良好的用户体验。 4. 监控,网关可以集中监控访问量,调用延迟,错误计数和访问模式,为后端的性能优化或者扩容提供数据支持。 5. 日志,网关可以收集所有的访问日志,进入后台系统做进一步分析。 Fig 4, 服务网关 除以上基本能力外,网关还可以实现线上引流,线上压测,线上调试(Surgi
10、cal debugging),金丝雀测试(Canary Testing),数据中心双活(Active-Active HA)等高级功能。 网关通常工作在7层,有一定的计算逻辑,一般以集群方式部署,前置LB进行负载均衡。 开源的网关组件有Netflix的Zuul,特点是动态可热部署的过滤器(filter)机制,其它如HAproxy,Nginx等都可以扩展作为网关使用。 在介绍过服务注册表和网关等组件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化的微服务架构图(Fig 5)来更加直观地展示整个微服务体系内的服务注册发现和路由机制,该图假定采用进程内LB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机制。在下图Fig 5的微服务架构中,服务简化为两
11、层,后端通用服务和前端服务。后端服务启动时会将地址信息注册到服务注册表,前端服务通过查询服务注册表就可以发现然后调用后端服务;前端服务启动时也会将地址信息注册到服务注册表,这样网关通过查询服务注册表就可以将请求路由到目标前端服务,这样整个微服务体系的服务自注册自发现和软路由就通过服务注册表和网关串联起来了。如果以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的视角来看,网关类似Proxy代理或者Faade门面模式,而服务注册表和服务自注册自发现类似IoC依赖注入模式,微服务可以理解为基于网关代理和注册表IoC构建的分布式系统。 Fig 5, 简化的微服务架构图 服务容错 当企业微服务化以后,服务之间会有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施 微服 我们 需要 哪些 基础 框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