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钱学森有感范文.doc
《观钱学森有感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钱学森有感范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钱学森有感范文 “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钱学森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钱学森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钱学森观后感1#钱学森这部影片讲述了钱学森1935年赴美留学,十年后他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当其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却按耐不住回国的愿望。可是,美国移民局却抄了他的家,限制了他的自由长达五年之久。当时,世界进入冷战时期,在美国,钱学森经历了被逮捕、保释,再被软禁,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更被迫参加了无数的听证会。钱学森在美国“听证会”时,美国国防海军次长说:“他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
2、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应对美国人的威胁,钱学森从容不迫的回答:“我必将效忠中国人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面临各种选择。对于钱学森来说,祖国和人民,永远放在了第一位。爱国情怀,是支持他度过难关,取得辉煌成就的源泉。无论条件多么艰难,钱学森把压力化为动力,用满腔的爱国之心,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齐,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十分艰苦,能够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
3、无可替代的贡献。影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倾以温柔的手法诠释了钱老的半壁人生,他的爱国心、他的贡献、他的信念、他的感情,细腻而坚韧。1.爱国之心。钱学森明白自我的祖国正在建设中,正需要他这样有新技术、新知识的人,正因他明白自我是中华儿女,他身体里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热血,但临行前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拘捕,遭受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他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经过我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国际友人的热心援助,冲破重重阻力,于1955年10月回到祖国,并立即投入到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中。在个人发展与祖国建设的决斗中,他毅然站在了祖国的土地上,所以他不仅仅是一位“中国导弹之父”,也是
4、一位爱国赤子。2.刻苦钻研的精神与渊博的知识。钱学森同志先后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教、讲师、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教授,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教授和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等职,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的研究。他与导师共同完成的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的“卡门钱近似”公式,使他在28岁时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独立完成的关于薄壳体稳定性的研究,使他在航空技术工程理论界获得很高声誉。他提出的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超前设想和科学预见,尤其是执笔撰写的有关美国战后飞机和火箭、导弹发展展望的报告,奠定了他在力学和喷气推进领域的领先地位。在美国遭软禁的五年时刻
5、内写成了工程控制学著作,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夫人蒋英的支持。蒋英在音乐界享有盛誉,但祖国的召唤,使她毫不犹豫地放下了自我的音乐梦想,为钱学森生儿育女,照顾家庭,尤其是影片最终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的那句话,中国能够没有像我这样的音乐家,但不能没有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我愿意为此付出一切。能够看出正是爱人蒋英的一向支持为钱老的事业成功作出了很大支持。钱老的事迹对我们来说是精神的洗礼,观影后获得了无限的正能量。虽然我们不能像钱老那样伟大,但我们能够在自我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业。钱学森观后感2近日,电子所组织党员和团员观看了人物传记电影钱学森。影片生动再现了钱学森富有传奇色彩
6、的人生。观看电影前,我对于钱学森的了解仅有“中国导弹之父”,看完电影后,各种感动、敬仰充满脑海,让我对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肃然起敬。钱学森1934年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之后留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扎实的功底加上先进的科研条件,帮忙他在自我的领域上获得重大成就。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然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环境,立志要为当时百废待兴的祖国做贡献。由于钱学森参与了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美国政府对这位科学巨匠的回国路设
7、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不惜对他进行迫害。电影中有一幕是他在移民局问话后不顾吵醒孩子锤钉受损家具的极端心态把钱老当时复杂的心境完全展现出来。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钱学森最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回国后的钱学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应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白手起家,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后,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影片的开始与后面的接应的那一画面,也同样是卫星的发射成功,也同样是震撼人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钱学森 有感 范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