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doc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THE BOOK REPORT Of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二一年十一月摘 要本文分析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逻辑架构,简要介绍了该书所论述的现代化过程中有关政治秩序、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关系、政党等政治组织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革命的不同类型和作用、改革的不同策略等主要观点。浅谈了该书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若干启示和对该书的一点批判。关键词:现代化 政治秩序 政治制度化 改革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初版于1968年,一经推出就引起极大反
2、响。当时籍籍无名的亨廷顿凭此饮誉学界。正如书名所示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传统国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政治发展,而作者关注的焦点是政治秩序。本书紧扣现代化这条主线(蔡建波等,1999)以政治制度化水平和政治参与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分析框架(亨廷顿,1968),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宏大图景,是一次构筑政治变迁大构架理论的认真努力(福山,1968)。本书共有七章,逻辑架构如下:第一章引入核心概念、阐释主要观点,构建并提出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运用第一章的理论框架剖析了美国和欧洲政治现代化的不同方式,即使读者进一步熟悉作者的分析理路,也为之后的第三章至第七章传统国家的现代化分析提供了参
3、照实例。第三章至第六章详尽地分析了传统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不同阶段和方式,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可视为一个整体,也是本书的重点。第七章也即最后一章强调了政党在现代化过程中在建立政治秩序和实现政治稳定上的重要作用。下面分章论述本书的主要观点。第一章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亨廷顿,1968)。有效能的政体和衰微的政体造成政治差距,比独裁和民主政体之间的差距更大。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有四组衡量指标:适应性-刻板性
4、;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因此作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政府组织制度化创造和带来的东西。公共利益就是公共机构的利益(亨廷顿,1968)。在这里作者显然对机构的利益和公共机构中个人的利益做了严格的区分。作者的第二个主要观点是现代化过程导致不稳定。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动乱(亨廷顿,1968)。稳定的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两级:发达或赤贫。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会导致不稳定呢?作者提出了如下解释: 1、现代化过程中新观念的传播(社会动员)提高了人民的期望,而如果经济发展和
5、政治制度无法满足人民的期望那么将导致社会颓丧。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如下公式: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社会颓丧/流动机会=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亨廷顿,1968)。在大多数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流动机会的缺乏和政治制度化程度的低下(现代化打倒了旧权威却没有建立新权威)导致政治动乱程度的增加。2、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20世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社会福利等问题接踵而来,政治组织很难同时处理那么多棘手的问题。3、现代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而新观念的传播使不平等的合法性降低。两者结合造成主观上的不平等感,
6、因而导致暴力和动乱。作者最后以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区分了传统政体和现代政体,以政治制度化水平的高低区分了发达政体和不发达政体,以“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即政治稳定性的高低区分了公民政体和普力夺政体。第二章政治现代化:美国和欧洲之比较。作者首先提出了政治现代化的三个维度:权威的合理化(权力的集中),结构的分离(权力的专门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权力的扩大)。根据这三个维度在政治现实中产生的不同顺序,政治现代化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欧陆型即先权威合理化,继而结构分离,最后扩大政治参与;英国型即先结构分离,继而权威合理化,最后扩大政治参与;美国型:即先扩大政治参与,继而权威合理化,最后结构分离。作者认
7、为美国和欧洲的政治体制有重大的区别。欧洲国家的政体权力集中,不同功能的权力由不同的机构来行使。但美国的权力是分立的,且不同机构分享各种不同的权力。总体上来说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原始的,有英国都铎时期的遗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欧洲国家的社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贵族、僧侣等传统势力的反对力量大,因此需要集权来对抗传统势力,而美国反对现代化的力量相对弱小,所以集权程度就不高。美国社会天生就是现代化的,因此无需强大政府来实现社会现代化(亨廷顿,1968)。20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前身多为传统国家,他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多学习欧洲而不是美国的经验。第三章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作者首先指出政治体制的两个基本功能:政
8、策创制和同化新的社会势力。对处在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权力越集中越有利于政策创制和新社会势力的动员。作者指出权力如财富即可扩大又可缩小,即可集中又能分散。一个社会中的权力总量取决于该社会中相互影响关系即一个人或集团的行为导致另一个人或集团的行为变化的那种关系的数量和强度(亨廷顿,1968)。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政治现代化时间维度上的三个挑战:首先集中必要的权力在传统政治、经济、社会中造成变革;其次扩大权力,吸收新近动员起来的团体参政,创立一套现代体制;最后在各参政团体进一步分散权力的诉求下确立团体和机构间相互制衡的机制。但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会面临两个悖论。第一阶段上的现代化悖论是:传统的
9、多元政治抗拒现代化的专制,自由被用来反对平等,而专制主义反而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第二阶段上的悖论是:君主集权的改革造就了渴望参政的新团体,但却由于专制而缺乏参政的制度化途径。这深刻地反映出君主制等传统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君主政体之父最终被其现代化之子所吞噬(亨廷顿,1968)。作者由此提出了君主制覆灭后国家走向的三种可能:寡头君主制(君主只是合法性象征,实质是寡头统治);普力夺政体;全面革命:重塑社会和政治。第四章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普力夺”指政治的社会化,在这种社会里军队、商人、学生、劳工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干政。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家有效政治制度的缺乏或软弱。在一个既没有有效的政
10、治机构,也没有能力去发展这些政治机构的社会里,社会和经济现代化带来的后果就是政治混乱(亨廷顿,1968)。普力夺社会具有如下特征:没有政治制度的合法中介和政治共识;权力支离破碎,权威减弱;缺乏共同体和有效的政治机构;各种社会势力直接相互作用。根据政治参与的不同阶段,普力夺社会可分为寡头普力夺、激进的中产阶级普力夺和群众普力夺。寡头普力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地主、教会和上层军官主宰社会,社会机构的权力划分不明确,统治阶级集各方面的领导权于一身。几乎所有的寡头普力夺都会过渡到激进普力夺,具体的演变有三种途径:独立战争;中产阶级参政;西方殖民主义。激进普力夺社会的根源是城乡之间的差别,典型特征是城市的不
11、稳定。在激进普力夺社会中农村将发挥类似“钟摆”的作用。如果政府能获得农村的支持则城市的不稳定遭到遏制。如果农村地区保持冷漠,那么政府则听任城市暴民和学生的摆布。如果农村反对现有制度,则将爆发革命。激进普力夺表现为中产阶级参政,其中最积极的是学生和军人。因为没有制度化的表达渠道,在这种社会中,一个集团的行动刺激另一个集团采取行动,进而导致政治参与的扩大。劳工作为一个集团参与政治标志着从激进型普力度演变为群众型普力夺。作者特别强调了军队在不同时期扮演的不同角色。在寡头普力夺社会军队已经现代化,他们是中产阶级的先锋队,力求改进国家和社会。在激进普力夺时期,即中产阶级成为城市政治主导后,军队成为仲裁和
12、稳定器,作用是专业化的而非政治的。在大众普力夺时期,即城市下层阶级参与政治时,军队会变成现有秩序的维护者,变成阻碍大众参政的“拦路虎”。普力夺社会往往陷入政治动乱的恶性循环,趋于固守和往复。那么怎样才能跳出普力夺社会的“诅咒”呢?作者认为政治行动成功的机会取决每个阶段不同的社会集团和政治领袖。在寡头普力夺时期,如果贵族和寡头能主动寻求选票发展政党,则国家可能摆脱普力夺社会。如果不成功则中产阶级开始参政,社会演进到激进普力夺阶段,此时机会落入军人之手。如果军人适当限制政治参与,努力建立社会秩序则可成功摆脱激进普力夺的纠缠,否则社会将进入大众普力夺阶段。此时建立政治秩序的机会落入革命者之手。第五章
13、革命和政治秩序。作者认为革命是对一个社会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神话,以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暴烈的国内变革(亨廷顿,1968)。革命是罕见的,是现代化特有的,是使传统社会现代化的手段。革命包涵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意识迅速扩展,新集团被迅速动员投入政治去摧毁现存的政治制度;二是创立新的政治制度。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第一,政治制度无法为新生社会力量参与政治和新的社会精英进入政府提供渠道;第二,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社会势力具有参政的愿望并只能在政治领域中施压方能实现自己的要求。作者匠心独运地将革命划分为两种类型:西方型和东方型。西方型革命以俄国十
14、月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为典型,其主要特点是:1、革命的敌人是软弱的传统政体,革命发生在传统政体极为软弱或崩溃之时;2、革命开始于城市,迅速取胜之后向农村地区扩展;3、革命中斗争的双方是温和派和激进派。东方型革命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其主要特点是:1、革命的敌人是基础狭窄的现代化政权;2、革命开始于农村,经历漫长的时间夺取城市进而获胜;3、斗争的双方是革命者和政府。作者对现代化国家中游民无产阶级、产业工人、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及农民对革命的态度作了经典的分析。作者认为游民无产阶级看似革命实则保守,原因在于他们从农村移民到城市生活已经相对改善,他们更关心吃、住等现实问题而农村传统的价值观使他
15、们倾向于政治消极。但作者提别提到第二代的问题,认为他们的革命性会比他们的父母大大增强。产业工人一般只关心具体而经济性的目标,不会刻意去改造政治秩序。中产阶级在其形成过程中的革命性很强。最坚定、最极端和最不妥协的政府反对派在大学里(亨廷顿,1968)。当然随着中产阶级的逐渐扩大,这个阶级会渐趋保守。农村在革命中则扮演着“钟摆”的角色。它不是稳定的源泉就是革命的源泉(亨廷顿,1968)。农民的革命性大小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生存条件。没有哪一个社会集团会比拥有土地的农民更加保守,也没有哪一个社会集团会比田地甚少或者缴纳过高田租的农民更为革命(亨廷顿,1968)。既然如此,革命的可能性就取决于中产阶级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化 社会 中的 政治 秩序 读书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