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doc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晓庄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实践报告所在院(系、班级):_物电院 _学生姓名(学号):成员1:成员2:成员3:成员4:组长及联系方式:_ _指导教师:_ _是否参与评优(是/否)_是 _实践起止日期:二一三年 十一月 至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一三年十一月附:实践教学分组及计划安排选 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山陵选题理由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打造为旅游景点,发展当地旅游业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革命老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很多人只是单单把这些教育基地当
2、做旅游胜地来观光,这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到底如何整合才能发挥这些教育基地真正的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小组及成员分工:构思并撰写选题表以及实践报告:材料整理,访谈记录:拍照、材料搜集:问卷编写组长及联系方式调查方案(开展问卷调查的小组,须附调查问卷原稿)1. 小组成员去南京主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中山陵,感受爱国主义精神2. 在这两个地方发放问卷并采访游客3. 将两地进行对比,分析哪个基地的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更好4.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两地就针对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5. 撰写报告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一、 实践名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
3、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二、 实践地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山陵三、 实践时间: 2013年11月14日四、 问题提出:又到了每学期社会实践的时候了,这次的近代史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组选择“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作为主题,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中山陵的对比,尝试分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协调开发整合的对策。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打造为旅游景点,发展当地旅游业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革命老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很多人只是单单把这些教育基地当作旅游胜地来观光,这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到底如何整合才能发挥这些教
4、育基地真正的最大的功能和作用。五、 问卷简介:我们组的问卷实际是小组共同完成的,说句实话这个主题的问卷出起来还真是有难度的,因为会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并不十分了解。如果出的太晦涩的话那我们在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问题,出的太浅显又可能不足以了解问题。经过一番苦想,我们组的问卷共出了10个问题。前9题为选择题,皆是围绕我们组的这个社会实践主题而展开的。最后一题为开放的简答题,让参观者自己就越来越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变得商业化说一说自己的看法。问卷整体简明扼要,最关键的问题应该都涉及到了。但是就在调查已经开始之后,我们突然想起如果能把参加填写问卷的人的年龄都记录下来,那么我们在分析时就可以再
5、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来分析一下,使我们的问卷分析更加完美。于是我们让参加问卷填写的人在最后一题的后面写上了自己的年龄,一些热心的游客还写上了自己的职业。六、 实践过程:薄雾笼罩了整个天空,丝丝细雨落在肩上使人不觉惆怅。大家共同商讨后将实践的时间定在了11月14号。这样的天气让原本就决定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我们心情更加复杂。大概9点半我们到达了纪念馆,本来准备在馆外就发放部分问卷但因为天气的原因不得不放弃,随即我们进入了馆内。在馆内我们发放了问卷,并且小声采访了一位叔叔。离开纪念馆时时间尚早再加上鱼已经停了,于是我们将原定于11月16号去的中山陵实践调查临时改为14号一同进行。下午1点我们到达中山陵
6、,在那里完成了剩下的问卷并采访了一位女士完成了小组视频。回到学校后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之后工作。七、 问卷分析:第1题、第2题、第11题(年龄) 实践当天我们在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机选择了60位游客为我们做问卷,其中大概一半是学生,一半不是。当被问道来此处的目的时还是绝大多数的人说自己来此处的目的既是旅游也是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也有少数的人很诚实,说自己来此处就是为了单纯的旅游。当然也有少数的人说自己来此处是为了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因为我们的问卷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中山陵两处发放的,而且根据我们的回忆,选择“为了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答案的大多是在那里的。这样的答案还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的,指望大多数人
7、去中山陵是为了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当然是不够现实的,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反思历史,感受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也就已经很好了。 第3题、第6题、第9题、第10题 对于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归入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只有极少的人认为这是不好的,不应该发展的,大多数的人认为这样做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表示并不清楚。这样的结果也告诉我们人们对于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甚至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现状已经是普遍接受了。是的,归入旅游业的发展的确可以扩大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名声,也会有更加专业的团队来对其进行保护管理,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长久发展是有好处的。但大家也都十分担心归入旅游业之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会失去原来的意义,这就
8、看到了我们问卷的第6题,提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之间的矛盾近50%的人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但并不大,也许他们的观点是只要不过分强调它的旅游意义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再转而看第10题的答案,很多的人都提到在变得商业化的同时不要失去其本质的问题,我想这也就是大家的期望了,可以发展,但请不要忘记根本。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很排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变得商业化,他们的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应该是以教育民众为目的面向大众免费开放的。在第9题中几乎95%的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不应该像其他旅游胜地一样采取收费措施的,这让我们看到了大众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的渴望。 第4题、第6题 第
9、4题是你去过几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很明显,去过5个以上参观的人并不占多数。南京是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六朝古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除了北京就属这里最多。我们从一些资料了解到,南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约有近30处,其中一半是免费开放的。如果在南京生活或是学习的人都不会常常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话那是不是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了问题呢。还令人担忧的是第6题的问题,就是对于自己所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否熟悉。我们组去的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中山陵两个地方,应该说这两个地方发生的历史事件是我们自上初中以后就会反复在历史书上接触到的,问卷的结果虽然说比较了解的人占了大多数,可不太了解的
10、人却多于充分了解的人。我们实践的地方还有一个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如果换成类似总统府之类的其他地方结果会不会更加夸张呢。 第7题、第8题 所有的人都认为学校有必要安排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的,由学校安排学生去参观无疑是最好的办法,若是在历史书上学习了某段历史再能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亲自去看一看,这样对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绝大多数的人觉得只有学校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和多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两者结合才能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发挥到最大。八、 思考与反思:其实近些年来,由于全国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各个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文化与旅游的冲突,就像三年前的四川江油、
11、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争夺李白故里一样,“诗仙”一下变成了“财神爷”。当时不少人站出来说李白不是用来消费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加不能用来消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不论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是在中山陵,很多参观者都是拿着相机一路拍到底,这样的参观跟去风景区旅游有什么区别。当然时至今日我们也应该接受,不太可能会有人为了单纯的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去一些基地参观,就像之前说的也像我们的标题所说的,我们还是可以做到“旅游不忘爱国”的。如果说要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中山陵两处做一个对比的话,我们觉得还是中山陵的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的更好些。针对这个主题或许选择南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近现代史 社会实践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