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docx
《实验五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 实验学时: 4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内管与强化内管的差异。 二、实验内容 1、测定空气与水蒸汽经套管换热器间壁传热时的总传热系数。 2、测定空气在圆形光滑管中作湍流流动时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3、测定空气在插入螺旋线圈的强化管中作湍流流动时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4、通过对本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ai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两流体间壁传热时的传热速率方程为 Q=KADtm 式中,传热速率Q可由管内、外任一侧流体热焓值的变化
2、来计算,空气流量由孔板与压力传感器及数字显示仪表组成的空气流量计来测定。流量大小按下式计算: Vt1=C0A02DPrt1其中:C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0.65; A0孔的面积,m; DP孔板两端压差,kPa; 2rt1空气入口温度下的密度,kg/m3。 实验条件下的空气流量V需按下式计算: 273+t273+t13V=Vt1其中:t换热管内平均温度,; 1 t1传热内管空气进口温度,。 测量空气进出套管换热器的温度t( )均由铂电阻温度计测量,可由数字显示仪表直接读出。 管外壁面平均温度tW( )由数字温度计测出,热电偶为铜康铜。 换热器传热面积由实验装置确定,可由式计算总传热系数。 流体无
3、相变强制湍流经圆形直管与管壁稳定对流传热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函数关系为: Nu=f(Re,Pr,ld) 对于空气,在实验范围内,Pr准数基本上为一常数;当管长与管径的比值大于50 时,其值对Nu准数的影响很小,故Nu准数仅为Re准数的函数,因此上述函数关系一般可以处理成: Nu=BRe m式中,B 和 m为待定常数。 由下式可以计算空气与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 a=QA(tW-t)式中,t空气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tW管外壁面平均温度,。 然后计算 Nu=adl ,Re=durm调节不同的空气流量,可以获得多组NuRe数据。将数据绘制在双对数坐标中,则函数关系式变为: logNu=mlogR
4、e+logB 确定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求出待定常数m和B的值。 确定空气在强化管内和普通圆形光滑管内换热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原理和方法相同,不过,在类同条件下待定常数数值不同。 2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实验装置见下图 1-液位计; 2-储水罐; 3-排水阀; 4-蒸汽发生器; 5-强化套管蒸汽进口阀; 6-光滑套管蒸汽进口阀; 7-光滑套管换热器; 8-内插有螺旋线圈的强化套管换热器; 9-光滑套管蒸汽出口; 10-强化套管蒸汽出口; 11-光滑套管空气进口阀; 12-强化套管空气进口阀; 13-孔板流量计;14-空气旁路调节阀; 15-旋涡气泵; 16-蒸
5、汽冷凝器 以饱和蒸汽为加热介质,加热空气。饱和蒸汽走套管壳程,空气走管程。空气由旋涡气泵提供,由孔板流量计计量其流量。 套管规格:内管F221mm;外管F573.5mm;换热长度为1.20m。 六、实验步骤 1.实验前的准备,检查工作 (1) 向水箱中加水至液位计上端。 (2) 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是否全开。 (3) 检查蒸气管支路各控制阀和空气支路控制阀是否已打开,保证蒸汽和空气管线的畅3 通。 (4) 接通电源总闸,设定加热电压,启动电加热器开关,开始加热。 2. 实验开始 (1) 打开加热开关一段时间后,蒸汽发生器内的水经过加热后产生水蒸汽,并经过空气冷却器冷凝后回到储水槽中。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 实验 套管 换热器 传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