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草莓超早熟无公害高产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该技术是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校建立的可在春节和元旦上市的“无加温冬季草莓早熟半早熟栽培技术”之后的草莓栽培技术又一重要突破。利用引进甜查理鲜食草莓品种、卡玛鲁沙等出口草莓品种以及钻石等珍稀草莓品种,在建立的系统化高产栽培技术基础上,通过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全新的育苗方法,以无公害栽培方式,促进草莓花芽提早分化、超早成熟。转让内容:草莓超早熟无公害高产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培育的草莓比现有草莓提前一至两个月成熟,可于10至11月上市销售,亩产可达4000kg。10-12月草莓断档期亩产可达1500kg,平均价格超
2、过400元/kg,经济效益显著。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无公害果蔬及作物连作障害防治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圣泰科技有限公司成果简介: 利用氰胺化钙、太阳能、秸秆还田综合作用的土壤消毒技术对土壤进行处理,实现彻底消毒、杀灭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改良和培肥地力、消除连作障害,使作物恢复最佳生长的状态,保障农产品安全,建立作物生产的清洁机制和良性循环模式,以达到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青岛的草莓产区、莱西胡萝卜产区,寿光蔬菜产区、金乡大蒜产
3、区获得成功应用。对近几年来发生的“毒韭菜”、“毒姜”等事件有较好的借鉴作用。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该项技术不需要高温条件,使保护地栽培以及露地作物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以实现消毒操作,达到常年进行土壤消毒的目的,通过处理后 1.使次生盐渍土脱盐;2.补充钙离子,平衡土壤酸碱度及微生物,抑制有害病菌的产生;3.消除病源菌,杀灭害虫;4.降解土壤有毒、有害成分,化解作物根际分泌物毒素;5.达到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迅速 培肥地力和土壤改良、消除连作障害。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
4、号邮编:266109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与老园重茬更新综合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通过对山东省苹果主产区的老果园土壤养分、酸碱度及微生物的研究表明,20年生以上的老果园普遍存在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失衡、土壤酸化等问题。项目采用矮化自根砧密植栽培模式,配合主要根系分布区土壤局部改良,克服“连作障碍”的技术思路,根据老果园土壤分析结果,研制了苹果重茬栽培专用有机基质,对老果园土壤进行局部改良,有效恢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平衡;利用结果早、根系分布浅、适应性强的M9T337脱毒优系矮化自根砧带分枝果苗,以矮化集约栽培技术,成功克服了“连作障碍”,建立了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苹果园。其主要技术环
5、节包括“园地、 砧木、品种选择,苗木准备、土壤整理、栽植密度与架势的确定”等几个方面。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新型农用PP无纺布果袋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沃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成果简介:PP无纺布作为目前公认的可降解无公害材料,不仅能充分满足“绿色农业”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建设低碳生活的需求, 改变了常规纸质、塑料薄膜的缺点,可有效提高果品品质,减少木浆纸的使用,从而保护森林。无纺布果袋的主要特点是防水、透气、环保、颜色可调。在苹果、梨、葡萄、桃、冬枣、草莓
6、等水果上的试验表明: PP果袋可以有效改善果实生长发育的微环境,显著提高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花青苷、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外观品质,提高综合鲜食品质,降低果实病害的发生率。将这种果袋应用在番茄、黄瓜、茄子等瓜果蔬菜的清洁生产上更具有独特的作用。转让内容:新型农用PP无纺布果袋及生产技术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水肥一体化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在加压灌溉条件下,灌溉与施肥(用药)相结合,根据作物对水分、养分的需求规律和土壤中水分、养分的状况,将
7、肥料、药物按照科学配方溶解在灌溉水中,把水分和养分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技术能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节水、节肥、省时、省工的效果,并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现已开展小麦水肥一体化、蔬菜水肥一体化、茶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应用。转让内容:各类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花生深加工系列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花生深加工系列技术由9项内容集成:双酶法制取花生活性肽技术;低变性花生蛋白的制取与改性技术;低变性花生蛋白粉保鲜与应用技术;花生低
8、温分段控温速冷脱红衣工艺技术;超声波辅助水法提取天然花生色素技术;变温压差膨化技术制取花生裹衣食品;花生果旋流燃烧烘烤节能生产工艺与技术;花生仁负压、低温油炸工艺与技术微波膨化制取花生脆片及低热量巧克力花生技术技术;花生种皮原花青素低聚体的半仿生提取与产品开发等花生深加工技术。转让内容:花生深加工系列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采用低温压榨技术制取低变性花生蛋白粉,蛋白含量50%以上;采用醇法和稀酸法生产花生浓缩蛋白,蛋白含量在70%以上;采用微波辅助和膜分离技术生产花生分离蛋白,蛋白含量在90%以上。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
9、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中空纤维超滤膜抗污染改性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 本技术为纳米粉体与膜材料共混改性,从本质上改变膜的亲水性能,获得性能优异、抗菌、耐污染的超滤膜产品。获得的膜产品孔隙率大,平均孔径小;膜的性能在纯水通量、抗压强度、断裂伸长率、亲水性及抗污染性等方面较现有产品大幅提高,其使用寿命可提高60%以上。 目前,该技术已具备生产PSF、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三种膜材料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产品。PSF、PVC膜组件已在农村地下饮用水中去除硝酸盐氮及甘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分离多糖蛋白两个工艺中完成中试试验,试验证明改性
10、超滤膜的抗污染能力提高显著,清洗后超滤膜通量恢复率达到95%以上。该技术生产产品已经在青岛市农村饮用水生物净化工程中开展中试,并在平度崔家集建立了中试基地。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网络化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 系统根据地块土壤养分含量和农作物的养分需求,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模型基础上,利用GIS和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施肥量,给出施肥建议卡。系统有助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节肥增效。现有单机版、网络版、触摸屏、手机版四个版本,并已在莱西
11、、平度、胶州等多地进行推广应用。该系统稳定性高,易安装、易使用,适用于农业土肥管理部门、化肥经销商、大型农场等农业生产管理和农资供应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使用。转让内容:网络化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研发了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添加剂、常规理化、转基因等检测技术2400余个。按照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CMA)、食品检测机构资质(CMAF)、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12、认可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 17025)开展相关检测技术研发,取得了CMA和CMAF资质,通过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专家的现场审核。CMAF资质认定的产品种类109项,其中农产品检测34项、水产类检测16项、畜产品检测12项、食品加工制品31项、调味制品8项、酒类6项、食品包装材料及餐饮具各1项,对应的检测项目2000多种;通过审核CNAS认可项目247种。已为国内500多家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检测服务。在2012年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和青岛市食安办委托检测招标中中标。转让内容:提供食品安全检测,出具安全检测报告。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
13、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马胚胎移植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首次利用中、西结合方式实现母马同期发情控制,母马同期发情率可达81.5%;实现母马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成功率达到83.5%,形成一套完整的马人工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规程以及马胚胎冷冻与授精方法。其创新技术成果中,12项技术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转让内容:马胚胎移植技术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
14、9紫海杂交扇贝和紫墨杂交扇贝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利用从秘鲁引进的紫扇贝与海湾扇贝杂交育成紫海杂交一代扇贝,它比海湾扇贝体重提高多达100%以上,在青岛地区培育出个体重达200多克的大扇贝。由杂交一代扇贝经多代选育的杂交扇贝新品系大田增产效果在33-38%间,亩产值提高约130%。用紫扇贝与墨西哥湾扇贝杂交培育出适合我国南方海域养殖的紫墨杂交扇贝,体重提高90%以上。紫海杂交扇贝和紫墨杂交扇贝系列形体美观、个体大、产量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应性强,可分别在我国北方和南方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养殖扇贝品种的良种化和更新换代。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2012年紫海杂交扇贝在青岛、招远
15、和威海等海域共养殖超过2000亩,产值已超过7200万元。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大海带的引种及海底造礁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利用引进的加拿大东部沿海大海带为种海带,建立了无性繁殖系,保存配子体克隆680对。利用人工育苗技术,育苗150万株,育苗水平达到了10万株/m2,在山东荣成俚岛湾海域开展试养,亩产达到675千克。以大海带为基础,建立了一种中介生物辅助大型海藻幼苗附着于海底基质技术,解决了人为控制大型海藻海底附着技术难题,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
16、白。与人工鱼礁法相比,直接投放大型海藻幼苗建设海洋牧场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技术可用于创建基于海底藻场的浅海海底生态养殖模式,并可对海洋生态进行修复。项目获得“一种固着生活型海藻幼苗海面撒播方法”、“一种人工控制的海底藻场构建方法” 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转让内容:大海带种质及海底造礁技术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五龙鹅(豁眼鹅)快长系良种扩繁及配套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运用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育种理论,采用群体继代选育及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育成了
17、体型外貌均匀整齐、特征明显、生产性能高的白色小型鹅种五龙鹅(豁眼鹅)快长新品系。五龙鹅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地方保护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龙鹅(豁眼鹅)良种繁育体系建立与推广”项目获国家农业渔业丰收奖二等奖。该品系种鹅年产蛋量92个,种蛋受精率93%,受精蛋孵化率90%,成年体重雄性5kg,雌性4 kg,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转让内容:提供五龙鹅(豁眼鹅)快长新品系种蛋、种苗及配套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 我国大部分地域和气候均适宜于五龙鹅(豁眼鹅)的生长,养殖所需的生产设备条件比较简单,投资可大可小,适合于农户散养和集约化生产。在散养的情况下需要的条件主要有水域和饲草,而集
18、约化生产所需的主要是孵化、饲养和屠宰等相应的标准化生产配套设备。5000只规模五龙鹅核心群,按每只原种鹅年产雏(父母代)60只计算,繁育群可达30万只,每只鹅(父母代)产雏(商品代) 60只,按雏鹅12元/只,每年新增产值可达2亿元。此外,种鹅繁殖的商品鹅育肥、屠宰加工和销售,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青农灰鹅配套系选育扩繁及配套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将传统的动物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经过15年的选育,培育出了具有特色
19、的肝用型商用配套系。该配套系遗传性能稳定、体型大,胸宽颈粗,产肥肝性能和肥肝品质较好,在反季节繁育技术、营养需要、生产标准以及肥肝鹅产品加工等配套技术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转让内容:青农灰鹅配套系选育扩繁及配套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 肥肝型配套系商品代肥肝重达8501200g,料肝比为20:1,开填时间比其它肥肝鹅品种提前7天。目前已在全国10余省市推广,经济效益显著。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仿生农用杀菌剂“银泰”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完成单位:青岛
20、农业大学成果简介:“银泰”是以银杏中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为模板(先导化合物),采用人工模拟技术而获得的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农用杀菌剂。其合成方法和用途均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9112524.x),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用杀菌剂新品种。该项目已通过小试和中试鉴定,经“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研究分析中心”、“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测定,“银泰”的化学结构明确。乳化稳定性、热贮稳定性和低温相溶性合格,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银泰”对苹果腐烂病、番茄灰霉病、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均达85%以上,对果树、蔬菜、大田作物、园林花卉等真菌类病害均有良好防治效果。“银泰”的生产原
21、料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三废少且可有效治理。现已完成中试生产,具备产业化生产的条件,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着更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转让内容:“银泰”生产及相关配套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厂房建设用地60-100亩,生产和分析设备、原料周转金、登记费用、技术补偿金等项目总投资预计5000万元人民币。年产原药500吨,制剂2500吨,每吨利润1万元以上人民币,年利润2500万元以上人民币。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樟芝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抗肿瘤和保肝护肝
22、新产品生产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樟芝(Taiwanofungus formosanus)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含有多种活性成份,具有保肝、增强免疫机能、抗病毒、抗高血压、降胆固醇、抗衰老等功效,相关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本项目通过卫星搭载育种的方法,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质优良、稳定性好、适于产业化生产的工程菌种的樟芝新菌株Ac001(该菌种现已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JMCC1460。),并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和发酵液有效活性成分提取,对于提取到的活性物质进行分析测试和药理活性的测定,有效地解决了樟芝子实体奇缺的矛盾,建立了樟芝菌丝体产业化液体发酵和活性物质
23、提取的技术体系,并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抗肿瘤、保肝护肝的樟芝胶囊新产品。该产品目前已通过中试,项目总体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已申请4项国家发明专利。转让内容:“樟芝胶囊”生产及相关配套技术。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厂房建设用地50亩,预计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产业化生产按10个2吨发酵罐的生产能力计算,每个生产周期可生产胶囊220万粒,按6元/粒计算,一个周期胶囊产品可收入1320万元。每年可生产10个周期,年总收入可达13200万元。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
24、0号邮编:266109环境友好型作物专用控释肥生产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控释肥料(简称CRF)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肥规律,人为控制其养分释放时间和速率的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新型肥料。该技术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的要求,整合了特定专用配方设计的调控技术,开发出了一套采用包膜法连续生产专用控释肥的设备,可分别生产适合花卉、草坪、烟草、茶树、蔬菜、果树、小麦、水稻、玉米等专用的控释肥料。本项目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环境友好、适用广、市场竞争力强,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等优势。现已完成中试生产,具备了产业化生产的条件。转让内容:环境友好型作物专用控释肥生产技术(年产36
25、万吨)。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本项目适于复混肥企业或大颗粒尿素生产企业,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加工生产控释肥料。购置1套年产36万吨控释肥包膜设备,预计投资150300万元。新建生产车间300 M2。年产作物专用控释肥或控释尿素36万吨,每吨利润200元人民币,年利润6001200万元。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仿刺参功能性饲料及添加剂生产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研发了仿刺参“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添加剂”及“抗病性功能添加剂”两种添加剂,利用这两种添
26、加剂,成功开发出仿刺参功能性饲料。 对比实验证明,功能性饲料在促进仿刺参生长和抗病力等方面有明显效果,促生长作用比常规饲料提高15%,对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的主要致病菌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的抵抗力提高30%以上。转让内容:仿刺参功能性饲料及添加剂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按照2012年海参产量中有1/2使用配合饲料饲喂,即可8万吨配合饲料的市场容量。预计本成果产品第一年生产销售量1200吨以上(考虑到产品进入市场所需时间为二到三年),可创利税240万元,第二年生产销售量达1800吨,创利税360万元。以后随养殖业的发展,需求量会迅速增长, 饲料生产直接经济效益会大幅度提高。联系人:青岛农
27、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猪流感诊断试剂及疫苗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存在且难以根除的群发性疾病之一。项目开发了猪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制备了猪流感灭活疫苗(H1N1亚型 SSD株)。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注射疫苗可显著提高仔猪成活率。转让内容:猪流感诊断试剂及疫苗。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经过市场推广,疫苗销售良好,用户反应免疫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提高仔猪抵抗力,仔猪
28、成活率和出栏率提高10%。平均每年能为社会增加1365万元的经济效益;用于该项科研成果的每1元研制费用,在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平均每年可为社会增加5.35元的纯收益,经济效益非常明显。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微囊中药佐剂制备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新型中药微囊是一种具有广谱生物学活性的天然药物,含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是一种优质的免疫佐剂,具有可保持抗原的特性,又是一种良好的免疫增强
29、剂和刺激剂。该项目通过试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活性成份,采用不同抽提剂提取中药微囊活性物质,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中药微囊。转让内容:微囊中药佐剂制备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在已推广的3万头份中药微囊中,已获直接经济效益11.52万元,未来4年中尚可获利2146.38万元,五年共可获利2157.9万元,年平均经济效益422.66万元,科研投资年平均纯收益率为3.78。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新型化学合成兽药开发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硝唑尼特和盐酸丙硫咪唑
30、亚砜是新型抗人畜禽寄生虫感染药物,项目完成了硝唑尼特、盐酸丙硫咪唑亚砜的制备工艺优化,硝唑尼特的制备工艺收率达到65%-75%;盐酸丙硫咪唑亚砜的制备工艺收率达到95.87%以上。成功研制出畜禽用硝唑尼特原料药及片剂、混悬液,盐酸丙硫咪唑亚砜原料药及注射液、可溶性粉,填补了国内空白。现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制定质量标准6项,获得新产品新技术证书3个。转让内容:硝唑尼特和盐酸丙硫咪唑亚砜制备工艺。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目前硝唑尼特在国外主要用于人药使用,在国内尚无成熟的产品与制剂上市。硝唑尼特原料药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剂产品稳定性及安全性均合乎相应标准要求,宠物用硝唑尼特混悬液与片剂均属国内外
31、首创。盐酸丙硫咪唑亚砜对人畜禽寄生虫病具有独特疗效,且毒性很低,水溶性好,使用方便,特别是盐酸丙硫咪唑亚砜是水溶性药物,适合集约化养殖,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饮水用抗寄生虫药物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新型化学合成农药开发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获得了苯醚甲环唑与硫磺复配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110005813.6)、烯酰吗啉与多抗霉素复配的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
32、:201110005814.0)两项专利,专利配方达到协同增效,有效降低药剂施用量,缓解了病原菌抗性发展,对蔬菜、大田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国内外首次利用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和鸡粪,秸秆经发酵后, 能够使CP含量提高318.92%,NDF、ADF和CF含量分别下降20.89%、29.94%和49.07%,各种氨基酸含量提高100-200%;能够使
33、骨粉、CaHPO4和Ca3(PO4)2溶磷效果分别提高701.75%、586.03%和680.73%,使动物体内磷的表观消化率提高13.15%。利用该菌株发酵鸡粪,能够使鸡粪中氮、无机磷、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2.13%、74.7%、15.6%,CF降低 39.15%,氨气降低55.12%,鸡粪大肠杆菌值为0.05g,寄生虫卵死亡率为96%;臭度达到M2级,符合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申请国家专利(200810086018.2 )。转让内容: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制剂与秸秆发酵工艺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项目适于微生态制剂生产企业,在已有产品和加工
34、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便可以快速生产出发酵制剂并投放市场,即可获得高额利润。发酵秸秆工艺简单,既适合于规模生产又可以分散加工,便于广大农村和企业推广应用。采用本项技术可有效利用秸杆资源,改善环境,防止污染,缓解蛋白资源短缺,达到节约饲料的效果。另外,该发酵菌还能够使鸡粪中的氮、无机磷、有机质的含量提高,粗纤维和氨气浓度降低,为鸡粪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该项目属于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鹅源草酸青
35、霉产果胶酶工艺及应用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国内外首次利用动物源菌(鹅源草酸青霉)发酵果胶酶,其工艺和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810088248.2);果胶酶主要应用于饲料、果汁加工和中药制造行业。生产的果胶酶制剂总酶活力达10000 Ug-1;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5000Ug-1;果胶酯酶活力6500Ug-1。应用果胶酶的肉鸡日增重组提高10.99%,料重比降低12.09%,腿肌率提高5.48%,腹脂率降低43.36%。该酶与纤维素酶结合应用,日增重提高11.55%,料重比降低13.02%,腿肌率提高6.11%,腹脂率降低45.45%。生产的食品级固体果胶酶应用苹果加工使出汁
36、率达到91.34%,比自然出汁率提高了12.74%。转让内容: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发酵工艺及应用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本项目适于酶制剂生产企业或微生态制剂生产企业,在已有产品和加工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发酵菌种、发酵工艺和应用技术便可以快速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即可获得高额利润。如果是新建企业,若公司注册资本600万元,财务评价结果是:在公司在生产负荷80%的条件下,每年销售收入888万元,总成本费用为644.64万元,第一年即可实现净利润243.36 万元。22.5年内即收回投资。该项目属于一个高速成长的项目,如果获得充分的投资,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
37、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常见食物中毒源快速检测技术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和方法,针对食物中所含的重金属等无机毒物、药物残留和微生物及毒素等不同有毒有害物质,开发了相应的快速、准确、高效的检测技术,为食物中毒事故应急体系(包括人员组成、毒物检测技术、检测设备等)的建立和中毒事件突发的预警机制提供有力技术支持。转让内容:常见食物中毒源快速检测技术及检测试剂盒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预测:预计在投产第一年产品投放市场并逐步被市场
38、认可,试剂盒销售产值达到1000万元,第二年增长100%,在第三年至第五年以至少75%的速度递增,第五年销售产值可达到亿元。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中华真地鳖发酵饮料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 :本项目开发出了一种富含多肽、且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昆虫发酵饮料,并以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CN101406307A)。该技术以中华真地鳖为原料,将酶技术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内外首次提供了一种富含地鳖多肽而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新型昆虫发酵饮料,填补了该领域的空
39、白。该产品色泽怡人、澄清悦目、具有中华真地鳖特有的香气和风味,口感酸甜适中,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该项目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市场竞争力强、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等优势。现已完成中试生产,具备产业化生产的条件。转让内容 :中华真地鳖发酵饮料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本项目适合于饮料或发酵食品企业。要求具备酶解罐、发酵罐、调配罐、灌装、包装设备等。本产品按日产(销)10t计算,预计投资600万,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累计净利润1800万元。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
40、661094HQL-2型挖拔组合式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4HQL-2型挖拔组合式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成果。该机能一次完成挖掘、去土、输送、摘果、分离、清选、集箱等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该机在挖掘、夹持、输送、去土、摘果等关键技术均采用课题组研制的最新科技成果,样机性能已通过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检验,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转让内容:4HQL-2型挖拔组合式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技术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本机适用于我国所有花生垄作地区的收获。经各花生主产区田
41、间试验表明每机平均作业效率1.8亩/小时左右,比人工作业效率提高25倍以上;摘果率97%、总损失率3.5%,从而该机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花生收获劳动强度高和效率低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该机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每机成本仅7.5万元左右,应用技术要求不高,企业与农民在投资上都能负担的起,因此该机有着极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4HBL-2型自走式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临沭县东泰机械有限公司成果简介:“4HBL-2型自走式半
42、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是青岛农业大学主持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经费项目的子课题“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的提升与完善”(200903053-11)项目与临沭县东泰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的最新科研成果。能一次性完成挖掘、输送、去土、摘果、分离、清选及集果等作业。该机所创新的圆锥式螺旋扶禾器,能够适应倒伏花生的扶禾,其扶禾率可以达到95%以上;研制的双簧自动涨紧夹秧机构,无需人工调节,在工作中自动缓冲涨紧,稳定性好;研制的对辊差相半喂入摘果机构,动力消耗少,秧蔓完整,摘净率可以达到99.5%,果实无破碎;成功研制的清选机构,降低了发动机的动力消耗,果实清洁,洁净率达到95%以上。经山东
43、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检测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了任务书的要求。并经农业部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整机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转让内容:4HBL-2型自走式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本项目适于从事花生收获的用户。研究设计的花生联合收获机能一次完成挖掘、除土、输送、摘果、分离、清选、集箱等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该机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应用技术要求不高,企业与农民在投资上都能负担的起,有着极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
44、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2BY-6型育种试验播种机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2BY-6型育种试验播种机”是青岛农业大学主持的国家“948”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柔性精密播种机综合技术的引进”研制成功的最新科研成果。机由排种器部件、分配器部件、开沟器部件、磁电式传感器组件、电控系统组件和机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根据试验小区的长度和品种,通过输入信息,改变系统运行参数,实现精确播种。播种时,按下卸种杆,激发系统工作,电控系统通过接收安装在地轮上的脉冲轮产生的信号,实时控制步进电机以改变锥体格盘式排种器的转速,达到播种量的实时调节,消除了因为拖拉机作业速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漏
45、播现象,保证了播种的均匀性。经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检测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了任务书的要求。并经农业部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该样机的柔性排种、电控传动和自动供种等机构系国内外首创,总体技术达到同类机具的国际先进水平。转让内容:2BY-6型育种试验播种机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2BY-6型育种试验播种机适应于我国科研院所的多品种种子育种试验播种。该机解决了我国目前大田播种机存在的伤种、播种不均及自净率差等问题,保证了播种机在播不同颗粒种子均匀性的同时,降低了伤种率,特别是通过自动供种装置和电控系统提高了试验小区播种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46、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高抗玉米新品种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青农8号(鲁农审2010007号)一代杂交种,株型半紧凑,春播生育期118天,株高256厘米,穗长17.1厘米,穗粗5.2厘米,平均亩产699.6公斤。中抗弯孢菌叶斑病,高抗矮花叶病。适宜密度为每亩3500-3800株,可在胶东地区作为春玉米品种种植。糯玉米新品种青农201(鲁农审2010008号)白糯玉米一代杂交种,中抗瘤黑粉病,株型半紧凑,鲜穗采收期74天,果穗筒形,商品鲜穗穗长19.0厘米,穗粗4.4厘米,平均亩收商品穗359
47、2个。籽粒白色,果皮中厚,风味品质好。可春播或夏直播,适宜密度为每亩4000-4500株。可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鲜食专用白糯玉米品种种植利用。联系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 王存鹏 电话:0532-86080249 传真:0532-8608024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成果简介:青麦6号(鲁农审2007046号)以莱州137和978009为杂交组合,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冬性小麦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该品种越冬性强,熟期较早,;具有极强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是我省十余年来继“鲁麦21号”后又一抗旱性突出的代表性旱地小麦新品种。其生育期在250天左右,在旱薄地栽培条件下最高亩产可达到600公斤。在 2012年超高产攻关田试验中平均亩产达703.5公斤,创下了我国旱地小麦平均亩产的新纪录。适合在黄淮海小麦产区种植,水旱皆宜。青麦7号(鲁农审2009061号)是以烟1604为母本和8764为父本杂交组合,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冬性小麦品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