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笔记 重点笔记.doc
《西方经济学笔记 重点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笔记 重点笔记.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但是实际上又不可能,这样就出现稀缺性问题。这是针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的。 稀缺性实际上是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来讲的,所以稀缺又具有的相对性。经济的资源在经济学上主要包括哪几个内容:经济资源在经济学中又叫作生态要素,共包括三块: 2.土地(包括一切的自然资源) 如果一个社会生产的大炮多了,它所能给社会提供出来的黄油就会减少,如果想增加黄油的数量,大炮的数量就减少,它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条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都代表的是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一种产品的产量的增加所引起了另一种产品数量的减少。这条线上的任何一个点代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两种商品的不同的产量的组合点。这是生产可能性曲线,这条生
2、产可能性曲线中实际上隐含了一个条件,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上一个社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既定的。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社会所能生产出来的黄油和大炮10亩的土地,这10亩的土地如果全部去种玉米,在既定1000斤,如果全部种小麦,亩产800斤,最多产8000斤的小麦。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一项资源被用于一种产品生产时的机会成本,是指这一资源在其他用途上可以得到的最高价值。 既然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出现资源稀缺性的问题,资源的稀缺性会导致选择的问题,选择又会带来机会成本的问题,经济学就是来研究如何来使这种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最小化。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
3、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经济学就是要研究有限的资源,如何进行配置来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学科。二、经济学研究有限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产品,什么是有价值的产品?第一,生产什么,即社会利用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哪些产品,产量有多大。在上一节有关大泡和黄油的例子中,社会必须决定是生产大泡还是生产黄油或者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数量。第二,如何生产,即采用何种生产方法进行生产。第三,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第二,社会资源的总量在某个时期是不变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总量是不断的发生变化的。第三,货币的稳
4、定性。三、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共有六个: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的问题,社会资源总量充分利用问题、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问题、货币的稳定的问题。任何社会都是经济学要进行分析的,在不同的国家都实行不同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不同,资源的配置就会有所不同。第三节 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资源如何在经济制度下进行配置主要有三点:第一,从决策结构看,在不同的决策制度下主要的主体和决策是怎样的。第二,不同的经济制度下的动力,经济主体的动力来自哪里。第三,信息传递的途径。根据这三点决策的、动机的、信息传递的来判断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制度划分这样三种经济制度。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2消费什么产品。单个企业根据哪一种产品
5、能够给自己带来利润最大化,收益最大化来确定生产什么产品,如何生产, 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这种制度下隐含的中央部门的计划单位是了解居民的需求的,是根据社会总体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来确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来进行计划的。动力来自哪里呢?居民的消费当然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企业的生产主要取决于上级部门对他的表扬。信息传递企业、居民在中央集权的制度下,不是信息传递的主体,这种信息的收集主要是中央的计划部门的事情。三、混合经济制度 的。 第二,市场制度会受到决策主体的限制。第三,市场竞争相信适者生存,这样就会出现,人们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企业的大小是不同的,就会使资源集中在一部分人或
6、者一部分企业手中,其它企业的生产就会受到损害。市场如果受到纯粹由市场机制来运作会出现市场波动问题。混合经济制度下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可以的,但是还要考虑政府对配置效率、配置方向的适当干预。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层次,如果研究单个企业、单个居民消费和生产,它属于微观层次,如果研究整个社会就是属于宏观层次,从这两个层次区分,经济学有两层。 一、微观经济学 "个体经济学"。 来源于哪里。单个市场的价格如何确定,显然还要取决于其它商品。二、宏观经济学"总量经济学"或者"总体经济学" 整个国家从宏观角度看,总体水平是我们考虑的
7、问题。总体的社会生产资源是不是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这都属于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际上是个体经济的综合。最后,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3 个社会所拥有的劳动工人的总收入水平降低了,减少之后,支付能力就会降低,整体的劳动者所拥有的收入减少,进而减少自己的消费时,企业在市场上的产品出现了滞销。 我们可以看出:从单个企业来讲是合理的行为,从总体看不一定就是很合理的行为。总结: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问题,分宏、微观两个层面来研究,问题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矛盾问题。 上编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供求分析概述第一节 微观经济
8、学概览图21经济系统的运行厂商在产品市场中,负责向居民提供产品。居民或者家庭在产品市场中,是产品的需求方。 角色是要素市场中的供给方,还是产品市场需求方,总归还是居民。所以居民总是从自己的追求、满足程度最大来考虑问题的。而企业作为产品市场的供给方,生产要素的需求方,无论从那个出发点,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根据图21,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微观经济学中的大致轮廓就明显了。就需要研究几个问题:1.在产品市场中,居民的消费或者需求取决于什么?2.需求的行为又取决哪些因素?第二节 需 求一、需求(一)需求的定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9、下愿意而且能够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上述定义,就一个特定的时期而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两个特征,即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首先,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特定市场条件下意愿的选择,不是被迫的。其次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有购买能力的意愿。需求又是针对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商品的数量二、需求的表示横轴是需求量,纵轴是价格自变量。需求是因变量。公式表示:Qd=D(P)函数形式。又称需求函数。4 有些商品是违背规律的,违背规律的商品叫做需求定律的例外。三、影响需求量的因素第一是价格。 (a)例如:火葬服、棺材。2.价格微变,需
10、求量就大幅度的改变。(b)例如:买卖蔬菜,卖的便宜,就都买,贵了就没人买。3.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对某种商品需求增加的时候,就认为是正常产品。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对某种商品需求减少的时候,就认为是低档商品。 不同商品还会有互补关系,如:出租车,跟其有直接关系的产品也会有变化。例如小汽车。由于石油、汽油的价格增加。人们选择小汽车也就少。第五是居民的预期因素。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人均收入是500的时候,如果西红柿价格是3,需求量是1。价格是2.5,需求量2。连接AB。需求量的变化是因为需求上升下降所引起的。人均收入是800的时候,西红柿价格是3,需求量
11、是2。价格是2.5,需求量就增加到2.5。五、从单个家庭需求到市场需求 5a+b=c, 注意:这种加总是一种水平加总或者是沿着数量轴的横向加总。第三节 供 给 一、供给(一)供给定义 特定时期内,其他条件都不改变的情况下,在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数量叫做供给。 供给和需求一样,必须考虑以下几点:1.特定时期;2.其他条件不变;3.生产者愿意;4.能够生产的数量;5.一定是 就种玉米。如果中央决定要让农民富起来, 20万回家结婚,如果月收入600元,大概要10万元,2年就可以了。这样明显可以看出,随着工资增加,愿意提供劳动数量就减少。 98年政府实行了消费政策。这种政策
12、会给企业的投资有一个正向的引导。取决于生产者目标、生产者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者的生产产品替代产品的情况都有影响。供给量的变化,价格是P1时供给量是Q1,价格是这P2时供给量是Q2,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是减少的。价格上升时,供给量会增加,商品的本身价格和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化的一个过程。当价格是P1时,供给量是Q1,当价格是P2,供给量是Q2,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这叫供给量的变化。6如果价格本身没有发生变动,假定价格还是在P,但是供给量不是Q,供给量是如果我们讲企业预见到这种商品将来生产的成本是要降低的,假定说从Q1减少到Q2,G点就不在S上,实际上在这条线的左边,这叫供
13、给的变动。 当供给量的图形从S1右移到S2时。供给增加,当曲线从Q1 右移。供给量的变化是商品的本身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反映在图形上是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沿着这条曲线左移、下移这种移动叫供给量的变化。 四、单个的供给曲线如果求出来了,再来求所有某种产品供给量怎么求呢?显然也应该是把每一个厂商生产的总产量加起来就是,同样是水平加总。a图的s+b图的s=c图的S,这是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a图是厂商在价格P时能生产产量是Q1,b厂商生产的是Q21这是市场的供给曲线。第四节 市场均衡 均衡是从物理学角度讲,一个物体处于均衡,这个概念是讲地心引力向下拽和我的手托举它向上的力相等。 均衡数量是
14、QE,均衡价格是PE。P1,市场价格大于均衡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供给的A,B需求量,供给量比需求量大, 于均衡价格。P2P1图中的D 是需求曲线,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了,从D1增加到D2右移,注意这时D2与原曲线的交点就成了E2,这时均衡价格上长,均衡数量也增加。反之会下降,实际上告诉我们在供给不发生变化时,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增加,反之需求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减少。供给不变时,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增加,均衡数量提高,是同方向的,供给不变时,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减少,均衡数量减少,还是同方向的。 供给变化对市场变化也有影响7 图形原供给曲线是S1,原来的需
15、求是D,均衡产量是Q1, 均衡价格是P,供给从S1增加到S,右移的结果是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不是增加是减少了,减少为P2,供给增加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所以供给减少,均衡数量就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供求规律。 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反之,需求减少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相反,供给减少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第五节 弹性理论前面分析了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需求量会受到它本身价格和其它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还有政府政策其它因素的影响。供
16、给量也是一样的,它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如果来衡量一下这些影响因素和被影响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会有怎样的一种关系,那就用一个概念来分析,那这个概念就是弹性。一、弹性的概念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函数里面它的自变量,就是那些能影响需求量或者供给量的因素和它的因变量,也就是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就需求函数而言,它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和需求量之间有一个函数关系。那具体到供给函数来讲,它们之间也有一个函数关系,所以弹性也是分为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来 例:看一个球的弹性大或者小的时候,就是给球一个外力,如我们拍一下,看一下这个球的反弹力高低,如果它有一个很大的反弹力的时候
17、,我们就会说这个球的弹性好,如果弹起来的幅度很小,我们就说弹性差,运用到经济学里面也是这样的。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消费过程中面对的商品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不同的商品之间是有不同差异的,而且这些商品它们之间的价格差是非常大的。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简述需求量受它本身价格的影响。来度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在它本身的价格有一个变动以后,需求价格弹性要度量的。商品的价格上涨,一般而言,需求量就会减少,这就是我们说的需求定率。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那就是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现一个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也就是一增一减的关系,这样的一种结果会使我们计算出来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一个负值,那
18、也就是说当分母正方向变动的时候也就是价格是上涨的时候,分子也就是需求量,它的变动应该是反方向的也就是负值。这样一正一负的比出来算出来的结果应该是一个负值但是,如果我们取的是负值的话,这样在后面的分析和比较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一般而言,我们经常会取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也就是把它变为正值。ed=,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在分子上,当需求弹性为零的时候,需求量变动幅度等于零,那就是价格无论上涨还是下降无论怎样变化,需求量都不会有变化,才会出现需求弹性为零。比如:丧葬服务。如果把这样的情况画在图中,那么就是用横轴表示需求量,纵轴表示价格,显然易见,这条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这样一条直线。这种类型比
19、较少见。第二,需求价格弹性大于。那也就是说它比起前一种类型来说,稍微有弹性了,但是又小于1,也就是我们说的价格变动的幅度要比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价格下降或是上涨比较大的一个幅度,需求量变动并不大或者说有变化但是不是很明显,这两种变化至少是小于价格变动的这个幅度,这样一种情况就把它叫做需求缺乏弹性,也就是说需求弹性比较小,价格的波动对需求量来说,需求量的波动对它不明显。对它而言应该也是一条接近于垂直于横轴的这样一个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比如:生活必须品。第三,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则称需求为单位弹性,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单元弹性。此时,价格每变动一个百分点,需求量将会随之反向
20、变动百分之一。也就是说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幅度总是相同的,这个时候它的弹8性为1。就现实情况中来说,很少有商品的弹性正好等于1,所以我们会把接近1的商品弹性等于1。这种类型是比较少见的。第四,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为大于1的有限数值,一般把这种情况习惯的称为需求富有弹性,价格有一个轻微波动的时候,需求量会有一个大于价格的波动,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比较敏感。价格上涨百分之一,需求量会减少大于百分之一的数字,这种就把它叫做需求富有弹性。这一类商品是比较奢侈的,不是生活必需的这类商品的弹性都会大于1,比如商档的电视等。它的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大的变化。这类商品在生活中比较常见。 第五,如果需求
21、价格弹性系数为无穷,则称需求无限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的轻微变动就会导致需求量急剧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一个厂商它面对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会有这样一个变化,就是无数个生产厂家的产品都一样的时候,大家接受同一价格。其中一个厂商想调低它的价格的话,消费者就会买它的商品,那就是说它的需求量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如果他想调高它的价格的话,消费者就会不买它的产品,因为有同类产品可以买,这样它的需求量就会减少为零。此时,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价格轴的直线。由此知道,需求价格弹性一共有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里面,需求弹性小于1 大于零,需求弹性大于1小于无穷的 以很容易地转向消费其他商品。因此,商品的可替代
22、程度越大,商品的弹性就大。 例:对于一个爱吃肉的消费者来说,对他来说牛肉和羊肉是一样的,在这个时候,这两种商品就是一种可替代程度非常强的一种商品,当羊肉的价格上涨的时候,消费者就会转向去购买相对没有涨价的牛肉,所以牛肉的需求量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反过来说羊肉的需求量就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还比如说各种品牌的牙膏。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升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使得需求量的改变量较大。因此,商品的用途广泛,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用途越狭窄,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比说:水。水的用途非常广泛。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笔记 重点笔记 西方经济学 笔记 重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