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推荐书.doc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推荐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推荐书.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推荐书(2013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 经作奖励类别科学技术奖申报日期2013年8月15日项目名称 山苦瓜、黄秋葵等原生蔬菜品种筛选与应用研究主要完成人赖正锋、吴水金、张少平、李跃森、洪建基主要完成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推荐部门(盖章)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项目名称可否公布是密 级非密主 题 词原生蔬菜;山苦瓜;黄秋葵;叶用枸杞;马齿苋;龙须菜;品种选育;开发利用学科分类名称1农学.园艺.蔬菜代码0902022代码3代码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农、林、牧、渔业产学研情况结合紧密任务来源其它授权发明专利(项)1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1出版著作(部)发表论
2、文(篇)收录、引用国外国内国外国内被SEI、EI收入数被国内外他人引用次数8任务下达部门具体计划、基金名称项目编号福建省科技厅省重点科技项目计划2006S0006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15-4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1R1015-2项目起止时间起始:2006年3月完成:2013年2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制二、项目简介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字体用仿宋GB2312,正文中的大小标题加黑一、项目概况原生蔬菜(也称乡土蔬菜、野菜等)作为蔬菜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与特殊保健功效、较少的污染以及浓厚的
3、乡村地方特色等优点,开展原生蔬菜有关方面的研究,是人们对生活的迫切需求。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以及许多资料显示:不少原生蔬菜品种畅销国内大中城市并出口到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开展原生蔬菜的研究与开发,也是解决我国当前蔬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增加农民收益,进行全国性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大路菜总量已经供大于求,而且许多大路菜品种由于耕地连作、复种指数太高等因素导致病虫害加重、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蔬菜价格不平稳,农民收益不高。而大多数原生蔬菜品种由于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抗逆性强,病虫害危害少,人为污染轻,再加上产品新颖、风味独特以及具有特殊的医疗保键功效等优点,因而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喜爱,随着原生蔬
4、菜发展潜力的挖掘以及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发展必将迈上产业化发展道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大幅提升。美观的农产品、健美的植株、美化的田园以及民俗化的村庄、生态化的自然等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而原生蔬菜的生产又正好是以上几点的结合体。二、技术经济指标通过项目组的实施,完成了以下内容:1建立了原生蔬菜观察圃、资源圃, 收集和保存原生蔬菜种质资源100多份。开发出20多个原生蔬菜品种,总结出13个品种的栽培技术资料。2进行杂交育种工作,主要对山苦瓜、黄秋葵等进行提纯、杂交育种,2013年5月选育的山苦瓜新品种“如玉45号”通过福建省品种认定,主要在漳州、厦门、龙岩等地推广面积达到
5、300亩以上。同时对龙须菜、叶用枸杞进行了产业化技术研究,针对品种自身的特点,研究相关的栽培技术,并推广应用。3. 在原生蔬菜加工保鲜等方面,通过几年的努力,共申请了黄秋葵、叶用枸杞、山苦瓜及紫背天葵等相关研究的国家发明专利共计4项,其中“一种黄秋葵及其生产工艺”专利已授权。4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本省共推广种植原生蔬菜超过1.3万亩,其中最主要在漳州、厦门、龙岩。5举办12次原生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讲座,培训人数在200名以上,发表论文10篇。三、经济效益本项目在长泰县推广山苦瓜、龙须菜、苦菜等原生蔬菜4579亩,增加产值900万元,新增利润600万元,在泉州洛江区推广山苦瓜、叶用枸杞、马齿苋、土
6、人参等500亩,新增产值200万元,新增利润250万元,在漳州龙海东园推广绿皮黄秋葵及其栽培技术等7820亩,新增产值782万元,新增利润797.64万元。在龙岩武平县推广苦菜、薄荷、马齿苋等120亩,新增利润51万元。合计新增利润1698.64万元。四、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以来,收集、引进100多种原生蔬菜,其中根据不同的季节,已开发20多种适应本地栽培的原生蔬菜,为当地的市政项目“菜篮子”工程增添不少姿色。同时在本项目的带动下,已有三明农科所、宁夏枸杞研究所、天岩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城绿安山苦瓜专业合作社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以及200多户农民来单位引进各种原生蔬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原生蔬
7、菜的开发和推广,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又带来了人们的精神享受。 填写说明: “项目简介”是向社会公开、征求社会监督的主要内容,应客观、准确、扼要地介绍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内容、授权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等。要求不超过1200个汉字。三、科技创新和科学发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字体用仿宋GB2312,正文中的大小标题加黑一、科技创新和科学发现1、龙须菜在闽南地区冬季用遮阳网或稻草覆盖越冬可实现龙须菜的周年供应,采用冰块对龙须菜的运输保鲜技术实现了龙须菜的远途运输问题。2、通过调查民间食用原生蔬菜的历史,发现了白花马齿苋是一种无污染的
8、优质蔬菜。3、不同叶用枸杞产量和营养成分差别较大,种植“上引枸杞”及“甘枸杞1号”由于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佳可获得较好效益。4、引进20多个黄秋葵资源,部分已提纯3-4代,全国首创出黄秋葵茶,获得发明专利一项。5、利用漳州本地野生山苦瓜经5代自交纯化而成的稳定自交系作父本,日本“群星”苦瓜经 7代自交纯化而成的高代自交系作父本,选育出特菜苦瓜类型“如玉45号”(原名:迷你1号),该苦瓜既适合作特菜用,也非常适合加工成苦瓜茶。品种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本申报苦瓜茶专利1项,目前还在评审中。二、创新依据1. 有关闽南地区龙须菜冬季用遮阳网(或稻草覆盖)越冬技术以及采用冰块对龙
9、须菜的运输保鲜技术的报道。项目组成员赖正锋等(2008)根据多年的龙须菜开发经验,系统地总结出了龙须菜的栽培和保鲜技术。栽培技术包括基地的选择、品种选择、种苗的准备、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其中田间管理中报道龙须菜冬天怕霜冻,夏天怕35以上的高温,闽南地区大棚种植可采用冬天盖塑料薄膜、夏天盖遮阳网的方式实现周年上市。露地种植,如霜冻期短,下霜期间的晚上可用遮阳网或稻草直接盖于瓜苗上保苗,延长供应期。霜冻期长的地方可在霜冻期间摘去龙须菜的叶片后,盖上一层2cm厚左右的树叶或稻草保苗,来年可提早上市。采后保鲜试验中,采摘后的龙须菜分别采用纸箱加冰瓶和泡沫箱加冰瓶(龙须菜与冰瓶的质量比为201)堆压
10、运输(3个箱子叠加,三轮车运输),3h后到达市场的保鲜情况。若龙须菜采后经过预冷,用冷藏车或泡沫箱里加冰瓶运输,到目的地后再进入冷藏库,放一个星期后进入超市,货架期也有1天时间。2、有关白花马齿苋的特征特性描述以及白花马齿苋的栽培技术的报道。项目组成员赖正锋等人(2010)在野生蔬菜白花马齿苋文献中对白花马齿苋的特征特性进行描述,以及对白花马齿的栽培技术进行报道,如种植方法、田间管理(植株管理,水肥管理)、采收等。3、有关叶用枸杞产量对比试验的报道。该项目组成员赖正锋等人(2010)在几个菜用枸杞品种的生长特性及营养品质分析文献中报道了同一栽培条件下,对“上引枸杞”、“漳农引枸杞”、“甘枸杞1
11、号”、“甘枸杞2号”4个菜用枸杞品种的扦插成活率、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进行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方面,“上引枸杞”“甘枸杞1号”“甘枸杞2号”“漳农引枸杞”,其中“上引枸杞”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28.00%-162.48%。孙虹等人(2005)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对小叶、大叶两个菜用枸杞品种的主要生长特性、营养成分及食用性研究表明,大叶品种嫩芽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小叶品种;大叶品种较耐高温,小叶品种较耐低温;生产上可进行大、小叶品种搭配种植,能有效提高和延长采收期,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此外,小叶品种嫩芽的蛋白质、V含量高于大叶品种,小叶品种的营养价值高于大叶品种。1.虽然有人报
12、道有关龙须菜越冬措施(如覆盖等)以及龙须菜保鲜运输,但文中未见对上述技术进行详细论述。其中,仅见该项目组成员赖正锋等(2008)较详细地报道龙须菜冬天怕霜冻,在闽南地区大棚种植可采用冬天盖塑料薄膜;露地种植,如霜冻期短,下霜期间的晚上可用遮阳网或稻草直接盖于瓜苗上保苗,采用冰块(瓶)对龙须菜进行运输保鲜试验。2. 国内大陆地区仅见该项目组成员赖正锋等(2010)对野生蔬菜白花马齿苋的特征特性进行较详细描述,以及白花马齿苋的栽培技术的相关报道。3. 可以检到叶菜用枸杞的引种表现和栽培技术,以及少量有关叶菜用枸杞比较试验的文献报道,但该项目组成员赖正锋等人(2010)主要是对“上引枸杞”、“漳农引
13、枸杞”、“甘枸杞1号”、“甘枸杞2号”4个菜用枸杞品种的扦插成活率、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进行观察和测定分析。填写说明: “科技创新或科学发现”是推荐项目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遴选专家、处理异议的主要依据。主要科技创新应以支持其创新的旁证材料为依据(如:专利、鉴定、验收、论文等),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项目详细技术内容中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客观、详实地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等。每项科技创新阐述前应标明其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支持该项创新的专利授权号、论文等相关旁证材料。要求不超过5页。四、第三方评价和应用情况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字体用仿宋GB2312,
14、正文中的大小标题加黑第三方评价和应用情况2011年5月 21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项目“山苦瓜、黄秋葵等乡土蔬菜的品种引进、筛选及栽培示范” (2006S0006)进行成果评审。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质疑和评议,形成如下评审意见:1、项目组提供的资料齐全,数据翔实,符合评审要求。2、项目组收集了国内外原生蔬菜品种100多种,建立了原生蔬菜种质资源圃。3、项目组对入圃的原生蔬菜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整理和分类,筛选出适于开发品种12个,并对龙须菜、叶用枸杞、黄秋葵等原生蔬菜品种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富硒叶用枸杞新品系甘枸杞1号,含硒量比对照
15、品种上引枸杞高出33.3%;富铁枸杞新品系甘枸杞2号比对照品种上引枸杞高出158%。4、项目组制定了龙须菜、叶用枸杞、黄秋葵等11个原生蔬菜品种的栽培技术规范,编写实用性强的栽培技术小册,发表论文8篇。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推广应用情况本项目具有新颖、实用的特点。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作用、影响及预期前景:种质资源是极其珍贵的农业遗产与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新品种或杂交种的推广,使得很多通过长期自然选择所形成的某些重要遗传资源原生蔬菜品种濒临灭绝的危险,项目组收集了国内外原生蔬菜品种90多种,并建立了资源圃,有利于保存我省的野生蔬菜资源,为原
16、生蔬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材料;项目组进行了品种筛选、示范推广和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加速了国内野生蔬菜的开发进程,农户种植效益增加,项目的实施对我国农业产业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满足了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增加了我省出口创汇。其中,白花马齿苋的品种描述和栽培技术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白花马齿苋具有产量高、风味好、保健功能强、易栽培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龙须菜矿物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且可食性强,目前已初具种植规模,但在项目实施前,龙须菜年亩产量只有1800kg左右,项目实施后,亩产量可达2300kg左右,亩增产500kg,且可实现周年供应,农民种植龙须
17、菜热情巨增。叶用枸杞由于具有清肝明目的显著特点,在福建省食用历史悠久,但以食用野生种为主,产量低。我国的宁夏菜用枸杞1号在西北部表现好,但在福建表现差,产量不高。项目组从上海引进的大叶枸杞在福建适应性强,产量高,目前是福建省的主要栽培品种,另外,项目组选育出两个叶用枸杞新品系,产量较高,分别具有高铁高硒特征,与上引枸杞具有互补性,可作为菜用枸杞的种质资源。黄秋葵因为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出口量大,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本项目试验总结出的出口栽培技术,对黄秋葵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开始追求无污染、营养高、具保健功能的食品,野生蔬菜无疑是人们的最好选择之
18、一。同时,野生蔬菜作为QQ农场、旅游观光农场中了一个亮点,可以陶冶人们的生活情操,丰富人们知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野生蔬菜的深入认识,野生蔬菜的发展必将迈上新的台阶。填写说明: 第三方评价和推广应用情况的“第三方评价”是指对推荐项目的鉴定、验收、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主要内容和国内外专家的综合评价等。“推广应用情况”应就推荐项目的生产、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等情况进行概述,不超过2页。五、经济效益1、经济效益(社会公益类、国家安全类项目可以不填此栏。)单位:万元人民币项目总投资额25回收期(年)1年 份新增利润新增税收创收外汇(美元)节支总额2008-2013年1698.64累 计1698
19、.64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及说明: 本项目在长泰县推广龙须菜、苦菜等原生蔬菜4579亩,增加产值900万元,新增利润600万元,在泉州洛江区推广叶用枸杞、马齿苋、土人参等500亩,新增产值200万元,新增利润250万元,在漳州龙海东园推广绿皮黄秋葵及其栽培技术等3100亩,新增产值782万元,新增利润797.64万元。在龙岩武平县推广苦菜、薄荷等120亩,新增利润51万元。合计新增利润1698.64万元。2、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项目组引进100多个原生蔬菜品种,保存90个,筛选出两个菜用枸杞新品系,可为我省原生蔬菜提供很好的种质资源,同时可丰富我省蔬菜市场。许多野生蔬菜中含有特殊的保健成分,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农业 科学院 科学技术 推荐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