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工程实施方案.doc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工程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工程实施方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二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工程实施方案为完成和落实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任务和目标,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增强办学活力为目标,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校情、满足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二、工作目标形成权责更加明确、结构更趋合理的管理体制;制度健全、绿色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具有权威、相对独立的学术权力运转系统;依法治校、渠道畅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模式。三、重点建设内容(一)管理体制改革1. 优化组织构架。对学校现有内设机构进行优化,逐步建立起“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
2、中心,以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以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为两翼”的组织构架。(1)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学科研单位设置,形成适应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的合理教学科研单位构架。时间进度:2011年9月启动,2012年完成。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组织部、体制改革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2)推进管理机构改革,建立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的内部管理机构,把内设管理机构数控制在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限额内;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管理干部队伍,把党政管理人员数控制在全校在岗教职工人数的12%以内。时间进度:2011年完成方案并逐步实施,2013年完成目标任务。牵头单位
3、:人事处配合单位:组织部、体制改革办公室(3)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部门与教辅部门设置,明确部门职责,规范内部岗位设置,将公共服务队伍与专业技术支撑队伍人数控制在全校在岗教职工人数的19%以内。时间进度:2011年完成方案并逐步实施,2013年完成目标任务。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组织部、体制改革办公室2. 加强领导体制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加强党委领导制度建设。完善党委和党委常委会会议制度,完善党委常委会的决策程序,落实党委常委会对“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制度,建立党委常委会决议执行情况的反馈机制,推进党委决策
4、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党委办公室配合单位:组织部、纪委(2)完善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完善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及决策程序,健全决策执行情况反馈制度,建立对校长办公会议决策效益的定期分析制度,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校长办公室配合单位:党委办公室、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3)建立党政领导沟通机制。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的定期沟通制度和工作通报制度,完善党政主要领导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机制,健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制度,形成民主和谐的沟通渠道。时间进度:2011年健全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党委
5、办公室配合单位:校长办公室、纪委(4)强化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明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挂靠单位,强化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专项工作中的管理、协调、执行职能,为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决策提供建议方案,发挥好参谋作用。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组织部配合单位: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3. 完善学校两级管理体制。简政放权,重心下移,合理界定学校和二级单位的权责,以完善二级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二级单位内部运行机制为重点,推进学校两级管理体制建设,促进二级单位规范管理、良性发展。(1)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优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合理下放管理权限,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增强学院办学的责任意识,激发
6、学院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时间进度:2011年制定制度并逐步实施。牵头单位:体制改革办公室 配合单位:人事处、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2)深化二级工作目标责任制改革。加强绩效管理,提高办学效率,修改完善学院办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使二级工作目标责任制从注重数量提升转变到注重质量提高上来;完善目标考核,强化目标引导,进一步优化工作目标体系与考核办法,把对学院的工作目标考核与班子和学院主要领导的任期考核结合起来;突出重点项目,支持全面发展,在深入分析学院办学实力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目标与重点项目;鼓励改革创新,注重特色发展,制定相关的实施办法和考核
7、细则,鼓励学院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办学特色。时间进度:2011年制定制度并逐步实施,2013年进行任期目标考核工作。牵头单位:体制改革办公室配合单位: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办公室、组织部、监察处、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国有资产管理处、校工会(3)优化二级单位内部运行机制。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二级单位议事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建立健全二级单位负责人定期沟通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二级教代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授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在民主办学与治学中的作用。时间进度:2011年制定制度并逐步实施。牵头
8、单位:体制改革办公室 配合单位: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校工会、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4. 优化校区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校区管委会和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职能,建立健全校区工作例会制度和校区事务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校区的和谐与稳定。(1)进一步规范校区管委会职能,修订完善校区管委会工作规则,强化校区管委会的管理责任,发挥校区管委会的协调、服务作用,维护校区稳定。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体制改革办公室、校区党工委、校区管委会(2)明确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工作职责,理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与校区管委会的关系,提高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
9、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校长办公室、校区党工委、校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3)建立校区管理例会制度,健全校区事务沟通协调机制,完善校区信息反馈与监督渠道。 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校长办公室 配合单位:校区党工委、校区管委会、职能部门派出机构(5)建立合作共建长效机制。开展合作共建理论研究,从我校现有的合作共建模式入手,开展合作共建模式的创新研究,建立合作共建、拓展资源、推动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时间进度:2011年启动,2013年完成。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办公室配合单位:校长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董事会办公室、社会
10、发展办公室(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1. 推进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多样化用人管理模式,逐步健全以学校特色与优势学科和重大项目为依托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健全以岗位分类为核心的岗位管理制度,以教师晋降级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及人才评价制度,以激励和保障为重点、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校内分配制度,形成结构优化、岗位明确、分配合理的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体系。(1)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方案,依托特色优势学科与重大项目,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高地建设方案和创新团队培育办法,落实“15551”人才工程计划。时间进度:2011年完成方案并实施,2015年完成
11、目标任务。牵头单位:人事处 配合单位: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2)健全以岗位分类为核心的岗位管理制度。修订岗位分级聘用条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实施全员定岗定编分类管理,逐步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目标。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2015年完成目标任务。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3)完善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制度。健全评聘分离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形成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进一步下放教授评聘权,完善教授评聘与晋降级制度。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4)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与
12、考核制度。结合专业技术岗位评聘政策的修订,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5)完善薪酬与福利制度。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绩效管理为核心,健全向高层次人才和教学、科研一线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以激励和保障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离退休人员补贴;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完善教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时间进度:2011年开始实施。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组织部、计划财务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离退休工作部(处)、后勤集团(劳动服务公司)2. 加强财务管
13、理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经增收节支机制,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健全财务运行状态分析报告制度,完善学校二级单位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学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1)完善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逐步建立国家拨款、教育服务、科技转化、社会捐赠与校园开发等学校发展资金筹措机制,完善经费增长激励制度。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计划财务处 配合单位:发展规划办公室、科学技术发展院、学生工作部(处)、董事会办公室、校友会办公室、社会发展办公室、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产业集团(2)建立财经节约机制。进一步规范对财务支出项目的审批程序,杜绝不合理支出;完善财务运行管理相关制度
14、,健全财经经费使用绩效考评制度,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学校。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计划财务处 配合单位:监察处、审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3)完善对二级单位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学校财务主管部门对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监督与管理,规范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经济活动,完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2012年逐步推进。牵头单位:计划财务处 配合单位:审计处、相关二级核算单位(4)建立财务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对学校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定期报告,加强对学校财务项目的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财务的安全运转。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
15、单位:计划财务处 配合单位:审计处(5)完善财务预决算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学校财务预算,加强财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健全审批程序和联签制度,控制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计划财务处 配合单位:审计处(6)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对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收费项目及标准、社会捐资经费及使用等财务信息和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财务事项进行公开。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计划财务处 配合单位:监察处、审计处、校工会3. 加强资产管理与优化配置。健全资产配置制度、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和资产评估制度;加强校园周边的管理和开发,充分发挥国有资
16、产的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健全资产配置制度。对学校现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依据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等各类机构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资产配置标准,健全相关制度,合理配置学校资产。时间进度:2011年制定制度并逐步实施。牵头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 配合单位:计划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发展规划办公室、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2)建立健全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依据学校资产配置办法,建立健全资产使用成本分担机制,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时间进度:2011年制定制度、试点并逐步推广。牵头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 配合单位:计划财务处、审计处、后勤管理处、发展规划办公室、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研
17、究生院(3)健全资产使用的评估与考核制度。完善资产使用效益评估与考核制度,加强对二级单位资产使用情况的评估与考核,提高学校资产使用效益。 时间进度:2011年制定制度并逐步实施。牵头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 配合单位:计划财务处、审计处、后勤管理处、发展规划办公室、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4)加强校园周边管理与开发。健全校园周边管理与开发的相关制度,加强校园周边的管理,完善校园周边开发规划,合理有序开发校园周边资源。时间进度:2011年完善制度并实施。牵头单位:社会发展办公室 配合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发展规划办公室、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保卫处(部)、校安全与文明校园建设办公室、
18、计划财务处(5)加强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建立产业集团、后勤集团等单位经营性资产台账及相应管理办法,加强技术和资金入股经营资产管理,规范知识专利和无形资产使用。时间进度:2011年制定制度并逐步实施。牵头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配合单位:科学技术发展院、后勤集团、产业集团4. 深化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学校后勤改革,探索符合我校校情的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水电计量管理办法,实施家属区物业管理模式改革,完善周转房管理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1)后勤管理模式改革。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后勤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级,精简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后勤托管经费减少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改革 工程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