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与控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doc
《智能电网与控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电网与控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自动化学院分 册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二一四年九月目 录1、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智能电网与控制2控制科学与工程6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电气工程12智能电网与控制15控制科学与工程18交通运输工程21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电气工程25控制工程29交通运输工程324、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Doctoral Program in Automation36Master Program in Automation39博 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智能电网与控制Smart Grid Technology and Control(学科代码:0808J1)一、学科简介“智能电网与控
2、制”是一门研究智能电网及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1世纪电力系统可持续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电力生产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密切相关。本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于2011年批准设立,隶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点,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目前自动化学院拥有智能电网技术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智能变电站实验室、微网实验室、微纳电力电子实验室等,可为智能电网与控制的学科建设,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3、具有求实严谨科学作风和创新精神,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智能电网与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要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创新性人才。三、研究方向按照国家能源发展导向以及本学科现有工作基础,“智能电网与控制”可细分如下几个主要研究方向:1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设计、控制与接入2考
4、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力系统分析3功率集成电路技术理论与设计4智能电网信息与物联网四、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实行以4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8学分。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学制一般为56年,优秀者可提前毕业,理工科总学分42学分,必修不少于2学分全英语专业课。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五、课程设置表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B123A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秋考试必修外语B114A009高级英语学术写作2秋考试必修S114C023-26二外(日、德、法、俄)语2春考试限选1门学科基础S113A003泛函分析3秋
5、考试至少选2门B110B003控制论2秋考试B110B004图与网络流2秋考试B110B002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2秋考试任选B110B001Petri网原理与应用2秋考试选修课程专业选修B110C001非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任选专题研究B110Z008学术创新与论文规范系列讲座2春考查选2门B110Z004Progress in 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2春考查B110Z001智能电网与控制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必修环节B2440001学科前沿学术报告1必修B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
6、注:1学科加修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直接攻博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加修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3学科前沿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公开做1次学术前沿报告,通过者,方可取得1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参加8次及以上的学术报告,且必须参加1次国际会议。表二、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S123A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考试必修S123A004自然辩证法
7、概论1秋考试B123A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秋考试外语B114A006-8硕博英(俄、日)语I4秋考试限选1门B114A009高级英语学术写作2秋考试必修S114C023-26二外(日、德、法、俄)语2春考试限选1门学科基础S110B008控制理论中的矩阵代数3秋考试至少选3门至少选17学分S113A003泛函分析3秋考试S110B017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S113A015数据统计分析2春考试S110B015系统的数学建模与辨识2秋考试B110B003控制论2秋考试任选S110B010现代电力系统分析2秋考试B110B004图与网络流2秋考试S110B018Optimization Th
8、eory & Optimal Control2秋考试S110B019智能信息处理技术2秋考试S110B007现代电力电子学2秋考试S110B005交流电机统一理论2.5秋考试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选修S110C056现代检测技术2春考查至少选2门B110C001非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S110C064Intelligent Control2秋考查S110C001有限元分析与应用2春考查S110C024动态电力系统分析2秋考查S110C002超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2春考查S110C037功率器件微纳加工技术2春考查S110C031风力发电系统原理、建模与控制2春考查公共实验S106C028网络工程1
9、春考查选1门S104C057电类综合实验1春考查专题研究B110Z007学术创新与论文规范漫谈2春考查选2门B110Z005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1智能电网与控制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必修环节B2440001学科前沿学术报告1必修B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注:1.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它门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4学分;2.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3.学科前沿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公开做1次学术
10、前沿报告,通过者,方可取得1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参加8次及以上的学术报告,且必须参加1次国际会议。六、资格考试为促进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学术训练更加系统和扎实,确保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支撑,实行博士资格考核,每年在3月份举行博士资格考核。考核办法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博连读生资格考核规定,凡未通过资格考核者,一律不准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流,或进入博士学位论文期,或退回攻读硕士学位,或终止硕士生学业。每名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为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而参加的考核次数不超过2次。七、科研能力与水平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检索和跟
11、踪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八、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主要检验博士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和研究能力,考察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开题报告应充分阐述课题所在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2、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机理和关键环节,据此明确提出学位论文将具体开展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而,给出学位论文可能的主要内容和主体框架。开题报告要求清晰地论述研究过程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针对关键科学难点的解决方案;阐明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何特色或突破以及已积累的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九、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素质与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
13、节。学位论文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能体现博士研究生具有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创新工作能力和优良严谨的科学学风。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结论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并对所引述的他人工作必须明确具体地标明出处。学位论文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规定及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
14、ing(学科代码:0811)一、学科简介“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密切相关。本学科为2000年批准的第二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智能电网与控制”等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为国家重点学科;而“智能电网与控制”为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与“电气工程自
15、动化”交叉形成的二级学科。多年来,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求实严谨科学作风和创新精神,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要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
16、创新性人才。三、研究方向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鲁棒控制与滤波,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控制,可靠性理论分析与设计,风力发电与控制,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与控制,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网络化控制系统,复杂系统的控制与优化,无人机飞行控制,鲁棒与最优控制理论。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模型研究、性能评价以及重构技术研究,智能控制算法及其应用,计算智能及其应用研究。3系统工程:指挥自动化理论与辅助决策,智能信息综合处理,虚拟环境建模,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动态系统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4导航、制导与控制:兵器火控理论与技术,常规弹药制导研究,组合导航理论与技术,视频图像处理,多源信息融合理论
17、及应用,机动目标跟踪,非线性估计理论及应用,现代火控理论及应用,水下纯方位系统目标运动分析,多移动观测平台分布式协同目标定位与跟踪,兵器系统中的满意待机控制技术。5智能电网与控制:微电网调度与控制,智能电网应急管理与控制,电网智能检测与控制,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不确定性的分析与控制,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与控制技术,大能源的安全性与充裕性,电力市场理论与仿真。四、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实行以4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8学分。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学制一般为56年,优秀者可提前毕业,总学分42学分,必修不少于2学分全英语专业课。博士生最长在读年限不超过8年。五、课程设置表一、博士研
18、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B123A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秋考试必修外语B114A009高级英语学术写作2秋考试S114C023-26二外(日、德、法、俄)语2春考试限选1门学科基础B110B005稳定性与鲁棒性理论2春考试至少选6学分B110C001非线性系统理论2秋考试S113A003泛函分析3秋考试S113A011随机数学3春考试B110B003控制论2秋考试B110B004图与网络流2秋考试S113A015数据统计分析2春考试选修课程专题研究B110Z008学术创新与论文规范系列讲座2春考查选2门B110Z004Progr
19、ess in 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2春考查B110Z006系统工程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B110Z002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新进展2春考查必修环节B2440001学科前沿学术报告1必修B244000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注:1学科加修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直接攻博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加修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3学科前沿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公开做
20、1次学术前沿报告,通过者,方可取得1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参加8次及以上的学术报告,且必须参加1次国际会议。表二、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程政治理论S123A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秋考试必修S123A004自然辩证法概论1秋考试B123A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秋考试外语B114A006-8硕博英(俄、日)语I4秋考试限选1门B114A009高级英语学术写作2秋考试必修S114C023-26二外(日、德、法、俄)语2春考试限选1门学科基础S110B008控制理论中的矩阵代数3秋考试至少选17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电网与控制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智能 电网 控制 南京 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