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民族认同.doc
《大学校园里的民族认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校园里的民族认同.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校园里的民族认同 对北京回族大学生的个案研究摘要:随着现代化潮流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民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而其中有着较大理论和实证研究空间的“民族认同”主题则更成为了诸学科的研究热点所在。众所周知,少数民族群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而校园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身份特殊性,走出以往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民族认同也会随着周围情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中,笔者将采用文献法和个案访谈法,以在北京求学的回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身上复杂的民族认同现象展开探究。对于研究内容,首先,笔者将在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基础上对回族大学生的认同现状做一
2、简单的分析和描述,并从社会化影响机制的视角出发,对其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的发展脉络展开初步探究;其次,笔者将以民族认同强化为事实背景,探讨回族大学生主观层面上的强化策略选择;再次,笔者将着重分析伊斯兰教在民族边界界定中发挥的作用及其与回族认同之间的关系;最后,笔者将就目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入手,展开对“传统”与“现代”博弈下民族认同可能的存续方式的探究。通过此次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丰富相关理论视角和实证研究体系,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反思之处。关键词:回族大学生 民族认同 民族意识 宗教信仰一、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一直以来,民族问题就是学术界包括
3、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人口流动的频繁化,民族问题更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认同”一词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领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我国学术界也逐渐将“认同”引入了对民族问题的研究中。但很明显的是,我国对“民族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因而缺少对该主题的系统化的研究,且多以文献综述或思辨文体的形式呈现。因此,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本文中,笔者将就“民族认同”为主题展开研究,并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回族大学生群体之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他们既是各民族的一个特殊群体,
4、又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在我国汉族是主体民族,与之相应的汉文化在民族发展的长河中也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因此当少数民族个体从自己熟悉的文化圈转移到异质文化或者更为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后,种种差异就往往易使个体面临较多的文化适应方面的考验,甚至陷入民族认同的困境。对于部分少数民族同学而言,当就读环境发生改变时,他们既想将自己融入所谓的主流文化的潮流中,又害怕丢失自己的母体文化元素;既想继续尊崇于自己的母体文化,又害怕受到秉承主流文化群体的排挤而被迫边缘化。在这样的矛盾与压力下,不同个体可能就会做出不同策略性的选择,抑或是有选择地放弃以前某些生活模式,抑或是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强化自己的民族认同
5、感。通过对以往研究的考察我们发现,民族认同在现实中的具体呈现还是有一定的复杂性的,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才能对其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本文中,笔者将着重对大学校园里的认同现状展开探讨和分析,对其行为和思想意涵进行深入剖析,并重点从以下问题入手展开讨论:民族身份是天生的,但民族意识是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呢?形成后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在大学校园新环境下,群体间的差异会不会激发个体的民族认同和归属感?什么条件会导致民族认同的强化,什么条件又会导致民族身份的弱化?面对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潮流,个体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又将何以存续? 2研究意义对于回族大学生而言,在他们步入大学校园后,必然会面对以汉文化为
6、主的主流文化的冲击,如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信仰的弱化,产生民族认同危机,并对个体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对民族认同现状的考察以及基于其基础之上的策略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总体而言,笔者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索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通过对个案材料的深度挖掘和不同视角的分析,为民族认同研究添加新视点和新角度,丰富该领域的基层实证研究。 第二,通过对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的描述,结合对该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意义阐释,初步建构以北京回族大学生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的民族认同状况的理论模式,丰富理论的建树。 (二)理论综述 1“民族”(Nation)与“族群”(Ethnic group)在研究民族问题时,
7、“民族”(Nation)和“族群”(Ethnic group)两个概念往往会有所混淆,但事实上,二者虽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在内涵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同。综观已有的文献,研究者们对“民族”(Nation)和“族群”(Ethnic group)的概念界定和具体应用多有争论,至今仍未能得出一个能被多方接受的普遍的结论。 如若从源头看来,这一争论最初起源于对外文的翻译,毕竟“民族”和“族群”都不是中文的原有词汇,在引入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难免会使译文出现混淆和内涵失真的情况。在国外文献中,“Nation”与“Ethnic group”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有较强的政治意味,与17世纪西
8、欧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自觉”政治运动相联系;后者则更多地与文化概念相关联,用来表示多族群国家内部的一种“亚文化”现象 马戎,“少数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11).,在“亚文化群体”内,群体成员往往有着共享的文化和价值,在心理上会对该群体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基于国外对以上二者的概念内涵区分,我们发现,如若把中国的“少数民族”与国外的“Nation”相对应,则有了明显的政治意味,容易带来不必要的概念曲解。如果从文化层面上看,中国的“少数民族”实际与其他国家少数种族、族群(Racial and ethnic minorities)颇为相似,对此,早在1995年,宁骚教授就提出:应
9、该把中华民族译为Chinese nation,把“少数民族”改为“少数族群”,并译为Ethnic Minorities。 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年,马戎教授在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一文中对宁骚教授的观点做出积极回应,并在另一篇文章中明确建议应该保留“中华民族”(the Chinese nation)的提法,但在统称时把56个“民族”(Nation)改称为“族群”或“少数族群”(Ethnic Minorities),在具体称呼上用“某族”(如“汉族”、“蒙古族”)代替“某民族”(“汉民族”、“蒙古民族”)。 马戎,“少数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
10、”,北京大学学报2004(11). 我们看到,以上的翻译方式不仅使中英文相关词汇在涵义指称上更为对应,而且还能有效地“去政治化”。因此在本研究中,笔者将采用以马戎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的提议,把中国56 个“民族”与“Ethnic Minorities”的意涵相对应,在“文化共同体”的界定之上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2“民族认同”的概念界定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曲解,笔者首先需要加以强调:本文所讲的“民族”和“民族认同”不是指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而是指56个民族的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而且下文引入的中西方学者对“民族认同”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探讨也
11、都是针对“Ethnic identity”进行的。 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民族认同一直被认为是多维度的结构。作为美国心理学领域民族认同的重要研究者之一,Phinney J(1990)首先提出了“民族认同”结构的复杂性,他认为,民族认同不仅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而且还包括个体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情况等;Carla J等(1998)从认知角度指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Aune V, Kristel K(2001)则认为民族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态度以及文化习惯的结合体,是一种个体对群体的依恋。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王建民(1
12、991)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民族成员相互之间包含着感情和态度的一种特殊认知,是将他人和自我认知为同一民族的成员的认识”;王希恩(1997)认为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陈枝烈(1998)认为民族认同是“关于个人的思考、知觉、情感与行为组型归属于某一族群的情形”;陈丽华(1999)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人对某个族群团体的归属感觉,以及由此族群身份所产生的想法、知觉、感情和行为”;高宝梅(2003)把民族认同定义为“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和态度,是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秦向荣(2005)则认为民族认同是该民族成员对其民族身份知悉和接纳的态度,包含两个层次的认同:个体对自己本民族
13、身份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认同,包括认知、评价、情感、行为四个维度。客观来说,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有关民族认同的定义。每位学者都是从不同理论积淀出发,从不同分析视角出发,给出了自己对民族认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总体而言,以上的界定方式均属于狭义的民族认同范畴,广义的民族认同还应包括个体对其他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情况。 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与文化认同研究”,万明钢主编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考虑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结构设计,笔者在下文对民族认同的探讨均出于狭义视角。 3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就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民族认同”业已成为各
14、个学科的研究热点,而不同学科又有着不同的研究侧重点:社会心理学家往往强调民族认同中民族成员所共享的文化价值观、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以及行为卷入的核心地位;发展心理学家往往强调在民族认同中自我认同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而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则往往强调对民族认同中的文化认同、语言认同以及民族历史认同等侧重点展开研究。 同上除了理论研究外,该领域内针对不同民族展开的田野调查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Harrell H通过对中国西南彝族社区的考察,对其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加以剖析; 斯蒂文 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 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原著的英文题目为:Field s
15、tudies of ethnic identity Yi communities of southwest China)菅志翔(2006)通过对保安族的田野调查,对其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认同、民族意识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展开了详尽的讨论;巫达(2008)对凉山彝族展开个案研究,主要在社会变迁的语境下对其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和发展展开分析;祁进玉(2008)则基于对三个土族社区进行对比研究的对比之上,着重分析了该社区内人群对族群、文化、宗教和国家的多元认同状况。联系此次研究语境,我们发现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张庆林等(2007)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
16、度展开调查;黄彩文和于爱华(2009)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以问卷调查法对多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和民族认同问题展开研究;孙桂香(2009)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疆维吾尔族民族认同心理展开研究,做出了详尽分析;姚学丽和孙秀玲(2009)也以同样方法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现状展开研究;杨晓梅(2010)以黑龙江省某高校满族大学生为例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心理适应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夏权威(2010)也以黑龙江某高校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对满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姚学丽(2010)对新疆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和量表分析;曹月如(2010)则以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
17、为访谈对象,对其认同模式进行了初步建构。可见,对民族认同的讨论现已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热点,诸位学者不同的研究侧重点也让我们看到民族认同研究领域的丰富内涵和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可能性。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的界定本文的最终关注点是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现状。因此,本文将把分析单位限定在个人层次,并集中对北京地区的回族大学生群体展开研究。选择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点理由:(1)北京高校的优质资源吸引了来自南北各方的学子,民族成分也各异,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2)北京高校数量较多,诸多学校在民族政策和民族氛围方面都有所差异,从而为样本典型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除了对地域和民族身份的界定外
18、,笔者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也会剔除以下几类人群:(1)自小时候起就没有任何回族生活方式或宗教信仰方面的讲究;(2)从小就在北京读书,上大学后并不存在地域空间上的转移。 2研究方法此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个案访谈法收集相关研究资料。访谈前,笔者将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定一个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主要包含被访者基本情况以及民族认同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四大维度。由于在回族大学生群体内部,个体的民族认同会因家庭的潜移默化程度、对本民族历史和风俗的了解程度、与族内外个体之间的互动状况等原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力争考虑到各种相关变量,选择一些较具“典型性”的个体进
19、行深度访谈。访谈后笔者会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并展开进一步的意义分析与解释。对于抽样方法,本文采用的主要是非概率抽样的“目的性抽样”方式,这主要是由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目的所决定的。在具体的操作中,本文主要使用了两种抽样策略:一是方便抽样,二是滚雪球抽样。就第一条策略而言,因为笔者自己就是回族,平日的交际圈内就包括很多回族朋友;就第二条策略而言,笔者会通过认识的回族朋友加以引荐,从而获得更多的潜在研究对象。 3研究对象的选择此次研究中,笔者主要访谈了20位个案。为了保证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笔者尽量平衡了研究对象的一些基本特征。在性别的选取上,有10名男生,10名女生。在年龄方面,个案从
20、19岁到26岁不等,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的所有年级。考虑到不同学校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氛围可能会有所不同,笔者共选取了17所学校,且既有“一本”又有“二本”学校。同理,在家乡来源地的选择上,笔者也尽量做到多元化:10名同学来自民族自治地方,10名同学来自非自治地方;10名同学来自城市,5名同学来自县城或者小镇,5名同学来自农村;13名同学来自聚居区,7名同学来自散居区。具体情况参见附件2的表格。二、民族认同的社会化影响机制探析在民族问题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原生论”和“建构论”两大阵营,前者强调先天原生,后者强调后天建构,二者对诸多民族问题都颇存争议。对于本研究话题,笔者发现这两种理论都有一些可
21、供借鉴的元素,恰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加以诠释:一方面,个体的民族身份有着个人无法更改无法否定的“先赋性”、“原生性”成分,随着在特定家庭的出生,个体的民族身份也就既定;另一方面,与认同相关的一些属性则具有“后得性”、“建构性”成分,因为独立意识的存在使个体完全拥有选择性认同的自由,而这种认同的发展又更多地取决于内外因素的“建构”。对于回族大学生,家庭无疑是社会化的初级场所,家庭熏陶培养下的民族意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民族认同的走向;进入大学校园后,个体民族认同的强度或走向可能又会在大学环境的型塑下发生进一步的变化。那么,这种“原生”和“建构”的具体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呢?它们背后
22、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指涉?在本章节中,笔者将从家庭和大学两个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出发,对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发展脉络展开初步探讨。 (一)家庭身份与认同的起点回族家庭是回族传统文化习俗传承的重要场所,作为家庭意志的承载者和回族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者,父母的民族身份和相应的教育理念会对子女的民族身份、信仰理念的萌发产生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访谈中笔者发现,由于家庭所处的文化系统不同,家庭的民族氛围有着很大的差异,由此导致不同个体对回族身份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认知,也就是说不同的生活环境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熏陶导向。有些家庭仅会在饮食上对子女有所要求,这种情况在民族氛围较淡的家庭或地区出现的情况比
23、较多。生活在非自治散居地区的个案02和个案19就提到说:我爸妈和他们以上几代都是回族。但在家里,我知道的最多就是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个案02) 就整个县来说,我们那个镇算是个回族聚居的地方,我爷爷那一辈懂得的应该还是挺多的,就是没有传承下来,特别是我父亲之后的这几辈的意识是越来越淡化的。我们现在吃饭就是按照回族基本饮食习惯来的,但他们也不了解清真这个具体的范围究竟是什么,也就是像其他人知道的认为牛羊鸡肉这些可以吃。这个不光是我们家,就是我们家那边的人对这方面的认识也很薄弱,很少有人计较这些。另外,清真寺离得也比较远,宰只鸡让阿訇过来也不太好,只能自己跑过去嘛,有的人就觉得麻烦,就在家自己杀了
24、。所以在家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是个回族而已,仅在饮食上有点了解。(个案19)很明显,在这些家庭中,父母对回族的理解仅限于对饮食禁忌的遵守,或对部分饮食禁忌的遵守,他们多通过“我们不能吃某某东西”或“我们只能去清真饭馆里吃”给子女培养一种简单的区别意识。在这样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子女对回族身份的认知也就仅停留在饮食层面,而对回族宗教行为、文化传统以及更深层次的生活方式的认知往往都比较浅:我就没有接受过很系统的宗教行为上的熏陶,所以我就没有形成这样一种习惯,这个是环境影响的。(个案09)然而对此,生活在回族氛围较浓厚的家庭及地区的个体则有着另一番体验,比如生活在回族自治聚居地区的个案07、个案08及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校园 民族 认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3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