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二队技术报告.doc
《北京科技大学二队技术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科技大学二队技术报告.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技 术 报 告 学 校:北京科技大学队伍名称:北京科技大学二队参赛队员:林进鹏 陈曦 尚晓明带队教师:牟世堂 关于技术报告和研究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第一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关保留、使用技术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规定,即:参赛作品著作权归参赛者本人,比赛组委会和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可以在相关主页上收录并公开参赛作品的设计方案、技术报告以及参赛模型车的视频、图像资料,并将相关内容编纂收录在组委会出版论文集中。参赛队员签名: 带队教师签名: 引言首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在清华大学的承办下终于落户中国,本届大赛采用邀请赛
2、的方式,邀请了国内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授予点高校(含港澳)50余所,我们北京科技大学作为参赛方,有幸参加了此次“飞思卡尔智能汽车邀请赛”。这份技术报告中,我们小组通过对整体方案、电路、算法、调试、车辆参数的介绍,详尽地阐述了我们的思想和创意,具体表现在电路的创新设计,以及算法方面的独特想法,而对单片机具体参数的调试也让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份报告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智慧,是我们共同努力后的成果。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涉猎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这次磨练对我们的知识融合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首先要感谢清华大学,感谢他们
3、将这项很有意义的科技竞赛引入中国;更要感谢北京科技大学相关学院对此次比赛的关注及投入,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学院的大力支持及指导老师悉心的教导;还要感谢的是和我们一起协作的队员们,协助,互促,共勉使我们能够走到今天。目录引言1目录2第一章、智能车方案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案简介41.1 方案设计思路41.2 实现方案简介5第二章、机械结构设计72.1 传感器的设计安装82.2 制动舵机传动机构设计82.4 系统电路板的固定及连接9第三章、电路设计说明103.1 主控板的设计103.1.1 电源管理模块103.1.2 电机驱动模块113.1.3 控制模块113.1.4 接口模块123.2 传感器
4、模块133.2.1 带有选频抗干扰能力的光电对管传感器133.2.2 采用A/D转换的光电对管传感器14第四章、HCS12控制软件主要理论、算法说明及代码设计说明154.1 主程序164.2 各种初始化程序174.3 PID调节程序174.4 寻线算法程序204.5 程序调试与车况参数检测方法(使用EEPROM)22第五章、开发工具、制作、安装、调试过程说明235.1 开发工具235.2 调试过程23第六章、模型车的主要技术参数说明246.1 智能车外形参数246.2 电路部分参数246.3 传感器的种类和个数246.4 除了车模原有的驱动电机、舵机之外伺服电机数量24结论25参考文献26附录
5、27电机与后轮光电编码器驱动电路伺服电机前轮键盘传感器第一章、智能车方案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案简介1.1 方案设计思路S12图1.1、系统的总体控制框图本智能车控制系统采用由主办方提供的飞思卡尔16位微控制器MC9S12DG128作为唯一的核心控制单元,信号由安装在车前部的不同类型的光电传感器采集,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或电平信号传入核心控制单元,核心控制单元对信号进行AD转换或电平判别处理后,由PWM发生模块发出四路PWM波,分别对转向舵机,直流电机,制动舵机进行控制,完成智能车的转向,前进,制动的功能。在智能车后轮上安有光电编码器,采集关于车轮转速的脉冲信号,经由核心控制单元进行增量式PID控制方
6、法计算后自动调节输入到电机驱动模块的PWM波的占空比,从而控制小车速度。人机接口采用HD7279A数码管和键盘驱动显示芯片驱动8位数码管和44键盘,从而可与核心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实现人机交互。1.2 实现方案简介传感器排布方面:智能小车在行驶过程中,使用车头前端安装的十一个光电传感器采集路面信息,反馈给核心控制单元,由核心控制单元进行处理。根据小车实际行驶中对黑线反应的情况,我们经过仔细的研究讨论,决定采用十一个传感器圆弧的排布方案。其优势所在如下:a11个传感器可以准确的判断出黑线在车前的位置;b圆弧型排布的小车在走弯道时在对黑线的方向判断方面有显著的优势;c美观大方。传感器信号的采集时,外
7、侧我们采用了8路AD转换,将返回的电压值在核心控制器里进行二值化处理,判别传感器状态;中间3个传感器经过处理返回3路高低电平值,核心控制器可直接处理。我们在跑道上调试小车时发现采用十一个传感器圆弧的排布方案可以极大的提高寻线精度,直线时平稳高速,转弯时平缓流畅,可以保证小车不冲出跑道。速度控制方面:我们采用光电编码器对驱动轮后轮的转速进行实时的检测,将反馈值提供给核心控制单元。核心控制单元根据光电编码器单位时间反馈的脉冲数,采用增量式PID调节控制方法,对直流电机的转速进行准确快速的调节,减小了由于电池或场地等原因造成的速度无规则变化。转向控制方面: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控制算法,通过传感器反馈的
8、路面信息,经过核心控制单元调用一系列算法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赋给控制舵机的PWMDTYx,从而准确的控制舵机的转角。人机交互方面:我们采用了HD7279A键盘数码管驱动显示接口芯片,通过串行通信的方式于核心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可以通过键盘输入一些必要的参数,也可以实现小车行驶过程中的一些参数的显示。第二章、机械结构设计在本次智能车邀请赛中,最主要的比赛内容是速度,而车辆的机械结构无疑是影响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鉴于这个原因,我们小组在车辆机械方面的改进也作了很多的工作,并形成了下图所示的最后外形。图2.1 外观俯视图我们在改造、调试机械部分的过程中,遵循着四个原则:车身更轻、摩擦更小、转向更灵、变
9、速更快。为实现这四个目标,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机构。2.1 传感器的设计安装为了实现减轻车身重量的目标,我们的传感器采用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集中安装的方法,保证传感器部分重量最小,以起到减轻车身的作用。同时,考虑到车辆行驶过程的稳定,我们采用11个传感器圆弧形的排布方法。中间的传感器向前伸出,保证有足够的前瞻性,两边的传感器以固定角度呈圆弧状排列,可以给单片机反馈回准确角度,提高舵机转向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何安装传感器也是机械机构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传感器离车太近,则前瞻性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传感器若离车太远,机构不稳定,行走过程中产生振动,会影响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无法保证稳定、准确的信号反馈。
10、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通过实验确定了安装距离和方法。2.2 制动舵机传动机构设计为了缩短跑完全程的时间,我们需要尽可能快的速度,但是如果速度失控,当车辆从直道进入曲率较大的弯道时,就有冲出赛道的危险,除了在程序上我们做了限制以外,机构上采用了加装制动伺服电机的方式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图2.2 制动舵机示意图2.2.3 光电编码器的安装在本次智能车邀请赛的规则中,赛道长度、形状有严格的限制,而为了更快的跑完全程,我们希望能尽量提高车速,这样在弯道前及时减速就成了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安装光电编码器,我们能够知道车在每个时刻的速度,根据它的反馈,程序就可以迅速调整车速。2.4 系统电路板的固定及
11、连接在电路板的安装这部分,我们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规则中对车辆尺寸的限制,最终决定采用高架、立体的搭接方法,用支架把主控板较高地固定在底盘上方,并在后桥制动舵机的上面安放了一个输入参数用的小键盘,这种布局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稳定,同时,也可以比较方便的输入参数。第三章、电路设计说明本智能车系统的电路总体上分为逻辑控制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两大部分。逻辑控制电路主要由核心控制器S12单片机和周围的寻线传感器,测速传感器组成。其对电压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电机驱动电路要求的电流相对比较大,因此,二者在电路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差别。硬件设计应在可靠的基础上尽量简单化,使其满足稳定工作的基本要求,电源管理模块
12、要保证使整个系统供电充足并稳定;传感器部分保证信息采集准确有效;电机驱动部分则需在保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控制部分的干扰。同时还要保证在控制软件做改动时,硬件部分不需要作很大的改动就可以满足要求,即我们硬件的通用性。3.1 主控板的设计3.1.1 电源管理模块图3.1 电源管理模块原理图电源由7.2V电池提供,分别经过以下途经对其它模块进行供电:A、经过稳压芯片LM2940_5.0稳压后,输出5V电压以驱动单片机工作;B、经过稳压芯片LM2940_5.0稳压后,输出5V电压以对传感器供电;C、经过稳压芯片LM2940_5.0稳压后,输出5V电压对光码盘供电;D、经过稳压芯片LM2940_
13、5.0稳压后,输出5V电压对键盘显示接口电路供电;E、接入MOSFET驱动模块,以对电机进行驱动;F、接入转向舵机与制动舵机,驱动舵机进行转向及制动工作。3.1.2 电机驱动模块图3.2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原理图直流电机驱动采用大功率的MOSFET和继电器的组成驱动电路,单片机通过如图3.2中PWM引脚输入PWM波,以调节M1和M2口的输出电压之差,从而调节电机转速,并且在DIR_CONTROL口输入高低电平,通过使继电器换向,给电机反向电压,实现制动功能。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使用反向电压制动,效果良好,但是对继电器的损耗比较大。3.1.3 控制模块核心控制模块仅由MC9S12DG128B构成,将P
14、ORTA口与PORTB口作为普通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在实际中我们将PORTB口作为输入高低电平信号的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入口,而将AD口作为输入模拟信号的对管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入口。将PM口作为键盘显示电路的接口。引出PWM7和PWM5作为控制电机与舵机的PWM波输出口,PWM1、PWM3作为制动电机的接口。图3.3 控制模块原理图3.1.4 接口模块图3.4 接口模块原理图接口模块的作用即外部设备单片机的接口,分别有电机接口,转向舵机接口,制动舵机接口,光电编码器接口,键盘显示模块接口,电源接口。3.2 传感器模块作为智能车的“眼睛”,光电传感器感知地面情况的能力对小车行驶状态的影响很大,经过多
15、次摸索、试验,我们终于设计出一套高效,可行的方案。我们采用两种传感器感知地面的情况:一种是采用带有选频能力的输入高低电平的传感器,另一种是输出模拟电压的光电对管的传感器。这样做的原因是带有选频能力抗干扰较好的传感器相对于返回模拟量的传感器消耗能量比较大,在这样一个电量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不必要的功耗是相当必要的。这款单片机拥有8路的AD转换口,我们使用了8路的简单对管电路返回8路模拟电压,使用单片机本身的A/D转换功能模块进行信号处理,再设定门限比较电平,将采集道的模拟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从而判别黑线的位置。这样既做到了判别黑线,又达到了省电的目的。3.2.1 带有选频抗干扰能力的光电对管传
16、感器传感器电路如图3.6所示,在一个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作用下,产生一路高低频交变的信号电流,然后通过一个三极管放大后供给两路LED灯发光,并用两个电位器分别控制LED灯的光强,最后用一个与信号发生器频率同步的接收管接收光信号,并反馈给单片机。在回路中,我们还添加了另一路LED发光二极管,用来实时检测传感器的工作情况。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传感器对地面适应能力强,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的干扰光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图3.5 传感器电路原理图这种传感器定位能力强,在小车行驶过程中被用作夹住黑直线,由于它比较灵敏,当车稍稍偏离直线时,传感器可以快速将状态返回给单片机,以使单片机作出及时的反应,较快的调正小车行
17、驶方向。3.2.2 采用A/D转换的光电对管传感器传感器电路如图3.7所示,发射部分是由高亮的红色发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串连组成,接收部分是由接收管和一个可调电阻组成,并配合有一个电容平滑输出,减小外界突然出现的强光干扰。这种传感器功耗比较小,电路简单,不易出现复杂问题。图3.6 传感器电路原理图第四章、HCS12控制软件主要理论、算法说明及代码设计说明智能小车的控制软件采用模块化的程序结构。从结构上看,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一个主体循环程序,增量式PID速度控制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寻线控制算法程序,速度控制算法程序以及其他一些控制程序。涉及到的单片机硬件资源如表4.1所示。表4.1 控制模块说明程序
18、实现的功能使用的模块电机速度控制PWM发生模块舵机转角控制PWM发生模块PID反馈脉冲计数定时器模块,脉冲累加器传感器模拟电压处理A/D转换模块人机交互SCI串口通信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普通I/O端口调试信息记录EETS2K模块4.1 主程序图4.1 主程序流程图流程图如图4.1所示。系统首先对各种设备进行初始化,然后选择进入参数修改程序。参数设定完毕之后打开中断,最后循环执行位置速度控制程序。4.2 各种初始化程序包括端口初始化函数,PID初始化函数,四路PWM发生初始化函数,计数器中断初始化函数,人机接口模块初始化函数,如图4.2。图4.2 各模块初始化流程图4.3 PID调节程序在连续控制
19、系统中,按偏差的比例(P)、积分(I)、微分(D)进行控制的PID控制器获得了广的应用,它的结构简单,参数易于调整,适应性强,对于那些控制模型不准,参数变化较大的被控对象,采用PID控制器往往能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用计算机算法来代替模拟式PID控制的数字PID控制算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显著地扩展了它的功能。本例采用增量式数字PID程序以PWM方式来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增量式数字PID调节的数学表达式。其中Kp为比例常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Td为微分时间常数,T为采样周期。公式1公式2对位置式算式加以变换,可以得到PID调节算法的另一种实用形式(增量算式)公式3,,可以得到一个方程,这个方程,经
20、常用来在计算机上做逻辑运算。这种算法用来控制步进电机特别方便,对直流电机的控制也可以采用。如图4.3为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程序框图。图4.3增量式数字PID控制程序流程图本车采用增量式PID算法的具体流程图如图4.4所示。图4.4 PID算法流程图4.4 寻线算法程序寻线算法程序是由一套基于求重心的算法演变而来的,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能够根据传感器返回的状态值,得到车的重心偏离黑线的程度。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舵机应该转的角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抗拒微小干扰的能力。具体算法如下介绍。a.将每个传感器进行加权处理,如图4.5所示。-10-8-6-4-20246810图4.5 传感器取值分配图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科技大学 技术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2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