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理课笔记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理课笔记整理.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月16日Lesson1 俄罗斯军事情况一、 军事实力裁员 280万减至100万1、现武装力量结构:3+3 (3军种+3独立兵种)陆军 海军 空天军 战略火箭兵 空天防御兵 空降兵2、 四大军区 东部、南部、西部、中央军区 四大舰队:太平洋舰队(拥有核力量) 北方舰队 波罗的海舰队 黑海舰队 里海舰队空军主要编成:空防集团军 军事运输航空兵 远程航空兵俄罗斯军事情况一、俄罗斯军事实力简介(一)军队结构编成1.目前编制人员100万。2.武装力量结构对比原苏联武装力量俄罗斯武装力量5军种+1独立兵种3军种+3独立兵种陆军陆军海军海军空军空军防空军战略火箭兵战略火箭军太空兵空天防御兵空降兵空降兵(2
2、015计划:空天防御兵+空军空天军)3.陆军四个新型军区分布:中央军区(叶卡捷琳堡),西部军区(圣彼得堡)(北方舰队),南部军区(顿河畔罗斯托夫),东部军区(哈巴罗夫斯克)(太平洋舰队)4.海军五大舰队:太平洋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里海区舰队5.空军主要编成:空-防集团军,军事运输航空兵,远程航空兵6.战略火箭兵:掌管陆上核力量,导弹兵。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白杨-M7.空天防御兵:新兵种。8.空降兵(空降兵+军事运输航空兵=苏联政权)(二)领导与指挥体制二、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概念:国家和武装力量防止战争、准备战争、计划与进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理论与实践。(一)将美国及其领导的北
3、约集团视为主要外部威胁北约集团向东扩张,蚕食俄传统安全空间叶利钦:喷怒咆哮;普京:一脸凝重奥巴马:俄罗斯是人类三大威胁之一对威胁的基本判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构成最大的潜在外部威胁。潜在的和根本性的。(二)以战略核力量遏制大规模战争威胁1.俄罗斯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在国家生存受到威胁时,俄联邦保留使用核武器实施回击的权利。2.“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弹道导道核潜艇、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3.特点突防手段多。发射速度快,分导弹头多,能机动变轨。代表性武器:“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生存能力强。“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潜艇+“布拉瓦”潜射型弹道导弹。战备程度高。战略导弹兵可在接到命令2-3
4、分钟内完成发射任务。(三)以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为战备重点,提高部队机动作战能力1.压缩军区数量,明确协同支援和跨区协助义务。国土空间太大,兵力规模有限。2.改造作战部队,逐步实现常备化和职业化。人口危机严重,逃避兵役成风。(四)遏制独联体国家离心倾向,强化军事同盟1.遏制离心,物理与能源手段并施2.强化外围,以俄为中心发展地区国家组织俄罗斯与西方在后苏联空间的博弈:北约东扩,欧盟东扩,“颜色革命”,“大中亚计划”,“东部伙伴计划”三、俄罗斯“元素”探究(一)地缘政治元素:控制近邻的势力范围思想俄格冲突,乌克兰危机(二)实力元素:硬实力至上的“铁棍”情结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纪念碑纪念馆塑像多;军
5、事节日多,阅兵式多(每年一次);娃娃兵多(三)文化元素:悲情与傲气交融的民族气质地域性(欧亚文化),宗教性(东正教)“救世”思想下的大国理念爱走极端的民族性格*与中国是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Lesson 2 武装力量一、 定义武装力量,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宪法规定,我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二、 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1. 中国人民解放军隶属于中央军委 单一的统一指挥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性质: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现役部队:常备军 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预备役部队:战时
6、首批动员的后备力量。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家卫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2.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 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 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构成:三大类八个警钟内卫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内卫部队:武警总部直接领导指挥 执勤、反恐维稳、抗险救灾边防消防警卫:列入武警序列,但由公安部门领导指挥黄金: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指挥3. 中国民兵: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由总参谋部主管 三、 总体编成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构成。陆军:1927年8月1日编成:步兵、装甲兵、
7、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基本建制: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海军:1949年4月23日编成: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空军:1949年11月11日编成: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以及通信兵等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第二炮兵:1966年7月1日 “解放军地地导弹部队”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第二炮兵、海军战略导弹潜艇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编成:地地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导弹部队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Lesson 3 军事高技术一、 定义 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
8、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总称。二、 分类1支撑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技术 如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等2直接用于武器装备的应用技术 如侦察监视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军事航天技术等三、 特点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高保密、高速度四、 六大技术群1军事信息技术 2军用新材料技术 3军用新能源技术 4军用生物技术 5海洋开发技术 6军事航天技术五、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化战争的影响1侦察立体化 2反应快速化 3打击精确化 4控制智能化 5防护综合化 7月17日Lesson 1 国防法规1. 定义 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9、,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备,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手段保证实施(强制性)的行为规则的总称。2.基本特征 (1)共性: 鲜明的阶级性、 高度的权威性、 严格的强制性、 普遍的适用性、 相对的稳定性。(2)特性: 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内容公开的相对性、 法律适用的优先性、 处罚措施的严厉性。注: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并不意味着国防法规只适用军队,适用一切社会团体和个人。3. 体系:(P15)(1)根据立法权限和立法原则,可以在纵向结构上分为4个层次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防法律法规国务院、中央军委军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中央军委制定)规章国务院有关部委、军委各部、各军兵种军事行政规章
10、、军事规章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补充性规定、实施细则实施方法等(2) 横向:16个门类国防基本法类、国防组织法类、兵役法类、军事管理法类、军事刑法类、军事诉讼法类、国防经济法类、国防科技工业法类、国防动员法类、国防教育法类、军人权益保护法类、军事设施保护法类、特区驻军法类、紧急状态法类、战争法类、对外军事关系法类。(基本法:宪法中有关国防和军事制度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国防法的主要内容*(一) 规范了我国国防防务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二) 规范了国防建设的基本制度(三) 规范了国防领导体制的构成和职责(四) 规范了公民、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义务兵与志愿兵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的兵役制度。”4. 公民的国防义务与权利国防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组织在国防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落实。即: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任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承担国防科技生产任务和接受国家军事订货的义务、在交通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和保障军人、军车优先通行的义务)国防权利:建议权、制止权、检举权、获得补偿权5. 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1) 服现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或武装警察部队应征入伍、报考军事院校、应招为国防生、大学在校生
12、或毕业生入伍(2) 服预备役公民在部队以外所服的兵役登记服预备役:满18岁的男性公民进行兵役登记参加民兵组织: 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在我国,所有的民兵都是预备役人员,参加民兵组织也是服预备役)编入预备役部队 6.士兵军衔(二等九级)(一)志愿兵士兵:一二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 中士、下士(二) 义务兵士兵:上等兵、列兵7. 军官军衔 (三等十级)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概述(一)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
13、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特性体现在目的,规则,要求(严格的强制性)(二)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1.四个层次(根据立法权限和立法原则划分)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防法律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法规国务院中央军委军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规章国务院有关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军事行政规章军事规章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补充规定、实施细则、实施办法等2.16个门类1)国防基本法类,(2)国防组织法类,(3)兵役法类,(4)军事管理法类,(5)军事刑法类,(6)军事诉讼法类,(7)国防经济法类,(8)国防科技工业法类,(9)国防动员法类,(10)国防教育法类,(11)军人权益保护
14、法类,(12)军事设施保护法类,(13)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类,(14)紧急状态法类,(15)战争法类,(16)对外军事关系法类。3.主要国防法律国防法1997.3.14,兵役法1984.5.31现役军官法,军官军衔条例,军事设施保护法,预备役军官法,人民防空法,国防教育法,香港驻军法,澳门驻军法,刑法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人民武装警察法2009.8.27,国防动员法2010.2.26(三)国防法规的基本特征1.共性(法律的一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2.个性(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并不意味着国防法规只适用于军队,
15、不适用地方。)内容公开的相对性法律适用的优先性(优先适用不是指的先后顺序,而是一种排他性的单项选择。如果国防法规和普通法都有相关的规定,而两者的规定又发生矛盾时,要以国防法规的规定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和采取行动的准则。)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军法从严)二、主要国防法规介绍(一)国防基本法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国防和军事制度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国防法的主要内容1.1997.3.14通过2.共有十二章七十条3.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规范了我国国防防务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规范了国防建设的基本制度规范了国防领导体制的构成及职责规范了公民、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国防义务与权利 义务:兵役,接受国防
16、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和接受国家军事订货,在交通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和保障军人军车优先通行)(后两条主要针对社会组织和单位) 权利:建议权,制止权,检举权,获得补偿权。(二)兵役法类1.兵役制度:“两个结合”志愿兵与义务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2.士兵军衔,二等九级;军官军衔,三等十级。3.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训。其中,服现役的方式:应征入伍,报考军事院校,应招为国防生,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入伍。Lesson2 日本军事基本情况一、 日本的武装力量与军事部署(1)武装力量组成:现役兵力、文职人员、预
17、备役部队1.现役部队:航空自卫队、海上自卫队、陆上自卫队截止2014年3月,日军现役兵力共约24.7万人 (陆上:15.1)2. 预备役部队:快反预备役、一般预备役、候补预备役(2) 军事部署1. 成立专门的“岛屿防卫”部队,并将组建“水陆机动团”2. 成立专门监视中国的部队总结:作战重点在于西南诸岛方向二、 日本的现行军事战略战后1970年首次提出“专守防卫”的军事战略(目的在于保护本岛的安全):受到侵略时才可使用力量、力量行使的程度仅限于自卫、力量保持的规模限定在能够自卫的程度现行军事战略:“联合机动防卫”本质:攻势防卫含义:1确保日本领域的绝对安全 2确保日本周边地区的安全 3确保日本在
18、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利益(1) 强调面对多种威胁,重点防范朝鲜和中国(2) 战略目标的重点转向防范于未然(3) 强调建设联合机动防卫力量,提高应急作战能力(含义:不仅防御自己,而且倾向于攻击别人)(“多能、灵活、有效”的基础防卫力量机动防卫力量联合机动防卫力量)(4) 突出日美同盟的核心地位,强化军事同盟关系目的:确保本国安全,遏制地区危机,谋取全球利益三、 日本现行军事战略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思考(1) 牵制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影响祖国统一进程a调整军事部署 b为干预行动制造法律依据 c以台海危机为背景,频繁进行针对性演习(2) 威胁我海上安全,压缩中国海疆战略缓冲(3) 对我国实行战略围
19、堵,影响我国力军力发展强大Lesson 3 信息化战争考点1 第一位提出信息化战争的是? 钱学森先生。“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形式为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1995)考点2 信息化战争的定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的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考点3 美军打赢的几大战争及时间: 海湾战争1991 科索沃战争1999 阿富汗战争2001 伊拉克战争2003 利比亚战争2011考点4基本特征(7条)信息资源主导 武器装备智能 战场空间多维 战争力量一体 指挥控制实时 作战方式多样 作战行动精确分考点:(一)信息资源主
20、导:信息+火力 (二)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体化武器装备系统。构成包括:信息武器系统、单兵数字化装备、C4KISR系统1信息武器系统,分为:软杀伤型和硬杀伤型 (前者以计算机病毒、电子战武器为代表 后者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2单兵数字化装备(信息士兵系统)构成: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综合头盔分系统、武器分系统、综合人体防护分系统、电源分系统。3 C4ISR系统:是战场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
21、nnaissance系统的简称,是把作战指挥控制的各个要素,各个作战单元粘合在一起,使军队发挥整体效能的“神经和大脑”(三)战场空间多维陆、海、空、天,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心理空间(四)战争力量一体 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共享融为一体。(五)指挥控制实时 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信息处理能力增强(树状垂直网状扁平)实现“发现目标,进行决策,下达指令,部队行动”同步进行(六) 作战方式多样 1电子战 如电磁脉冲武器(使电子设备丧失功能)2网络战 3非接触作战(例科索沃战争) 4太空战 例 定向能武器 (七)作战行动精确精确侦察定位,精确打击考点5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 战争目的
22、更加多远复杂例目标转换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金融、交通等)美国五环打击理论:1领导 2系统关键要素(国家骨干企业、军工、石油、电力等)3基础设施 4民众 5军队(2) 战争行动界限日趋模糊(3) 战争作战效能极大提升几点思考:1 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御能力2 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 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3 全民参与信息化建设7月18日Lesson 1 美国军事情况一、 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部署美国武装力量三大组成部分:现役部队、后备役部队、文职人员美国现役部队由陆海空军构成,海军包括海岸警卫队 (平时:国土安全部 抢险救灾等)现役部队人数:138.7万人美军现役航母的数量:1
23、0艘 (乔治 华盛顿号航母)(“幽灵”B-2隐形战略轰炸机 没有尾翼 1997年服役 长20高5宽52 航程长隐形原因:表明光滑,减少雷达波的回波量 复合材料 吸波油漆 “猛禽”F22 隐形战斗机)美国军事部署思考题:分为全球几大战区?名称?哪一个战区是兵力部署、作战准备最主要的战区?太平洋总部战区 (最主要)欧洲总部战区北方总部战区(911后新增设 确保美国本土安全)中央总部战区(伊斯兰教国家 中东)南方总部战区(加勒比海南岸 美国后院)非洲总部战区(最年轻的战区 )二、 美国现行军事战略两个时代9个时期冷战前时代4592 “遏制战略时期”5360 “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核武器)6168
24、“灵活反应战略时期”6980 “现实威慑战略”8188“新灵活反应战略时期” (里根 促使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考点 “星球大战计划” 里根提出 军备竞赛拖垮苏联冷战后0510 小布什 “保卫、防范、战胜战略”时期 先发制人打击战略:可以根据自己单方面的主观判断先打击对方 最能体现霸权主义现行军事战略四大战略目标: 2011.2 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提出“打赢、慑止、合作、准备”的战略目标 2012.1.5 对外正式公布 战略中心转向亚太现行军事战略特点:(一) 突出大国挑战(战略性的威胁)和地区威胁(伊朗朝鲜等)战略性威胁:来自亚太地区 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崛起(二) 确立四大战略目标打赢正在进行的:
25、打击暴力极端主义 摄止击败侵略:核威慑 (三) 保持以打赢“1+”战争为主的多种军事行动能力(降低了战略目标)1:大规模的地区战争 主要战场+:规模较小 多国参与 常规战争 (四) 军事战略重心转向亚太1实力配置多质优,干预水平不断提升(宙斯盾系统先行远程拦截 爱国者3末端拦截反导系统)2基地布局不断优化,支援能力大幅提升岛链(美设置的防线):一线岛链 日本列岛台湾菲律宾二线岛链 关岛等 着重提升兵力投送能力三线岛链 夏威夷岛(点) 机动拦截作战(五) 坚持合作与防范的对华战略双增:交流合作+戒备防范(1密切关注中国军力发展 加强亚太地区战备)Lesson 2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一、 定义国际战
26、略环境:一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和国际战略形势(动态表现)。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体现,核心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国际战略格局: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形式。三要素:力量、关系、秩序。可分为:多元交叉格局、多级格局、两级格局、单级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多级格局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 美苏两级格局)二、 冷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一) 美国谋求建立单级世界却难阻多极化潮流(二) 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步伐加快(三) 俄罗斯发
27、挥军事力量的作用,力保大国地位(四) 欧盟不断发展并且自主意识日趋增强(五)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六) 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实力、地位增长小结:美国企图单级主导世界,但国际战略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国际战略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美国单级化格局正在逐渐崩盘,而其他力量的“级”化尚需时日。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个长期的过程。三、 冷战后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特点(一)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局部地区冲突依然频发“大战不打,小战不断”制约大战发生的主要因素:1核武器的威慑作用2联合国为代表的世界和平机制充当稳定制衡3全球化导致各国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小战不断原因:原因
28、1:冷战积聚的矛盾爆发,特别是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武装冲突原因2:有关国家围绕领土、资源等利益的激烈争夺,导致一系列新的冲突原因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当今世界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科索沃战争1999 伊拉克战争0310 利比亚战争 (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 逊尼派穆斯林 库尔德人 三股势力)阿富汗战争 最长 塔利班 基地组织 叙利亚 巴沙尔争权 移交化学武器 反对派(二) 美国布控欧亚遏制中俄崛起,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大陆内部:中俄成为重点遏制的对象大陆西侧:很难彻底摆脱中东沼泽“伊斯兰国” ISIS 先基地组织分支 后抛弃 目标:建立政教合一的逊尼派穆斯林国家伊朗问题 大陆东侧:美国操纵周边国家
29、牵制中国(三) 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上升,世界处于脆弱安全状态传统安全:政治和军事安全为重心的安全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所面临的外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的挑战,如军事安全,国土安全。非传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待。小结:国际战略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和平中潜伏着动荡和冲突,霸权国家谋求主导世界,遏制中国崛起。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呈现上升态势。我们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Lesson 3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一、 基本状况周边邻国、大国众多;地缘关系复杂陆上邻国14个:俄罗斯、蒙古、朝鲜、
30、缅甸、老挝、越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海上邻国8个: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总数:20个二、 威胁挑战1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我国压力全面增强奥巴马上台,吹响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号角将60%的海军空军部署在中国旁边主要表现:美国在我国周边的访问交流增多,在我国周边的兵力数量增多,在我国周边的军事活动增多,在我国周边的军事基地增多2日本扩张主义抬头,对我国威胁急剧上升3 印度外向性增强,对我国构成一定挑战4 南海斗争形势复杂,对我国产生诸多牵制黄岩岛事件、仁爱礁事件菲律宾 越南冲撞我海上石油平台 还有马来西亚、
31、印度尼西亚、文莱等5 台湾内部充满变数,使祖国统一长期延迟马英九上台后实行“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战略思考(一)和平合作发展,提升国家实力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中心的交汇处:国际政治关注的战略重心,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重心,军事力量部署的指向重心。(二)增强国防实力,打赢关键战争在本地区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其他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的军事能力。7月19日Lesson 1 国防动员 (教材)国防大学 军校 指挥院校 最高级 招收学员:现役军人 副营职以上 不招收本科生思考题一、 什么是国防动员?二、 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三、 武装力量动员包括哪些内容?四、 国防动员实施程序?一、 含
32、义国防动员,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为战争服务的紧急措施。二、 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1 应战功能 2 应急功能 例抗震救灾3 服务功能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可以1节约国防开支(例应急飞机跑道 减少专用机场建设)国防动员建设成果可以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三、国防动员主要内容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基础)、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政治动员武装力量动员包括:现役部队动员、预备役部队动员、后备兵员动员、民兵动员四、 国防动员实施程序进行动员决策 发布动员令 充实动员机构 修订动员计划 落实动员计划 五、 国防动员发展趋势(了解)Lesson
33、 2 印度军事基本情况为什么研究印度军事?1、 领土问题 中国与印度领土争端面积:12.55万平方公里(阿克赛钦 藏南地区)2、 导弹问题3、 制造边界争端4、 插手西藏内部事务5、 “一带一路”构建6、 人为制造矛盾印度军事基本情况?现实威胁:巴基斯坦 拥有核武器 支持恐怖主义 采取军事冒险主义潜在威胁:中国 进行国防现代化 领土争端 核优势 中巴合作其他威胁:来自南亚地区内外战略目标通过控制周边小国,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巩固地区大国地位,加快向印度洋方向发展,支撑2030年左右成为世界性强国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Lesson 3 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时期:中共成立到遵义会议形成时期:到
34、抗战胜利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考题(重点)1. 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含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的理论体系。2. 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一)战争观和方法论(二)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三) 人民战争思想(四)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五)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3. 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和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官兵一致 军民一致 瓦解敌军4. 人民战争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5.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包括哪些方面6. 如何认识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一、科学含义及基本特征基本特征:独特的民族性显著的实践性极大的创造性 广
35、泛的集体性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全民皆兵的思想二、主要内容(一)战争观和方法论1指出战争的起源和根源战争一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2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战争大海中的游泳术)3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4着眼特点,着眼发展(二)人民军队建设理论1.提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党支部建立在连队2.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利益 主要是发展、安全(安全:没有威胁或者面临的威胁较少)传统安全:军备竞赛、军事入侵、民族冲突、边界纠纷非
36、传统安全:自然属性(自然灾害、疾病、核泄漏) 社会经济属性(经济危机、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生态环境、社会动乱、跨国犯罪、海盗走私、移民难民) 政治属性(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邪教异端、武器扩张)应对非传统安全,遂行非战争行动:维护社会稳定、突击抢险救援、参与国际和平行动3.创立了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消除等级观念) 军民一致 瓦解敌军(三)人民战争思想根本特点:正义性、群众性人民战争含义: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例如进行土地改革(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剑不如人,但剑法胜于人”以劣胜优 以弱胜强五个方面:1. 战略(宏观)上藐视敌人,
37、战术(微观)上重视敌人敢于斗争“小石头打破大缸” 例如 朝鲜战争 金门之战2.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游击战16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3. 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攻防结合 以攻为守 反对为防御而防御4. 军事打击与政治斗争相结合朝鲜战争以政治谈判结束 1962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撤兵谈判5. 不拘一格,灵活用兵调动敌人 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 四渡赤水打小歼灭战 “零敲牛皮糖”(五)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1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抵御外敌入侵2 确立了向国防科技尖端发展的战略(核武器)3 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三步走战略:20世纪末解决温饱问题 (人均国民收入1000美元)2021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49年 本世纪中叶 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0美元采取守势 发展经济 先威慑后实战三、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一) 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1、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 解决了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立成一支先进军队的问题3、 制定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战术(二) 对当代世界军事具有重大影响 (三)永远是我军建设和作战的行动指南 (来自:侯佳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2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