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发展规划西北大学经管学院.doc
《“十二五”发展规划西北大学经管学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发展规划西北大学经管学院.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二0一一年六月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院由数量增长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转型的五年,也是提升学科建设层次,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五年,更是进一步扩大学院品牌影响力的关键五年。为了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根据学校“十二五”暨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发展总结过去五年是我院发展以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五年,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
2、养、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学院品牌建设卓有成效。(一)“十一五”建设取得的成绩1.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按照“提升理论经济学,发展应用经济学,突破工商管理学”的思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不断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学术水平,我院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专栏一)同时获批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工商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金融学)获批“三秦学者”岗位;获批EMBA办学资格,招生规模位居当前全国新获批学校前列;获批金融学、物流管理、项目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五个专业学位点;获批统计学专业,顺利接收财政学专业,成立财税系。专栏一:“十一五
3、”学科建设成果一览表类 型学 科时间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2007白永秀教授等待培育的国家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2008任保平教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2008白永秀教授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思想史2008韦 苇教授经济史2008李 刚教授世界经济2008王 珏教授国民经济学2008赵守国教授企业管理2008安立仁教授旅游管理2008李树民教授省级特色学科现代经济学与西部经济发展2009白永秀教授现代企业管理与陕西企业成长2009安立仁教授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陕西旅游业发展2009李树民教授2.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专栏二)。师资队伍总量稳中有升,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专业机构不断优化,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4、稳步提升。通过用人制度、教学科研奖励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极大调动了各类人员的积极性。按照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针,“十一五”期间引进教授7名,新增教授12人;引进副教授1人,新增副教授17人;引进与选留博士毕业生21人,引进博士后12人,其中10人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选派25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访问或进行合作研究;选派17人到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进修或作博士后研究工作;聘任国外兼职教授8人、国内兼职教授29人。专栏二:“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一览图1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图2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图3 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图4 师资队伍海外学习人员情况图5 师资队伍年龄结构3人才
5、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以培养“学者型”、“企业家型”、“政府官员型”三类人才为目标,以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为龙头,不断完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专栏三)。专栏三:“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情况一览表 招生数年度合计博士硕士MBA本科高校教师与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陕西MBA200691341142195166361820079134615324514030821200810424416922516836868200910844115634715535629201011454212038616539042合计50972147
6、40139879417831684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坚持科研是强院之路的思路,“十一五”期间加大气力抓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科学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1篇,核心期刊684篇,论文数量和层次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商务印书馆、中国经济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98部;获得各类科研奖61项,其中省部级奖一等奖2项 ,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其他奖项45项;获得项目292项,其中有国家级13项,省部级71项,横向131项,国际合作23项。经费总额3689.573万元。特别是获得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均实现了突破
7、。5.学术交流全方位开展。“十一五”期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3次,国内会议21次。先后有300多人次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国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言,扩大了学院影响; 60多人次参加“东亚经济论坛”“中日环境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 30余学生赴国外攻读学位;“经管论坛”、“新年论坛”、“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等学术活动顺利开展。6.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不断优化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新建金融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工业沙盘实验室、商业沙盘实验室、手工会计实验室、开放研究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等9个实验室,应
8、用经济学与管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新增图书12000册,期刊290种,共14400册,外文期刊15种,共450册,图书资料建设成效显著;出版了以书代刊的杂志区域经济论丛,出版7卷;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中心运转正常,取得研究成果实现较快增长。 7服务社会成绩显著。坚持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服务的宗旨,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期间,与陕西省发改委合作成立了“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与西安市发改委合作成立了“西北大学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院教授提出的10余条建议被政府决策咨询采纳,共承担各级政府招标项目21项,承担各类企业咨
9、询项目33项,多项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西安市科技进步奖、西安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与政府、企业合作举办“陕鼓集团品牌建设论坛”、“中信银行陕西创业发展论坛”和“阎良论坛”等,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同时扩大了学院影响。 (二)“十一五”建设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待进一步培养;学院的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对外交流和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MBA和EMBA办学面临的环境竞争越来越激励,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学薄弱环节需要继续加强。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1.机遇与挑战(
10、1)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所带来的政策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等方针和要求。这为我院“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实施所带来的行业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并在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加
11、快教育信息化、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举措和安排,这为我院中长期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思想导向,带来了难得的行业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动力,这为我院在未来更加深入研究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素材。同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为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机遇。陕西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机遇。2010年陕西省GDP进入万亿元俱乐部,经济增长速度连年位居全国前茅,“十二五”是陕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期,2015年全省GDP将突破2万亿元,不断改善的省域经济社
12、会环境为我院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环境机遇。学校“十二五” 规划的实施为我院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西北大学“十二五”暨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质量提升战略、开放发展战略、改革创新战略”,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出台了相关支持措施,为我院未来五年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战略机遇。(2)挑战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转型带来的挑战。国际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科学研究的专业化、教育模式的开放化、社会经济环境的信息化、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使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面临着重大的转型,这为我院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内一流院校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近年来国内一流院校改革步伐持续加快,教学科研基础设施
13、改善明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幅提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给我院带来较大的挑战。区域社会服务需求升级所带来的挑战。我院作为地方综合大学的教学科研和专业服务实体,一直以来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企业家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政府决策咨询、企业管理诊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近年来上述需求开始升级,服务需求方希望北京甚至境外院校或机构来承担服务项目的现象开始出现,这为我院继续做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带来了新挑战。2.优势与劣势(专栏四)(1)优势传统积淀优势。我院经过近100年办学的长期积淀,确立了理论经济学学科传统优势,形成了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求
14、实的工作作风,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这是我院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传统优势。学科平台优势。学院已经搭建包括政治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二个国家一级学科、8个陕西省重点学科,3个陕西省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三秦学者”岗位, 17 个博士点、 33 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MBA和EMBA办学单位在内的较为良好的学科平台,为学院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品牌优势。经过近100年发展,我院在国内形成了良好品牌,被誉为“经济学家摇篮”,我院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得到了广泛认可,学院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这有利于我院
15、进一步获取多种优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院友和学员优势。学院培养出了一批经济学家、企业家、优秀党政干部,扩大了学院影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院友和学员资源,这对于获得多方支持,加快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劣势国际化程度不高。获得国外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低,教学和科研的国际交流频次少且深度不够,获取国际前沿学术信息和人才培养信息的能力不强,在国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不多。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专业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经济学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理论经济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管理学教师有相当部分也是经济学学位。知识结构方面,部分教师知识结构更新优化不够,制约了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科方向不够凝练。科学
16、研究的方向、学科发展的方向相对分散,不够集中,未形成在国内外具有特色和高知名度的学科方向。专栏四: “十二五”学院发展的SWOT分析表机 遇(O)挑 战(T)(1)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带来的政策机遇。(2)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实施带来的行业机遇。(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市场机遇。(4)陕西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机遇。(5)学校“十二五” 规划的实施带来的战略机遇。(1) 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转型带来的挑战。(2)国内一流院校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3)区域社会服务需求升级带来的挑战。优 势(S)劣 势(W)(1)传统积淀优势。(2)学科平台优势。(3)品牌优势(4)院友和学员优势
17、(1)国际化程度不高(2)师资结构不尽合理(3)学科方向不够凝练三、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教师是办院之本,学生是兴院之源,教学是立院之基,科研是强院之路”的办院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和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以全面提升质量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学院品牌。 2.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可概括为“11234”,即: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实现“西部领先、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坚持“一个中心”
18、(提升质量),力争“二大突破”(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获批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抓住“三项重点”(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提升“四大能力”(制度保障能力、平台建设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学术影响能力)。3.发展目标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和平台建设上再上台阶(专栏五)。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层次,按照“加强理论经济学,提升应用经济学,突破工商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思路,力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工商管理学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三大一级学科体系。
19、巩固理论经济学科国内一流水平,提升应用经济学实现西部领先水平,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学的地位。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以凝练研究方向为核心,力争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实现双突破,形成有影响力标志性成果。在“十二五”期间,提出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观点,使学院的科学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学术地位得到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加强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特色专业、理论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建设,力争经济学获批国家重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适当增加教师总量的同时,优化教师结构。不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设立“青年教师国家基金孵化项目”,开展“青年教师学术
20、沙龙”,定期举办交流会和座谈会,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支持力度。实施“师资队伍国际化工程”,加大选派青年教师出国或在国内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访问学习的力度,提升青年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团队建设,以“十二五”“211”工程四期建设为依托,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学术交流。举办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学术会议,不断提高学术交流层次,继续举办各层次论坛,办出特色,成为经管品牌的重要支撑点。社会服务。将学院发展与陕西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和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力争在决策咨询、政府招标项目和企业咨询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平台建设。
21、继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专业实验室、教学科研软件、数据库及电子图书的建设,力争获得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平台;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资料室的服务质量和利用效率。专栏五:“十二五”建设目标一览目标分类目标名称成果表现形式获奖/经济社会效益备注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确保政治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通过验收,争取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使该学科优势进一步增强,更好发挥龙头作用学位点区域经济学博士点产业经济学博士点国际贸易学博士点金融学博士点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博士点为 核心建设好应用经济学
22、一级学科,为申报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做准备,使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进一步明显。科学研究著作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与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专著10部现代增长理论与新阶段西部经济发展专著10部现代金融理论与西部区域金融研究专著10部现代企业理论与西部企业成长研究专著10部西部企业案例研究丛书5本四个方向在各自研究领域实现理论创新和政策研究上的突破,力争获得8项以上或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四个方向的研究形成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体系丛书区域经济论丛5本 “论坛”系列丛书13本经济学与管理学名著导读丛书10本经济学与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丛书10本论丛成为区域经济学学术阵地,成为该学科公认的学术刊物论坛系
23、列丛书成为学院的亮点案例研究成为特色鲜明的区域企业管理学术刊物导读丛书成为开展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基础前沿问题研究丛书成为该领域最新成果的集合学术观点形成1-2个在国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学术观点通过集成和创新,提出新的学术观点,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动力科研项目完成标志性成果5-10项申请国家级重大招标项目1-3项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申请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通过科研项目,产生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奖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励学术论文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篇人均核心期刊论文数4篇力争部分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对策咨询对策咨询报告30份以提高采纳率为目标,深入开展对策咨询工作,为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二五”发展规划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 十二 发展规划 西北大学 经管 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2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