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赵俪生获奖论文戴宏朵.doc
《[历史学]赵俪生获奖论文戴宏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赵俪生获奖论文戴宏朵.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浅论上层在家居士在中国古代佛教中所起的作用 戴宏朵* 作者简介:戴宏朵(1992),女,籍贯湖北当阳,2010级本科生。 兰州大学历史学院2010级历史学类班【摘要】佛教的组成往往有两部分,一为僧伽佛教,二为居士佛教。在中国 佛教的发展历程上,居士佛教,尤其是上层居士佛教显示出了与很 多国家不同的特殊点。本文试图从此点出发,通过三个段落,即中 国上层居士佛教特殊性的表现、上层居士在中国佛教内起到的重要 作用与特殊性所以存在的原因来进行论述。通过透过这些特殊之 处,我们可以了解到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上层 居士佛教是整个佛教史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甚至对于现代社会 来说,居士的作
2、用仍然可以作为课题来思考。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 无疑是极为有趣且有意义的。 【关键字】中国佛教;居士佛教;居士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一种,佛教在东方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所占据的地位不可谓不显著,其所特具的哲学思想体系亦不可谓不独步于世界宗教之林,于今之日,东西方各种佛教研究书籍汗牛充栋,以中国佛教为对象者尤在其列。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巨,早已得到各方认可,在中国与佛教之间的关系中,居士佛教是一个应当,并已经引起人们注意的课题,本文所希望探讨的,正是中国佛教中的上层居士群体。 在印度,“居士”一词并非开始便指向在家的佛教徒。佛说长阿含经中记载:“佛告婆悉吒。有四姓种。善恶居之。智者所举。智者
3、所责。何谓为四。一者刹利种。二者婆罗门种。三者居士种。四者首陀罗种”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第一本长阿含经卷第六第二分初小缘经第一,后秦宏始年,佛陀耶 舍、竺佛念法师译。本文所引藏经均来自佛教藏经电子书库,地址: 下同。箭喻经中有“若刹利姓,若婆罗门姓,若居士姓,若工师姓”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第九十四本箭喻经,译人今失。由此可见,所谓居士最早很可能是指四种姓 印度社会中有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贵贱由此四种姓划分。中的吠舍种姓。这一种姓人多以从事商业与手工业为主,拥有财富。也是因此种缘故,佛经中常常把“居士”和“长者”放在一起,即等同于具备财富和地位的人。事实上,在佛教早期
4、发展阶段,也正是这一类在家信徒给予了佛教发展所必要的物质资助,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能令佛陀与僧众安顿讲法的寺院,如竹园精舍、祇园精舍、鹿子母堂等等都出自居士的捐赠。而且在吠舍种姓中,学佛者数量不小。因此,“居士”这个词语方略带有“学佛者”的含义,但初意可能也只限于那些拥有尊隆地位,丰厚财产,能妙解佛法的在家学佛者。根据佛典,在家学佛者其实自有“优婆塞”“优婆夷”的称呼。而在中国的一方面,“居士”本义也并不与佛教牵涉,礼记中提到“居士锦带,弟子缟带”,韩非子中提到“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古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魏书儒林传卢景裕中也有“其叔父同职居显要,而景裕止於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
5、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 中国居士佛教史,潘桂明先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这里的“居士”和佛教的关系并不大。佛教传入之后,这个概念逐渐改变,但原有的含义并未完全消失,至于其词义演变的先后范围则与印度略同而更进到后来,出家人称呼并不信佛者,为表尊重也称“居士”。若列表说明,如下: 古义 演变义之狭义演变义之宽泛义 中国德才兼备而隐居不仕者。具有一定财富、文化、政治、社会地位的在家佛教徒。一切在家佛教徒,具备一定文化的有隐逸倾向者,道家修炼者的自称,或为出家人对一切非出家人的尊重称呼。 印度四种姓的一种,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具有一定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人拥有财富,能够为僧团
6、提供资助的在家佛教徒。具有佛教信仰者的非出家人。所谓居士佛教,是指与僧伽佛教相对应的,由在家居士所住持的佛教。因为居士必依靠僧人以为己师,这两种实际并无明显的界限,在东南小乘佛教广传的地区,居士佛教一直依附于僧伽佛教而存在。但在中国,居士虽不脱离僧伽佛教,其特殊性却表现的十分明显对居士佛教的提出与研究本身便是源于中国 “居士佛教”的提法,至少在近代已经出现,时处国家危难之际,寺院占据土地较多,住持僧伽素质又普遍较低,僧界几成众矢之的,佛教出现较大危机。幸有以杨仁山居士为代表的居士界力挽狂澜,大兴佛教教育,于政界、教界、学界均产生较大影响。而居士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作用始成为诸家注意的对象,
7、也出现了不愿依律皈依佛宝、法宝、僧宝而只承认佛宝、法宝的“二宝居士”,20世纪90年代时教界、学界还有对中国佛教未来发展是否应依靠居士佛教的论辩,其影响直至今日。就居士一词的含义来说,在中国佛教中,已有了些微的变化这尚只是皮毛的变化,而其实际的状况更可一观。根据上表中国居士一词的狭义和宽泛义,又有上层居士与普罗大众的居士之分,两者都有其特殊性与影响,而此篇文字则着重在上层居士,也就是一般居士佛教中研究的主体对象具有一定的财富、文化、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佛教信仰者。本文冀图从三个问题探讨中国佛教中的上层居士阶层。 一、居士及居士佛教在中国所呈现出来的特殊性(一),大乘宗派及经典在中国更受重视在早
8、期的小乘佛教中,主要成道的途径,非需离尘出家不可,在家人纵百千努力,不若出家一日。在家出家均可达到最终目标的思想存而不显。直到大乘佛教,虽然同样地赞叹出家功德最胜,同时又极度加大了对在家人有成佛的可能性,甚至有时要比出家人还近于道的强调。因此,谈居士佛教便离不开大乘佛教,居士佛教的兴盛同时意味着大乘佛教的兴盛。在佛教的传播史上,从印度得到第一手资料的国家,多数都接受了小乘佛教的教义,譬如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家。中国首先接受的佛教教义,也主要属于小乘,但此后小乘发展极为缓慢并终至衰落,而大乘佛教则在中国开出了最为灿烂的花朵,此是凡少有研究者均知的常识,不再赘述。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大乘佛教经
9、典中,那些叙说非出家人在佛法上也能有所修为的经典在中国流行范围之广,乃至绝不局限于佛教信仰者的情形。 法华经的常不轻菩萨品中描述了常不轻菩萨恭敬礼拜一切僧人、男女在家众,以为“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九册第二百六十二本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姚秦,鸠摩罗什译。通过常不轻菩萨的恭敬,泯灭了原本存在的出家在家众之间的区别,实则提高了在家居士的地位。方便品也大量阐述在家世俗活动不违成佛目的的思想“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同上,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姚秦,鸠摩罗什译。而这部经书被中国佛教界奉为“诸经之王”,传讲极盛,到南北朝,研究法华已是中国佛教中专门
10、的学问。中国佛教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派天台宗,所依经典便是法华。另有诸如华严以及叙说女性居士成佛的胜鬘经,同样较为流通。除此之外,最为显著的例子莫过维摩诘经,这在部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的经典中,维摩诘居士正是以在家之身不离俗尘而明了佛道。经文开始部分,当维摩诘示现患病时,释迦牟尼佛希望弟子能够探望,而释尊十个最优秀的出家弟子,竟然根据他们以往同维摩诘居士交流的经历认为自己在见解上无法与维摩诘相比,于是纷纷回答“不堪”担负探病之任,不要说在家人的见解竟能远远超过出家人,仅仅出家人去探望在家人的病况这一事件本身就并不常见。经文中显示维摩诘居士的形象是:“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
11、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政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四册第四百七十五本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姚秦,鸠摩罗什译。这个形象打破了出家与在家生活的界限,在世俗生活中也可无碍地得到诸佛妙法。并且,维摩诘居士还提出真正出家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灵。在第三品弟子品中提到他与一群青年的对话,“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
12、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这就意味着,在家信徒只要发菩提心,即同出家无异,同样能够成佛。 维摩诘经展示的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认同。就翻译次数来说,这部经一共有七个翻译版本,从东汉开始,严佛调首便译出古维摩经、西晋竺叔兰有毗摩罗诘经的译本、同时,竺法护又翻译了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东晋祇多蜜译维摩诘经、此后支谦翻译为佛说维摩诘经、姚秦时鸠摩罗什译出维摩诘所说经、一直到唐玄奘时,又有说无垢称经的译本出现。关于此经的注疏更是不下几十种。如此多的传译次数与注疏多少说明了它的地位。中国寺院中沿用至今的“方丈”、“香积厨”等名词均来自此经。各
13、石窟中,根据此经所创作的壁画多不胜数。维摩诘居士的形象也经常作为出家法师对弟子讲法,或描写自身对佛法感悟的引用。释皎然便曾引经中典故说“天女来相试,香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在家佛教信徒中,谢灵运因读维摩诘经中的十个譬喻,而为每一个譬喻各做了一首诗颂,孟郊有维摩诘经赞传世,如王维、白居易等人的作品更经常有维摩诘的影子,王维字摩诘便是根据此经而来。稍后出现的苏轼,文章中第一次提及佛教便是凤翔八观中的“今观古塑维摩相,病骨磊嵬如枯龟。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 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 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 本段诗句均引自与
14、中国文人、文学、艺术,王志楣,载于1992年01期中华佛学学报极摹自己对维摩诘居士的向往。嗣后愈为浸淫佛法,无论是引用还是创作都经常与维摩诘经相关,例如“乐全居士全于天,维摩丈室空翛然。平生痛饮今不饮,无琴不独今无弦”“殷勤稽首维摩诘,敢问如何是法门。”等句都是如此。在非佛教信徒中也是同样,魏晋时期,名士风流,清谈之中常以此经为题材相互应答。鲁迅指出“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种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诘经。” 淮风月谈吃教,鲁迅先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有唐一代,诗歌独盛,被称作诗圣的杜甫以儒家思想为人生依归,可他于一首送人省亲诗中写“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15、维摩诘亦称金粟如来),在诗歌别赞上人中又写“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全然不加改动地援引经中第二品原文。思想上偏于道家的李白也说“湖州司马如相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把自己当做维摩诘的后身。李商隐则写“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女做道场” 以上诗句均引自唐代文人与维摩诘经,张海沙,载于2010年01期文学评论以为从维摩诘那里可得到莫大的安慰。宋元以降,戏剧发展,维摩诘的形象又渗透在了戏曲与舞蹈中,近代京剧梅派的名戏天女散花创作基础便是经中典故。从这部经典的流行中,无疑能够看到不出家而成道,不离俗而脱俗的居士思想在中国所占据的特殊地位。(二),中国居士与僧众的地位差距较他地区更小尽管佛教宣称众生皆可成
16、佛,但并不意味着在教团内部没有等级的分别。出家僧伽是令佛法得以代代相传而不湮灭的住持者,也是皈依戒的传承者、授予者。一个在家佛教徒,最低限度需受持三皈戒,即“皈依佛皈依觉、皈依法皈依正、皈依僧皈依净”。也就是说需承认一切僧众是自己的老师。皈依过程中,除去个别情况可以破例,否则必须有僧众的见证与传授,才能够算作得皈依戒。基于此,居士对于僧众特别予以恭敬,不把自己放在与僧众同列的地位等情景也就可以想见。然而,在中国佛教中,虽然这种恭敬同样存在,上层居士与出家众的差距却并不算大,这固然是因受到了大乘佛教思想的影响(例如上文所说的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便给予出家众教导)与居士在中国佛教中拥有特别影响的
17、现实所导致,也可作为中国上层居士特殊性的一种表现。对于中国的僧人来说,虽然同样有指导在家居士的教师身份,从实际上看往往是亦师亦友式的交往。即便确实被皇室贵族奉为讲经的老师,僧人们恐怕是当然的无法真拿对待弟子的态度去对待有帝王身份的在家居士。而对于一般的上层居士也常是如此。魏晋时期,慧远和尚集僧俗大众在庐山结社共同修行,对在家居士道友相称,在与刘遗民相交的过程中,往来书信中有“君与诸人,均为如来贤弟子也”(广弘明集)的话,语气极为客气。结社修行的目的是往生净土,而发愿文并不由这位发起的僧人写作,却交给了这位在家的居士。而刘遗民读到另一高僧僧肇的般若无知论作出的评价是“不意方袍,复有平叔。” 中国
18、居士佛教史,潘桂明先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51页。不曾想到在出家人中,竟然能找到像何晏何平叔那样的人物。这一评论虽属赞美,实则语气并不像一个学佛的在家居士赞叹出家人的恭敬。宋时苏轼与佛印禅师相互问答的一则传说里,苏轼问佛印禅师自己看上去想什么,得到了像佛的回答。而他给佛印禅师提出的同样问题的回答则是像一堆牛粪。这个回答在问答中是落了下风,但仅就其本身来说,未免是属于朋友之间才出现的诙谐取笑的语气。另一个传说中则有苏轼嘲讽禅师“不毒不秃,不秃不毒”的记载。这些故事虽不能确信,但五灯会元指月录中都有两人相交的明确记载,杨慎的画品中也记载了二人的机智问答。此则故事出现较早,其内容
19、绝不会太过偏离与当时僧人同上层居士的相处情况。更为确定的一则例子记载了一个女居士负责供养一位僧人,试图检验这个僧人的修行。“一日令女子抱定云。正与么时如何。主云。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归举似婆。”结果妇人认为和尚在佛法上的修行并不到家,于是干脆把僧人赶了出去。“云,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遂发起烧却庵。”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七册第一千九百九十九本密庵和尚语录。这一举动绝不符合居士应尊重僧人的规则,由一个在家居士来给僧人举行“考试”,没有合格的情况下还给予了惩罚,而叙说的僧侣也丝毫没有指责的意思,只是举出此事令弟子领悟“考试”何以没有通过的原因。禅宗中还有一位著名的庞居士,在他与齐峰禅
20、师的一次斗机中,齐峰禅师最后笑着说“是我拙,是公巧。”而庞居士抚掌说“平交”,另一次的斗机则以庞居士说“草贼大败”为结束 庞居士研究,潭韦先生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97页。庞居士佛法修为极高,被称为“中国的维摩诘”后世许多僧人都举他的事迹来教育弟子,有些还把赞颂庞居士的颂放在“赞佛祖”的系列中,僧界对他的重视可见一斑。此外,居士的的地位较高还可从居士传记的编写上看出。两宋以前,居士事迹在文字上的流传,尚没有独立的,而散见于各佛教书籍,对此宋朝僧人正受表示了不满“夫灯之明,等及一切,初不择物而照。何独收于比丘,而遗于帝王公卿师民道俗耶?” 庞居士研究,潭韦先生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
21、02年,第235页。并主动编纂了收录居士事迹的传记,后来如居士传、居士传灯录述说居士事迹的书纷纷出现。这也是居士在佛教中受到重视的一个体现。在这些事例中,无不包含了居士与僧侣平等的趋向,居士与僧人,虽理有分别,实际在中国佛教中未必是全部属于上下分明的情况。而这确实说明了中国居士佛教的某种特殊性。二、 上层居士在中国佛教中呈现的重要性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国情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最终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佛教”,无论中国文化的发展还是佛教文化的发展都因此得到了促进。但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说“选择了适合本国传统的佛教”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中国确实接受了佛
22、教文化。中国何以能够接受而不是鄙弃?又何以能够突破重重障碍,在文化的层面上真正接受这种外来宗教文化? 在我们谈及佛教能被中国接受的原因时,经常被提及的有诸如由于“在民众需要佛教安慰,政府支持佛教的同时,恰好涌现出了大量的高僧。”“佛典的大量翻译带来了佛教的繁荣。” 对于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的浅析,潘晓凡,载于2010年01期黑龙江史志。或者“它给予了广大的在痛苦中的基层民众一种安慰。”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人的需求,宋志明,载于2009年09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以及“佛教文化恰恰拥有中国原有的儒家文化所缺少的,道教文化又难以与之相比的对宇宙、生死的哲学思考。” 但笔者看来,这些意见仍是不
23、完整的。 首先,第一点本身便存在问题,僧人的来源是世俗社会,高僧的来源也是世俗社会,中国本土高僧在佛学上能有所成就,则他们的才能,移于任何一种学说未必不能成一家,只是他们根据兴趣选择了投身佛教而已;印度的高僧,之所以能在中国出现,乃是因为有允许他们出现的环境条件。佛经的翻译,虽始于外来传教的外国僧人,但后来大量的传译主要还是借助了中国僧人的集体努力,倘若佛教在中国根本没有市场,仅靠外来的少数杰出僧侣的力量,译经辉煌的成果还是无法出现的。总之,高僧的涌现和大量经典的翻译,正是佛教被中国文化接受的结果,这种涌现反之又大大推动了佛教文化的融入,但决不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就第二点来说,中国文化中,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学 历史学赵俪生获奖论文 戴宏朵 赵俪生 获奖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2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