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自我教育.docx
《学生的自我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的自我教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泗阳穿城中学 陆敬安 数学 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自我教育?教育大辞典指出:“自我教育是自己作业德育对象,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优良思想品德,克服不良思想品德。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为形成良好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是道德修养上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自我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这是自我教育的显著特点。自我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个人教育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自我教育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成功的标志。因此,班主任必须强化学生自我教育意
2、识,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一、自我教育在个人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自我教育又称为自我修养,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改进。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多好的教育,没有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教育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自我教育的统一。“教”是为了“不教”。这就如同大人开始抱着小孩、扶着和牵扯着小孩走路一样,目的是让他自己学着会走、会跑、会跳。通过外在教育,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明确家庭、学校、社会对自己正确要求的基础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3、控制、自我锻炼、自我进取,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基础和内部动因。 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也说明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在学校、在教师面前表现很好,但离开学校和教师时就判若两人。原因是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没有内化为他自己的需要和要求,没有进行自我教育,独自一人时就不能保证自己不做错事或坏事。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解决这样一个困难问题。 要适时进行自我教育,“进行自我教育,应该从童年和少年时期,从七岁到十岁、十一岁时期就开始教一个人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一定的本领,如果需要的 1 话,学会强迫自己”。如果错过这个“最佳时期”,就必然出现事
4、倍功半的情况。 二、自我教育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会自我教育要比组织星期日文娱活动困难得多。加强自我教育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从学生实际出发,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服务。要从单纯由教师安排、约束、强制学生的活动中解脱出来,多给学生自己选择活动、自己提高自己、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学会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学会自己观察问题,在这一基础上给以正确引导,逐步使学生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的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注意学生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就是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会到
5、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活动不一定要立见成果,要多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逐步提高。对学生评价要从“横比为主”转为“纵比为主”,即学生自己和自己本身比。最后使横比与纵比结合起来,横比找到差距,纵比可以看出自己进步。我们往往习惯从全班全校挑出最好的学生,这样比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好的学生受到重视,得到发展,甚至助长骄傲自满情绪;而另一部分学生困难和后进的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影响这部分同学可能发展的条件和机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宜过早定向,不要把家长和教师的意志随意强加给学生。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能力。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知识
6、能力水平,是教师的职责和基本功。因此,教师要提高观察学生的能力。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能力,把教师对学生单向信息传递,变为教师、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不要讲没有针对性的话。教师的话题,应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讲话欲望 。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的相互用、相互帮助;学生帮助别人也就是自身的提高。善于和学生交往,是教师教育的艺术。教师要有创造环境的能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我教育的环境。要有与家长交往协作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应是平等的、合作的、合同对学生负责的伙伴。要学会和家长思想情感交流和相互切磋。教师还要有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实 2 际情况施教的能力。 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自我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2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