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x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a.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b.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c.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2.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组织 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 基础性与启蒙性 全面性与生活性 整合性 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潜在性 3.幼儿园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核心课程 4.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 对幼儿的研究 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5.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一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二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 三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6.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内涵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相联 二课程内容
2、应包含三方面内容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是有机组织的 7.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 8.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 生活化原则 兴趣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逻辑性原则 9.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 逻辑组织法 心理组织法 常用方法;纵向组织法 横向组织法 10.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 行为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取向 11.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 生活化原则 兴趣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逻辑性原则 12.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
3、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 逻辑组织法 心理组织法 常用方法;纵向组织法 横向组织法 13.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 :忠实取向 相互适应取向 课程创生取向 14. 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课程计划因素 一线教师因素 15.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 小组活动 个别活动 16.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法:观察 实验 游戏操作 参观 谈话、讨论 讲解、讲述 17.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 一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日常活动与生活 三学习环境 四家园合作 18.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选择作用 监控作用 总结作用 反馈作用 导向作用 19.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 1 从评价功能和进行的时间上划分,可将课程评
4、价划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从评价的方法划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根据评价对象的范围,整体性评价、局部评价、单纯评价 20.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a.目标评价模式 代表人物泰勒 目标分为七步骤 一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 二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定每一个目标 三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四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五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 六确定评估时使用的计分单位 七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b.差距评价模式 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d.外观评价模式 e.CIPP评价模式 21.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 a.行为目标 b.过程目标 c.表现目标 22.学前美术教育总目标
5、: a.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b.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c.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3.教师在制定美术教育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目标制定的角度要一致。 b目标制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c.目标内容要有系统性 d.目标要有可操作性 24.陈鹤琴关于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观点 一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二.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出了概括性总结 三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 24.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25.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出了概括性总结 一儿童画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
6、展的良好资料。 二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 四儿童绘画进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 五儿童图画反映了对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 六儿童绘画的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 26.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20世纪后期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a.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儿童绘画分为四个阶段 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写实期 2 b.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 第一,前轴阶段。儿童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 第二,单轴阶段能够把两种表现协调起来,沿着一条基底线安排一系列的物体形象。
7、第三,双轴阶段儿童能处理两条参照轴线,表现出物体的背景 第四,双轴联合阶段,儿童能够一联合的方式处理两条参照轴线,为一系列物体定位,能比较恰当地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27.涂鸦线条的四种水平 杂乱线 单一线 圆形线 命名线 28.象征期不稳定表现 一动笔后构思 二.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 三.绘画内容转移 四.形象含义易变 29.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发展阶段 一玩耍阶段 二直觉表现阶段 三灵活表现阶段 30.审美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审美准备阶段 二审美体验阶段 三审美效应阶段 31.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绘画活动 手工制作活动 欣赏活动 32.学前美术教育的组织原则 审美性原则 创造
8、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33.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 a.提问法 是指教师根据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儿童提出问题,引导儿童思考或讨论,并通过正确解答,是儿童获得新知识。 b.讲解法 是指教师用生动而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对欣赏内容进行讲解 c.观察比较法。是教师引导儿童观察、评价不同作品的教学方法 34.选择美术欣赏作品时应遵循的原则 经典型原则 差异性原则 题材的多样性原则 35.教师为儿童提供手工材料时应注意: 一材料要丰富而多变 二材料能激发儿童手工制作的兴趣 三材料的陈列应具开放性 36.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和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效果 37.学前语言教育的作用 一促进学
9、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 二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兴趣的提高 38.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一目的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儿童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 3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一项专门的语言学习过程 3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 a) 依据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 b) 依据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c) 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 40.学前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i. 完整语言教育观 a.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 b.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 c.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是先功能后形式的学习 d. 学前儿童语言教
10、育活动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ii. 整合的教育观 a. 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 b. 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 c. 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 iii. 活动教育观 a. 提供幼儿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b.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 要注意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活动教育观的理论依据 1. 儿童的发展有赖于其自身的活动 2. 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的两种机制 3. 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41.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 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 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 四学前儿童听说游戏 五学前儿童早期阅读 4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
11、法: a. 示范模仿法 b. 视、听、讲、做结合法 c. 游戏法 d. 表演法 e. 练习法 43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a.后天环境决定论 b.先天决定论c.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44一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 1. 要求幼儿几级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知道文学作品有多种体裁 2. 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培养他们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 3. 要求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习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文学作品的理解 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类型:文学欣赏 文学创造 4 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a.文学作品的传递 b.多
12、通道参与,相互作用 c.通过形象的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d.采取适宜的提问方式 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复述与朗诵 表演 创编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 2.理解、体验作品 3.迁移作品经验 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目标 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 a.帮助儿童学会倾听他人谈话,逐步掌握几种倾听技巧 b.帮助幼儿学会围绕一定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c.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基本规则,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 谈话活动的基本特征: 1. 谈话活动应该有一个幼儿感兴趣的
13、话题 2. 拥有较丰富的谈话素材 3. 注重谈话的多方交流 4. 谈话活动应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 5. 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的作用 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 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2. 鼓励幼儿围绕话题交谈 3. 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 4. 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目标: 讲述活动是以幼儿语言表达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 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 培养幼儿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表述的能力 帮助幼儿掌握语言交流的情绪度、调节技能 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 从
14、讲述内容来分可分为 叙述性讲述 描述性讲述 说明性讲述 议论性讲述 从讲述对象特点可分为 看图讲述 事物讲述 情景表演讲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四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目标: 听说游戏是采用游戏的的方式开展的的语言教育活动 a) 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口语表达联系 b) 在听说游戏中高幼儿几级倾听的水平 c) 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听说游戏的基本特征: 在有戏中蕴含语言教育目标 游戏规则即是语言学习的重点 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5 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 语音练习的游戏
15、词汇练习的游戏 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 描述练习的游戏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阐述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幼儿自主游戏 五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目标 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 帮组幼儿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懂得书面语言的重要性 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 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特征: 需要丰富的环境 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联 应具有整合性的特点 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类型:阅读区活动 有计划的早期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阅读前的准备活动 儿童自由阅读 师生共同阅读 儿童讲述阅读的主要内容 4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 专业知识 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20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