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作业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作业答案学前教育学作业答案 论述题. 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 4.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 5.论述知道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 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
2、说明。 11.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12.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13.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展开哪些工作。 14.试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解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 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
3、材施教。 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答:如果孩子完全有兴趣,老师也足够童趣地去教授些所谓的“小学化”东西,那孩子们肯定是快乐的,而不是小学里死气沉沉的。另外如果说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教育、忽视了孩子语言发展的能力、忽视孩子的日常交往能力,那肯定不是幼儿园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所以关键问题时教育者、家长以及我们的孩子如何看待这个学前教育,只要能多为孩子着想,那学前教育中适当的小学化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幼儿园应该是每个儿童都要经历的过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则是影响进小学的关键时期,只有办好幼儿园才能让每个儿童上小学前打下良好
4、的基础。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 未来的社会是很重视对学前教育的,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就象是早晨的太阳,所以未来的社会对学前教育要有一定的理解。 5.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养结合,积极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由于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为保证幼儿安全、健康和全面的发展,教师要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全面、细心的照顾。但是,全面、细心的照顾并不等于包办代替,过分全面的照顾会影响幼儿独立能力的养成。因此,凡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应该掌握的事情,教师不要代替幼儿去做,而是要鼓励并指导幼儿自己去完成。 例如,饭前洗手关
5、系到是否会病从口入,虽然教师一定要严把洗手关,但绝不等于由教师替幼儿洗手。即使是小班幼儿,教师也不应为他们一洗一擦了事,而是应当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组织、观察和指导幼儿完成这一活动。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讲解、示范,设计情景表演,甚至设计正规的教学活动,以正面教育为主帮助幼儿解决。 因此,在设计指导幼儿生活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教养结合,养中有教,教中有养,教养并重”。 二、充分挖掘生活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功能 生活活动是教师观察、发现和教育幼儿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的活动。 以进餐活动为例,就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首先,幼儿通过进餐活动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要成人喂食等良好的进餐习惯;
6、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和独立进餐能力是基本的教育功能。如果教师在餐前用优美的词汇向幼儿介绍食物的名称、材料、颜色、制作方法,不但有利于幼儿不挑食,还可以使之产生语言、常识方面的教育功能。 比如说:“今天我们吃的菜多香呀!颜色多美呀!绿色的芹菜,红色的胡萝卜,白色的豆腐干,黑色的木耳,还有圆圆的小肉圆呢!味道一定很棒!” 结合幼儿的行为表现,生活活动指导教育还可以成为进行德育的途径。有的幼儿吃饭的时候,把饭菜撒得满桌满地;拿点心的时候,在点心盘里挑来拣去;洗手的时候,为了抢水龙头和同伴争吵这时老师最容易观察到幼儿的内心世界,也是教育幼儿的最好时机。幼儿能否与同伴团结友爱,能否爱护公共物品,能否尊重成
7、人的劳动等,都是在生活活动中点滴形成的。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生活活动,精心设计,积极认真地给予指导。 三、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指导生活活动 教师在设计指导幼儿生活活动时,一定要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逐渐培养他们自理自立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在具体的设计指导方法上,也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对于小班幼儿,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教师主要通过示范加讲解的具体方法,设计情景表演或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不断的活动中,通过看、听、练,逐渐强化他们的技能。而对于中班的幼儿,则着重于让他们将小班学习的生活技能继续巩固、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指导的方法也从具体的示范讲解转为以语言
8、为主的提醒、检查、表扬等。对大班幼儿,则要求他们能做到自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定式。 幼儿与幼儿之间,因为身体状况、家庭环境、性格、个性等方面的不同,存在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应该重视这些差异。在培养他们独立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时候,注意区别对待,个别照顾。 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在家长人园开放日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给幼儿盛饭时,家长在一边连声说:“少盛一点,少盛一点,他吃不了这么多。”其实,教师给他盛的只是他平时在幼儿园进餐量的一半,呆会儿他还要添饭呢!而当家长看到幼儿在幼儿园的进餐量时,往往会惊喜地对老师说:“他能吃这么多呀1在家他吃得还没幼儿园
9、的一半多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这是因为幼儿在家吃饭,家长的要求与在幼儿园吃饭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在家中,他们想吃的和喜欢吃的就吃,否则就不吃;吃一顿饭要全家出动,跟在他们后面喂。而在幼儿园,教师统一要求,他们就不得不和全班相一致。所以,有的幼儿一天仅中午在幼儿园的一顿是好好吃的,早上和晚上在家多半不吃或吃得很少,家长拿他们没办法。 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如家长会、家访、个别谈话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应如何教育、帮助、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使幼儿生活活动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强化。 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
10、戏条件。 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对幼儿实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手段来实现的。因此,在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中,很重要的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使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应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组织学前儿童玩不同的游戏。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该在室内和室外都都有固定的游戏场地。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11、 游戏材料、玩具时学前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要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充足的玩具。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答案要点: 游戏条件的创设 角色游戏的指导 结构游戏的指导 表演游戏的指导 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一、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作为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发性游戏对幼儿的重要作用,应准许、支持并鼓励幼儿进行自发性游戏。 教师应为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创造各种条件,如提供时间、场地和材料等。教师应每天给幼儿一定的自发游戏时间,以及相应的场地、游戏材料等,以保
12、证、促进幼儿自发游戏的开展。 在幼儿自发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如对幼儿精神上的鼓励、对幼儿游戏的关注,或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帮助等。 2、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为了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除让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以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如劳动、参观、上课等。 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需要。那种在游戏时间里只允许全班幼儿玩一种游戏的做法是错误的,因
13、怕麻烦而不准幼儿玩某种游戏也是不正确的。 (2)教师应不断观察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对游戏种类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组织游戏,是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的角度去理解幼儿的游戏,保障幼儿游戏的基本权利,是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二、幼儿游戏的指导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 2.以间接指导为主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如上课、参观、观察、劳动、娱乐、看书、讲故事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充实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幼儿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新的收获。同时教师也要
14、指导家长,利用家庭中个别教育的优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指导的前提。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作为教育的依据;通过观察,了解儿童游戏的现状,从而使教师的参与、指导更有效益。 教师应该有观察幼儿游戏的意识,重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观察时,应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思考,幼儿的某一个行为表示什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作出这个反应,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价值等。同时应观察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和兴趣,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发展水
15、平、交往水平,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使用玩具的情况等。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参与幼儿的游戏。通过参与幼儿的游戏,可以进一步观察、了解幼儿;可以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游戏的发展。 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参与幼儿的游戏,注意参与游戏的策略: a不干扰幼儿游戏的顺利、正常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不破坏幼儿自主活动的特点。 b.要能灵活地转换角色。有时,教师是观察者,有时是材料提供者,有时是监督者,有时是游戏的合作伙伴。总之,教师参与游戏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变化。 c.指导语言应该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引导幼儿去探索、解决问题。提
16、问应有多种答案和选择,而非只有一个答案。 正面评价游戏 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正面评价,这样能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教师要善于运用榜样、表扬等正面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教师应不断寻找、挖掘幼儿游戏中的积极因素,并利用这种积极因素进行评价;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对游戏进行评价。 在对幼儿游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不一定非要在某一次游戏后评出好坏,不要因教师的评价把幼儿引向追求游戏的结果。 3按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幼儿游戏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
17、应考虑这种发展。比如象征性游戏在小班处于萌芽期、中班处于高峰期、大班处于高水平期。因此在小班应多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吸引幼儿玩象征性游戏;中班应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对其游戏进行引导;大班则可以减少玩象征性游戏的时间、增加在游戏中面临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又如,幼儿年龄越小,自由游戏的比例应越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幼儿会对那些教师组织的、有外在规则的、竞争性的游戏感兴趣,因此,幼儿年龄增大,这类游戏的比例就应增加。 4按各种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 由于不同种类的游戏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对游戏的指导还应考虑到游戏的种类.。比如,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都是幼儿对其生活的放映,但角
18、色游戏主要放映的是周围的社会生活,而结构游戏则是幼儿对物体造型的一种放映,因此,两类游戏从丰富生活、提供材料、场地布置、指导策略上都会有所差异;又如,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都要扮演角色,但角色游戏的角色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表演游戏的角色来源于某一文学作品,显然二者的指导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幼儿自发的游戏和教学游戏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组织、指导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教学游戏要为特定的目标服务,有明显的教师制定的规则,教师对活动的控制、干预强,而幼儿的自发游戏没有外在的强制性目的,完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对游戏的控制、干预要弱得多。教师应在活动中把握好自己干预游戏的“度”,考虑到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
19、,施以不同的指导。 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1、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减少干扰的环境 2、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区域活动的材料中 3、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材料 4、创设开放、多元化的无班界活动区,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 答:幼儿园的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标准很多,列举四条:教师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学前儿童的所作所为;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教
20、师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 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事项教育的最优化。反之,不良的心理环境,则会使孩子和教师处于压抑中,使孩子情绪消极,缺乏安全感,以致产生不良情绪、思想及行为表现。 如,工作中我们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十分重要。在一帮孩子中,有的漂亮有的稍逊,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家庭富有有的贫穷,有的家长为官有的百姓,有的身体健康有的体弱多病,等等,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同时,给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以更多的关爱。 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答:无论在幼儿
21、园、小学或中学,总有些孩子显得不那么合群,不能顺利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当今社会对人的社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和家长担心不合群会影响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然而,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很多,若要帮助孩子,必须先了解不合群的原因。 导致孩子不合群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适应环境变化,一般发生在入托、入学或转校时。家长应在孩子刚进入新环境时给予充分引导,帮助孩子认识、熟悉新环境中的人和物。 其次,有些孩子不与同龄人玩的原因是不自信,比如觉得自己比别人丑、不如其他孩子聪明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称赞孩子,让他发现自身优点。如果孩子明确地感到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不足,那么最好帮助他提高这
22、方面的能力来培养自信。 与缺乏自信相反,恃才傲物、自命不凡是另一些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多注意他人优点,让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特别是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发表瞧不起他人的言论。 如果孩子不合群的情况突然发生,我们还要警惕他们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比如父母关系突然变得紧张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家长还可以通过老师、孩子的朋友与孩子进行间接的交流,从而及时发现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11.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
23、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以下内容:一般项目、课前计划、过程描述、课后反思 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志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伴互助的方式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帮助三种形式。 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
24、式。 反思日记包括三种类型: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 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环节包括: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总结。 12.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1.父母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延伸,将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 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有位爸爸是学工程的,他常常带一些材料拿回家,希望女儿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宁肯搭拼简单的积木。妈咪认为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空间思维的
25、缘故。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题活动,想请这位爸爸到班里演示一次搭建筑模型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力。爸爸欣然答应了,爸爸的到来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改变了自家女儿。爸爸在幼儿园亮相后,平时对爸爸的建筑工作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女儿发现,爸爸以及爸爸的工作原来是个“宝”。从这以后,她就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父母跟老师多说话,参与班集体多做事,就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父母跟老师合不来,在班集体老不露面,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 2.把教师威信带到家里,可以加强父母的教育力量 不像医疗或者电子等行业有那么多
26、不易被外人所知晓的技术密码,教育的专业特点是很容易入门,它的做法和评价很透明,谁都会有所观察和思考,这是影响幼儿教师在父母心目中威信和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父母的教育理论普遍并不主要来源于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而是通过看电视、阅读书籍报刊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获得的,这种方式使人悟出的“新观点”虽然很多,但缺乏系统分析和内在联系;另外,初为父母在指导孩子方面也欠缺一些技能和小窍门。幼儿教师固然有学历的局限,然而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她们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着具体而微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是不从事幼教事业的高学历父母不可能具有的。高学历父母走出光环效应的误区,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充分沟通,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才会更
27、加精确和科学,对孩子的指导也才会更加到位。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既好也不好,好处自然众所周知,不好之处就是孩子把父母的脾气和特点摸得透透的,因此,有时候你说什么,他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怎么办呢?不少父母都用过这个策略:“老师说我们要听老师的话。”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很有威信的,你这样“假传圣旨”既说服了孩子,又巩固了教师的威信,可谓一举两得。当然,如果你属于跟老师暗中“较劲”的情形,自然不屑于利用幼儿教师这个资源的优势,你对孩子的管教就只能“孤军奋战”了,本来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教育力量就这样被闲置了。 13.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展开哪些工作。 1、
28、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 、 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 、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培养一定的组织能力。 、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 、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重视幼儿情商发展 、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
29、。 、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注意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性 、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教学计划。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 、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 、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 、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 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们的密切配合。如果幼儿园教育没有家庭的配合,教育就难以达
30、到共识。因此,要做好幼小衔接不光是幼儿园的工作,它更需要家长的支持,这样幼小衔接的工作会更具它的实效性。 、针对幼小衔接的工作与本班的实际,召开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班级开设“家长专栏”,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指导家长在家庭中作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准备,给幼儿购置简洁实用、小巧安全的学习用品。 、要求家长积极参加毕业典礼的准备和开展工作。让幼儿通过仪式体会自己长大了并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 3、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幼儿园通过组织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等。增强幼儿对
31、小学的直观感知,消除孩子对小学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 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和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幼儿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邀请小学的老师来幼儿园与教师、家长座谈,进一步了解小学的情况,便于与孩子们交谈。 幼小衔接工作要依据纲要的精神,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结合工作实际,拓展教育内容,通过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使幼儿在幼小角色转变过程中身心都健康、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把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最终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 14.试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社区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五方面: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2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