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docx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3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_和_两种类型。 2.儿童文学创造活动的方法主要有:_、_、_。 3.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_、_、_。 4.谈话情境的创设,常见的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_、第二_、第三_。 5.讲述活动的语言交流有别有其他类型的语言活动,它要求幼儿使用的是_语言。 6.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_、_、_三种。 7.讲述活动在设计和实施时的基本步骤是:_、_、_。 8.早期阅读环境包括_和_。 二、判断题 1.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2、 2.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 3.文学欣赏是通过儿童想象将作品的语言材料转换成他们头脑中的视觉、听觉的表象的过程。 4.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5.仿编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原作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 6.扩编要求幼儿仿照某一篇作品的框架或某一个段落,编出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段落。 7.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8.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 9.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
3、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 10.为更好地掌握谈话技能和规则,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反复练习某一交往技能,还可以让幼儿将某些交往词语背诵下来。 11.谈话活动要求幼儿使用的是独白语言,是培养锻炼幼儿独白语言的特别途径。 12.“有趣的中心话题”往往包含了三个特性:经验性、新奇性、趣味性。 13.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14.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相对正式规范的语言运用场合。 15.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 16.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 1
4、7.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 18.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和早期书写经验。 19.早期阅读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20.阅读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为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做准备、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 三、简答题 1.谈话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谈话活动应拥有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谈话活动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 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指导作用。 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有哪几个基本方法可供参考? 答: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
5、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 在自由交谈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 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别差异。 3.当幼儿进入围绕话题的自由交谈时,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师必须在场。教师参与谈话。 教师要观察记录幼儿谈话情况,了解他们运用原有谈话经验进行交谈的状态,明了幼儿谈话的水平差异,为下一阶段活动的指导作进一步准备。 4.讲述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讲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讲述对象。讲述活动是培养独白语言的主要途径。 讲述活动具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5.听说游戏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在游戏中蕴含着语言教育目标。将语言学习的重点
6、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四、论述题 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学习活动。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体,每一个具体的儿歌或故事都含有丰富而独特的语言信息。学习理解文学作品是幼儿在活动中的首要任务。文学作品呈现的是书面的语言信息,幼儿需要有一个中介方式将书面语言信息转化为口头语言信息,需要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方式接受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因此,任何一个文学活动都必须从文学教育入手,围绕一个具体的作品开展活动,让幼儿完全理解文学作品含载的丰富有趣的信息。 包含感受、
7、理解与表现的审美目标。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等。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而不仅仅是达成知识和道德的教育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的系列多层次审美教育活动。 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幼儿园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常常整合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的活动,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某一个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与自然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物,在设计组织文学活动时,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整合相关学习内
8、容,就为幼儿提供了在这三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帮助幼儿完成整个语言学习的调整。 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是儿童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应当着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过程,意味着幼儿可以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获得亲身经验。 五、根据所给的材料设计活动方案 设计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
9、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 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
10、;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
11、,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小熊冒泡泡 小熊吉米嘴又馋了,他打开冰箱吃了起来,一会儿就吃了许多零食。 吉米口渴了,他在冰箱里发现了很多瓶“超级汽水”。 一打开瓶子,汽水里就有很多很多泡泡冒了出来。吉米从来没喝过这样的汽水,一下子喝了好多瓶。 喝了“超级汽水”,吉米肚子里全是泡泡,他像大气球一样飘
12、起来。 吉米从厨房飘到大厅,又飘上了楼梯。坏啦!窗户没关上,眼看就要飘出去了,吉米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突然,吉米打了个嗝,肚子里的气泡从嘴里冒出来了,他不再往上升了。“嗝嗝”他又打了好几个嗝,肚子里的泡泡都冒出来了。吉米慢慢地往下降,又落到了地上。 从那以后,吉米再也不敢一下子喝那么多“汽水”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3辅导 一、填空题 1.文学欣赏文学创造 2.复述和朗诵表演创编 3.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4.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谈话情境用语言创设谈话情境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 5.独白 6.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 7.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运用已有经验
13、自由讲述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8.精神环境物质环境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4 姓 名:_ 学 号:_ 得 分:_ 教师签名:_ 一、填空题 1.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项目:_、_、_、_、_。 2._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_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 3.学前全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_、_、_、_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 二、判断题 1.教育评价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状况。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
14、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3.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4.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有:观察评估法、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档案评估法等等。 5.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 6.根据评价材料的不同,对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 7.间接信息评价法是指利用录像、录音、照片或者文本式的活动实况笔录、教育手记等信息材料进行分析评价。 8儿童的生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整合的基点。 9.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 语言 教育 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1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