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四年一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四年一班.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四年一班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杨木林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年一班宋美琳家长 宋美琳的妈妈叫康红,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这位普通人却让我在平凡中看到了她的伟大。在康红上中学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因为疾病躺在床上,一直由她细心照料。结婚以后,征得了丈夫的同意后,她就将妈妈接到了身边,一照顾,就是二十年。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康红却二十年如一日地细心照料着妈妈,给妈妈做爱吃的饭,给妈妈穿干净的衣服,像照顾婴儿一样一把屎一把尿的前前后后地收拾,一收拾,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里,康红结了婚,成了家,生了两个孩子,丈夫为了生计奔波在外,她留在家中照顾一老两小三个不能自理的人儿。可想而知,她的家庭负
2、担有多么重!但是每回见到她,她都是微笑着,她的乐观让我由衷地敬佩。 课下时,出于家长的嘱托。我总和孩子聊起她妈妈。孩子说“我妈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姥姥最严重的时候,天天躺在床上,她守在病床前精心照顾老人,每天给老人洗脸穿衣,每顿饭都是她一口一口给老人喂下去的。她给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直到老人好转为止。现在,姥姥好一些了,能在床上半坐着,给姥姥洗澡、梳头、按摩、剪指甲,天天给姥姥收拾地干干净净的,精心伺候,从不厌烦。妈妈每天给老人买菜洗衣做饭,给老人做爱吃的菜饭,买爱吃的水果,把老人的生活料理的有条不紊。俗话说,老小孩,老小孩,最难伺候的就是老小孩。人老了,精神上总是容易产生失落感和空虚感
3、,姥姥总是害怕久病床前无孝子,死后没人给送终,母亲的情绪十分低落,对母亲的情况,她非常担心。为了消除老人家的这些顾虑,每天不管有多忙,她都会抽出点时间,耐心的陪老人家聊天谈心,怕时间长了压垮了母亲的身体,便经常陪老人拉呱、开玩笑,让老人开心在精神及心灵上给予老人家关怀与安慰。 孩子说:妈妈在家中对姥姥最好。因为妈妈总是悉心的照顾姥姥,对姥姥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个人爱好都熟记在心,从来没有因为忙而怠慢了对老人家的照料。孩子说,晚上妈妈总是睡不好。夜里姥姥拿水拿药睡不着的时候,总是叫妈妈。妈妈照顾完了姥姥,还要给她们姐俩掖掖被角。每天早上起来妈妈总是有淡淡的黑眼圈,“妈妈太累了!”孩子说着说着。
4、眼圈红了。“姥姥原来拄着拐还能走,现在出门就坐轮椅,妈妈把姥姥伺候地太舒服,姥姥都懒了,妈妈可瘦了,姥姥可胖了”孩子这样告诉我。孩子的话里,我体会到了孩子对妈妈的心疼,对妈妈的爱。 孩子说,妈妈总是告诉她:“父母一辈子不容易,年轻时为了子女吃苦受累,如今他们年老了,是做子女为父母尽孝的时候了,老人活着的时候你尽到了一个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尽了孝心,到了老人不在的时候,你就不会后悔了。”的确,“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世界上最让儿女后悔的事。她用真心教育女儿,她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深深的影响着子女,她教育女儿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好好学习,成为一个会主动关心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5、。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着晚辈。她总是说:“我现在怎么样的对待老人,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以后等我老得走不动的时候,孩子也会像我对待老人一样的对待我了,以此类推,我们的孝亲敬老的美好传统就会生生不息的传下去。” 也的确如此,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是自己的父母。宋美琳这个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妈妈忙着照顾姥姥、弟弟,对她关心少而生气,经常闷闷不乐。我和她妈妈说,她妈妈眼圈也红了,说:“老师,请你谅解,我也的确是没办法。麻烦你和她谈谈,请她体谅妈妈”也因此,我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对她妈妈的伟大有了深入的了解。 现在,孩子长大了,将妈妈的行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终于能体谅妈妈的辛苦了。孩子知道心疼妈妈了,每天放学回家就去幼儿园接弟弟,回家陪弟弟玩,陪姥姥聊天,直到妈妈下班回来,抽出手来的时候,她才去写作业,把自己的事情收拾地利利整整的,不让妈妈操一点心。妈妈的话入了她的耳,妈妈的行动入了她的心,这就是孝道的传承。 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己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1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