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简介,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第三章 分离过程的动力学第四章 分子间相互作用与溶剂特性第五章 萃取分离法第六章 色谱分离原理,内容简介,第七章 制备色谱技术第八章 膜分离第九章 电化学分离法第十章 其他分离技术第十一章 分析鉴定方法与分离分析方法的选择,参考文献,1 丁玉明,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62 石影、訾言勤,定量化学分离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123 耿信笃,现代分离科学理论导引,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64 陈欢林,新型分离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5 高庆宇,尹文萱,周同龄,耿汝波等,物质分离与鉴定的方法与实验,中国矿
2、业大学出版社,2004.36 刘镓祺、姜忠义、王春艳,分离过程与技术,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12,Journal,Nature.J.Memb.Sci.Ind.Eng.Chem.Res.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Sep.Puri.Methods Biotechnol.Bioeng.CHEMTECH,杂 志,化学工程;化工学报;膜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一章 绪 论,1.1 分离科学及其研究内容1.2 分离科学的重要性1.3 分离过程的本质1.4 分离方法的分类1.5 分离富集在
3、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6 分离富集方法1.7 分离方法的评价1.8 直接分离和间接分离1.9 分离富集技术的发展趋势,1.1 分离科学及其研究内容,分离科学是研究分离、富集和纯化物质的一门学科。从本质上讲,它是研究被分离组分在空间移动和再分布的宏观和微观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分离过程中伴随着分离与混合(或定向移动与扩散)、浓集与稀释及某些情况下分子构象的变化与其自然形态以及可逆或不可逆的过程。近年来,由于精细化工、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加之计算机和现代分离手段的广泛应用,促使分离科学的基础理论日益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分离,分离(separat
4、ion)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通过适当的装置或方法,使各组分分配至不同的空间区域或在不同的时间依次分配至同一空间区域的过程。实际上,分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们不可能将一种物质从混合物中100%地分离出来。分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必经之路;是各种分析技术的前提。,分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组分离;另一种是单一物质的分离。组分离有时也称为族分离,它是将性质相近的一类组分从复杂的混合物体系中分离出来。例如,石油炼制过程中将轻油和重油等一类物质进行分离就属于族分离。单一物质的分离是将某种物质以纯物质的形式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比如从乳酸发酵液中获得纯度较高的乳酸lactic a
5、cid,以及生物制药中从混合物中获得特定的目标物等都属于这一类。,富集(enrichment),富集是指在分离过程中使目标化合物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加。富集是分离的目的之一。富集需要借助分离的手段,富集与分离往往是同时实现。富集涉及目标溶质与其他溶质的分离。,浓缩(concentration),浓缩指将溶液中的一部分溶剂蒸发掉,使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溶质的浓度都同等程度的提高的过程。浓缩过程也是一个分离过程,是溶剂与溶质的相互分离,不同溶质并不相互分离,它们在溶液中的相对含量(摩尔分数)不变。富集涉及目标溶质与其他溶质的分离。富集往往伴随着浓缩,因为以富集为目的的浓缩往往使溶液体积减少。,纯化(p
6、urification),纯化是通过分离操作使目标产物纯度提高的过程,是进一步从目标产物中除去杂质的过程。纯化的操作过程可以是同一分离方法反复使用,也可以是多种分离方法反复使用。,纯度(purity),是用来表示纯化产物主组分含量高低或所含杂质多少的一个概念。纯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纯度越高,则纯化操作的成本越高。物质的用途不同,对纯度的要求也不同。,富集、浓缩和纯化的区分,根据目标组分在原始溶液中的相对含量(摩尔分数)的不同进行区分:,常用的分离方法,常用到得分离方法:盐析、萃取分离法(包括溶剂萃取、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溶剂微萃取等)、膜分离方法(包括
7、渗析、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膜萃取、膜吸收、渗透汽化、膜蒸馏等)、层析方法(离子交换层析、尺寸排阻层析、疏水层析、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层析IMAC、亲和层析等)、沉淀分离法、浮选分离法等。,分离的目的,(1)分析前样品处理:检测灵敏度、仪器的需要(2)结构鉴定:红外、核磁、质谱(3)获取有用物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4)除去有害物质: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选择性吸附或沉淀分离法),分离技术特点,(1)分离对象种类繁多:合成、天然(2)分离的目的各不相同:一般工业上为了获得有用物质;实验室是为了后续分析。(3)分离规模差异很大:结构鉴定微克级、工业生产上吨计的大规模分离纯化。(4)分离技
8、术形形色色:色谱技术为核心(5)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化工、医药、食品、环境等,是推动其他学科发展的动力,分离科学的主要内容,(1)研究分离过程的共同规律,主要包括用热力学原理讨论分离体系的功、能量和热的转换关系,以及物质输运的方向和限度;用动力学原理研究各种分离过程的速度与效率;研究分离体系的化学平衡、相平衡和分配平衡。(物理化学、化工原理)(2)研究基于不同分离原理的分离方法、分离设备及其应用,分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分离因子尽可能的高;(回收率高)(2)消耗的分离材料、设备和能源费用尽可能少;(3)分离操作简单、速度快;(4)分离纯度尽可能的高。,1.2 分离科学的重要性,(1)认识物质
9、世界的必经之路:获得纯物质、鉴定结构、了解物理、化学性质(2)各种分析技术的前提:去除干扰、提高检测限(浓缩、富集)(3)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环境科学、有机化学、食品科学等(4)获取有用物质的手段:纯净水、精盐、天然色素,1.3 分离过程的本质,实例一:把食糖放入盛水的杯中,糖溶解后形成均一的糖水溶液,这是一个混合过程。当要从溶液中把糖取出时,需要对体系做功,如加热蒸发溶剂(水),这是一个分离过程。糖和水的混合是一个自发进行的过程,而从溶液中取出糖的过程则不能自发进行。因为:糖和水的混合熵是增加的过程;从溶液中取出糖的过程是减小的过程。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混合过程是一个熵
10、增加的过程,它是一个自发过程,而它的逆过程 分离过程,则不能自发地进行,需要某种专门的过程和设备,否则不可能实现。,实例二:己烷和水的混合实验。将己烷和水放在一个烧杯里,它们不能自发混合形成均匀溶液;当剧烈搅拌(做功)时,则相互分散,短时间内形成均匀溶液,一旦放置(停止搅拌)则形成互不相溶的两相。在这个实例中,我们看到混合过程不能自发进行,而(做功使之混合后的)分离过程可以自发完成。这个实例同样也伴随熵效应是指混合,为什么不能自发混合?解释:除熵效应外,还存在己烷分子和水分子疏水相互作用的势能、己烷和水的密度差(重力势能)、以及水分子之间的亲水相互作用的势能,这些势能是对抗混合的。它们的势能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分离 方法 技术 绪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1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