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欣赏带解释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名言欣赏带解释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名言欣赏带解释的孔子名言欣赏 孔子是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并不是天生的圣人。孔子和我们一样,也有各种的烦恼和痛苦,但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是孔子有聪明的睿智,他能超越个人的悲苦,并且为芸芸众生提供转苦为乐。转悲为喜的积极态度。 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
2、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7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
3、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8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9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10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4、。” 1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2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13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14子曰:“暴
5、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15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
6、子中庸 12、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13、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14、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5、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16、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17、孔子语录:礼之用,和
7、为贵。摘孔子论语 18、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19、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20、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21、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23、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24、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25、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26、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27、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2
8、8、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29、孔子语录: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30、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31、孔子语录: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32、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33、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34、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35、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36、孔子语录: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37、孔子语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38、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
9、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39、孔子语录: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40、孔子语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五 41、孔子语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42、孔子语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43、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44、孔子语录: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45、孔子语录: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46、孔子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10、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47、孔子语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48、孔子语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49、孔子语录: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50、孔子语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51、孔子语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52、孔子语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53、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54、孔子语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 55、孔子语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11、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56、孔子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57、孔子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58、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59、孔子语录: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60、孔子语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61、孔子语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62、孔子语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63、孔子语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
12、以为?摘孔子论语 64、孔子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65、孔子语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66、孔子语录: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67、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 68、孔子语录: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69、孔子语录: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70、孔子语录: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
13、之。”摘孔子论语 71、孔子语录: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72、孔子语录: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 73、孔子语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74、孔子语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75、孔子语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76、孔子语录: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77、孔子语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78、孔子语录: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79、孔子语录: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 80、孔子语录: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81、孔子语录:当
14、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 82、孔子语录: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83、孔子语录: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 84、孔子语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 85、孔子语录: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 86、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87、孔子语录: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88、孔子语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15、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89、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90、孔子语录: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91、孔子语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92、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93、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94、孔子语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 95、孔子语录: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96、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97、孔子语录: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 98、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摘孔子论语 99、孔子语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语 100、孔子语录: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孔子论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1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