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docx
《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中学教师如何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念,如何提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 1深入教育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升华即调查研究,这是教育科研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内容和方法。 2如果说科研是教育生命的源泉,那么,课题便是教育科研的起点、旗帜和抓手。课题的能量是巨大的、神奇的。因为它有智慧的能量。名师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名校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课题研究也是区域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3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及时地认真地科学地总结,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卡尔.马克思在资
2、本论中已明确地指出“理论的概念必须要由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来完成。 4台湾诗人痖弦有句绝美的诗“海,蓝给自己看”。就像那只破水罐,悄然为自己开一朵花,教育科研工作者以缄默淡泊自己的美丽,只要立足于学生、教师、课堂和学校,关爱生命、关照心灵、关注成长,走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管理必然有新视野,课堂必然有新天地,课改必定有新干线,家庭教育必定有新亮点。 5教育科研其实很简单,她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拓宽基础、专一深入、痴情关注、大胆设想、艰苦奋斗,都需要我们比平常人晚睡早起、按照规律下笨功夫,不仅需要积极地入迷、奋发、获得,大部分时间里还需要在宁静平和的状态下反思,在教育科研中寻觅理味、趣味、情
3、味、艺术之味,乃至人生之味。 6、用握过粉笔、教鞭的手,用批改过考卷、作业的笔,记录下、整理出教育生活中一个个专题,诸如“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等,从而走过亘古走过蛮荒,走过森林走过雪原,与那些高尚的人们和思想进行心灵沟通。如此不断沟通,不断蒸馏,不断品味,即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臻妙心境和生活享受。 一、分析问题,寻求对策。 1、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学校层面:申报课题多,深入研究少.检查汇报多,平时落实少.装门面赶新潮多,联系实际少.追求短期效应多,持之以恒少,应付上级检查多,解决问题少. 教师层面: 1.参与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明确.教科研发表文章 2.选题不明确. 3
4、研究过程随意 4片面追求成果 对策 1.树立五种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 1) 树立先导意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树立主动意识。变要我搞研究为我要搞研究 3) 树立服务意识。贴近学校、教师、教育工作 4) 树立“过程”意识。教育科研不仅是写的过程,还是一个学习、思考、实际总结的过程。要把落实教科研过程与追求教科研成果放在同等位置。 5) 树立“创新”意识 2.要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把教师当成实验室,把教师、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3.把工作中最令人烦恼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A.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教什么研究什么,需要什么研究什么,怀疑什么研究什么。
5、B. 在选题时力求做到短、平、快。研究的角度宜小、研究的周期宜短、研究的内容宜是实。做到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4.把工作和教育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 A. 建立学校的课题体系,用来统领全局 B. 搭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平台 C. 引导教师分层参与。 真正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 一、理论引导,科学实践。 引用江苏教育与研究主编方建华教授的讲座 从问题出发:教育科研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第一讲 教育科研概述 第二讲 从问题到课题:教育科研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第三讲 教育论文、报告的写作与投稿 第一讲 教育科研概述 从本质上讲:教育科研是一种认识过程,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发现教育规律知识、丰富教育理论为
6、导向,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推进教育发展为目的。 三个基本要素:客观教育事实、教育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技术 。 基本功能:解释、预测、控制的功能 基本类型: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本层次: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基本宗旨: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反映教育过程的规律,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 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的特点:一般以应用研究、微观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研究为主。需要认识的两点: 1.教育科研写文章 2.教育科研教学研究 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关系: 区别:教研与科研是两码事。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上,仅把帮助中小学教师分析教材、研究教法,组织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推广,作为教育
7、科研的主要方面,导致了相当多的所谓教育科研停留在单纯的教育经验的总结层次的教学研讨上。 这两个概念无论是从研究的范围还是研究的目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教学研究范畴狭窄,基本上主要是教育的微观领域的问题,主要包括教材教法的研究、教学的组织管理及一般性的教学问题研究。而教育研究则不同,其研究范围广大,不仅涉及教育的微观,而且也涉及中观、宏观等问题,不仅研究教育内部的联系,而且涉及教育的外部联系,不仅研究教育的现状,还研究教育的历史、预测教育未来趋势等。教育科研是个上位概念。 意义: _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老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使师资队伍的科研化,提高教师
8、的专业化程度。 丰富教育理论,促进教育科学体系化。谁能搞教育科研? 我们每个老师既是教育者也都是研究者。当然,作为从事教育科研人员的条件 首先是主观条件: 科研意识:科研型教师的职业自觉 作为教师来说,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是否具有一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和概括提升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民族素有“尚实”的传统与“务实”的精神,这就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般都“重实践、轻理论;重经验,轻科研”,教师以“教书匠”自称。 科研理论:科研型教师的专业基础 科研能力:科研型教师的核心素质 思维方式:科研型教师的人格特质 科学研究的根本追求是探索真理。 真理又分事实真理和理性真理。事实真理的研究,主要是自然
9、科学研究的能事,追求事实真理,判断的标准为“是否真实”;而对理性真理的研究,是人文科学研究的能事,需要通过哲学反思,逻辑推理等获得。需要探索、理解事实行为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问题是复杂的,往往教育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纠缠在一起。这就对教育科研的方式提出特殊要求。 我们的教育科研眼光不能仅局限于教育事实界和现象界,而要探索教育事实背后的意义、教育价值以及教育活动中透析出的生命哲理和智慧。 教育科学研究应该定位于关注“何为教育”的学问、“如何教育”的智慧以及“教育为何”的觉悟,从而对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审美三大层次上的探索、提升。 需要我们确立新科学精神,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不能太功利,不能太
10、工具理性化。强调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思维方式。 科研道德:现代化教师师德的新内容。 要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题。 其次是客观条件:良好学术氛围。 基于合作的科研团队。 学校的领导支持。 研究资料、设备充足。 研究时间、空间和人员的保证 第二讲 从问题到课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策略与方法 怎样开展教育科研呢?最重要的是操作问题。从总体上讲,要坚持“校本研究”的理念。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校本研究,就是要求学校教育科研要以学校为本,要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是教师进行反思的方式。 校本研究的特点:彭纲所长将其形象比喻为草根化研究,是一种“为了学校
11、,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的研究。 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强调:校本研究并非重起炉灶,另搞一套,它应该“生长”在过去的“地基”上。 基于学校已有教育实践和教科研成果。 校本研究可以是过去课题研究的整合和延伸 比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课题、分层教学模式等,已经具有校本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整合和延伸,有利于把研究引向深入 二、中小学教科研的内容、策略与方法 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课程; 校本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研究等; 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现“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
12、; 校本管理研究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 二、中小学教科研的内容、策略与方法 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课程; 校本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研究等; 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现“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 校本管理研究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 课题从哪里来呢?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学生学习成绩分化问题。学习分化的原因是什么?从何时开始?如何克服?这就需要调查、需要开展实验。比如 中小学衔接问题,学生学业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问题等,比如留守儿童问题,独生子女教育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等。 ? 要
13、正确区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问题”?有三个层次: ? 1、现实中出现的问题:Problem prbl?m n. 问题,疑难问题,麻烦的事, 比如:学生中小眼镜增多的问题;成绩分化问题; ? 2、共同研究议题,公共可以讨论的话题:Issue. n. 问题;争论;争议 ? 比如:学生中小眼镜增多的问题是否普遍?比例如何? ? 3、学术问题、研究课题:questionkw?st? n. 1.问题;询问;2.要讨论(或考虑)的问题;争端;难题;3.疑问 ? 是正式提出的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判断是否属实;需要通过哲学反思,寻找教育现象、教育行为背后的观念,意义,价值,探寻解决之道。 ? 比如;
14、可以从不同学科提出问题:是课程负担过重引起的? ? 是在校时间过长引起的?是学生营养结构不合理引起的? ? 是学校建筑的光照度不足等引起的?还是学生上网时间、看电视时间太长引起的。 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一切研究工作的起点。 从所发现的教育问题中进行筛选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就成了教科研课题。 最为困难,最为重要。 选题决定研究价值;尽量选择全局性和规律性问题 选题制约研究成效;选题要恰当 选题制约研究者的水平提高 怎样选题?选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无为而无不为,有不为方能有所为 工作需要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不可贪大求洋,赶时尚 兴趣爱好原则 研究基本步骤 对问题进行梳理:学校层面、学科
15、教学层面、教师个人层面 形成问题链或问题树,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关键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确定研究课题,筛选和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撰写选课报告,进行课题申报 进行开题论证,选择研究范式,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撰写研究计划,制定研究方案 实施课题研究,进行实地调查、课堂观察、教育实验或测量,记录和收集研究资料 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成果 ,发表和交流研究成果 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论正 总结和反思课题研究,提出改进策略 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 量化研究范式运用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抽样调查、教育统计和教育实验等的研究类型 质的研究范式运用叙事研究、教育网志、案例研究、课堂观察等类型。 研究范式的分
16、类是相对的,例如,课堂观察法即可以采用定性观察,也可以采用定量观察。当前,中小学质性研究的范式正成为趋向,但与量化研究相融合应该成为最终的走向。 具体研究方法之一: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 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记录与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涯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XX年、XX年甚至XX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
17、,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 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能够 更好 提高 自己 科学素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1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