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docx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良好的专注力是宝宝们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而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下面桐妈就跟您聊聊培养宝宝专注力须知 。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2岁的儿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7分钟,3岁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不能过分苛求他保持很长时间的专注力,父母应以平和的心态,科学地,慢慢地陪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6岁以前孩子专注力时间短的生理原因:婴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没有发育成熟,而大脑和神经系统是整合高级适应功能-思维、智慧和语言的器官。 首先,我们来了解影响
2、孩子的专注力的原因: 1.疾病原因:听觉/视觉障碍.铅中毒 2.生理原因:睡眠不足 3.环境原因:混乱/嘈杂/干扰过多 4.食物原因:食入含过多咖啡因的食物,营养不平衡 5.教养原因:宠爱过分,玩具过多,社交频繁 什么是孩子的专注力?所谓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岁宝宝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度大约为分钟,岁约为分钟,岁约为分钟,岁约为分钟。 培养专注力,从2岁开始。岁前是培养宝宝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就
3、是要培养他们的专注力、探索力和沟通力。专注力是自主学习的门户。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很多父母在生活中不注意,反映在学习上才开始着急。所以,对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抓得越早越好。孩子的早期教育不是学习ABCD,而是意志品质、性格及专注力的培养。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2岁的儿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7分钟,3岁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因此,我们对于孩子,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不能过分苛求他保持很长时间的专注力,父母应以平和的心态,科学地、慢慢地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原因 1 疾病原因:听觉、视觉障碍、铅中毒。
4、 解决方案: 定期到医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做检查。 定期清洁孩子的玩具和学习用品,教育孩子勤洗手,不啃咬玩具和指甲。 不要为被外表所吸引而购买涂染着过于鲜艳釉彩或油漆的容器、家具、铅笔等,因为它们可能使用了大量的铅作为固定剂。少吃传统工艺制作的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量高的食品。 2 生理原因:睡眠不足。 解决方案: 保证睡眠时间:13个月大的孩子一天总睡眠时间约1516小时;满1岁时需13.5小时,2岁13小时,3岁12小时,5岁1012小时。这些都包括一次或二次的午后小睡。午睡睡得太多或太晚也会影响晚间的睡眠质量。睡前玩得太过兴奋,会造成孩子晚上睡不安稳、说梦话或做恶梦,因此在儿童入睡前,最好安
5、排一些静态的活动,如:讲故事、听音乐,避免孩子的情绪过于兴奋而影响睡眠。如条件许可,可以在睡前用薰衣草香型的沐浴液洗个温水澡。另外,牛奶也有助睡眠。 3 环境原因:混乱、嘈杂、干扰过多。 解决方案: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小空间。小角落、床和墙壁间的通道、大纸箱做的玩具房子都可以,只要可以让孩子在里面安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房间的布臵要简洁、明快。多数家长习惯将孩子的房间装扮得五颜六色、摆满玩具,这些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孩子最容易被形象性较强的事物所吸引。 不要轻率打断孩子的活动,例如孩子正在搭积木,就暂时不要命令他做其他事。即使是婴儿,这样做也会阻碍他的思考。 4 食物原因:食入含过多咖啡因的
6、食物,营养不平衡。 解决方案: 咖啡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孩子如果食入过多的咖啡因会头痛、头晕、烦躁、夜间入睡慢、睡眠浅、白天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咖啡因存在于可乐、咖啡、茶、巧克力、柠檬茶、珍珠奶茶、咖啡冻、茶冻等食物中。 此外,含过多的油脂、合成色素的食物也可以让儿童慵懒、昏昏欲睡,注意力难以集中。 吃太多的糖则可能导致“儿童嗜糖精神烦躁症”,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睡眠差,常在梦中惊醒,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降低。 5 教养原因:宠爱过分,玩具过多,社交频繁。 解决方案: 不要给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和其他娱乐用品。当孩子周围充斥着无数玩具时,反而使得他不能在任何一件玩具上集中注意力。
7、所以每次只给孩子玩相关的13件玩具。选择性小,孩子才容易精玩细赏,才不会觉得无聊或一有挫折就立刻放弃。 对孩子的学习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强化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教孩子儿歌,可以要求他跟着家长读,一齐读几遍之后,让孩子试着背出来。这样,孩子为了能够学会儿歌,必须提高注意力,集中精力听家长读儿歌。令孩子维持一段长时间去做一件事,对他将来能集中注意力有很大帮助。这种方法,在宝宝910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过多的社交会令孩子始终处于兴奋、浮躁的状态。长期处于社交环境中的孩子个性也会变得相当外向、活泼,也都能言善辩,在人际关系上属于“长袖善舞”型,可是副作用就是长大后在课业学习上会显得漫不经心、缺乏
8、恒心。当需要他一个人静下心来做些事的时候,他自然就不适应了。所以父母应该放弃过多的交际,多带孩子去自然里走走,让孩子的心安静下来。 作息时间规律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能清楚知道自己要做的事,那么他就能很快进入状态,也很能够按部就班、有条理地做好事情。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身体原因。有些孩子偏食,本来是该吃什么吃什么,由于家长的溺爱却成了想吃什么吃什么,造成许多成长元素的缺乏。其次是运动,现在的孩子大都缺乏体育锻炼,其实运动最有利于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因为在运动中,孩子的肌肉、神经和感官都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要做的动作。 另一方面是心理原因。心理原因有很多,比如伙伴关系、师
9、生关系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但最重要的是亲子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养育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专注力。父母的过度呵护可以说是孩子专注力差的主要原因。由于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们疼爱有加,本来应该孩子完成的事情却由父母来代劳,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严重的依赖心理。因为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自己动脑筋去完成的,作业错了爸妈给检查,上课没有听明白父母会请家教,这样一来,孩子的专注力必然会下降。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一)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孩子未曾见过和未曾听说过的新鲜事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好奇心强的孩子,引起他们的极大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培养
10、专注力(也称注意力)。 实验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转动音乐鸟笼,会跳的小青蛙,会摇头的小木偶,自动下蛋的母鸡等玩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观察、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特别是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另外,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带小孩逛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专注意力。 (二)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专注力结合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孩子也是
11、如此。如果儿童在入学前接触的书本知识太多,走进课堂后发现老师讲授的都是自己屡见不鲜、耳熟能详的东西,那么,大多数儿童都会不由自主地精神溜号儿,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在生活中你常常会看到一些小孩子在按家长的要求做某些事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而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对幼儿来说,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专注力结合起来。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比如培养小儿识字的兴趣,你可以利用小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小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小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并且告诉孩子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用
12、书中的文字编写的,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然后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所以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并以此为媒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三) 巧用游戏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
13、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婴幼儿的专注力。 游戏活动方法很多,比如传统游戏让孩子找回不见的玩具便是一种简单易行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方法。其具体作法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清点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某样或几种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查看、寻找,这种训练方法简单、灵活而实用。家长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类似的游戏方法。 坐滑板车:分析:孩子在滑板车
14、上要根据车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来调节身体的平衡,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托物走路:手中拿着盘子可以托水果等物品。分析:由于孩子的平衡能力还不是太好,孩子在托物走的时候是很难做到控制好手中的盘子。这个游戏不但训练了孩子的平衡能力,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手眼协调和身体姿势协调,为孩子有很好的手控制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钓鱼:给孩子玩具鱼竿,上面有磁铁。家长帮助孩子把磁铁吸在小鱼的嘴上,然后让孩子拉鱼竿把小鱼从盆中钓离,最后把鱼放在一旁的篮子里,家长帮助宝宝把鱼取下来。再反复做。边钓边数数。分析: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手眼协调性还没有发育特别好,需要家长帮助把游戏完成。孩子能很好地控
15、制很长的鱼竿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就非常不错了,游戏不但训练了孩子的手控制力,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 轨道开车:让孩子试着推小车在地上沿某条轨迹走。比如,让孩子推小车沿篮球场的白线走。分析:孩子推小车在线上走,需要较好的手眼协调性,同时也需要孩子长时间的专注。 里面有什么:老师准备小蜡丸,在小蜡丸内装线,把小蜡丸装入小盒子中,再把小盒子装在拉链袋子里。引导孩子找找里面有什么?打开以后让孩子拉线甩甩蜡丸。 游戏是婴幼儿喜爱的活动,它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家长应该有选择性地与孩子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四)让孩子明确活动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 孩子对活动的
16、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 比如:一个平时写字总是拖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孩子,如果你许诺他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任务之后就送一件他一直想得到的礼物,他一定会放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写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如问孩子: 妈妈的衣服哪儿去了、桌上的玩具少了没有,或是叫孩子画张画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等等,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婴幼儿学会有意注意,可让他逐步养成围绕目标、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五)培养自制力 现实生活是一个处处充满诱惑,时时会有外来干扰的世界,要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力
17、,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专注力是稳定而集中的注意力和自制力的结合。 要培养超常的专注力,就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这就要求家长有计划地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向孩子提出适当而合理的要求,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把每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培养他们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当然,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家长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给宝宝讲故事,用鲜艳的故事画面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吸引宝宝的注意。开始
18、讲时,故事要短一些,逐渐可延长故事的篇幅,在不知不觉中,宝宝专注的时间逐渐延长,专注力也明显提高了。 1.专注力是一种习惯,而习惯要从小培养,抓得越早,后面的效果就越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和书籍,可是孩子往往是这本书翻两页,那本书翻两页,玩具也是,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太多的书籍和玩具只会让孩子注意力涣散。家长要告诉孩子,想换书可以,但是可以给妈妈讲讲这本书的意思吗?每次给孩子玩具也不要超过两到三个,玩完这些放回原处再拿别的玩具。 3.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专注力一般不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走
19、神。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为20分钟,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则为半个小时。所以,孩子写累了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再写。 4.改定时为定量。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八点就写完作业了,于是让孩子额外再做题。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反正早写完也得写,还不如晚点儿写完。 5.家长不要干扰孩子的学习思路和专注力。有些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错误,就说,你这道题做错了。也不顾孩子正在写其他作业。 6.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也不要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那样等于强化孩子不集中的特点,孩子也会在心里认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让孩子独立完成学习。有的父母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喜欢在旁边“站岗”,长期这样
20、,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反而不容易集中精力。 学习可以分段进行。家长通常应该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学习。如果较长、较复杂,可以教孩子分段完成。例如教孩子做一个飞机模型,可以第一天只做机身,第二天再做机翼。 让孩子每次专心做一件事。孩子的兴趣与喜欢的东西不会是单一的,这需要家长来掌握。例如每次只教孩子一首儿歌。如果孩子对多首儿歌感兴趣,那家长就要帮他们安排一下,别太贪心,一次全教完。 对孩子不要太苛求。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动作慢,于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允许孩子休息,还常常唠叨个没完,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孩子上学后
21、,老师多半是以讲解的形式向他们传授知识。父母可以通过听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听小说,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孩子以后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合理安排孩子游戏或活动的顺序。研究表明,开始学习的几分钟,一般效率较低,随后上升,15分钟后达到顶点。根据这一规律,可建议孩子先做一些较容易的作业或游戏,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段再做较复杂的。 弹琴数数。家长弹琴,每弹一个音,让孩子数一个数,弹到某一个音时就停下,叫孩子说出一共弹了多少个音。 玩游戏棒。把510根游戏棒一根挨一根堆放在一起,让儿童一根一根拿起来,力求做到拿起一根时不触动其他的,数量由少到多加大难度。 找
22、数字。在一个正方形的格子里,写出数字110,要儿童用手指按顺序念出数字110,越快越好。 认人体器官。家长无规则地快速说出人体器官名称,让儿童快速指出,然后换过来,让儿童说人体器官名称,家长指出相应器官。 补锌。美国的哈罗特山士博士发现健康男女食用的锌量稍低时,在注意力的测验中表现就很差。但当锌量重增加后,他们对图案的注意力能力增进了17。含锌的食物包括海鲜、豆类等。 颜色法。据研究淡蓝色、黄褐色、橙黄色能振奋精神,提高学习注意力。故在孩子的居室或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淡蓝色背景的挂画或条幅,将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 一、把兴趣和专注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1新奇有趣、富于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
23、意力。 会唱歌的小鸭子、爬梯子的小木偶、转动的风铃都是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的玩具,爸爸妈妈不妨买一些会走动、会发出声响的玩具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 2扩大生活经验 孩子的天性是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孩子到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家周围的小区公园、城市中的主题公园,动物园之类的地方,带着他观察一些以前从来没见过的花草树木、可爱活泼的小动物,美丽的景观和建筑物。在观察的时候,可以边问边答,这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常识,还能借此扩大孩子对事物的注意范围,增强他的观察能力。 3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着手。 孩子会专心致志地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培养 孩子 专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08596.html